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课前预习与课后回顾策略初探

2020-01-16江小华

黑河教育 2020年12期
关键词:策略初探课前预习初中语文

江小华

[摘 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参与度,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能力,能够在学习中发现问题,在解决问题的思考过程中拓展思维,提高思考能力、理解能力。初中语文课前预习和课后回顾会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真正学会如何学习。同时,在课前预习和课后回顾的过程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思路和步骤,逐渐形成固定的课前预习、课后回顾的学习习惯,从而引导学生做到自觉学习和养成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的品质。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前预习;课后回顾;策略初探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成为了社会进步的必要条件。现代教育理念强调以人为本,立德树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通过合理新颖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实现知识、能力和素质的提高。因此,在初中语文课程教学中的课前预习及课后回顾中,教师应当不断地创新教学形式,从传统教学模式中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通过新颖的授课形式,使学生领会到课前复习及课后回顾的意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通过课前预习及课后复习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并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从而做到真正意义上的立德育人。

一、不断革新教学方式,转变教学理念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最新版)》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同时,基于学生核心素质发展的语文课程,是在更高教育层次上引领学生的发展。因此,初中语文课程中课前预习和课后回顾便成为了学生们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中之重。从当下初中语文的教学方式和教育理念来看,依旧存在很多问题,很多初中语文课堂的教学形式依旧延用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育方式,大多数教师、家长、学生依旧仅将应试教育当作主要的学习目标,而非通过学习增强自己的文化素养等,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把升学和分数作为自己学习的关键和唯一目标。而这便使语文教学失去了原本对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形成和发展的意义。

在初中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应当本着以激发和培养学生对文学、文化的向往,通过新颖、有趣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习得语感,增强对词汇的运用,学会用丰富的语言来进行表达。针对初中语文的课前预习和课后回顾,在传统的教学中则忽略了这项作业,而在之后的课堂上及考试中,也并没有体现出课前预习及课后回顾的重要性,学生看不到预习和回顾的重要性便不会引起相应的重视,在做作业时,只是简单地应付了事,因此,往往达不到效果。教师应当改变以往的教学理念,从关注“学的成果”到“教会学的方式”的转变,通过科学的教学设计、新颖的教学方式、合理的引导和组织,吸引学生真正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在学生相互探究、自主思考的过程中,实现师生互动及生生互动,并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从而真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思维。

二、通过引导充分激发学生对课前预习及课后回顾的重视

有效的课前预习和课后回顾可以充分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教育的核心便是教育的方法,合适的教学方式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会如何有效学习,即如何通过有效学习达到的学习目标。因此,初中语文教学中,除了在思想上引导学生认识预习的意义之外,在布置预习时提出预习的要求,突出预习的过程性和体验性目标,使学生在预习时有方向、有内容,从而引导学生自觉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培养学生自觉学习的品质,逐步提高自学能力。

例如,在布置课前预习作业时,教师可以改变以往通读全文及鉴赏的作业模式,改成以小组合作形式完成课前预习作业,如教师可以以小话剧的形式让学生扮演文章中的人物来增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或是以八年级语文教材中的《钱塘湖春行》一文为例,让学生在预习后画一幅自己心中的钱塘湖,学生通过创作可以更好地理解诗歌中的意境,同时,在创作中也对诗歌本身增加了一份自己的理解。有趣新颖的作业形式,可以引起学生对课前预习及课后回顾的重视,当学生从对课前预习及课后回顾由不重视到期待,并用心思考如何更好地完成作业,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们不仅拓展了思维,同时,也在实践和思考中提高了自己的学习能力。

三、自上而下形成固定的课前预习及课后回顾的学习习惯

习惯的养成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的努力和重视才能真正的实现。在语文课堂中,课前预习及课后回顾之所以总是不被重视,作业的完成多半是形式主义,大多是因为教师并没有注意到课前预习及课后回顾的重要性。而教师也选择了默认学生对课前预习及课后回顾作业的敷衍行为,这些都不利于学生对课前预习及课后回顾的重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只有教师先从自身开始重视课前预习和课后回顾,才能起到带头作用,带动学生开始重视课前预习及课后回顾,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中

1.尊重学生主体,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互动

教学的主体是学生,以学生为本,一切围绕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养为目的。因此,为了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教师要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因此,教师在进行课前预习及课后回顾作业的布置时,可以通过“互动式”课堂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引导,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给学生主动参与的机会,才能真正地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产生教学的共振,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2.积极实行课堂评价机制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沟通时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性格,不同的接受能力,不同的表现及时变更教学方案。课堂评价机制可以很好地解决教学过程中的突发问题,如在布置课前预习的作业前,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评价的方式征求学生对课前预习作业形式的意见,并以投票的方式,选出学生呼声最高的作业形式,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对课前预习作业的兴趣,而且在无形中提升了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同样,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可以通过课堂评价的方式来征集学生们的意见,通过学生的集思广益,教师可以了解当下时代潮流趋势和学生们喜爱的课堂教学形式。

3.助学式课堂的运用

“助学式”课堂下的课堂评价机制则是全方位、多角度的,应该是适合的、中肯的。如在课文朱自清的《背影》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互动式教学的模式在布置课前预习作业时,引导学生们通过搜集关于父亲的歌曲、诗词、或是散文更好地理解父爱,同时,也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对预习作业的兴趣,从而加深对文章的理解。而在布置《背影》的課后回顾作业时,因为学生前期的预习和正课中已经对全文主旨有了很好的理解,因此,课后回顾作业就可以通过举一反三再创作的形式引导学生们写一段关于父亲的记忆。在习作作业中,要求学生做到对人物描写手法的灵活运用,以提高教学目的和效果。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们迎来了知识经济时代。对于教育的首要目标便是核心素养的培养,而对于核心素养的引用、研究和探索也迅速在学术界掀起了新的高潮。初中语文课程作为基础教育中的重点课程之一,是所有学科中的基础,尤其是初中语文教学,作为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理念和学习习惯的重要阶段,不仅要充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也要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理念,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课前预习和课后回顾便是达成目标的关键。初中阶段是学生形成语文素养,发展语文核心素养的关键期,课堂是培养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阵地。因此,积极通过初中语文教学中课前预习和课后回顾来充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学习习惯已经成为各个学校深入探讨的新问题,也是当下所不可忽视的教学重点。

参考文献:

[1]赖晓辉.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08).

[2]张敏.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语文课前预习策略初探[J].中国农村教育,2019,(08).

[3]刘海辉.基于语文核心素养下的助学式课堂教学评价策略及意义[J].文理导航(上旬),2018,(03).

[4]马艳红.基于课堂教学的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现状及培养策略研究[D].2019.

(责任编辑 陈始雨)

猜你喜欢

策略初探课前预习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小学数学课前预习式微课的应用策略
用好导学案将课前预习进行到底
新时期提升报纸编辑创新意识和能力的策略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