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教学中的生态安全教育浅探
2020-01-16丁玮
丁玮
【摘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全面推进,各个国家和城市的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加快,随之而来的就是各类愈演愈烈的生态安全问题,人类当下面临着严峻的全球生态环境问题。在高中地理教学的过程中,生态文明教育在解决人类生存、自然环境和社会发展之间存在的矛盾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全面提升学生的地理學科核心素养和生态文明素质,推动学生人文价值观的全方位积极发展。本文首先简单分析了高中地理教学中生态安全教育的必要性,然后探讨了高中地理教学中生态安全教育的教学策略,以期为相关工作者的工作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借鉴。
【关键词】 高中 地理 教学 生态安全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3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20)33-059-01
作为全球各国各领域重点关注的科研话题之一,生态文明教育在教学领域同样也受到了广泛的重视。科学合理的高中地理生态安全教育能够全面的向学生普及我国各个区域存在的各项生态安全问题,而且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观念和保护资源的习惯,是生态文明可持续理念融入到高中课堂教学中的重点尝试。
一、高中地理教学中生态安全教育的必要性分析
1.1生态安全问题关乎人类生存发展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进步,人类对于生态环境的改造和影响力度正在快速持续的增加,但由于人类对于自然生态环境的认识在一定时期内存在较强的局限性,无法对开发和改造活动对生态环境安全造成的损失进行有效的评测和预估,因而就会不可避免的存在和出现各类生态安全问题,并且此类生态安全问题还会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造成严重的威胁。而高中阶段是学生三观形成的重点时期,同时也是学生日后社会行为的重点规范时期,因此要对学生进行适当的生态安全教育,让学生充分明确生态安全保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树立正确的生态环境保护观念。
1.2生态安全教育是地理教学的重点任务之一
生态安全教育是一种以生态意识培养为中心的地理教学形式,同时也是高中地理教学任务的中心和重点。生态安全教育所要培养的生态意识源于对整个生态系统的全面认知和理解,对于人类自然改造活动存在问题的反思和关注,这对于地理学科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一项教育内容。
1.3生态安全教育是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必由之路
从国民教育的角度上来看,生态意识也是学生综合文化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际上已经与学生的道德观和价值观互相影响和促进,积极正面的生态意识能够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法制观和自然观,有利于学生形成完善的人格和思维意识解构,是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一大积极力量,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完善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正面意义。
二、高中地理教学中生态安全教育的策略探讨
2.1加快学生学习观念的转变
从人类文明的发展和进步角度来看,生态安全文明是在工业文明出现严重弊端后人类追求与自然和谐相处而提出的一大文明形式,与人类生存环境的安全问题息息相关,教师要向学生充分明确地理学科生态安全学习的重要性,充分利用生态安全教育中的积极部分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积极性,将学生应考式和任务式的学习观念逐渐转变为自发式和积极式的学习理念。
在地理教学的过程中渗透生态安全教育能够有效培育学生科学的环境保护观念,强化学生的地理学科认知能力,加以全面系统的自然人文理念和知识教学,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和思考能力也能够得到全面的发展,生态安全教育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也会成为一项重点的理解和掌握内容。
2.2重点整合教材资源
在高中地理教材的教学内容中,有关于生态安全教育的各项教学资源为数不少,教师可在教学规划和设计的过程中对于高中地理教材中有关于生态安全的部分进行集中的记录和整合,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融入生态安全教育的教学设计,促进地理教学中生态安全教育的常态化发展,在日常教学活动的推进过程中带动生态安全教育工作的长期进行。
例如,在“人口”这一节内容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通过在课前以多媒体图片和视频的形式来引入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为生态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部分,引导学生对于生态环境问题进行深入式的了解和学习,明确生态破坏、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存在和出现的根本原因。在此过程中,教师既能够将地理教学过程中的人口部分、资源部分、生态部分和环境部分进行充分的连接教学,还能够有效降低课程内容的学习难度,帮助学生树立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正确价值观,从而推动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全面塑造和提升。
2.3创新地理教学模式
在以往的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部分地理教师会重点关注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情况,而忽略了学生对于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认知,因此教师要全面创新地理教学模式,因地制宜的选取合适的课程教学案例,充分利用生态安全教育的教学资源,将生态安全教育全面的融入到常规的地理教学模式中,让生态安全理念潜移默化的植根在学生的学习理念当中。
例如,在进行环境污染问题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各区域案例分析的形式来进行各项环境污染问题的具体教学,并结合学生参与教学分析的形式来提高学生的地理课堂参与度,从而实现学生注意力的充分集中和学习积极性的全面培养。在课题导入阶段,教师可以华北地区的环境污染问题为例,在多媒体设备上展示出2020年北京城区除夕夜高空出现的污染气团图片,并引导学生对此污染气团出现的成因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综合的分析,教师对于学生回答中的积极部分给予鼓励和赞美,对于学生回答中的消极或偏差部分给予委婉的纠正。在课程收尾阶段,教师可提问学生对于烟花爆竹污染问题的看法和缓解策略,以此来以实例分析的形式贯穿整个地理教学课堂,既拉近了学生与地理学科学习之间的距离,又提升了学生对于生态安全文明的理解。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地理课堂的日常教学实践中,生态安全教育属于一项新型的地理教学内容,地理教师应高度重视教学过程中的生态安全教育,以生态安全教育的有效进行来推动整体地理课程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升。因此,高中地理教师要加快学生学习观念的转变,重点整合教材中有关于生态文明教育的教学资料,全面创新地理学科的教学模式,积极发挥生态安全教育对于地理学科教学的促进作用,潜移默化的提升学生的生态安全保护意识,为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保驾护航。
[ 参 考 文 献 ]
[1]李琳.生态文明视角下高中地理教学资源的开发研究[D].长春师范大学,2020.
[2]魏乐园.高中地理生态课堂的构建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