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涪陵龚氏家族道场施食科仪音乐民族志研究

2020-01-16胡晓东韦仁忠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20年6期

胡晓东 韦仁忠

摘 要:施食科仪是涪陵民间龚氏家族法事道场科仪程序,运用音乐民族志实录法、音乐形态学理论和民族音乐学音声分析等方法,对科仪内容、仪式符号和执仪者“法师”与“艺人”的双重身份支配下产生的各类仪式音声给予分析与解读,揭示出仪式唱腔形态和调式收腔特点,以及仪式“器声”中独特的锣鼓记谱符号和演奏方式与文化主体思维观念、文化心理认同之间的内在关系,力图为读者呈现出仪式场域内丰富多彩的音声景观和极具区域特色与文化内涵的视听盛宴。

关键词:龚氏家族法事道场;施食科仪;音乐民族志调查;音声分析;文化阐释

中图分类号:J6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444X(2020)06-0096-10

国际DOI编码:10.15958/j.cnki.gdxbysb.2020.06.014

A Research on Music Ethnography in Alms-giving Ritual of Gong Family in Fuling Area

HU Xiaodong1, WEI Renzhong2

(1.Conservatory of music, Jiangxi Normal University, Nanchang, Jiangxi 330022; 2. School of music, South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715)

Abstract:Alms-giving ritual is a folk ceremony procedure of Gong family in Fuling area. This essay adopts the recording methods of music ethnography, the theory of music morphology and sound analysis of ethnomusicology. With the above methods, it analyzes and interprets the contents, symbols and various ritual sounds produced under the dual identities of “mage” and “artist”. It therefore reveals the features of singing form and mode at the ceremony, the unique notations of gong and drum in the ritual “instrumental sound”. It reflects the intern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way of performance and the culture subjects thinking concept and cultural identity to present a rich and colorful sound landscape and audio-visual feast with regional features and cultural connotations to the audience.

Key words:religious rituals of Gong family; alms-giving ritual; investigation of music ethnography; sound analysis; cultural interpretation

重庆涪陵地区除龚氏家族从事法事活动之外,也存在着其他门派的法事活动。随着时代的发展,受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和审美需求转移等因素的影响,龚氏家族道场活动将面临着失传的危险,因此对其展开调查研究尤为重要。笔者从2017年开始跟踪记录涪陵龚氏家族道场科仪活动情况,对施食科仪音乐的实地调查一共七次,分别为:2019年3月2日、3月11日、3月24日、4月13日、4月17日、5月11日和5月25日。这七次道场活动地点分布在涪陵下辖镇安镇、义和镇、蔺市镇和龍桥街道辖区内的各个自然村组。笔者实录了道场施食科仪内容和听记了法师唱腔旋律,结合法师们的口述资料和相关书籍史料进行梳理分析,对龚氏家族道场施食科仪音乐有了一定的了解。并以2019年5月25日在涪陵区义和镇石岭村鼎罐堡陈家父亲的丧事道场中的施食科仪音乐调查研究为例,作个案分析。

一、涪陵人文地理环境

涪陵是重庆市下辖区县之一,地处重庆市中部、三峡库区腹地。据《涪陵市志》记载:涪陵市位于四川省东南部,地跨北纬29°21′至30°01′、东经106°56′至107°43′之间。东邻丰都县,南接武隆县和南川县,西连巴县,北靠长寿县和垫江县。市境东西宽74.5公里,南北长70.8公里,幅员面积2946平方公里。城区地处乌江与长江汇合处,自古地连“五郡”,舟会“三川”,西通渝戎,东走宜汉京沪,南进酉秀湘黔。1997年3月14日成立重庆直辖市,1997年12月20日,经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批准,撤销原地级涪陵市和枳城区、李渡区,设立重庆市涪陵区。[1]

涪陵历史文化遗迹众多。有始刻于唐朝广德元年(公元763年)前,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誉为“保存完好的世界唯一古代水文站”的白鹤梁长江水文题刻遗址。有绍圣年间,著名理学家、教育家程颐谪涪时讲学和注《易》于此的点易洞。除此之外还有李家祠堂、弋阳国民师范学校旧址、罗云坝、市烈士陵园、专区烈士纪念塔、李蔚如和钟善辅等烈士墓、白塔、邱家院、龙门桥、龟陵城(即三台寨)、涪州明清城墙、蔺市和镇安新石器时代遗址、小田溪巴人墓群、徐邦道墓、周煌墓等20处文物保护点,说明了涪陵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有深厚的文化基础。

二、施食科仪音乐

施食科仪(又称施戒科仪)是龚氏家族丧事活动三天地府道场中的一个仪式,于法事第二天晚上举行,受戒对象为饿鬼,系根据《佛说救拔焰口饿鬼陀罗尼经》而举行的一种佛法超度仪式。经中说:“佛陀在迦毗罗城尼具律那僧伽蓝为诸比丘与诸菩萨说法,尔时阿难独居闲静处习定,至夜三更,有一饿鬼,名曰焰口,于阿难前说‘尔后三日汝命将尽,生饿鬼道中。”阿难大惊失色,疾至佛所,陈说此事,并启示教。时佛为说无量威德自在光明殊胜妙力陀罗尼,谓诵之即能免除饿鬼之苦,为己增添福寿。[2]其为施食科仪之由来。

饿鬼生前在阳间作恶多端,吝啬贪婪,占尽他人便宜,死后被打入饿鬼道中,成为无福无力的饿鬼。饿鬼喉管食道细小,而食量巨大,由于业报的原因,饿鬼难以得到食物。即便得到食物,进口之时又变为臭秽之物,难以果腹。它们常受火海地狱焚烧,烈焰从口中喷出,故名“焰口”或“面燃”。这类鬼是施食科仪施戒的对象。

龚氏家族道场施食科仪是超度饿鬼的法事之一,法师受孝家委托举行法事,代表孝家慈悲之心,免除饿鬼地狱之苦。仪式召请鬼王(面燃大士)以及饿鬼们前来取食。饿鬼们饱餐之后,法师为其宣扬佛法,劝其皈依佛法,遵守三皈五戒,令饿鬼得度,使其脱离苦海,成就菩提。科仪临近圆满时,孝家为饿鬼们焚纸化钱,祈求家庭平安,万事大吉。

(一)施食科仪程序

龚氏家族道场施食科仪程序内容历代传承。由召请、施食、施戒和回向四大部分组成。但由于其身处民间的特殊性,科仪活动不仅为了超度饿鬼,还要承担起乡邻娱乐与观赏的任务,因此在召请部分加入锣鼓打朝(锣鼓合奏表演),达到了娱神和娱人的双重作用。施食科仪行坛时间为19:00开始到21:30左右结束。具体科仪程序如下:

1.时间:2019年5月25日。

2.地点:重庆市涪陵区义和镇石岭村鼎罐堡。

3.主坛法师:龚氏家族法事第四代传人龚超乂。

4.参与法师:周法师,黄法师,陈法师,张道师(香烛道师)。

5.人员分工:参与法师均有明确分工。在本场仪式中,黄法师在休息空闲之时主要负责编写《金单簿》( 《金单簿》为记录逝者的生辰八字和逝世日期以及家族历代宗祖情况,名字字辈和阴宅地址风水字向,逝者后代子孙生辰八字,出生地和家庭情况等方面的信息,具备家谱作用。)。张道师主要负责焚香炳烛和化文书钱纸。周法师、陈法师和黄法师主要参与仪式锣鼓的演奏和帮腔。

6.仪式过程:

①18:40—19:00科仪前的准备工作。搭设法台,由香道师和乡邻帮忙准备两张八仙桌并列摆放在孝家堂屋门外的院坝中心位置。摆设香案,烧三柱高香,一对大红烛。香烛前放置一碗净水和一碗兵将米(普通粳米,代表神兵神将)。准备好水饭(净水加熟米饭,置于碗中)和鬼王粑(由小面包代替)。钱纸整理好装入竹篓和360份戒书( 戒书为法师施戒仪节时使用,投与饿鬼领戒,遵守三皈五戒,成就菩提。要提前准备,其由法师填写360张,由乡邻帮忙把戒书包裹钱纸成圆柱形或棱柱形。)一同放置于法台下方,方便法师施戒时取用。法师备好海螺、中锣、二鼓、拨、镲、马锣、云锣、木鱼和法铃等乐器,法师就位开始举行仪式。

②19:00—19:14请神祇。

法师吹响海螺三次,吹响海螺结束后接着鸣锣,第一次鸣锣一声,第二次鸣锣两声,第三次鸣锣九声,时长大约5分钟。紧接着鼓击三通(即击鼓三遍)。第一次击鼓结束接一声鸣锣,大概2分钟。第二次击鼓结束接两声鸣锣,大约3分钟。第三次击鼓结束接三声鸣锣,大约4分钟。此仪节结束不带休息紧接着锣鼓打朝。

③19:14—19:45锣鼓打朝。

锣鼓打朝即锣鼓合奏表演,其目的在于娱神和娱人。整场锣鼓合奏由鼓手指挥,掌控节奏的快慢、锣鼓牌子的连接和调节演奏情绪的变化。在鼓手鼓棒的指挥下,锣鼓牌子的连接为:【道朝序】接【万年花】接【三水】接【三德】接【金银锭】接【长锤】( 【长锤】是连接各锣鼓牌子之间的过门专用曲牌,【长锤】的演奏时长不固定,由鼓师指挥决定。)接【燕拍翅】接【长锤】接【凤点头】接【长锤】接【左板】接【长锤】接【右板】接【长锤】接【双飘旦】接【长锤】接【上天梯】接【长锤】接【河牌引】接【快河牌】收尾结束。(总共大约30分鐘,见表1)

④19:45—19:55行坛法事开始。主家端来温水,所有法师要净手和净面。之后主坛法师穿法衣,带法帽,站立于法台上方,开始施法。首先,主坛法师口含净水,喷向五方(东方,西方,南方,北方,中央),每喷一方,主坛法师需持佛尺指向那方,在空中画符绘。其次,主坛法师点燃钱纸把法台和座位瓢净、开光,去除污秽和邪魔。最后,主坛法师上座,请六位乡邻帮忙去插路烛和路香。以院坝为起点分别在不同方向的三条路边插香烛,每条路插36支蜡烛和36支香。一束插在一起,间隔大约20厘米,形成三条烛火通明的大道。召请面燃鬼王和幽冥界的饿鬼们前来法会闻经听法和准备领食、受戒。

施食科仪的时间从19:55至21:30结束,仪节程序以表格的形式展现,如表2。

《施食赞》唱完后进行施食活动(当地称丢鬼王粑)。香道师点来九支香,平放在净水碗上,主坛法师捧起大包鬼王粑举在香上开光,凭佛熏香给付作证施食。然后向法台前方撒去,给孤魂野鬼充饥。在法台两旁听会的乡邻们会去抢食主坛法师撒的鬼王粑。当地有种说法,在法会上抢了鬼王粑,对孤魂甶孑起到震慑作用,日后免受孤魂甶孑的侵扰,保佑人们安康。

施戒仪节中,主坛法师化钱后,把360份戒书平放于九支香上进行开光,凭佛熏香给付作证施戒,然后和纸钱一同向法台前撒去。孝家晚辈们到法台前抢接戒书和纸钱,接得越多,寓意着日后的财源越广。接完之后,孝家晚辈们把自己接到的戒书和纸钱拿到院坝外的路边堆成戒书山和纸钱山进行焚烧,给饿鬼们前来取用。这表示了孝家晚辈们对饿鬼转世人生的重视和帮助。做好事,积善德,给自己的生活和事业添好运。

回向仪节为整场施食科仪的最后环节,表示着科仪圆满结束。众法师高唱《回向赞》,赞颂施食科仪功德圆满。歌颂天下太平和合、国家繁荣昌盛和人民幸福安康。

(二)施食科仪文化符号阐释

1.施食科仪法台设置平面示意图(图1):

施食科仪法台的设置布局,有其特定的文化含义:法台安放中间,为科仪活动的核心位置。主坛法师身披法袍,戴毗卢帽,化身佛陀弟子身份行坛施法,端坐法台上方,是法事活动操纵者权利的象征。乐器演奏分列法台两边,承担迎神、娱神、娱人和法事活动伴奏的功能。孝家晚辈及亲属站列主坛法师后方,虔诚目迎诸佛、菩萨以及面燃鬼王和饿鬼们的前来。法台前方位置为饿鬼受戒和化钱场地。乡邻群众分列两边参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施食科仪法台设置布局形式早已深入人心,执仪者和参会者会参照法台方位与自己的场域身份自觉“对号入座”,共同维护着仪式取得圆满成功。

2.施食科仪使用的实物分法器、乐器和服装道具,其对应的文化符号功能见表3。

三、仪式音声分析

“音声”(Sound)一词是曹本冶先生于1989年对宗教仪式音乐研究而提出的新词,用于概括宗教仪式场域中一切仪式行为所产生的听得到和听不到的音声,后被学界认可和使用。曹本冶先生在《思想~行为:仪式中音声的研究》中谈到,由于理论方法上的局限所致,民族音乐学对信仰体系中“音声”的研究范围,暂时只能顾及听得到的“人声”和“器声”两大类“音声”。[3]在龚氏家族道场施食科仪场域中,仪式“人声”为法师的唱诵之声,包括了曲牌唱腔与默念心诵。仪式“器声”为法师演奏乐器之声。除了仪式核心圈“人声”和“器声”两类局内者发出的音声之外,还夹杂着仪式外围圈局外者和外物发出的一系列音声。音乐是时间的艺术,随时间的流逝而消失,而乐谱作为音乐的承载方式,记录着音乐的重要文化信息,因此唱腔乐谱和锣鼓乐谱的研究是发掘仪式“人声”和仪式“器声”之价值所在。笔者借鉴曹本冶先生的仪式音声分类法,结合施食科仪场域实际音声情况,主要从唱腔乐谱、锣鼓乐谱和其他音声三个角度进行研究分析。能更科学、更有价值地解读龚氏家族施食科仪的音声形态和还原仪式场域中生动的音声景观。

(一)唱腔乐谱

唱腔乐谱是记录唱腔音乐形态的文本形式。龚氏家族施食科仪过程中使用的重要唱腔曲谱共八首,分别为《毗卢佛赞》《甘露赞》《三皈依赞》《叹佛偈》《召集五姓孤魂》《施食赞》《闻经听法领戒》《回向赞》。

1.音乐形态

笔者通过对施食科仪的主要八首唱腔旋律形态的听记、整理和分析发现:其唱腔曲牌音乐在旋律音阶上除了《叹佛偈》使用“do-re-mi-la”四声音阶之外,其余均使用“do-re-mi-sol-la”五声音阶。旋律音阶的五声性是我国民族音乐典型特色之一,普遍存在于我国南方的民歌、曲艺、戏曲和宗教音乐等艺术形式的旋律当中。位于长江流域的重庆涪陵区属于典型的南方地区,因此五声音阶的普遍运用符合了当地的音乐文化审美习惯,同时也促进了区域音乐文化的认同。

在调式方面,羽调式使用居于首位,其次为宫调式,再次为徵调式。羽调式旋律色彩柔和哀婉、内敛不张扬,更能表现佛家的慈悲为怀和菩提之心,增加了佛乐色彩。而龚氏家族施食科仪是群众参与的重要仪式之一, 除了道場科仪本身的需要之外,还需满足着群众的多样性审美需求。因此加入了明亮色彩的宫调式和徵调式。既是法事宗教观念阴阳调和之具体表现,又为群众的听赏呈现出了色彩斑斓的调式音声环境。

在节拍节奏方面,多使用四二拍,少数使用四三拍和四四拍,乐句匀称规整节拍强弱交替频繁,音乐坚定有力。节奏主要使用四分音符、二八节奏、四十六和附点切分等节奏,在附点节奏后多使用四分音符和二八节奏,使具有推动性的附点节奏回到稳定节奏上。音程多用小跳,少用大跳。既具备了佛乐缓慢平和、超凡脱俗的音声特点,又增强了内在动力、婉转动听的俗乐特征。

演唱形式主要有独唱、帮腔和齐唱。独唱多由主坛法师演唱,参与法师演奏二鼓和马锣为之伴奏;帮腔为所有法师参与,主坛法师唱完第一句,其他法师紧接帮唱第二句,以此类推,形成一领众和的音声效果;齐唱为所有法师在二鼓和马锣的节奏指挥下同时演唱,增加了音量和气氛。乐句唱词多为七字句和九字句,少量乐句不对称。常见一字一音,一字两音和一字三音,一字三音以上使用的比重不大,旋律欢快流畅,唱词朗朗上口。唱腔曲牌的音阶、调式和节拍分类见表4。

2.收腔分析

从表4我们可以清楚得知唱腔曲牌在调式分类中,羽调式有四首:《毗卢佛赞》《三皈依赞》《召集五姓孤魂》《叹佛偈》;宫调式有三首:《甘露赞》《闻经听法领戒》《回向赞》。笔者将相同调式唱腔曲牌的结尾收腔旋律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羽调式和宫调式都有自己共同的结尾收腔旋律特性:以五声性为基础、调式主音为中心围绕三音组构成的结束旋律模式,巩固了调式的稳定性和增强调式音声色彩。

羽调式结尾收腔形式特征为:主音先下行二度再上行二度回到主音,然后再上行小三度再下行小三度到主音结束。形成“羽——徵——羽——宫——羽”的类似逆回音形式(谱例1,椭圆圈标记处),具有跌宕起伏的音声特点和干净利落的收腔效果。

宫调式结尾收腔主要特征为:中音先上行小三度再下行小三度,下行大二度,再重复下行大二度,再次下行大二度到主音的音阶下行结束,形成“角——徵——角——商——角——商——宫”上跳返回音阶下行重复形式(谱例2,椭圆圈标记处)。 形成了有力量性跳跃,后波折走向平稳结束,形成了一波三折的旋律音声效果。

(二)锣鼓乐谱

龚氏家族锣鼓乐谱是“川派”[4]锣鼓合奏打法的念唱口诀,属于锣鼓经记写的谱式。其采用代音汉字和特殊符号来记录各种打击乐器按照不同方式加以组合的演奏模式。在当地的语言环境影响下,乐谱符号具有特定的读音和乐器奏法,形成自己富有特色的锣鼓合奏谱式。

1.符号解读

龚氏家族道场锣鼓谱的每个字或者符号都有一两个与之对应的乐器奏式(见表5).

龚氏家族锣鼓乐谱符号读音使用当地方言(重庆话)进行口诵,有自己的读法。例如:符号“当”的汉字拼音为“dang”第一声,而在此乐谱中的读音为“lou”第一声。诸如此类读音与汉字拼音不同的符号还有很多。目的在于适应当地的语言环境,方便法师们的口头背诵,形成了自己的特色记谱形态。

2.演奏形式

龚氏家族的锣鼓演奏由若干个锣鼓牌子理性而有序地连接组合而成。在施食科仪的锣鼓打朝中,鼓师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演奏的起始与结束、速度与力度的变化和锣鼓牌子的连接转换均在鼓师的指挥下进行。因此鼓师手中的鼓棒既用于演奏二鼓,又用于乐队的指挥,保证了作品结构和形式的统一。

龚氏家族锣鼓牌子历代传承,没有经过大的改变,相对固定。而演奏过程中,牌子的连接择用没有固定的模式,较为灵活。通常由【道朝序】开始,后接【万年花】,之后由鼓师发鼓眼(信号指令)决定择接其他的牌子,鼓眼通常在上一条牌子的最后两个强拍上发出,紧接下一条锣鼓牌子,形成了首尾紧密相连的音响效果。施食科仪锣鼓牌子鼓眼(部分)具体见表6。

鼓眼是连接牌子与牌子之间的媒介,考验着法师之间的默契配合。在严格的锣鼓合奏训练与日常的行坛法事演奏下,锣鼓牌子的具体演奏方法,法师们早已胸有成竹。当鼓师发出鼓眼指令,其他乐器演奏者由视觉感官接受鼓眼指令后便知下条要接的锣鼓牌子,并正确地做出演奏反应,保证了锣鼓打朝和行坛法事顺利、完整地进行。

(三)其他音声

在施食科仪场域中,充满着各式各样的音声。除了仪式核心圈局内执仪者发出的仪式“人声”(唱诵之声)和仪式“器声”(演奏锣鼓之声)之外,还混杂着仪式外围圈参与者和事物发出的音声。这些音声看似与仪式无关,但是影响着仪式场域的音声环境,共同构建了一个丰富多彩的音声世界(图2)。

1.哭丧声。施食科仪包含在丧事三天地府道场之中,因此仪式过程中孝家子孙及亲朋好友时不时发出哭丧之声。

2.鞭炮声。根据当地风俗习惯,前来吊丧的亲戚,在即将到达之时,燃放炮竹以示悼念。孝家听到炮竹声后,也燃放炮竹回礼,科仪结束后燃放烟花。

3.风雨声。在当地群众心中,水为财。法事科仪进行中,如果天降雨水,表示孝家往后的日子里将会事业顺利,财源广进。

4.乐队的歌舞声。在丧事举办中,有经济实力的家庭会邀请乐队前来为邻里乡亲表演节目,以此感谢乡亲的帮助之劳。

5.汽车鸣笛声。丧事场域周围,人员聚集,过往车辆和前来吊丧的车辆,为求道场通畅和行人安全,鸣笛示意。

6.群众交流声。现场群众各司其职,共同为丧事活动帮忙助力,充满着交流、议论、批评和娱乐之声。

7.锅碗瓢盆碰撞声。丧事道场活动一般举行三天,厨师要负责三天的宴席筹办,忙碌的厨师背后混杂着锅碗瓢盆的“叮当”碰撞声。

结 语

龚氏家族法事唱腔曲调和锣鼓牌子经过了历代法师的改良与完善和当地群众的选择与认同,造就了今日的法事盛宴。由于龚氏家族从事民间道场的特殊性,执仪者具备了法师和艺人的双重身份。该仪式在行坛为饿鬼施食、施戒和超度成就其菩提的同时,也为乡邻百姓带来了一场视觉与听觉的艺术文化盛宴,其中充满着的各类音声,共同维护着科仪活动的圆满进行,法师的唱诵和锣鼓配乐伴奏向乡邻群众传授了儒家的孝慈仁爱观念和佛家的善恶因果报应思想;孝家子孙及亲朋好友的吊丧哭声向逝者传达了不孝和愧对之情;乐队的歌舞声与炮竹声等共同为科仪场域传送了多彩的音声景观。这些复杂的音声系统渲染了行善积德、仁爱孝道的宗教氛围,维系了良好的社会风尚,具有一定的社会教化和治理功能。

本文采用音乐民族志的研究方法对涪陵龚氏家族施食科仪内容进行实录与分析,阐释其仪式过程中使用的法器、乐器等文化符号所承载的价值和意义。运用音乐形态学分析方法与民族音乐学音声分析法对仪式场域中各类音声给予分析与解读,揭示了仪式“人声”唱腔的音乐形态和调式收腔特点,体现出了区域文化认同下,受双重身份制约的龚氏家族道场阴阳调和的音乐观念。以及仪式“器声”中独特的锣鼓记谱符号和演奏方式所体现出的执仪者的文化主体思维观念与文化心理认同之间的内在联系,共同为群众呈现出色彩斑斓的音声听觉景观和内涵丰富的文化视觉盛宴,为我国区域文化的多样性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 涪陵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涪陵市志·概述[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1.

[2] 唐·不空.佛说救拔焰口饿鬼陀罗尼经[M]//大正新修大藏经:第21册.台北:财团法人佛陀教育基金会出版部,1990:464.

[3] 曹本冶.思想Symbol~A@行为:仪式中音声的研究[J].音乐艺术,2006(03):91.

[4] 胡晓东.巴渝地区瑜伽焰口仪轨音乐的类型与结构——以重庆罗汉寺为例[J].中国音乐,2017(01):39.

(责任编辑:杨 飞 涂 艳)

收稿日期:2020-08-10

基金項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西南民族地区佛教音乐与基层社会治理研究”(项目编号:16BM2069)。

作者简介:胡晓东,中国音乐学院出站博士后,江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音乐学院“中国音乐研究基地”研究员,研究方向:民族音乐学、中国传统音乐理论。

韦仁忠,西南大学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