917例散发急性戊型肝炎患者血清抗体临床分析
2020-01-17赵文敏潘泓多董培玲曾阿娟丁惠国
赵文敏, 潘泓多, 董培玲, 王 征, 曾阿娟, 李 冰, 丁惠国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肝病消化中心,北京 100069;2.内蒙古包头市包头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消化科
戊型肝炎是影响人类健康的重要传染病之一,为自限性疾病,多为急性发病,一般人群中戊型肝炎死亡率约1%,妊娠期戊型肝炎死亡率为20%~30%[1-2],老年人戊型肝炎死亡率为10%以上,在免疫功能缺陷和器官移植患者中可引起慢性感染[3-4]。早期正确诊断对改善预后意义重大。
急性病毒性肝炎患者临床表现和生化结果无特异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诊断标准和感染学会诊疗规范[5]推荐诊断HEV感染的血清学检测方法为抗HEV-IgM和(或)抗HEV-IgG;本研究针对HEV抗体在临床诊断急性戊型肝炎中的价值进行探讨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7年12月北京佑安医院住院确诊的急性戊型肝炎患者,共917例,诊断符合2009年中国医师协会感染科医师分会制定的戊型病毒性肝炎诊疗规范[5]。所有患者检测抗HAV-IgM及IgG,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及HBV-DNA,抗HCV-IgG,抗-HDV,排除甲、乙、丙和丁型肝炎病毒感染。
1.2 检测方法入院首日、3个月、6个月、12个月,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检测患者血清抗HEV-IgM及IgG,试剂为北京万泰公司戊型肝炎病毒IgG抗体、IgM抗体检测试剂盒(国械注准20153401411、201634002211);采用AU5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日本奥林巴斯公司)测定ALT、AST、TBIL、白蛋白、尿素氨、肌酐、电解质。
2 结果
2.1 基本资料本研究共收治散发急性戊型肝炎患者917例,其中死亡9例,死亡率0.98%;每年四季均有发病,其中2~4月份多发,占总病例数45.91%(421/917);各年龄段均有发病,40~69岁年龄组发病例数最多,占总病例数70.77%(649/917);男性患者明显多于女性,性别比为3.54∶1,这与既往多项研究相符[6-7];行业特点不明显,离退休人员居多,占32.72%(300/917)(见表1)。
表1 917例急性戊型肝炎患者临床基本资料
2.2 血清抗HEV-IgM及IgG抗体系列检测结果917例戊型肝炎患者,急性期抗HEV-IgM阳性患者占85.93%(788/917),抗HEV-IgG阳性患者占57.80%(530/917),二者同时阳性患者占43.95%(403/917),无二者同时阴性患者。
3个月随访到826例患者,回顾其急性期检测结果,IgM阳性695例,298例患者抗HEV-IgM由阳转阴,转阴率为42.88%(298/695),抗HEV-IgM阳性率为48.06%(397/826);回顾急性期检测IgG阴性351例,311例患者抗HEV-IgG由阴转阳,转阳率为88.60%(311/351),未发现阳转阴病例,共786例IgG阳性,抗HEV-IgG阳性率为95.16%(786/826)。6个月随访到195例患者,回顾其3个月时检测IgM阳性95例,75例患者抗HEV-IgM转阴,转阴率78.95%(75/95),抗HEV-IgM阳性率为10.26%;IgG阳性195例,22例抗HEV-IgG阳性转阴,转阴率为11.28%(22/195),抗HEV-IgG阳性率为88.72%;12个月随访到88例患者,抗HEV-IgM阳性率为5.68%(5/88),抗HEV-IgG阳性率为63.63%(56/88);抗HEV-IgG、抗HEV-IgM阳性率在不同检测时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患者血清抗HEV-IgM及IgG抗体系列检测结果
2.3 戊型肝炎患者ALT、AST、TBIL、抗HEV-IgG及抗HEV-IgM动态变化88例戊型肝炎患者随访12个月发现,抗HEV-IgM峰值出现时间基本与ALT、AST、TBIL峰值一致,抗HEV-IgG晚于抗HEV-IgM。发病1个月时,患者肝损伤程度及抗HEV-IgM阳性率达到峰值,绝大多数患者肝功能在发病3个月左右恢复正常,但近50%的患者3个月时抗HEV-IgM检测阳性,6个月时10%左右患者抗HEV-IgM检测阳性,12个月时仍有5%左右患者抗HEV-IgM检测阳性。抗HEV-IgG在发病3个月时阳性率达到峰值,此后缓慢下降,12个月时阳性率仍>60%(见图1)。
图1 患者ALT、AST、TBIL、抗HEV-IgG及抗HEV-IgM变化趋势
3 讨论
本研究发现,戊型肝炎全年散发,2~4月份多发,人群分布特点显示,戊型肝炎在各年龄组均有发病,中老年发病人数最多,占总病例数的70.77%,可能与大部分青壮年感染HEV后仅表现为亚临床感染相关。男性患者明显高于女性,具体原因不清,死亡患者主要为>60岁老年人,可能与其免疫力低,肝脏储备和修复能力差相关[7]。
多数传染性疾病于急性期出现特异性IgM抗体,恢复期出现IgG抗体,后者持续时间长。目前临床常用的HEV急性感染的指标有:抗HEV-IgM;抗HEV-IgG阳性或滴度呈4倍及以上升高;血清和/或粪便HEV-RNA阳性。既往研究发现,人体感染HEV后先引起病毒血症,而后产生不同类型的特异性抗体,抗HEV-IgM最早产生,抗HEV-IgG与IgM同时或稍后数日产生,长期存在数年甚至数十年[8-14]。本文发现,抗HEV-IgM、抗HEV-IgG阳性率在发病后不同时期均有显著性差异,发病3个月内抗HEV-IgM、抗HEV-IgG阳性率变化显著,42.88%患者抗HEV-IgM转阴,88.60%患者抗HEV-IgG转阳,因此发病3个月内是患者肝功能及血清相关抗体变化最显著时期,也是诊断戊型肝炎关键时间。抗HEV-IgM峰值出现时间基本与ALT、AST、TBIL峰值一致,发病1个月时患者肝损伤程度及抗HEV-IgM阳性率达到峰值,因此抗HEV- IgM阳性可作为近期感染指标。本文中3个月时绝大多数戊型肝炎患者肝功能恢复正常,但仍有近50%患者抗HEV-IgM阳性,6个月时超过10%患者抗HEV-IgM检测阳性,甚至发病12个月后仍有5%左右患者抗HEV-IgM阳性,除考虑检测假阳性可能外,也应警惕戊肝慢性化可能[15-16],因此抗HEV-IgM不能作为现症感染的单一指标。抗HEV-IgG和抗HEV-IgM阳性率不平行,抗HEV-IgG转阳时间要晚于抗HEV-IgM,本文可见抗HEV-IgG在发病3个月时阳性率达到峰值,而此时绝大多数戊型肝炎患者肝功能恢复正常,6个月抗HEV-IgG阳性率为88.72%,12个月时阳性率仍>60%,故单份血清IgG检测阳性难以区分急性和既往感染,需动态监测抗HEV-IgG及其滴度变化,才能正确判断患者感染状况。本文也发现127例患者急性期抗HEV-IgG阳性,未检测到抗HEV-IgM,这种血清学特征可能与抗HEV-IgM持续时间短,患者检测较晚有关,给诊断急性HEV感染带来困难。
结合临床经验及本研究结果发现,血清抗体作为HEV现症感染指标仍存在较多问题,推动戊型肝炎的新型临床诊断方法的开发,如HEV-RNA及抗原检测,有望弥补抗体检测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