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对于学生良好体育习惯的培养
2020-01-16颜君
颜君
摘要:体育学科对于提高学生运动能力,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小学生健康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却存在一些问题,阻碍着体育教学效果的提高。如何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习惯,让他们有主动參与体育锻炼的意识,是优化体育教学效果的关键所在。这需要广大教师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和方法,引导学生发现体育运动的乐趣,实现运动技能的掌握和综合素养的提升,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关键词:小学体育;运动习惯;教学研究
长期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学工作都在围绕着考试而展开,学生的考试能力培养,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这也就使得体育教学受到了一定的冲击,陷于尴尬的境地,并进而导致小学生身体素质下降,缺乏坚韧的品质和健康的体魄。如何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展开有针对性的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锻炼强健的体魄,是广大体育教师需要不断探究的问题。
一、创新教学方法和内容,激发学生运动兴趣
小学生活泼好动,对一切有趣的事情充满好奇,并愿意主动投入其中。根据他们的这一特点,教师应当有针对性的创新教学方法和内容,改变体育教学模式单一的现状,让体育教学变得生动有趣,让教学方法和内容充满趣味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化被动为主动,使他们有主动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和意愿。只要把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他们就会更加努力地参与其中,全身心投入,获得更加积极的情绪体验和学习体验,从体育活动中获得乐趣和快感,逐渐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从而让学生从体育运动中受益。
例如,教师可以采用游戏教学法,将更多有趣的体育游戏和传统民间游戏融入体育教学和学生们的日常锻炼活动中,从而增加体育运动的趣味性。例如在进行跑步运动的相关教学时,教师如果只是让学生不断进行跑步训练,很快他们就会疲惫不堪,并且丧失继续学习和练习的兴趣。教师可以采用“托球跑”的小游戏,来增加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同时锻炼学生的跑步能力和身体协调性。教师把全班同学分成若干个小组,让每组的一个学生拿着乒乓球拍,把乒乓球放在球拍上,不得用手固定,托着球用最快速度到终点(100米),球不掉在地上,放人指定位置算有效球。每个小组成员都可以来一轮,在固定时间内托球最多的小组赢得胜利。用这种有趣的小游戏,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兴趣,还能够锻炼他们的手脚协调能力和身体素质,让小组成员更加团结,让班级学习氛围更加浓厚,使得体育课堂更加生动多彩。
二、培养学生自主运动的习惯
小学阶段的体育教学中,教师往往对学生的影响过大,使得学生丧失了他们的主体地位。传统体育教学模式,是由体育教师规划课堂教学进度和内容,然后指导学生不断的练习。这种方法虽然行之有效,但会使得学生缺乏自主性。学生只要听教师的指挥和指导,就能够上好一堂课,但这样的做法往往会使学生丧失自主运动的意识和能力,一旦没有老师指导,学生自己就不知道该做什么,平时也不会自己主动去做一些体育活动锻炼身体。针对这种状况,教师应当在课堂上给学生更多自主运动的机会和时间,不再全程都指导学生做这做那,而是让他们自己有意识地去做一些体育活动,并能够开展小组之间的合作,组员们一起做一些有趣的体育运动,锻炼身体,培养他们自主锻炼的意识。
例如,在进行一些简单的教学内容时,教师做完动作示范和对学生的指导之后,可以把更多的课堂时间留给他们自己去锻炼和练习,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组内互帮互助的教学模式。而教师则只是给学生指导,对他们动作上的不规范进行指正,改变传统的家长式教学方法,从而让学生有更多的自主权,更能够锻炼他们的能力。另外,教师在课堂上也可以给学生更多的自由活动时间,让他们有时间从事自己感兴趣的运动,避免由于硬性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丧失运动的兴趣,逐渐培养他们良好的运动习惯。
三、开展个性化教学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在身体快速成长发育的阶段,不同学生个体之间的身体素质差异性较大,男女性别之间的差异则更加显著,不同学生对待不同体育项目的兴趣和热情也有明显的不同。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个性特点等情况展开有针对性的教学,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性发展,而不再采取一刀切式的教学模式,这样才能够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并采取符合他们身心发展规律的教学方法,让他们在自己喜欢的项目中得到锻炼和发展,培养学生的一技之长,增强他们的身体素质。
四、结语
良好的运动习惯会使人一生受益。教师在开展教学过程中,应当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积极的运动习惯,用更加充满趣味性的教学方法和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他们的身体素质,发展他们的身体机能,让学生在更加充满趣味性的课堂中找到体育运动的乐趣所在,不断从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