傩坛里的道教元素
2020-01-16李跃忠
李跃忠
摘 要:临武油湾村傩仪,当源自衡州傩戏,形成于明清时期。油湾村傩仪属家族傩,由“许傩愿”、傩戏表演、“还傩愿”三部分的三十余场科仪构成。“狮子愿傩”中的道教文化元素颇为明显,体现在傩坛上供奉的神灵以道教神居多,在仪式过程中大量学习、借鉴道教的法术与法器等方面。傩仪和道教的关系非常密切,但二者间的影响应是双向的过程。
关键词:临武油湾村“狮子愿傩”;傩仪形态;道教;法术;法器
中图分类号:J8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444X(2020)06-0035-06
国际DOI编码:10.15958/j.cnki.gdxbysb.2020.06.005
Taoist Elements in Nuo Altars: A Case Study of “Nuo Culture of Wish-making Lion” in Youwan Village of Linwu County
LI Yuezhong
(Research Base of Ancient Chinese Literature and Social Culture, 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Xiangtan, Hunan 411201)
Abstract:Nuo ritual at Youwan village in Linwu County originated from Nuo opera in Hengzhou city and developed i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Nuo ritual at Youwan village is a kind of Nuo family culture, which is composed of more than 30 ceremonies including “making Nuo wish”, “performing Nuo opera” and “Nuo votive ceremony”. “Nuo Culture of Wish-making Lion” has quite distinct Taoist cultural elements, which is demonstrated in the fact that most of the deities worshipped on Nuo altars are Taoist deities. Besides, the procedure of rituals has learned and taken a large number of Taoist spells and instruments for reference. Therefore, Nuo rituals and Taoism are closely linked with each other while they mutually influence one another in a bilateral way.
Key words:Youwan village in Linwu County; “Nuo Culture of Wish-making Lion”; Taoism, spell, instrument
儺是我国古代的一种驱邪逐疫的仪式,由方相氏主持。《周礼·夏官》载:“方相氏掌蒙熊皮,黄金四目,玄衣朱裳,执戈扬盾,率百隶而时难(傩),以索室驱疫”。[1]从现有文献记载来看,傩仪的文化功能一直是多元的。如在商周时,行傩除有“索室驱疫”之意义外,在天子、王后等大丧时,亦用傩为亡灵驱鬼。《周礼·夏官》同条载:“大丧,先柩。及墓,入圹。以戈击四隅,殴方良。”此外,傩仪也有调和阴阳二气,促风调雨顺之意义。《礼记·月令》言:“(季春之月)命国难(傩)……以毕春气。”“(仲秋之月)天子乃难(傩),以达秋气。”“(季冬之月)命有司大难(傩)……以送寒气。”[2]
中国傩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善于吸收各家文化之长,以满足不同时代民众之信仰需求,进而得以传衍至今。如儒家的忠孝思想、佛教的轮回报应观念、道教的符箓、戏曲的表演程式等均可在一些傩仪中找到些许踪影。在诸种文化中,道教文化对其影响可能是最为明显的。临武油湾村的“狮子愿傩”,亦深受道教影响。
临武现隶属郴州市,位于湖南省的最南部,南岭山脉东段北麓,与宜章县、连州市、蓝山县、嘉禾县、北湖区等县市交界。临武,战国时楚国曾设临武邑,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临武县城置县。临武县全县辖9镇、4乡,现发现仍有傩戏留存的是大冲乡油湾村。大冲乡油湾村四面环山,与外界交流不便,是一个较为闭塞的小山村。村庄位于平均海拔700米以上的山间盆地上,与外界交流甚少。
临武油湾村“狮子愿傩”的形成时间,人们多据现存传承人口述、《王氏家谱》而推断为明代成化年间,但据油湾村傩戏剧本《土地关》中的一些话语和地名来看,其定型于民国时期的可能性较大。果真如此的话,则油湾村傩仪的形成时间可能不会太早。“狮子愿傩”应属南宋时即有的衡州傩仪,其最有可能的传播路线是沿着耒水逆流而上传到永兴、郴州,在湘南地区浓厚的宗祠文化、道教文化的影响,形成了有着浓厚儒道色彩的家族傩仪,后来又传到了临武。[3]
一、临武油湾村“狮子愿傩”的仪式过程
2012年、2016年,笔者曾先后两次在油湾村观摩了傩仪展演,对其仪式过程有一定的了解。这里将主要依据周作明的报告[4],并结合自己的考察来介绍其仪式过程。
和其他地区的傩仪一样,油湾村的傩仪也有一整套仪式,包括许愿、还愿、闭坛三个大程式,其中每一大程式里又有繁简不一的小程式。
(一)许傩愿
这个过程较漫长,从福主春天请法师祈求傩神护佑,到法师许傩愿,及组班子诸项事前准备,历时八九个月,仪式的地点主要在傩神所在的油湾村。
1.请法师:福主因事请求傩神庇护,于是请村中户老或长者作主持,在春季选择一良辰吉日携纸香、雄鸡等到油湾村的法师家,请其择日到福主家许傩愿。
2.许傩愿:法师择吉日到福主家中许傩愿、供愿牌,替福主向神明表示意愿。而后法师携“舞岳傩神”返回油湾村,择日重新召集本村傩神扮演者许下傩愿,供奉愿牌,以祈求人丁平安、兴旺。
3.组班子:傩戏操持人在本村组建本届的傩福事班子,包括主盟、干缘、会首、香首、神老、结缘、信士等。
4.装神像、开神光:傩戏操持人请丹青师傅给傩神像,即给傩面具装彩裱画;装彩成功后,又选择吉日为傩神像开光点眼,还傩真容。
5.路桥祭:在许傩愿后的当年农历十二月中、下旬择选吉日举行。又包含以下程序:①设坛请圣:法师作法,请上路天仙、中路地仙、下路水仙等神兵来到傩坛,求神兵使者将傩愿申奏文状呈送上界。②唱生、祭生各两名,陪祭数名,在众神前叩祭天兵,向神施九拜礼。③造桥、路祭、桥祭:法师举行架桥修路仪式,扫除路障,确保神兵神将畅行无阻。
6.拨兵马:路祭后,择吉日,于黎明前在傩神村野外三叉路口处举行,要求参与者保持肃静。包括五道程式:①法师设坛请圣。②为给装彩裱画后的傩神增添千军万马和百万雄师猛将,法师差一路上元唐将军、二路中元葛将军、三路下元周将军。③团兵:预防拔来的兵马不掉队,不走错路。④安兵:到傩神村祠堂内,把拨来的兵马将帅安顿好,将祖祠堂和家宅装饰成五岳神殿,歇马安营。⑤收兵护像:作法把拔给唐、葛、周三将军的兵马收回,交与傩神护管。
7.设兵宴:包括会兵、设宴、安兵,即将各路神兵猛将会集,并设宴款待,然后班排安顿好来到傩坛的兵马将帅。
(二)还傩愿
在许愿后的第二年春季,由法师带领前一年组建好的傩福事班子成员,择吉日进行。
1.起兵马:法师第二年春季选择吉日在傩神村主持。傩神出外还傩愿,差兵、分兵,其中一部分随傩神出外还愿,一部分兵马在家护坛。
2.上脸子:法师给戴起傩神面具,着好神装的扮神人,作法上魂、排神。
3.唱摇子:唱摇子请九神降凡附体、排神;待全部傩神排上魂后,大王起马,小王送行,九傩神在兵马将帅的簇拥下出外还愿。出行途中路过庙宇,神像都需参神。
4.杀牲祭:福主家宅前(以下法事均在福主村庄或宅里)举行。福主许求的愿望,如愿以偿。福主为感谢上苍及傩神,拦门杀猪宰羊以祭祀舞岳傩神。
5.进厅门:法师引众神进厅归殿。
6.安兵马:法师将舞岳傩神差发到福主家的兵马一一收齐安顿好。接着化钱安神,安定神圣坐镇家堂,扫缚邪精,求傩神庇护还愿功果顺利进行。
7.跳傩神,即演傩戏,当日晚饭后在福主家或祖厅祠堂搭傩坛进行,演《三娘关》《夜叉关》《云长和二郎关》《土地关》。
8.走界法:傩戏结束后,由法师主持走界,施法祛瘟烧邪。
9.勾傩愿(还愿):次日黎明前叩请昔日许傩愿时请动的神明,表示昔日许下之愿已偿,将许愿牌撕破焚化答谢天曹,勾愿功果完成。
10.参神明:扮神人员拜神、谢神。
11.安龙神:傩神跳五方,又称安五方龙神,即法师念安龙咒要五龙( 五龙:即东方青帝龙神、南方赤帝龙神、西方白帝龙神、北方黑帝龙神、中央黄帝龙神。)归位,守宅镇境。
12.打狮子(舞狮子):狮猴舞表演。
13.抢稻草:油湾村傩仪流布区俗民把猴王与狮王表演时,铺垫在地上的禾草视为傩神所赐神草,拿回家,俗信其有祛瘟保吉之作用。故在舞狮表演完,村民一哄而上抢稻草。
14.造龙船:法师用稻草编织草龙船,收邪魔载入船上,并送入大海以保平安。
15.行龙船:在福主村及养牲畜的地方进行。先请唐、葛、周三帝将军及五营兵马起兵;接着上脸子,即给扮神人员戴上傩面具、着神装,神魂附体,摆兵布阵,三娘带兵前行,云长殿后;队伍绕村串巷,收五瘟及百怪精邪等上船,送出村外。
16.斩小鬼:法师押小鬼至村外三叉路口,小鬼翻筋斗逃跑,众神兵将与村民齐呐“斩小鬼”并追逐之。
17.烧龙船:众傩神兵帅将装有五瘟、邪祟的龙船送到村外三叉路口或溪边焚烧,以示送邪。
18.送傩神:福主礼送法师和众傩神兵将返回油湾村。
(三)闭傩坛
傩神在外还愿回村后,法师在傩神村择吉日举行。
1.倒秽水:举行仪式将傩神在外带回村的不祥东西驱走,以求本村安静、和谐。
2.倒旗布:将旗中心白布所写内容读毕,连着纸钱一同火化,表示福主对神灵所许愿不留痕迹。
3.卦诚心:法师举行仪式测试三娘、来保等多位傩神扮演者,在整个福事过程中的虔诚度。
4.踩八卦、闭傩坛:踩八卦,即踏罡,法师将九个傩神面具放在狮子被上摆成九宫八卦,用禹步踩傩面八卦,将瘟神、百怪精邪等封锁隔离。而后把傩神面具兜起封闭,供在家祖神龛旁三至七天,择吉日备三牲、香烛等,将封闭的傩神开封、安位。期间村内不得大声喧哗、有响动,意为村坊安宁,人们安居乐业。
二、临武油湾村“狮子愿傩”里的道教元素
临武油湾村傩仪中的道教元素颇浓。对临武道教的发展历史,据《临武县志》载,后汉时,成武丁得仙道,是为临武道教的最早记载。唐宋,临武道士颇多,南宋淳裕元年(1241)达300余人。据《湖南社会调查》载,清代临武有道教徒500余人,民国十八年(1929)有道士116人,民国二十二年下降到27人。新中國成立后,道教渐衰。“文革”时几近绝迹。临武道教属“正一派”,道士散居各地,每座道观仅住一家,平时往来甚少,只是做大型道场时才请来相帮,一般以许“太平愿”者居多。做道场时,先请神还愿,然后表演打胡番、装王母等节目。还愿时,另有上刀梯、睡棘床、踩火砖等项目。平时多为死者超度亡灵和与人禳灾祈福。[5]
油湾村“狮子愿傩”从傩坛布置、仪式过程,以及神职人员所用法器、卜卦方式及符箓撰写等均与正一道有着密切联系。临武油湾村傩仪中的道教元素,主要从以下两方面来分析:
(一)傩坛里的道教神祇
中国民间供奉的神数量庞大,神系复杂。学者们为便于研究,将其进行了分类。如马书田在《华夏诸神》中分“道教诸神”“民间俗神”“佛教诸神”,介绍了三百余种神灵。[6]冯俊杰师则将中国神灵分为政统神系、民俗神系、道教神系、佛教神系等四大系统。[7]于此可见道教神在我国民间信仰中的重要地位。
油湾村“狮子傩愿”的神祇体系神仙颇为繁复。据周作明的调研,计有以下四类:
1.宗(家)族神,计10位: 仁鞠公(油湾村王氏鼻祖)、鼻祖婆 (仁鞠公配偶)、思能公(王氏十七世祖)、祖婆 (思能公配偶)、庭凯夫妇(思能公之子媳)、庭贵夫妇(思能公之子媳)、王文日夫妇(油湾村龙朝庙的施主)。
2.道佛神,计41位:玉皇大帝、王母娘娘、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张天师、功德王、神农、关圣帝君、文昌帝君、太乙真人、真武大帝、吕洞宾、药王祖师、风伯、雨师、雪山祖师 、捧生送喜高天君、赐福天官、赦罪地官、解厄水官、赵元帅、马元帅、察事仙童、报事仙童、苏仙王、城隍、判官、小鬼(有很多种类,与判官同职能,协助城隍巡察)、南岳圣帝、包公、张龙 、赵虎 、唐将军、葛将军、周将军、观音菩萨、送子观音、多闻王、财神爷、招财童子 。
3.本地神,计20位: 宋一公七郎(临武汾市人)、昭王(黄师浩,临武沙田人)、柴王 (本地神仙,敕封骑田岭显应柴公大王)、金仙、通仙兄弟(粤北人氏)、骆氏仙娘(金仙、通仙之母)、九星仙 (骆氏仙娘建龙堂祖殿)、龙虎公、翻坛官(称张五郎翻坛官,俗称坛官爷爷)、进宝郎君、家宅土地公、家宅土地婆 、庙门土地公、庙门土地婆、路旁土地公、路旁土地婆 、社公神 、社母神、法師、东山公 (临武东山山神、矿神)。
4.傩神,共9位:三娘、来保 、土地 、狮王、猴王、云长、二郎、夜叉、小神 。[8]
以上80位神仙中,去其重者实为79个。第一类10位,一般认为是祖先崇拜的体现,不属于宗教学意义上的神灵崇拜。在余下的69位神灵中,绝大部分是道教神仙。
道教神仙数量庞大,品阶森严。如东汉《太平经》将“人”分为“一为神人,二为真人,三为仙人,四为道人,五为圣人,六为贤人”等类,其中“神人主天,真人主地,仙人主风雨,道人主教化吉凶,圣人主治百姓,贤人辅助圣人,理万民禄也”[9]。其中前三类,属神仙。晋人葛洪根据《仙经》将神仙分天仙、地仙、尸解仙三等:“上士举形升虚,谓之天仙;中士游于名山,谓之地仙;下士先死后蜕,谓之尸解仙。”[10]唐代司马承祯将神仙分为五类,即“在人谓之人仙,在地谓之地仙,在天谓之天仙,在水谓之水仙,能变通谓之神仙”[11]。油湾村傩仪中的道教神仙,大致有这么几种类型:
1.道教的专属神:如玉皇大帝、王母娘娘、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张天师、文昌帝君、太乙真人、真武大帝、吕洞宾、药王祖师、赐福天官、赦罪地官、解厄水官、赵元帅、马元帅、察事仙童、报事仙童、判官、唐将军、葛将军、周将军等22位神灵。如其中的唐将军、葛将军、周将军即是道教护法真君唐宏、葛壅、周武(也做周斌)。他们是道教的重要神祇,元明之际的《三教源流搜神大全》一书“吴客三真君”条介绍三人说:
昔周厉王有三谏官,唐、葛、周也。……宋祥符元年,真宗东封岱岳,至天门,忽见三仙自空而下,帝敬问之。三仙曰:“臣奉天命护卫圣驾。”帝封三仙曰:“上元道化真君,中元护正真君,下元定志真君,同判岱岳冥司。”[12]
在油湾村傩仪中,三元将军几乎出现在所有重要的法事中,从最初的“许愿傩”到翌年的“勾傩愿”,法师所延请的主要神祇中均有“三元将军”。在装神像的过程中,也要通过向三元将军祷告才能为神像装彩裱画。
2.道教神系和民俗神系共有神:土地、财神爷、招财童子、苏仙王,以及由土地神派生出来的家宅土地公、家宅土地婆 、庙门土地公、庙门土地婆、路旁土地公、路旁土地婆等10位神祇。
如苏仙王是湘南之苏仙区、桂阳县、永兴县、临武县等民间供奉相当普遍的一位民间俗神。相传他是汉代桂阳的一个孝子,汉文帝时得道。苏仙在汉魏之时便有不少“神迹”,东晋葛洪《神仙传》之“苏仙公”有不少记载,引一则以见一斑:“先生家贫,常自牧牛,与里中小儿,更日为牛郎。先生牧之,牛则徘徊侧近,不驱自归。余小儿牧牛,牛则四散,跨冈越险。诸儿问曰:‘尔何术也?先生曰:‘非汝辈所知。”[13]相传今之苏仙岭即为苏仙升仙处,再加之该山风景优美,因而被道家誉为“洞天福地”。
财神信仰本是典型的民间信仰,但有些财神亦是道教神。中国民间供奉的财神颇多,其中供奉最为广泛的是武财神赵公明、关羽,及文财神范蠡。[14]油湾村傩坛里的财神爷,不知是哪一位。但从其同时供奉招财童子来看,应是武财神赵公明,因招财童子与利市仙官等同为赵公明的下属。而赵公明乃是道教“正一玄坛元帅”。其法力高强,司降魔伏妖、祛邪避瘟之职。《三教源流搜神大全》“赵元帅”条载:
姓赵讳公明,钟南山人也。……由是元帅上奉玉旨,授正一玄坛元帅,正则万邪不干,一则纯一不二,之职至重。……驱雷役电,唤雨呼风,除瘟剪疟,保病禳灾,元帅之功莫大焉。[12]
3.道教神系和政统神系共有神:所谓政统神系“是历代朝廷出于政治、宗教目的,依据《礼记·祭法》钦定的‘祀典神。其中主要分自然神,如天地、日月、星辰、五岳、四镇、四渎、风雨雷师等;人格神,如伏羲、女娲、炎帝、黄帝、尧、舜、禹、汤等前代帝王,以及一些文臣、武将、义士、孝妇和烈女等”。[15]临武傩仪中供奉的诸神如神农、关圣帝君、风伯、雨师、南岳圣帝、城隍、包公、张龙、赵虎等神均属政统神系。其中神农、关圣帝君、风伯、雨师、南岳圣帝、城隍等亦属道教神系。如南岳圣帝,乃政统神系“五岳四渎”之一,历来受到封建帝王的崇祀,但其也是道教神坛里的一位重要的能消灾度厄的神祇。道经《洞玄灵宝五岳古本真形图》《太仙求仙定录尺素真诀玉文》《上情众经诸真圣秘》等均有关于南岳大帝的记载。其中汉魏之际成书的《洞玄灵宝五岳古本真形图》载:“子有南岳形,五瘟不加,辟除火光,谋恶我者返还自伤。”[16]意即供奉南岳大帝,可避瘟、防火以及防小人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