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结算审计在架空入地项目中的研究
2020-01-16
一、前言
近些年,随着我国城市干净安全建设理念的形成,架空入地工程应运而生,随着工程的进行,工程结算审计工作愈发频繁。目前是结算审计工作能够保证基本完成,但工程审计质量有待提高,对于如何不只是停留在机械的完成审计工作上,缺乏高效的解决措施。因此,针对架空入地项目,如何高效精准的完成审计工作、加强结算审计质量、缩短结算审计时间以及如何预防结算审计中出现的审计问题,进行以下分析研究。
二、工程结算审计在架空入地中存在的问题
(一)施工单位实际施工状况与施工图纸差异较大
1.施工位置差异大。由于架空入地项目的特殊性,主要的施工地点以繁华地段的城区为主,施工时间段只能在凌晨零点到五点之间,需充分保证不影响道路交通;但城区地下情形复杂多样,管道交错纵横,一方面需要保护既有的管道措施,一方面需要保证此次施工的完成,由于建设单位施工前期并未勘察到,且未在施工图纸中说明,导致施工现场往往是挖土完毕施工中断,或者是施工管道在施工过程中断裂中断,无法按照图纸规定的地理位置施工完毕,造成与施工图纸差异过大。
2.施工材料差异大。架空入地项目施工管道所采用的形式通常情况下有热浸塑钢管、CPVC管、MPP拉管、阻燃子管、顶管等,每种管道根据自身的特征不同,在施工过程中所采用的工艺也大不相同,如若地理条件能够满足大面积挖土,一般则采用热浸塑钢管或者CPVC管居多,但如果是繁华城区主干街道下方施工,或者是地下管网铺设复杂,不宜轻易开挖,这些情况下采用拉管或者顶管居多。因此,不同的地理环境,对管道的施工方式、材质等的要求都是不一样的,所以由于勘察单位前期对地形地貌或者周围情况的误判、错判、漏判,都会造成设计单位设计的施工图纸与现场状况产生差异性。
3.施工工艺差异大。架空入地项目的电力井,一般情况下,如果土质在开挖后受爆破的影响程度低,且并没有岩体破裂形成松弛状态,也没有随时坍落的情况,外加挖土深度在4米以内,施工工艺极大可能选择普通电力井,包括直线井、转角井,三通井,四通井等;但如果土质在开挖后受爆破的影响程度较高,且岩体破裂形成松弛状态,随时有坍落的情况,这种情形下,无论是挖深4米以内,还是4米以外,基于这种松弛荷载理论依据,其施工方法是按分部顺序采取分割式一块一块的开挖,并要求边挖边撑以求安全,所以支撑复杂,木料耗用多,则大多采用喷锚支护的施工工艺。因此在施工之前,需要建设单位请专门的土质勘测机构进行专业的土质测评,再由设计单位出具专业的施工图纸,但往往这一步骤现实施工过程中很难在达到,造成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方案更改,工艺更改,与施工图纸的设计出现较大的差异。
(二)架空入地项目过程中责任缺失
架空入地项目的实施,需要多方协调配合,通力合作,有建设单位、勘察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咨询单位,但是在此工程施工过程中,责任的缺失,导致项目结算审计问题繁杂,时间拖延,从而影响整体结算的质量与进度。
1.建设单位的责任缺失。由于建设单位对于甲供物资管理不足,造成的结果是建设单位提供的甲供物资数量,与施工单位现场所耗用的甲供物资数量及咨询单位按照施工图纸计算的甲供物资数量,三者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建设单位在前期组织勘察施工现场的过程中,缺少对勘察机构的有效选择,导致现场地下很多可避免的状况并未得到有效的发现,从而造成施工间断,重复施工,增加施工成本;
2.勘察单位的责任缺失。架空入地项目的地下管线具有隐蔽性,且管线材质型多,不同的管线隶属于不同的单位管理,除了近些年修建的管线有电子数据库以外其余地下管线甚至无标识,在本项目中多数管线需要检查井进行探查,但是除个别道路上有一定规律的检查井外,很多管线并不存在,给探查的工作增加了很大的难度,同时,大量地下管线及构筑物的探测需要高密度的仪器,但是勘察单位现有的仪器有限导致无法勘察到位。同时,还有部分低挖深部分的大体积混凝土也没有被勘察出来,造成施工工期以及成本的增加。勘察单位需要提高自身的资源和技术,否则极其容易造成责任缺失。
3.设计单位的责任缺失。本项目架空入地项目因前期对地理环境的勘察不到位,导致实际施工过程中与施工图纸的设计存在差异,此时当现场施工与施工图纸不符的时候要做设计变更,但是设计单位的内部有严格的内控制度,对于施工图纸与结算图纸的图纸偏差所出具的设计变更的数量及变更范围有严格的要求,且对于出具变更图纸的设计师要进行业绩考核,从而导致设计师不轻易出具相关图纸,但是在结算审计中,又必须提供相应的审计证据,往往此类情况会导致结算审计过程中的拉锯战,耽误审计的效率。
4.监理单位的责任缺失。监理单位是受业主委托对工程建设进行第三方监理的具有经营性质的独立的企业单位,监理单位的存在是为甲方服务的,旨在监督施工单位合法合规的建设工程项目,并以自己专门的知识与技术,协助用户解决复杂的工程技术问题,但是在此项目中的监理单位职责缺失,监理单位缺少职业道德,缺少独立性的监理能力,对施工单位上报的现场签证的内容不按照实际的施工状况进行审核,且施工工程量不进行实际的监督及现场的认真核查,任由施工单位对现场签证的虚假上报或其工程量的夸大或虚造,造成监理工作失效;
5.施工单位的责任缺失。施工单位专业胜任能力不强,在架空入地结算过程中,对施工合同研读不仔细,对工程量计算规则以及相关的工程法律法规及条款把握不深刻,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某些设计单位对现场情况把握不足,导致设计图纸出现偏差,但是施工单位的专业判断力不足,不能及时与建设单位及设计单位沟通现场的状况,导致施工拖延,效率低下;施工单位的社会责任感不强,大多数的施工单位均是利益至上,从而在结算审计的过程中没有办法对工程的实际工程量进行有力的控制。
6.咨询单位的责任缺失。咨询单位人员的专业知识缺乏,一方面相关工作人员在学校没有进行系统的专业知识的学习,另一方面,进入工作单位之后,同样也缺乏系统的学习框架及体系,从而导致工程审计人员对这方面的知识只是自我的工作累计,不足以全方位的胜任此种类型的审计工作;咨询审计单位缺乏审计的大数据整理,对于同种类型的审计事项无对应解决措施的信息库,导致在审计过程中往往不能把握审计目标,不能识别重大错报风险,甚至导致结算审计金额有误。
三、工程结算审计问题的解决措施
(一)建立工程结算审计大数据管理
在架空入地工程项目中,建设单位在已经建立的工程信息数据库的基础上,同时对于工程的规模、类型、地点、工期、施工地质情况、所用材料材质、数量等和此项目有影响的一切数据进行完善,形成对工程项目的竖向对比;咨询审计单位对于审计中频发问题点以及预测审计点均应该大数据汇总,以便于对于同种类型的架空入地项目的报审金额及审计金额进行对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最终审定金额的误差。
(二)加强工作人员专业胜任力
项目链上的所有参与者都是工程结算审计中必不可少的存在,参与者们的专业素质决定了结算审计的质量,因此加强工作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是重中之重。首先,国家的应试教育中应该增加架空入地项目的相关知识的学习,培养具有专业素养的高素质人才;其次,在工作的初期,企业应该进行全面的知识体系框架的搭建,然后结合实际工作情况,让知识框架体系变得完整,饱满,定期组织项目知识的再整理,再学习,再考核、再总结;最后,建立职工工作评价体系,在每个项目结束的时候对员工在这个工程中的所有工作进行打分,根据最终的评价结果确定员工的胜任能力等级,以便于在之后的审计项目审计项目中,根据识别的重大错报风险水平的高低选派合适的审计人员。
(三)对责任缺失主体的单位形成客户评价体系
在建设单位建立的大数据库中,应该包括客户评价体系。如架空入地项目中结算审计的关键风险点,在于监理单位是否发挥真正的作用,如果监理单位发挥实质性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对施工单位的上报的工程量,以及签证变更的数量以及质量进行全方位的把控,从而把控整个项目,所以对各类相关客户的评价体系尤为重要,可以减少重大风险,提高审计质量,还能缩短审计时间。
(四)对结算过程中不合规行为进行处罚
长久以来,除了徇私舞弊的行为,在项目的招投标、施工、结算等过程中的不合规行为均无实质性的处罚对策,这样不利于预防及减少结算审计的审计风险,在架空入地的结算审计中,监理单位等的严重失责,从而造成了后期审计水平的高风险,应该根据不同的违规行为制定不同的定性及定量的处罚标准,从而建立完善的处罚体系。
四、结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架空线路入地工程范围已逐步扩大,结算审计将是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工作,本文的研究主要是从施工单位实际施工状况与施工图纸差异较大、结算审计过程中对签证变更的控制失效以及架空入地项目过程中责任缺失三方面进行分析,从而发现结算审计在架空线路入地项目应用中的问题,最终找出解决这些困境的办法,为结算审计的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