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的对策研究

2020-01-16付雪中共大庆市委党校

环球首映 2020年11期
关键词:居民体系社区

付雪 中共大庆市委党校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社会的主要问题集中在基层,解决社会问题就要解决基层问题,而基层社区治理关乎着社会和谐与稳定,事关国家政策方针的贯彻和落实,事关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和幸福感提升,也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重要的特殊的现实意义。

一、我国社区治理的基本模式

由于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社会进程以及居民文化素养等因素的不同,因地制宜地采取了不同的社区治理模式,主要分为三种模式,即政府主导型、合作型和居民自治型。

(一)政府主导型社区治理模式

这一模式存在于“大政府、小社会”的状态下,这主要是因为政府简政放权慢,政企分开、政事分开不明显,政府掌握着大量的社会资源和社会权力。在这种模式下,社会力量受到压制,无法完成社区治理的责任。因此,社区治理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协同完成,主要表现是政府赋权、放权于社区,让社区成为一级政府,承担管理社区事务的责任。

(二)居民自治型社区治理模式

居民自治型存在于“小政府、大社会”的状态下,通常社区内部拥有自己的决策机构、执行结构以及监督机构。政府将社区管理职责交给社区,仅为社区提供基本的治理规则和基础性的公共产品,以协商的方式来协调社区关系,社会自治组织和社区居民是治理的主体,在治理中发挥着根本的核心的作用。

(三)合作型社区治理模式

伴随着政府与社会关系的调整,在天平两端的政府与社会的地位趋于平衡。政府与社会组织、社区居民间不再是简单的管理与被管理、指挥与被指挥的关系,更不是相互对立和冲突的关系,而是平等协商、合作的关系,他们共同肩负起维护和实现社区共同利益的责任和使命。

二、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的重大意义

第一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是我党对社会治理认识的深化。从党的十七大的“管理”,到十八大的“治理”,再到十九大的“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这并非是简单的文字变化,而是我党和国家对社会治理理念的升华。

第二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体现了我党对当前一个时期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准确把握。党的十九大指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由此可见,中国已经进入了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有高要求,对社会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社会保障等的要求也日益升高。

第三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是国家富强和社会稳定的现实需要。党提出了“两个一百年”的长远规划,在这两个时间节点达到预定的目标,就需要不断的调整。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是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战略的安排。

三、当前我国社区治理体系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社区居民对社区治理的参与度不高

良好的社区治理格局应是一个政府引导、社区动员热情参与的综合体。但我国多数社区治理的现实情况看,社区治理中居民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尚未形成多元主体参与的局面。

(二)社区居民普遍缺乏公共意识和主人翁精神

社区是居民的生活的空间和场所,社区环境、卫生和基础设施需居民一起使用和维护。然而一些社区出现了物业弃管的现象,造成居民拒不交纳物业费,社区处于无人管的状况,社区干部则被迫承担社区清理的任务。

(三)社区治理中社区行政化倾向严重

多数社区仍处于“社区工作行政化”的困境中,社区干部处于应付和完成上级行政事务工作的状态中,他们承担着社区服务的任务,又得不到社区居民的理解和支持。

(四)社区的工作条件有待提高

首先是办公经费短缺的问题,社区办公经费一般来说为三万元,包括多种支出,社区没有能力为居民提供经济服务。其次公共设施陈旧老化,再次是社区工作人员工资待遇普遍偏低,多数工作人员的工资处于全市职工工资的最低线。

(五)社会组织发育不够成熟

从当前我国多数社区治理的主体来看,有影响的社会组织还多数是官办、官管的,结构明显不合理,功能发挥也有待提高,社区居民对社会组织的认识也不到位,缺乏对社会组织的信任和配合。

四、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一)强化基层党组织在社区治理中的核心作用

加强和改进街道、城乡党组织对社区治理工作的领导,确保社区治理工作得到全面贯彻落实。发挥社区党组织在社区治理中的协调作用,引导居民及时了解上级的工作意图,发动各社会力量参与到社区治理中来;另外发挥社区党组织的先锋模范作用,积极为社区居民服务,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二)政社互动是优化社区治理的关键

“政社互动”是协调政府、社会和居民关系的有效措施。首先明确政府职责,使其明确有所为有所不为,其次提高社区组织的公共服务水平,激发社会组织活力,有效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

(三)努力改善社区工作条件

针对目前社区办公条件差、社区干部待遇低的问题,政府需拿出财力物力来着实解决社区干部的问题。提高社区办公经费额度,改善办公条件,提高社区干部的待遇,使他们无后顾之忧,更加积极的投入到社区建设中。

(四)加强对社区居民公共意识和道德文明的培养

通过多种渠道进行宣传教育,大力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社会主义公共道德标准;通过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将居民联系到一起,发动居民踊跃参加;制定社区治理制度,拿出一定的管理措施,提高社区治理的水平和质量。

(五)完善居民参与社区自治的管理机制

引导社区居民积极参与社区治理,加强居民自治网络建设,切实解决社区治理中的实际问题,建立社区治理的考核机制,完善监督管理机制。

五、小结

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方面,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直接体现。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创新社区治理模式,实现社会治理模式从政府主导向政府主导下的多元主体协同参与治理的方向转变。在新的历史时期,社区治理体系建设的应以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搭建“共建”的资源整合、“共治”的治理过程和“共享”的治理目标相结合的治理体系,坚持人民为主体,坚持共建,共治和共享,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新时期中国的稳定、进步和发展。

猜你喜欢

居民体系社区
石器时代的居民
社区大作战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影像社区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高台居民
“三位一体”德育教育体系评说
“三位一体”建体系 长治久安防哮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