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研究
2020-01-16黄晓丽黄晓琴孟悌清
黄晓丽,黄晓琴,孟悌清
(1.河北政法职业学院 思政部,河北 石家庄 050001;2.河北北方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北 张家口 075000;3.河北北方学院 组织部,河北 张家口 075000)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共产党的十九大确立为党的长期指导思想,成为蓄力新时代的行动指南。它清晰阐明了“八个明确”,具体谋划了“十四项基本方略”,是党和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更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良好开展的根本性指导思想。时代在进步,观念在改变,新时代的高等教育也呈现出新趋势和新特点。因此,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因时因势地融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办好社会主义大学、贯彻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领域的工作、促进高校思政课改革和培养时代新人具有重要意义。
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高校的重要任务。将习近平新思想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高等教育目标的实现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巩固高校意识形态领域前沿阵地的实践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高等教育健康发展的重要组织保证,必须要牢牢把握高校意识形态的领导权,把高校建设成坚持党的领导的重要堡垒和坚强阵地[1]。意识形态的固本铸魂对于一个国家乃至民族的长久发展至关重要,中华民族延续至今,华夏文明始终没有断流,就是因为精神层面的代代传承,这是意识形态核心地位的表现。当今世界交流日益广泛,各种西方思潮和价值观交互碰撞,文化呈现多样化,同时也充斥着一些诸如“反马克思主义、西方化、腐朽化”等与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相悖的不良思潮,这些思潮传播和诱导的对象主要集中在高校,高校大学生勇于接受新事物却又缺乏辨析能力,很容易受到“不良思潮”的误导和侵蚀。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必须守好高校意识形态领域主阵地,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来武装学生头脑,提高学生认同度,从而更好地指导实践。
(二)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必要措施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它的任务就是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理论的最新成果,在牢牢把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同时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新人。而思想政治理论课又具有时效性,必须要实时跟进党的最新思想成果,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贴合学生需求,做到与时俱进。党的十九大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2]因此,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高校思想政治课改革提供了理论支撑和思想指导,丰富了高校思想政治课的内容,促进了高校思想政治课程建设的创新发展。
(三)有利于培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新人
祖国的发展和民族的兴盛离不开一代又一代青年力量。无论是在民族危亡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改革开放以后还是全面深化改革以来,青年一代朝气蓬勃、勇于创新,青年一代勇于探索、追求卓越,因此社会才有生机,国家才有前途,民族才有希望。新时代青年必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显现出持久的生命力。习近平新思想在第一个百年目标即将完成之际,对第二个百年目标又作了新的规划和部署,为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重要依据。生活在这个伟大的时代,新时代的大学生是幸运的。同时,新时代赋予了大学生新使命,需要当代的大学生肩负起时代责任,把个人发展同祖国命运联系起来。将习近平新思想融入到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中有利于帮助大学生准确掌握新思想核心要义,认清国内外发展大势,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坚持共产党的领导,积极投入到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中去,在迈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征程中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意义深远,各高校也在不同程度地推进“三进”工作,但在实际践行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教师理论学习不够深入,教学素材单一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涵丰富,体系全面,内容涉及国家各个领域的多项举措。将其融入高校思想政治中需要教师具备深厚的理论功底。但目前许多教师只是单纯将十九大报告全文作为教学参考,没有真正深入彻底地学习相关知识,在传递知识时浮于形式,停留于表面,无法将内容讲透彻、理清楚,达不到“进教材”的目标。
(二)课堂教学形式单一,教学方法创新不足
课堂教学是教学活动开展的重要载体。因此,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环节就是“进课堂”。由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性较强,开展实践教学难度较大,因此在现实教学中,思想政治理论课仍以传统讲授法为主,教学形式较为单一,教学方法创新力不够,这不同程度地影响了课程的教学效果,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三)联系学生实际不够紧密,学生认同度有待提高
思想政治理论课涉及的内容都具有丰富的理论支撑,教学内容具有鲜明性,但是往往容易忽略学生实际,学生在理解相关内容时难度较大,对理论中的内容和观点认同度较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助力中国梦实现的思想基础和行动指南,具有很强的理论指导意义,在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过程中难免会忽略学生实际,照本宣科和灌输式传递信息,案例选取过于宏观,学生不易理解,从而无法真正做到“进学生头脑”。针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探索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施路径,并将其有效融入教学和课堂,以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是每一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职责所在。
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分析
党的十九大以后,全国各高校掀起了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和进学生头脑工作的“三进”热潮,这是时代需要。引导大学生深入学习理解其内涵和要义,树立正确价值观念,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和方法解决问题势在必行。
(一)深入研读“新教材”,领悟内容实质
党的十八大以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开始融入党的最新理论和成果,迎合时代需求,实现了“新教材”的与时俱进。特别是党的十九大以后,习近平新思想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具有重大指导意义。例如《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在2015版概论课教材基础上,经过教材课题组整理和修订,形成了2018版新教材。除了前言和结束语,由3部分14章组成。第一部分是毛泽东思想,共4章;第二部分是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各1章;第三部分主要阐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共7章。改版的“新教材”为教师讲好思想政治课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参考蓝本。作为新时代思想政治课教师,如果仅依靠教材本身和理论性语言,不可能将思想政治理论课讲好和讲活,让学生易于接受,因此还应发掘教材背后更深层次的理论根源和实践基础。如认真研读十九大报告原文以及中国共产党党章,理解教材背后的时代导向和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立足社会各项领域长足发展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讲话,这些讲话是深刻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依据。此外,《习近平谈治国理政》集中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在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革发展进程中的伟大实践以及习近平新思想形成的过程,对教师理解新教材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论上清醒,政治上才能坚定。”[3]因此,要从理论上下功夫,从教材入手。
(二)注重课堂教学,促进教学改革
课堂教学是中心环节,教师如何将党的最新理论和方针政策及时传递给学生,让学生在理论中产生获得感和认同感,是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
首先,要丰富教学内容。传统的授课过程中,教师仅依靠教材,内容单一,学生缺乏学习积极性。在新形势下,要开展教师集体备课,通过共同探讨授课课件、案例引入、视频选取和活动设置,充分发挥教师自身优势,集中智慧,让授课内容更加丰富,满足学生需求,增强课堂效果。此外,集体备课规范了教学内容,避免个别教师讲授过程中偏离教材和党的政策导向。除了集体备课,还可以将有关内容整合,设置成专题,系统讲授相关问题,并定期开展相关学科培训。
其次,要创新教学形式和手段。互联网的发展使信息传播日益广泛,处于新媒体时代的每个人都可以及时便捷地获取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大学生勇于接受新鲜事物,从新媒体中获取信息,浏览新闻和学习知识,大大提高了学习的便捷度。因此,习近平新思想“进课堂”,就必须要运用新媒体技术,创新教学手段,满足学生需要。近年来,课堂教学应用广泛的教学手段是电子课件、视频、音频和网络等形式,随着信息技术的持续更新,这些看似新颖又传统的教学手段并不能提高学生关注度,手机的普遍应用才是要努力跟进的方向,翻转课堂和手机App学习软件能更好地将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课程中去。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说理性强,一味枯燥地讲授只会让学生避而远之。因此,要推动习近平新思想更好融入课堂教学,教师应注意结合新媒体手段,如线上讨论、互动和线下讲授巩固等形式,通过手机应用软件及时给学生发布视频和视听新闻资料,推送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等内容,让学生更容易接受,更愿意接受,更主动学习。
(三)用实践检验真知,多措并举“进头脑”
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最终目标就是要进头脑,它关乎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能否实现知行合一的综合教学成果。“进教材、进课堂”更多的是通过理论学习和讲授的方式实现,而“进学生头脑”则需要学生发挥自身能动性,将理论知识自觉转化为实际行动,进而指导实践。因此,不能因为在进教材和进课堂方面作足了工作就放弃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前两“进”都是为后者服务的,而作好“进头脑”就要开展形式多样和内容丰富的实践课程及实践活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学生往往缺乏学习积极性,开展相关实践课程会让学生的参与度更高,更具有获得感。实践课程和活动可在校内开展,也可在校外实现。在校内,教师可组织学生推选代表在班级内和校园内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感受习近平新思想对个人成长、社会进步和祖国发展的重要意义;可开展关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知识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展“我想对习大大说”和“新时代青年的中国梦”等主题演讲比赛以及习近平新思想征文活动;可结合新媒体开展优秀微视频评选活动,通过在网络公众号平台参与答题和互动以及教师学生直播等形式让学生充分参与其中。这些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形式能够增强学习效果。在校外,创造条件让学生亲身感受习近平新思想对国家未来发展的指导意义。例如:参观红色革命圣地和革命纪念馆,探索共产党人的初心;参观规划馆,体会城市的发展变化;参观学习新农村和社区,让学生了解共产党人的智慧;让学生以校园记者的身份采访不同行业的工作者,从他们的谈话中看祖国发展,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深厚根基和指导性意义;组织学生开展社区志愿服务,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服务社会,服务国家。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关键时期提出的重要理论创新成果,是国家发展、社会进步和个人成长的重要行动指南,“新时代催生新理论,新理论引领新实践”[4],只有将习近平新思想更好地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去,才能更好地把握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让大学生真正有信仰、勇担当、甘奉献,最终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