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时性、规律性与共时性:高校思政课教师历史视野建构的三维向度
2020-01-16王伟杰
王伟杰
(华东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200241)
自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对思政课教师提出“视野要广,应有知识视野、国际视野、历史视野”的要求以来,学界重点阐释了“视野要广”的必要性、内涵、价值旨归以及提升路径等问题,奠定了坚实的研究基础。但是,从思政课教师“历史视野”切入的成果还不多见,有待拓展深化。
历史视野是高校思政课教师应具备的核心素养,“反映历史呈现中的价值导向,体现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1](p3-8)如何从整体上认识并建构高校思政课教师的历史视野,关涉对“历史”这一概念丰富内涵的深刻洞察与全面把握。毋庸讳言,历史唯物主义是关于“历史”最深刻的理论阐释。在唯物史观开拓的进路中,“历史”体现为历时性、规律性与共时性的统一,这三者的统一,不仅揭示了社会历史发展的深层逻辑,也为高校思政课教师应具备的历史视野提供了根本遵循。
一、历时向度:高校思政课教师历史视野建构的基础视域
在唯物史观的诞生地《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表达了历史的基本含义:“历史不外是各个世代的依次交替。”[2](p540)历史首先表征为与时间关联的历时性特征,这一历时性特征体现为相续性、丰富性与整体性三个方面,共同构筑了高校思政课教师历史视野的基本条件和逻辑起点。
(一)高校思政课教师历史视野建构应以历史相续性为起点。
相续性是历史的基本特征,这种时间上继起的先后次序构成了历史的联系、历史的积累、历史的发展与历史的变革过程,串起了人类从古至今波澜壮阔的历史旅程。历史在传承中相续前进,具有一维性与不可逆性。古往今来,尽管政治制度、社会制度、文明程度发生了深刻变革,但“历史是从昨天走到今天再走到明天,历史的联系是不可能割断的,人们总是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向前发展的”。[3](p5-10)李大钊在《史学要论》中对这一相续性特征作了精辟论述:“历史的人生,是一趟过的,是一直向前进的,不容我们徘徊审顾的。历史的进路,纵然有时一盛一衰一衰一盛的作螺旋状的运动,但此亦是循环着前进的,上升的,不是循环着停滞的,亦不是循环着逆反的,退落的。”[4](p41)没有这一特征,一切的历史也就无从谈起。
高校思政课教师的历史视野最直接表现为对历史进程中不断涌现的诸事件及其先后出现的历时次序的把握。延续不断的历史传承和史家秉笔直书的历史记录为高校思政课教师开展历史教育奠定了根基与起点。将这一历史相续性特征应用于日常教学,就要求高校思政课教师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生成的历史逻辑,讲清楚这条道路并非凭空产生,而是在历史的接续与探索中拾级而上,“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 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 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5](p39-40)概言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选择、探索、开辟和发展与中华民族5000 年的历史、社会主义发展500 年的历史、新中国成立70年的历史具有不可否认、无法割断的历史继承性。这就要求高校思政课教师具备前后贯通历史脉络的能力,宏观勾勒自社会主义诞生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这一历史进程的历时次序,充分展现历史的继承性与历史纵深感。
(二)高校思政课教师历史视野建构要善于把握历史的丰富性。
随着时间的推移,历史演化中的各种事件、人物活动及其思想统一起来造就了人类经验与智慧的大厦。正如李大钊的生动描述,历史所展现的丰富性及其价值“恰如‘时’在人生世界上建筑起来的一座高楼,里边一层一层的陈列着我们人类累代相传下来的家珍国宝”。[6](p505)前人给后世留下的一切理性思维的结晶、艺术的精华,一切有关自然、社会和意识形态的各种知识,都沉淀为人类的宝贵财富。毛泽东同志也指出:“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7](p534)
历史是一部百科全书,汇聚了前人各种知识、经验与智慧,记载了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沧桑巨变与兴亡盛衰。高校思政课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要善于挖掘翔实的历史材料以增加教学内容的丰富性与深刻性。例如,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中讲到国民革命爆发的原因时,除了教材中强调的军阀混战激化其与人民群众的矛盾,以及国共合作奠定的革命基础,还可以从史料中发掘其他历史因素的重要作用:如经济上民族资产阶级期待通过政治手段恢复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代”;政治上民主共和制成为人民群众和革命者的广泛追求;思想文化领域,留法、留苏热潮使民主主义思想和社会主义思想广泛传播;社会生活方式上开始摒弃传统封建观念,追求自由平等与个性解放。挖掘这些社会生活领域涌现的革命因素,更有利于说明革命爆发的深层原因。高校思政课教师应注重通过纸质文献资料和网络化的数据库搜集相关史料,以增加问题阐释的广度与深度。但值得注意的是,史料作为历史的载体,其丰富性体现为一把“双刃剑”,虽然有助于增加高校思政课教师思想创造的资源,但大量不加筛选、批判的历史资料也会带来冲突与混乱。对于这一问题,恩格斯指出,“即使只是在一个单独的历史事例上发展唯物主义的观点,也是一项要求多年冷静钻研的科学工作,只有靠大量的、批判地审查过的、充分地掌握了的历史资料,才能解决这样的任务”。[8](p598)这在方法论上启示高校思政课教师,只有广泛地、批判地掌握历史文献资料,仔细对比甄别,才能系统地而不是零碎地、实际地而不是空洞地开展思想理论教育,才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汲取宝贵的历史智慧。
(三)高校思政课教师历史视野建构要坚持历史整体性。
历史的整体性是历史的重要特征,这一特征强调历史不是过去各种历史事件和局部历史细节的简单堆积,也不存在一个孤立于历史总进程的历史状态和历史阶段,历史的各个部分在整个历史发展进程中存在着严密的相互依存性与制约性。关于这一历史整体性的表达,法国历史学家布罗代尔提出了“总体史观”,即用“长中短”三种时段的历史时间和“经济世界”的历史空间替代传统的“线性时间观”和“事件史”,[9](p25)以此探究历史的多重复杂面向。马克思主义史学家翦伯赞在《历史哲学教程》中也强调了“历史的整体性原则”:“科学的历史观是要把握一切方面的关联性,否认一切片段的断裂,是要从一切方面的关联性中,看出一切时代一切民族的历史之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活生生的历史上的巨大变革。”[10](p118)
坚持整体性的历史视界,要求高校思政课教师全面地、整体地理解历史。具体来看,高校思政课教师可以将这一整体史观应用于三个层面。第一,坚持整体性视角开展抗日战争史研究与教学。高校思政课教师应从总体上把握8 年抗战和14 年抗战、局部抗战和全国性抗战、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等重大关系。第二,分析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的辩证关系。从历史整体性的视角来审视,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既相互联系又有重大区别,“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是党和人民在历史新时期把握现实、创造未来的出发阵地”,[11](p14)改革开放后的社会主义实践是前一个历史时期的接续、改革与延展,彼此不能割裂。第三,评价历史人物也要坚持整体的历史视角。对历史人物进行评价,应对其置身的历史场域进行总体性分析,“不能离开对历史条件、历史过程的全面认识和对历史规律的科学把握,不能忽略历史必然性和历史偶然性的关系”。[12](p693)因此,高校思政课教师在开展研究和教学时应注重展现历史的整体面向,帮助学生廓清谬误,揭露历史虚无主义碎片化、主观化、微观化历史的本质,避免学生走入孤立、割裂看待历史的误区,培育起全面整体的历史思维。
上述分析表明,对具体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经验的捕捉与呈现是高校思政课教师历史视野确立的基本条件和起点,也是高校思政课课堂教学呈现的重点。但仅仅囿于从丰富的历史事件及其历时次序去理解历史,放弃对产生这些历史现象与历史经验的内在根源和动力机制的追问,不免会陷入感觉经验事实堆砌的抽象经验论。要真正认识和把握历史,必须超越经验事实的堆砌,透过历史事件的浅层与表象,深入历史的深层与本质,走向更深刻的历史性思维。
二、规律向度:高校思政课教师历史视野建构的理性遵循
恩格斯在批判德国古典哲学的同时阐释了唯物史观的根本任务,“归根到底,就是要发现那些作为支配规律在人类社会的历史上起作用的一般运动规律”。[13](p301)以唯物史观的视角审视,纷繁复杂的人类社会现象、曲折百转的历史发展进程受制于特定的规律,探寻与总结其中的历史发展规律,是唯物史观超越各种历史观的根本之点。透过种种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开掘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逻辑及其内在规律,有助于高校思政课教师历史视野向纵深拓展。
(一)坚持历史发展的物质性与精神性相统一。
列宁在《卡尔·马克思》一文中从三个层面深刻阐明了历史唯物主义对以往历史理论的超越:一是以往的历史理论没有研究人们思想动机产生的根本原因,没有把物质生产的发展程度看作社会关系体系发展的根源;二是以往的历史理论忽视群众的活动,历史唯物主义第一次精确地研究群众生活的社会条件及其变更;三是以往的历史学研究只描述了历史过程的个别方面,历史唯物主义则考察了社会经济形态各种矛盾的趋向,揭示了物质生产力的状况是一切思想和各种不同趋向的根源。[14](p14-15)人的物质生产实践是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基础,但不可否认的是,人的“精神状态”在历史演变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恩格斯认为,社会历史领域内进行活动的都是具有意识的、追求某种目的的人,而影响人行动的因素是各种各样的,有外界事物,也有精神方面的动机。但旧唯物主义“不彻底的地方并不在于承认精神的动力,而在于不从这些动力进一步追溯到它的动因”。[13](p303)历史唯物主义深入了社会生活的最深层次,发现了物质生产实践活动是“思想动机”“精神生产”赖以存在的前提性决定力量,探索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
坚持历史发展的物质性与精神性相统一,要求高校思政课教师深刻认识物质生产实践活动之于精神生活的优先地位,但这一决定性地位并不排斥精神活动对历史的塑造作用。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精神生产活动特别是“知识形态”“人文形态”“艺术形态”的生产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愈益突出,“呈现出按照自身逻辑规律而加速发展的趋势”。[15](p18-23)鉴于此,高校思政课教师应从马克思全面生产理论的维度来理解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关系,特别在讲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以及马克思所设想的“一切人自由全面发展”的自由王国,都应强调其是追求物质生产与精神生活极大丰富的社会。与此同时,作为特殊的“精神生产者”,高校思政课教师应特别关注学生在精神生活方面的特点、变化与需要,有针对性地为学生提供精神产品,培养学生以历史纵深的视野展望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良性互动的协同发展趋势,形成对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
(二)坚持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与偶然性相统一。
承认历史发展的必然性是马克思历史决定论的一条基本原则,这一原则表现为“生产方式内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矛盾运动所具有的必然性、规律性,对社会形态所呈现出来的决定力量”。[16](p220)然而,肯定历史发展具有必然性,并不意味着否定种种偶然性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如果‘偶然性’不起任何作用的话,那么世界历史就会带有非常神秘的性质”。[17](p354)进一步讲,历史必然性正是通过无数的偶然性为自己开辟道路的,“通过探讨由大量偶然性因素组成的历史事实,人们可以认识历史的内在结构,把握历史发展的必然性,获得对于人类社会的规律性的认识。”[18]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历史运动过程表现为必然性和偶然性共同交织的统一体。
如何在思政课中贯彻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与偶然性相统一原理?高校思政课教师可以从历史演进一般规律与历史演进具体道路之间的融贯关系加以切入。例如,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经验来看,消除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发展的阻碍表现为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采取暴力革命夺取政权是实现所有制更迭的一般形式,但一般规律并不排斥俄国与中国由于国情差异走了两条完全不同的革命道路。这就启示高校思政课教师在历史规律的研究与教学中,一方面要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总的发展趋势,讲清楚共产主义是人类历史的最高阶段,旗帜鲜明地揭示近代以来历史和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选择中国共产党、选择社会主义、选择改革开放的历史必然性;另一方面应高度重视这一过程中各种偶然性因素和各个国家、民族的具体境况与特殊实践,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必然性与偶然性、前进性与曲折性、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将坚持远大理想与脚踏实地统一起来。
(三)坚持历史发展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相统一。
人类历史的发展具有双重性质:首先是“受内部的隐蔽着的规律支配的”,[13](p302)同时这一历史进程表现为“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实践活动”。[2](p295)简言之,历史既是合规律的自然历史过程,又是人的有目的的自觉创造过程,二者构成一个矛盾统一体,其统一的基础在于实践。一方面,历史的规律性渗透于人的实践活动本身,人类实践活动的合目的性,不过是对历史规律的自觉反映。人越是有意识地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历史的结果和预定的目的就越加符合”。[19](p422)另一方面,历史规律的实现,依赖人的实践活动创造条件。历史规律本质上是历史主体实践活动的规律,离开了人的有目的的实践活动,历史规律本身也就不复存在。
坚持历史发展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相统一,是唯物史观普遍规律的一个基本规定性。这一基本规定性具体到思政课的讲授,高校思政课教师可以将其转化为顺应世界大势与坚持走自己的路的辩证统一。一方面,中国社会发展的总体趋势没有超出唯物史观的基本视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社会主义道路的确立,改革开放的开启与拓展,都是把握和顺应时代发展大势的结果,体现了合规律性的要求。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振兴,就必须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20](p5-6)另一方面,中国社会的实践形塑的是唯物史观的中国形态,我们坚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体现的是唯物史观的中国逻辑,其必须符合本民族的特点与发展要求,本质上是中国人民有目的的实践活动,因而体现了合目的性的要求。高校思政课教师要善于在唯物史观的一般规律同中国历史实践具体境况的结合分析中,展现一种磅礴厚重的历史张力。
综上所述,历史唯物主义的深刻性与超越性就在于从繁芜复杂的历史经验和历史现象中探寻人类生活本质,总结历史发展规律。高校思政课教师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就要善于发掘历史现象背后的历史本质,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准确把握历史规律,引导学生树立遵循历史规律改造现实社会的理性意识,这是高校思政课教师历史视野所体现的突出品格与特色。
三、共时向度:高校思政课教师历史视野建构的现实关怀
一定的历史发展趋势孕育了一定的社会形态,而这一社会形态总是拥有特定的共时性结构。所谓共时性结构,就是指“特定社会内部诸种要素、环节之间深层的、稳固的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用”。[21](p89-97)这一共时结构既是先前历史趋势发展的产物,具有深刻的历史性;又是历史规律在特定条件下的具体展现,是绵延的历史长河中的一段“横截面”,具有相对稳定性,因而可以被观察和把握。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对社会历史发展共时向度的关注构成了高校思政课教师历史视野的第三个层次。
(一)探寻历史与现实的共鸣。
在马克思、恩格斯的历史视野中,社会“历史”并非宇宙学意义上的地球文明演化史,而是以资本主义文明为基准,从资本主义文明发展及其社会主义前景出发,按照“向后思索”的方法论勾勒出来的。这一方法的客观依据在于:历史虽已过去,但它并没有消失,而是以“发展了的、萎缩了的、漫画式的种种形式”[22](p30)被包含在现实社会中。从历史认识来说,“向后思索”就是立足当下的历史在场,从“发展过程的完成的结果”[23](p93)出发,由结果到原因的返归来把握历史运动的一般规律与内在逻辑。简言之,就是将现实的因素引入人们的历史视野,从现实社会发展的角度来透视思考过去的历史。从这一点上看,马克思的历史观体现出强烈的现实感和实践性。
“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5](p67)历史、现实、未来是相贯通的,历史虽然研究的是过去,但如果不能把历史研究与现实连接起来,要透彻地理解历史不免是一种空想。正如法国年鉴学派历史学家马克·布洛克所言,“有的时候,在特定的方向上,关于现在的认识对理解过去的重要性甚至更为直接”。[24](p59-60)在这个意义上,高校思政课教师历史视野建构应蕴含强烈的时代意识和现实关怀。这意味着对历史的研究不能超脱于社会现实,而应保有现代的视野和意识,从时代的需求出发,带着当代人民所关心的问题,在历史中寻找答案。就此而言,高校思政课教师有责任在准确揭示历史所提供的全部资源和社会历史发展基本趋势和客观规律基础上,立足现实,面向未来,探寻历史与现实的共鸣点,引导学生思考在历史和现实所提供的各种条件下走向未来的各种可能性。
(二)关切当下中国社会的特殊共时结构。
马克思在进行社会形态考察时,虽然注重从历时态上考察不同的社会形态,但“马克思同时还采取了另一种完全不同的态度”,[25](p65)即从共时态的角度。在马克思看来,各种经济范畴在历史上所起作用的先后次序并不重要,关键“在于它们在现代资产阶级社会内部的结构”。[22](p32)通过探究现实的资本主义社会的结构和关系,可以“透视一切已经覆灭的社会形式的结构和生产关系”。[22](p29)就此而论,马克思对“历史之谜”的破解,是围绕“资本”这一中轴展开,通过对资产阶级现实社会生产体系内部结构的分析与批判实现的。
马克思的上述见解在方法论上深刻地启示我们,高校思政课教师历史视野的理性建构离不开对中国社会特殊共时结构的分析,对这一特殊共时结构的分析不仅是认识社会历史运动的一把钥匙,也是科学认识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重要内容。具体来看,人类社会作为一个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系统,包括经济结构、政治结构、文化结构等基本要素,其中经济结构是决定性力量,同政治、文化等其他要素在整体结构中相互依存、相互作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的内在共时结构经历了划时代的变迁:经济结构由单一公有制和计划经济转变为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结构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政治结构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文化结构上形成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一元主导与多元文化形式并存。在这一转变中,各种传统的与现代的、本土的与外来的结构性因素互相交织,共同构成了中国社会内在的共时结构。高校思政课教师在日常的研究与教学中,应当重视对这一特定时期特殊共时结构的研究,从特殊共时结构要素的解构、重组与建构,各种结构要素的冲突与融合中认识和理解中国社会的发展轨迹,有助于对学生更好开展历史教育与国情教育。
(三)注重国际视野与历史视野的融通比较。
社会历史发展的共时性结构不仅存在于个别的、特定的社会形态之中,更体现为世界历史整体图式中不同民族之间的结构性关系。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思想作为唯物史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揭示了狭隘地域性交往向普遍交往、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商社会、民族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化的总体性历史图景。随着这一图景的展开,单个民族的历史开始汇入世界历史的洪流,一体化的浪潮席卷世界每一个角落,中国开始以开放的国际视野关注变化着的国际格局。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毛泽东同志也特别强调从国际视野和历史视野融合的视角对问题展开研究,提出了研究中共党史的“古今中外法”,所谓“古今”就是历史的发展,强调历史视野,所谓“中外”就是由中国拓展至世界,强调国际视野。只有“弄清楚所研究的问题发生的一定的时间和一定的空间,把问题当作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历史过程去研究”,[26](p400)才能融通国际视野与历史视野,全面客观认识中国与世界。
国际视野的横向比较是高校思政课教师历史视野建构的题中之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政课教师应具备知识视野、国际视野、历史视野,“通过生动、深入、具体的纵横比较,把一些道理讲明白、讲清楚”。[27](p4-16)这就表明,对问题的全面分析,历史视野的纵向比较和国际视野的横向比较是分不开的。例如,为了讲清楚社会主义的发展及其规律,不仅要历时性地勾勒世界社会主义500 年的发展历程,还应共时性地比较同时期资本主义的发展态势,以此揭示社会主义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的历史进程;在讲授国家治理水平和治理效能问题时,可以在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纵向比较以及同其他国家的横向比较中凸显中国国家治理的比较优势。就此而言,高校思政课教师要善于在历史传承和世界时空的纵横比较中,回答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等核心问题。
综上所述,高校思政课教师历史视野的建构应具备强烈的现实关怀。这就要求高校思政课教师一方面深入研究中国社会的内在共时结构,正确认识中国的特殊国情,另一方面应以开放的国际视野、国际眼光关注变化着的世界格局,引导学生在“历史与现实”“中国与世界”的纵横比较中担当起时代赋予的使命与责任。
余论:高校思政课教师历史视野三维向度的统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要教育引导学生形成“四个正确认识”: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28]从历时、规律、共时三个维度建构起高校思政课教师的历史视野对引导青年学生深化理解“四个正确认识”具有重要意义。具体而言,历时性、规律性、共时性三者既具有相对独立的内涵,又是一个渐次展开、互相依存、紧密联系的有机整体,共同构成了高校思政课教师宽广立体历史视野的逻辑整体:首先,历时性向度是高校思政课教师历史视野的起点和基本内容,旨在从经验层面描述丰富多彩的历史本身,规律性、共时性向度是历时性向度的延展;其次,规律性向度是历时性向度和共时性向度的中间环节,历史规律在曲折的历史进程中得以开掘,而特定的共时结构既是先前历史发展趋势的产物,又是历史规律的具体表现形式;最后,共时性向度表征为对社会现实的把握,对历史历时性向度和规律性向度的关注最终要为现实服务,没有共时性向度的视野,历时性和规律性视野的意义都得不到彰显。总之,高校思政课教师的历史视野是相续性与阶段性的统一,是历史过程梳理与历史规律掌握的统一,是立足中国与放眼世界的统一。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高校思政课教师历史视野所体现的历时性、规律性与共时性并非截然分开,三者在渐次展开的基础上可以融合。从三者融合的整体来看,高校思政课教师的历史视野就表现为在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文明历史、社会主义500年的历史、近代中国180年谋复兴的历史、新中国成立70年、改革开放40多年的历史纵深中,重点突出党领导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伟大实践这一接续奋斗的过程,在不同的历史坐标下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的历史渊源与现实依据。在此基础上,通过历史视野的纵向比较和国际视野的横向比较揭明历史发展的大势和前进方向,引导学生更加自觉地领悟和运用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使学生明确其所担负的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鼓励学生“勿忘昨天的苦难辉煌,无愧今天的使命担当,不负明天的伟大梦想”,[11](p25)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