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年十大猜展望下一个十年
2020-01-16
◉编者按
十年磨一剑。下一个十年,中国与世界将会变成什么样?我们设定了十个问题,涵盖公共治理、经济、科技与国际等多个方面。每一个问题,均由十位媒体界、学界与文化界知名人士组成的评审团来票决,他们为张平(特拉维夫大学东亚学系终身教授)、魏英杰(媒体人)、张强(媒体人)、邓新华(网易财经主编)、陈季冰(上海人民出版社新媒体编辑中心总监)、徐迅雷(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兼任专家)、叶匡政(作家、诗人)、周念利(对外经贸大学教授)、李晓鹏(钱江晚报评论部主任)、邹振东(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他们的投票结果,形成“多数人意见”,并由该领域或行业的专家学者撰写分析预测文章,给出“较权威答案”。本期刊出问题7-10。
7 下一个十年,楼市将以商品房为主还是以公租房、公产房为主?
张平:前者。无论如何变革,中华商业文明的繁荣壮大是无法逆转的。
魏英杰:前者。很难想象会以政府公租房、公产房为主,这首先不符合市场经济的规律,也不符合资源配置的有效性原则,更不符合人类的普遍社会形态。
张强:前者。除非某地人口急剧增多,否则存量房就够住了。
邓新华:前者。财政承受不了以公租房、公产房为主,宏观经济也承受不了。
陈季冰:前者,否则就糟了。
徐迅雷:前者。无形之手的市场永远第一,有形之手的政府永远第二。
叶匡政:前者。中国经济结构和地方财政状况都不允许,公租房等注定只是安慰性政策,成不了主流。
周念利:前者。随着人口增长逐年放缓,房产刚需增速放缓,商品房供需关系趋于均衡,价格也会逐渐稳定,因为社会习惯等原因,商品房还会是房市的主力。
李晓鹏:前者。这是可以预测的。第一,如果要回到以政府供应的公租房、公产房为主的住房模式,意味着整个住房制度的彻底变更,十年太短,来不及做出这样的托马斯全旋。第二,土地财政是地方财政的大头,目前出让的地块,全部都是开发商通过拍卖取得的用地,许多开发商的土地储备,至少是要超过10年的。虽然目前规定,开发商的拿地条件是必须有一定比例的公租房,但毕竟不是主流。
邹振东:后者。
满足人们对更高居住品质的需求还得靠市场
刘卫民(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笔者认为:十年后,我们将形成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商品住房与政策住房功能互补,政府与市场协调发展的住房格局。
市场仍是住房供给的主要渠道。以1998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为标志,我国拉开了全面推进住房制度改革的大幕,福利分配为主的住房制度从政策上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住房制度改革特别是市场化改革,在促进住房领域迅速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可以说,过去10年,通过不断深化住房市场化改革,我们解决了总量供不应求的基本矛盾,未来10年,我们也将进一步通过建立更加规范、有效、稳健的住房市场体系,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满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人们对更高居住品质的需求。
政府的住房保障形式将更加丰富适用。在推进高质量新型城镇化,避免“半拉子城镇化”,使新市民真正融入城市,释放新市民对经济社会发展和支撑内需潜力等方面,政府公共政策将会持续发力。购房、租房将在公共政策领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同权”,消弭附属于住房之上的公共服务落差。
这种回归背后的大时代背景是,未来10年我国城镇化率将从60%提高到70%左右,我国城镇化率将进入到平稳期,过去那种阶段性人口集聚导致住房需求激增的基本面将成为历史。同时,我国城镇化将从过去核心城市“一枝独秀”,转变为城市群“多点开花”的空间格局,原来城市群中第二线梯队对人口、产业、资本等要素的吸引力能级跃迁,热点城市住房需求得到有效分散和疏解。
经过二十多年,我国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已经由1949年的8.3平方米提高到2018年的39平方米,农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提高到47.3平方米。据测算,我国城镇居民家庭户住房套数已达1套以上,即平均每个城镇家庭都拥有了1套住房,我们已经解决了住房总量上供不应求的基本矛盾,未来10年,住房领域解决的是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对于供求紧、房价高的城市,实物性或新建住房的保障比例将会更高一些,在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征信体系的作用下,中低收入家庭和新市民通过更加公平、公开的方式,解决住房困难或阶段性住房困难。对于供求宽松、存量资源充裕的城市,住房保障人群中租赁补贴的比例将会更高一些,人们拥有更加灵活的住房选择权,更加便捷地实现居住、就业的统一。
住房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基本矛盾还表现为存量住房资源改造潜力巨大。按照六普数据,全国房龄在30年以上的住房比例在五分之一左右。在城镇住房中,有9.9%的住房没有厨房,有13.3%的住房没有管道自来水,有28.2%的住房没有洗澡设施,有15.6%的住房没有厕所。存量住房中老旧小区的住房质量普遍具有较大提升潜力,随着老旧小区功能性改造、宜居性改造、智能性改造,老城区不再是大家调侃的“老破小”,而是带有独特历史文脉和城市风貌的宜居之地。
8 下一个十年,广深佛莞会形成人口过亿的超级大都市带吗?
张平:就目前中国的生育状况看,我不乐观。
魏英杰:不会。广深佛莞无论如何也不会达到人口过亿的规模。
张强:不会。广深佛莞四城目前常住人口超过4500万,未来十年必然会继续增多,但从过去十年的数据看,要再翻上一番,几乎不可能。
邓新华:会。因为现在就快形成了。未来人口会更加南移。
陈季冰:不会。如果政府放任自流,倒不是完全没有可能的,但政府会控制,不会让它发生。
徐迅雷:否。未来十年还追所谓“人口红利”?不求科技进步,只图人口增量?Al表示那应该把它们也算上。
叶匡政:会。人口有向大都市聚集的冲动。只要京沪控制人口的政策不变,珠三角核心区的人口增速会加快。
周念利:不会。按照目前的人口增长速度来看,广佛莞深形成人口过亿的超级大都市带也有困难的。
李晓鹏:会。城镇化进入下半场,资源越集中就越有效率,所以人口流动和集聚的速度将越来越快。人是会用脚投票的,哪里的经济发达,机会多,哪里就会成为人口流入的地区。珠三角核心区经济、文化发达,富有活力,虽然已经站上了一个比较高的平台,但发展的潜力依旧很大。最关键的是,珠三角的市场机制是相对来说最活跃的,这对于寻找梦想的人来说,是最为丰富的土壤。一有阳光就灿烂,带点雨露就发芽,这就是市场经济机制带来的好处。
邹振东:会。孔雀东南飞,短期不会变。用脚投票,经济重心转移,一定带动人口迁徙。
市场兴旺、政策友好,珠三角财聚人也聚
张莉(中山大学副教授)
以广州、深圳为核心的广深都市圈(广深佛莞)包括了广东省前四大城市,近年来人口规模呈加速增长态势。但是,即使以近五年最高年增长率乐观预测,广深都市圈未来人口规模也无法越过一亿大关。
2008-2018年十年间,该都市圈常住人口由3477.91万人增长至4422.89万人,总增长人数为944.98万人,年均增长率为2.43%。若以四市的年均增长率来预测该都市圈的人口,则该都市圈2030年人口预计为5948.27万人。
广深处于第一梯队。2008-2018年,广州常住人口由1115.34万人涨至1490.44万人,年均增长率为2.94%;深圳人口增长势头更加强劲,十年间增加350万左右,达到1302.66万人,年均增长率为3.16%。
若广州下一个十年的年均增长率按近五年来的最高增长率4.02%计算,则预计2030年达到2391.76万人。若深圳后十年的年均增长率按近五年来的最高增长率5.56%计算,则2030年预计人口达到2493.58万人。
另一方面,广深都市圈发展规划的人口规模也达不到一亿。《广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18-2035年)》草案指出,2035年常住人口规模控制在2000万人左右。深圳尚未出台相关规划。深圳“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2020年全市人口预期目标为1480万,按照每年50万的增长规模,2030年预期2000万左右。《东莞市人口发展规划(2020-2035年)》提出,2030年常住人口达到1020万人。《佛山市人口发展规划(2018—2030年)》提出,2030年常住人口达到850万以上。如果按照以上规划,2030年广深四市常住人口规模将达到6000万左右。
但如果广深都市圈涵盖珠三角九市,情况就不一样了。珠三角占据了广东省50%以上的人口量。2008-2018年,珠三角常住人口由5138.36万人增长至6300.99万人,十年净增1162.63万人,年均增长量达2.06%。若按该十年年均增长率计算,下一个十年预计达到8132.33万人。若持更加乐观的态度,以近五年最高年增长率预测珠三角未来人口规模,则十年后预计达到9336.58万人,逼近一亿大关。
十年后广深都市圈的人口规模能否突破一亿取决于两方面的政策:人口生育和人口流入。全面二孩政策落地后,有着旺盛生育文化的珠三角响应较为积极,有利于人口增长。在人口流入方面,近年来广深四市均调整完善积分落户政策,降低落户门槛。广州出台引进人才入户管理办法,符合条件人才可直接落户。深圳出台方案,人才落户可“秒批”并提供人才落户补贴。佛山2019年取消了购房直接入户,改为积分入户统筹。东莞也取消积分制落户政策,改为持本市居住证或在本市正常参加社会养老保险且累计时间满5年即可入户。
最后,我们在考虑人口流动时往往只考虑大陆居民,而粤港澳大湾区各城市联系紧密,政府应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港澳居民来内地工作、定居。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指出,推进在深圳工作和生活的港澳居民民生方面享有“市民待遇”。《深圳市进一步促进就业若干措施》则将法定劳动年龄内的港澳居民纳入深圳自主创业人员范围。进一步放开港澳居民在珠三角城市定居、工作和生活。
9 下一个十年,量子计算机会重塑金融形态与社会形态吗?
张平:十年内在编码和解码方面,产生影响力是可能的,重塑金融和社会形态仍然遥不可及。
魏英杰:会。前提是量子计算机技术的成熟以及普及应用。当下社会已经完全卷入以计算机及其应用为基础设施的进程,计算机技术发展越快,人类社会的变化越深刻,量子计算机的运行速度非传统计算机可比拟,一旦普及应用,则将重塑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
张强:会。量子计算机的计算速度将是现有计算机的数亿倍以上,这意味着我们的生活将被重塑。目前的银行卡、信用卡肯定不能再用了,密码轻易就被破解。哪些人将拥有量子计算机?那些没有量子计算机的人怎么办?算力即权力。
邓新华:不会。量子计算机目前只是概念,十年内很难大规模商业应用。
陈季冰:不会。目前来看,量子计算机的威力主要还是大大加快了计算速度而已。当然这对于一些领域(例如需要加密的)会造成重大冲击,但看不到它为什么能给社会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叶匡政:不会。十年后,人们会真切地感受到量子计算机对当下金融形态的威胁,但要投入使用与发挥效用,估计十年不够。
徐迅雷:否。量子很纠缠,金融很官场,社会很晃荡,能重塑一点就重塑一点吧。
周念利:不会。目前量子计算机正处于研发阶段,其本身技术并不成熟,还有许多问题等待解决。
李晓鹏:不会。稳住,不要慌。计算机只是工具,从这个意义来说,电子计算机和量子计算机没有本质区别,无非就是量子计算机更快、更大、更强。虽然科技进步会改变生产方式,但不会改变基本的金融和社会形态。
邹振东:会。计算机最容易改变的领域就是金融领域。谁都知道:钱不过是一个数字。计算机就是玩数字的。
量子计算机正在颠覆我们所熟知的人类社会
江东瑜(历史、经济学者)
十年之后量子计算机将会重塑金融形态,对社会形态将会产生重大影响。
2019年堪称“量子计算机年”,重磅消息纷纷出炉,引发了大众的热情和兴趣。那么,量子计算机何时能进入实际应用领域呢?可以参考一下传统计算机的发展经历,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于1946年,直到1958年左右才有了提供商业客户租用的机型。第一台量子计算机DWave公司的“猎户星座”诞生于2007年,至2019年正好也是12年。即便按照当时技术发展的速度,量子计算机的商业应用也近在眼前。不过,传统计算机一出世就完成了人类计算工具的跨越,而量子计算机需要取代现有超级计算机才能“抢到饭碗”。这就涉及“量子霸权”的实现。
“量子霸权”是指量子计算装置在特定测试案例上表现出超越所有经典计算机的计算能力,这就是2019年9月谷歌宣称“量子霸权”已经实现,特别引人关注的原因。所有迹象都表明,我们正处于量子计算机技术走出实验室,走向广泛应用的前沿。未来数年内,将会实现量子计算机的商用化。这一技术带来的影响有多大就取决于其计算能力提升的程度。
理论上讲,量子计算机计算能力的提升将以指数方式增长。但是,十年之期可能还是量子计算机提速的启动阶段,优势还不能完全显现。从2007年的猎户座仅17个量子比特至今,最尖端的量子计算机也只达到了50左右量子比特——刚好实现“量子霸权”的水平。因此,十年内量子计算机可能还达不到所谓“技术奇点”的水平。
因此,下一个十年量子计算机对社会形态的影响不太可能是全面性的。可能在局部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力,金融很可能首当其冲。
金融是以货币本身为经营标的、以货币融通实现货币增值为目的的经济活动。金融的核心——货币,是人类最早使用的数字化工具,因此围绕货币展开的金融活动都是数字化的,可度量、可计算。既然金融的本质就是“数字游戏”,那么量子计算机的作用就会发挥到淋漓尽致。任何涉及计算能力改变的技术发展都会直接改变金融业,这一变化在近年来呈现加速趋势。
2000年高盛纽约总部雇用了600名交易员,现在只剩下2个。取而代之的是200个程序工程师和他们掌管的自动交易程序。这可不只是节约了人工,而是通过技术手段将人为失误、个人偏好与利益立场从金融“数字游戏”挤出去,数字游戏变得更为理性客观。而且,随着人工AI的普及,不仅是简单的操作层会由程序接管,更为复杂的金融决策也在迅速转为自动实现。可以预见,量子计算机加入之后,这一趋势会变得更为迅速、彻底。
人工AI的算法革命再加上量子计算机的算力革命叠加,大部分金融领域都会加速实现自动化。请不要为失业的金融人士感到悲哀,因为这一变革的好处远胜局部的失业问题。
最显而易见的是,金融资源配置将会更为精确、迅速,这会大幅提高经济运行的效率、降低金融成本,惠及整个经济领域。
在金融业务领域,由于短期的不确定性通常是易于计算的“算力革命”,很可能会消灭大多数短期投机行为。这不是行政干预的管制,而是技术发展的功能替代,不会有什么副作用。长期投资还会正常运作,因为总有超出计算能力极限的不确定性无法消除。
更为重要的是,这次技术革命的结果在市场上不可能被垄断,发展成熟的量子计算机一旦投入金融领域,通过市场竞争最终会形成高度开放的金融服务。当自动交易程序处理一百美元的账户的成本和一百万美元账户成本相差无几时,金融平等就是水到渠成的。而这一成本降低也是量子计算机计算能力提升的必然结果。
综合上述,量子计算机技术引发的变化终点将是我们熟悉的金融业消亡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套更为高效、开放、平等的资源配置系统。这将是人类经济活动的根本性变革。当然,以十年为期,还远远达不到变化终点。
10 欧盟还会存在吗?
张平:欧盟即使不解体,也将会变得苟延残喘。因为欧洲的传统是独立而不是统一,我们至今看不到任何意识形态层面上改变这一传统的东西。
魏英杰:会。届时欧盟成员国或许会减少,但不会彻底解散。理由是,欧盟仍有部分成员国确实享受到了欧盟体制的好处,只要“在一起”更划算,就不会一拍两散。
张强:会。欧盟各国当初高估了文化的相似性、利益的一致性,同时低估了“婚姻生活”的复杂性。即便如此,两口子就算经常吵架,也没那么容易离婚。劳动力、市场打通后,欧陆各国更是伤不起、“不敢离”,想必会凑合着继续过下去。
邓新华:会。欧盟是一个错误,但欧洲人改错一向很慢。
陈季冰:会。不管有多少国家想要退欧,日耳曼民族构成的国家(德国、奥地利、荷兰、比利时、卢森堡,还可以算上北欧国家)都不会放弃它。最坏的结果,欧盟版图变得像昔日的“神圣罗马帝国”外加北欧诸国。
徐迅雷:会。我这个“悲观主义者”,唯有在这里葆有一点乐观。2012年,欧盟获得诺贝尔和平奖;欧元也很好使……欧盟这孩子不是挺好的吗?
叶匡政:会。全球化和地域一体化是世界大势所趋,有停滞,有危机,有后退,但终究是不可逆转的大势。
周念利:会。欧盟成员国之间有相似的文化根基,相似的政治利益,联合起来会获得更大的市场,产生更高的效率,各方均会获益。
李晓鹏:会。欧盟的成立,要向历史深处回望。从中世纪到二战结束,像碎片化一样的欧洲国家,相互之间打了上千年的仗。欧盟的成立,正是当初睿智的政治家们,为了彻底停止欧洲国家之间的纷争,而以法德为轴,从煤钢联营开始成立的政治经济实体。所以欧盟的成立,本身有着深厚的历史基础,是一场谋求欧洲永久和平的人类实验。
邹振东:会。虽然整个世界的趋势从“合”转向“脱”,但穿衣服容易,脱衣服难。纵是千疮百孔,破衣好歹还是一件衣。
欧盟如果解体,将是人类的悲剧
刘亚伟(知名国际关系学者)
下一个十年,欧盟还会继续存在。
首先,26年前最终成形的欧盟并不是因为哪一位欧洲领导人一时心血来潮,也不是因为欧洲人民突发奇想,而是欧洲大陆对世界两次毁灭性最大的战争的集体回应。欧洲人对另一次战事的担忧和对长久和平的渴望远远早于对欧盟的支持,从最早的在能源领域的协调到今天放弃部分主权而享受“大国”公民的待遇,欧盟所代表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
其次,欧盟成立以来最大的优势之一是建立了共同市场和几乎涵盖欧洲主要经济的自贸区。在全球包括非洲大陆在内的各个地区都在试图建立各种贸易共同体的时候,欧洲如果主动放弃一个已经法律健全、机制成熟和运作成功的经贸共同体,不是鼠目寸光,就是愚蠢之极。
第三,欧洲如果重返二战之前的“一盘散沙”,从“当量”上讲,无论德国、英国或法国都无法平衡或抵御美国和中国的政治和经贸影响,更不用说其他欧洲国家。而一个在地缘、外交和经贸领域比较步调一致的欧洲则是完全可以与美国和中国平起平坐的。
第四,多年来,欧洲人把国防“外包”给了美国,这使得欧洲主要国家可以把主要精力和经费用在发展经济和改善人民生活上。因为美国孤立主义的情绪,美国对欧洲的防务义务还能支撑多久已经被打上了问号。与此同时,普京的俄罗斯意欲重振雄风。因此,欧洲更加需要集体防御和共同安全,而欧盟为二者提供了最好的制度条件和运作框架。
除此之外,欧盟在过去二十年为成员国公民的出行及世界其他各国去欧洲旅行的人创造了极大的便利。欧盟成员国年轻人的就业地域也变得非常辽阔。欧盟成员国的公民(欧盟人民)应该不会轻易放弃这一便利,除非这一便利对自身的安全带来巨大的威胁。而后者目前还不是一个很大的因素。
最后,欧盟从最初的概念到成立经济共同体和政治法律同盟再到今天因为英国脱欧面临前所未的挑战,已经走过了近75年的历程。欧盟的探索其实是对人类最终找到可以避免战争、摆脱贫困、保证平等的可持续的制度安排的探索。欧洲各国(除去巴尔干半岛)在过去74年没有发生任何战事、欧盟国家的生活水平在全球名列前茅、欧洲的政治民主成为欧洲人民接受和拥抱的制度安排。因此,尽管有民调反映差不多有一半的欧盟成员国人民认为欧盟在二十到三十年后会“不复存在”,但欧洲的精英和决策者没有任何贬低欧盟或者呼吁取消欧盟的声音。即使欧盟果然在未来的某一时刻“烟消云散”,我们只能说,那不仅是欧洲的悲剧,也是世界的悲剧。
因为欧盟主要国家生育率低、多年来相对宽松的移民政策和愿意承担更多国际义务的主观愿望,从发展中国家进入欧洲的移民和难民人数大幅度增长,欧洲因此成了恐怖主义活动的多发地之一。
英国脱欧为欧盟的继续存在敲响了警钟。为了避免这一探索人类文明长治久安的实验夭折,欧盟必须在下一个十年快马加鞭推进各种改革。与此同时,成员国人民,对欧盟作为超脱的、选民无法问责、办事效率极低的官僚体系满腹牢骚,必须也肯定会通过公投和其他民意形式对欧盟形成改则进、不改则亡的压力,迫使欧盟各个方面进行改革:整合现有的制度安排,合并或取消一些重叠和无用的欧盟机构(比如欧洲议会和欧洲委员会);对各国捐赠额度及其使用有更合理的安排和更透明的反馈;减少可能对成员国主权、国家安全和民生大计构成巨大影响的事务的立法;为减少美国放弃对欧洲安全的“承包”,加强集体防御安排,扩大成员国的国防预算,建立独立的,甚至可以取代北约的欧洲防务体系;酌情改革甚至取消欧元;改进欧洲其他国家加入欧盟的资格安排,扩大成员国的数量,尽快把欧洲大陆所有国家都变成成员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