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如何做好报纸检查
2020-01-16
检查是报纸出版最后而且是非常关键的环节,记者、编辑甚至校对产生的错误都需要检查人员在最短的时间内发现及纠正。
我从事检查校对工作30多年,在实际工作中深深体会到,作为一名检查人员要不折不扣地执行党的宣传纪律,严把报纸政治关,这是报纸出版过程的重中之重。
报纸的检查工作,直接关系到报纸工作的政治质量,也关系报纸对读者的影响力和读者对报纸的总体评价,这就要求检查人员不出任何政治差错,并在此基础上努力消灭一般差错。
多年的工作实践,我体会到检查人员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细观图文,不要张冠李戴
稿件中这些错误是经常发生的,比如文中明明白白说的是种树,图片却是收庄稼,更可怕的是文中主人公的名字是张三,而图片却是李四。还有的时候图片是反的,特别是国旗。
二、数字一定要相加,不能“大概齐”
报道中经常会出现数字,特别是现在大数据时代。比如,GDP增长值前后数据不一致,文中数字一定要前后核对,不能有半点马虎。
三、文中引用的原著,一定要查找出处
记者写稿往往喜欢引用名人名言或原著。这就要求检查平时多学习,多积累,增加自己的知识面,遇到需要查询的地方,一定不要怕麻烦,要一查到底。曾经有错误将唐诗写成宋词,更有甚者,一篇稿件引用毛泽东著作,居然错写成某领导人讲话,幸好检查及时发现才没有酿成重大政治错误。
四、用词精准、理解清晰
有的记者在写稿子的时候,没有深入了解词义,凭感觉堆词。比如“万人空巷”一词,本是形容家家户户的人从巷子里出来,生逢喜事,一种庆祝和欢迎的盛况,而稿件中往往有人把它用于很多店铺没有开门,街上人烟稀少的凄凉景象。检查人员在最后签字时发现了这一错误,避免了见报差错。这个错误如果见报,跟稿件的内容是相悖的。
五、修改差错时一定要下笔准确
检查的工作量是相当大的,如果说一个编辑或者校对每天的工作量是两三块版面,那么检查人员的工作量就是报纸当日出版版数的全部,特别是在完成“三审三校”程序后,检查人员要对当天的每一块版面逐一核对,包括版面、期号、报头、报眉、栏目、接转版面以及广告、图片新闻等。只要版面上有的内容,我们都要做最后的审核,而且也经常会出现编辑在签付印前修改时发生与政治导向相悖的或者有歧义的地方,也有在之前的流程中被疏忽或者漏掉的地方,这时候就是考验检查人员真功夫的时候,凭借超强的职业敏感度,做到疏而不漏。
六、修改标记清晰,不制造歧义
我第一份工作就进到《天津日报》校对组。当年带我的老师是天津市校对行业里的专家张文贵和王竹生先生。给我上的第一节课就是学习画校对符号。说实在的,校对工作枯燥无味,每天圈圈点点,哪个符号画错了都会受到严厉的批评。
在后来的几十年的工作实践中,深深体会到一个小小的修改符号可能会影响到整个稿件的质量,比如你的调转符号不清楚,就可能被看成删除符号,删除符号不清楚,就有可能造成误删等等。需要改动的地方一定要标注准确,否则造成误会,这方面我们是有血的教训的。
七、人名数据等前后要统一
在最后的检查过程中,特别要注意前后对应,特别是“事实”的地方,比如人名、地名、数字等等。对应标题,查看正文内容。我们就曾经发生过这样的见报差错,标题是杨大爷,正文里是李大爷,见报后许多读者提出了意见。
八、坚持原则,不该将就的绝不将就
作为校对检查,我们称这份工作是给编辑记者挑毛病的,与其意见不一致在所难免,但是原则问题不能将就。
2020年伊始,我国暴发了新冠肺炎疫情。其间,有记者发来一篇稿件,标题是“中国完了,美国完了”。记者本想表达的意思是中国的新冠肺炎疫情就快要结束了,而美国在疫情的影响下,经济社会等各方面快要烂了。什么叫“中国完了”?这是一个带有歧义的标题,并且在新媒体平台已经推送。于是,我找到其领导,坚持自己的意见,最后更改了标题。
还有的时候编辑认为是小事,但可能会出大事。一个版面很小的广告印有中国地图,因为太小,很多人员审核时没有发现地图上没有南海诸岛,并且修改非常困难,当时就有人说图太小,反正看不出来,广告就是钱啊。这绝不是钱的问题,于是我找到了相关领导坚持说如果无法修改就撤掉广告。主管领导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最后换掉了该广告。
九、检查人员一定要有高度的政治敏感
每天审阅大量的稿件,检查人员要学会换位思考,也就是说,如果我是读者,读到这篇稿件我会怎么想。
曾经有这样一篇稿件,读者反映居住在某大桥附近,每天过往车辆产生的巨大噪音给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要求政府予以解决。记者就这件事进行了调查,确实是实际情况。这座大桥始建于1981年,居民楼也都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旧楼,之前本来相安无事 ,桥与居民区的距离是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
接过这篇稿子,便感觉如果这篇稿子见报是否会激起群众的负面反应,使矛盾激化。于是,我找到领导提出问题,领导非常重视,再次派记者进行调查,发现当地一些人不知从何种途径得到要拆迁的说法,事后证明是谣言,为了让政府相关部门促成拆迁,才发生了开始的一幕。
几十年的检查工作、经历无数的酸甜苦辣,要练就过硬的本领只有两个字——认真。先要热爱,再要过硬。虽然这个行业永远在幕后工作,但它所带来的成就感是鲜花和掌声换不来的。这个行业必须承上启下、薪火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