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优化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

2020-01-16王焱

黑河教育 2020年12期
关键词:法律意识德育优化

王焱

[摘 要]法律意识是指重视、遵守和自觉执行法律的思想观念。主要反映人们对法律的本质和作用的认识,对现行法律的理解和评价,表现为学法、懂法、守法、护法。“青少年的文化素质、道德观念、法律意识关乎我们国家的长远发展和长治久安”“赢得青年,才能赢得未来。”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律观念,将德育贯穿教学始终,实现科学育人。

[关键词]法律意识;德育;优化

中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担负着民族复兴的大任。但在现实生活中,中学生犯罪案件屡见不鲜,我们必须正视这个问题,加强学校的法治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律观念,将德育贯穿教学始终,实现科学育人。

一、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律观念

1.利用教学互动激发学习积极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可以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搜集一些关于法律与道德的案例,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枯燥无味的学习变成一种乐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或阐明自己的观点,然后全体学生进行开放性的讨论,从他人那里取长补短。在思考、讨论、分析、倾听、总结的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将自己融入到案例当中,从而真切地感受到道德、法治就在自己身边。

著名情绪心理学家曼德勒认为,环境刺激引起认识解释,认识解释引起唤醒的知觉,唤醒的知觉导致情绪体验。学生心情良好则思路开阔、思维敏捷,情绪低落则思路阻塞、操作迟缓。教学活动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互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必须打破以教师为主导的传统教学方式,积极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使课堂教学活动从教师以讲为主变为学生以学为主。另一方面,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重视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可以把指导法、调查法、实例教学法等多种方式有效结合,并充分利用多媒體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将电影、录像、纪实纪录片等与法治有关的影片引入课堂,创设有利于学生独立思考和创造的情境。

2.营造学习氛围,促进主动表达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情绪体验,积极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即使他们的见解有偏差甚至严重错误,也要肯定并给予鼓励,因为在这个年龄阶段学生很容易因为同学或者教师的一句批评或指责而否定自己,从此不敢表达,压抑自己的内心。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营造生动活泼的学习气氛,使学生在愉悦、欢快、和谐的环境下学习,这样学生才能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循循善诱和谆谆教导,形成民主的教学风气。教学民主就是提供给学生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在民主、和谐的环境里学生能主动汲取知识,敢想、敢问、敢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见解,思维处于一种积极的状态。

3.理论与实践结合,培养创新意识

在教学中要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培养创新思维。列宁就曾明确指出:“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实践。而理论只有被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才能转化为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如果教师一味地灌输给学生不劳而获的思想,什么东西都是现成的,不需要付出努力,老师喂你一口,你就吃一口,这对于学生自身的发展是极其不利的。我们所说的创新思维,简而言之,就是要你去想,去思考,去想出无数解决问题方的法。那么,这种创新思维对于我们法治建设有什么影响呢?社会需要发展、思维需要创新、法治需要健全,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祖国未来的希望都寄托在他们身上,只有他们有想法,并努力付出行动,社会才会发展,民族才会兴旺发达。我们是法治国家,是法律大国,却远远不是法治强国。习近平主席在第十八届四中全会作报告时提出的“依据宪法治国理政”这八个字意义重大。四中全会的文件特别提到“要让大家知道法律的红线不可逾越,法律的底线不可触碰,要带头遵守法律、带头依法办事,不得违法行使权利,更不能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这就是宪法作为根本大法对权利、义务的约束与要求。拥有法律意识是学好法律的前提,在法治社会,我们要有作为法治人的法治意识。法治也与我们的知识一样,是在日积月累的探索、改革中一步一步完善起来的。所以,不管处于哪个人生阶段,都要有法律意识,都要接受法律的熏陶,在了解法治重要性的前提之下,遵守法律,牢记法律,有创新意识。

二、将德育贯穿教学始终,实现科学育人

道德与法治学科兼具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两大功能。赫尔巴特指出:“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手段;道德教育如果没有教学,就是一种失去手段的目的。”对于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来说,更是如此。一方面,道德教育不仅是对民族历史的一种缅怀,更是提升自我修养的一种好方式。明辨是非善恶,助人为乐,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另一方面,正确的思想、健康的情感、良好的习惯有助于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因而,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要坚持科学的育人观,切实做到既教书又育人,使品德教育符合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和需求。

1.改变传统授课方式,以学带学

道德与法治教学不是简单地传递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想品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坚持以人为本,以育人为中心,而不是简单地把传递知识当成教学任务,机械性地备课授课、上课下课,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以什么样的方式授课学生更感兴趣?以什么样的方式授课会烘托出更为和谐幽默的课堂气氛?以什么样的方式授课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最好的方式是引经据典,寓教于乐,通过真实的案例引发学生对道德和法治问题的深思。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长身体、学知识、积累社会经验的时期,要利用具体的案例引导学生遵守社会准则,养成良好的社会生活和学习习惯,提升道德素质。一个人学习肯定没有一堆人一起学习更有动力,因此,可以把一个班的同学平均分为几个竞争小组,小组内部展开头脑风暴,然后不同小组分享一个案例由其他小组分析,提出自己的想法。提出案例的小组首先要对自己的案例十分清楚,这样每个小组成员都能积极参与其中,也能踊跃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当然,在这一过程中,难以保证所有的学生都准确了解道德与法治的内涵,鉴于此,也可以让学习好的学生带动学习弱的学生,以提高学习弱的学生的自信心。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并不占主导地位,而是发挥简单的引导作用,需要及时解决学生在探讨过程中出现的疑问,在学生思想有偏差时及时引导,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例如,在2002年1月,清华大学学生刘海洋把掺有火碱和硫酸的饮料倒在北京动物园饲养的狗熊身上和嘴里,直接导致多只狗熊受伤。刘海洋在被刑拘以后说:“我学习了法律基础知识,知道民法、刑法等,但却不知道伤害狗熊是违法犯罪,现在知道了很后悔。”其实,大部分学生在课堂上学完法律知识后并不能将知识转化为意识。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达到自我教育的境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尽量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感受法治、发现法治、合理运用法治,将课堂上所学知识带到生活中去,把抽象的法律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常识。可以适当安排实践课,在课堂上上演情景剧,这样剧中的学生可以真实地感受法律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影响,没有出演的学生也会感悟到其中的法律知识,这样的教学更生活化、具体化。

2.以多种形式提高学生对学科的感性认识

公民都应该知法、懂法、信法,知道用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免遭不法分子的侵害。尤其是中学生,更应该通过学习法律反思自己的行为,不触碰法律的红线,及时改正所犯的错误,千万不能以身试法。在自己学好法律知识的前提下,还要积极踊跃地帮助他人维护合法权益。在课余时间里,可以引导学生多收看电视上的法制节目,从中了解许多不同类型的社会案件,还可以让学生自己尝试性地比较案件中的异同,再聆听专家的讲解,这样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对道德法治学科的感性认识。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学生的精神世界[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

[2]孔锴.当代教育新理念[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

(责任编辑 赵永玲)

猜你喜欢

法律意识德育优化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超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优化思考
一道优化题的几何解法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融媒体时代下的新闻宣传与法律意识
探讨培养青少年法律意识的意义及途径
论公民法律意识对纠纷解决策略选择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