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村落延续性保护与更新研究
——以大冶水南湾传统村落为例

2020-01-16高占宽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读

中国建筑装饰装修 2020年7期
关键词:南湾风貌延续性

高占宽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读

冷先平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

高佳豪(通讯作者)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博士研究生在读

根据2017年11 月举行的第三届古村镇会议统计,在过去的15 年,中国传统村落的数量减少了近92 万,传统村落的快速消亡不仅是建筑物的消失,也是具有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的消亡,保护传统村落迫在眉睫。

1 水南湾传统村落历史文化特色

1.1 水南湾传统村落历史沿革

水南湾村始建于明末清初,位于鄂东南大冶市大箕铺镇东山西麓,因南江水在此曲折迂回,穿磊山,泻挹江而得名。据《曹氏家谱》记载,水南湾最早可以追溯到明朝万历年间,距今有400 多年历史[1]。

1.2 水南湾传统村落文化特色

1.2.1 建筑历史风貌

水南湾传统村落同属同一姓氏,属于血缘型聚落。整个村落的建筑布局、建筑形态呈现出2 种特征,一是“村即是家”,二是“以祠堂为中心的对称式布局”。整个村落建有围墙,以中轴线为基础,中为厅堂、侧为厢房,堂前为天井,其他民居大宅、宗祠依次围绕而建,宅院屋面互为连通,受气候影响其宅院进深大。村内巷道以九如堂为中心,两侧巷道以横向布局方式罗列而出。村中有一口400 年来从未枯竭的地下矿泉,水南湾人世世代代共同使用这口水井,几百年来村民约定俗成,自觉遵守着古井的使用规则。

1.2.2 建筑装饰艺术

水南湾民居建筑装饰均系明清时代,特别是清代鼎盛时期的创作,民居受安徽、江西地理位置影响呈现徽派建筑特征,雕刻兼有浮雕、透雕和镂雕。这些雕刻承袭了明清以来“有图必有意,有意必吉祥”的美学伦理原则,反映了独特的乡土地域文化美意[2]。

装饰题材分为花木鸟兽、世俗生活、宗教信仰。花木鸟兽如“瓜瓞(碟)绵绵”“鲤鱼跳龙门”等,世俗生活如“琴棋书画”“笔墨纸砚”等,宗教信仰如“八仙过海”“暗八仙”等;民居装饰寓意深刻,装饰纹样繁多,无不体现了崇文进士的教化思想以及对乡村幸福生活的追求与向往[3]。

2 水南湾传统村落现状问题

2.1 传统村落与建筑风貌破坏

水南湾民居以木构架为主,许多建筑由于年代久远,破旧程度严重,大量雕刻精美的雕刻物件被破坏。村落中建起了大量新建建筑,原有村落布局受到影响,破坏了传统聚落的风貌。传统村落的门楼、主厅、祠堂远没有达到修旧如旧的程度,很多工艺已失传。

2.2 人居环境亟待改善

水南湾村较往昔缺少些许生机与活力。大量人员涌向城镇发展生活,“空巢化”严重。另外,由于血缘型聚落的缘故,此传统民居设计有防御功能,建筑密度较大,采光效果差、通风不良等,这些问题降低了人们居住的舒适度。

3 延续性视角下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的理论实践

本文所论述的延续性指代保护与发展的延续性,包含经济、文化、生态环境等方面,以原真性、完整性为保护原则,实现保护与更新的有机统一。

3.1 统一建筑风貌,改善生活环境

凯文·林奇说过:“良好的居住环境离不开其传统文化,要把自己的历史传统与邻里、社会生活在空间上结合起来协调发展。”保护文化遗产,传承村落空间记忆。统一传统聚落建筑风格,按照“修旧如旧”的原真性原则进行修缮,并对已有新建筑进行改造,依据传统建筑风貌对其建筑式样、高度、色彩等进行改造设计,外观保持古色古香,内部对建筑内部空间合理布局,天井四周房屋门加大窗户和门的透光量,优化通风空间,使其达到统一协调,提升人居环境品质[4]。

3.2 发展经济吸引回流

乡村振兴中提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的要求。传统村落中没有足够的原住居民,保护较为困难。合理利用传统村落历史文化价值的优势,充分发挥其社会与经济效益。吸引人口回流,引导村民主体参与保护更新。在动态发展的过程中,加强传统村落文化品牌宣传力度,在保持原有风貌前提下增加商业、文化等公共设施及相关文创产品,促进旅游经济发展,令其村落的保护和振兴形成良性循环。

4 结语

传统村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更新,是新时期乡村振兴的重要使命。笔者分析了历史村落文化与建筑特征。运用延续性视角使水南湾村落的保护和更新协调统一,结合其存在环境,兼顾居民的现代生活需求,在保持原真性的前提下更新民居风貌,最大限度地保存其原有风貌,合理平衡两者发展关系,使得水南湾村落灿烂的历史文化得以延续、传承。

猜你喜欢

南湾风貌延续性
信阳菜品牌化发展对策研究
——以南湾鱼头为例
包裹的一切
延续性动词和非延续性动词的用法解读
澳门
小城镇风貌控制研究——以中庙风貌控制规划为例
延续性护理管理在回访中心的应用
好玩儿的南湾猴岛
品质提升 让城乡风貌各具特色
库车城市风貌
论公众参与南湾水库保护的法律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