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简志”初探
——从《南京简志》说起

2020-01-16柳云飞徐锦堂

江苏地方志 2019年6期
关键词:修志篇目志书

◎ 柳云飞 徐锦堂 乔 鸣

(南京市地方志办公室,江苏南京210019)

提 要:该文阐述“简志”的基本概念,分析“简志”与“繁志”的异同点,并以《南京简志》编纂实践,梳理《南京简志》(2014版)主要特点,提出新编“简志”应采取“专家修志”模式,把握“简志”体例,选择“简化章节体”的篇目框架结构,突出记述重点内容,设置“总述”等编纂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南开大学来新夏教授在《方志学概论》一书中指出:方志的分类有不同的区分法,有的依据记载的地域范围不同划分,有的依据记载的内容范围不同划分,有的依据方志记事内容的时限不同划分,有的依据方志的撰写方法不同划分,有的依据方志的编纂体例不同划分,各有不同的提法。其中,依据方志的纪事内容和篇目的广略不同,分为繁体和简体两种。繁体志书,篇目广泛,内容详尽,史料价值较大,一般的志书,都可归为繁体类。简体志书主要为了‘资治’,因此,篇目比较简略,内容也较概括……”①

在中国方志史上,现存的简志代表作有明代康海﹝正德﹞《武功县志》、黄润玉﹝天顺﹞《宁波府简要志》、韩邦靖﹝正德﹞《朝邑县志》等。《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对﹝正德﹞《武功县志》的评价:“自明以来,关中舆记,惟康海《武功县志》与此志最为有名。论者谓‘武功志’体例谨严,源出《汉书》;此志笔墨疏宕,源出《史记》。然后来志乘多以康氏为宗,而此志则莫能继轨。盖所谓‘不可无一,不容有二’者也。”对﹝天顺﹞《宁波府简要志》的评价是:“体例简洁,亦康海《武功志》之亚。然《武功志》艺文散入各类中,此则仅存其篇题而文皆不录,则未免太简矣。”对﹝正德﹞《朝邑县志》的评价是:“古今志乘之简无有过于是书者”。又言:“盖他志多夸饰风土,而此志能提其要,故文省而事不漏也。”②清代志书“皆以体例完备、门类齐全、内容浩繁而著称。”而清末作为初等学堂课本的“风土志”具有简志的特征和功能。

明清两代的“简志”范本属旧体志书之奇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脱胎于旧简体志书而又意义全新的新“简志”诞生了,特别是全国二轮修志任务基本完成之后,地方志机构组织力量编纂“简志”,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已成为方志界的共识,也是地方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必然要求。由于方志界对简志缺乏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导致“简志”尚未形成相对成熟的科学的编纂思路和方法。

本文结合南京两部“简志”编纂的基本情况,在分析“简志”基本概念、与繁志异同点以及《南京简志》(2014版)主要特点的基础上,提出“简志”编纂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一、新编“简志”的基本概念

“简志”,可以理解为方志在纪事内容和篇目结构上一种简体类型。根据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我们可以将“简志的定义”描述为:简明扼要地记述本行政区域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历史和现状的资料性文献。其中,简志必须遵循一般志书“横分门类”等一系列基本编纂原则,采取“择其要而记之”的基本记述方法,科学设置篇目结构形式,重点突出历史文化、彰显地域特色,反映当代成就,旨在为当代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简志在体例、内容和功能上有其内在的规定性。从体例上看,简志是具有简单的篇目结构形式。从内容上看,简志是简明扼要的资料性文献。是从功能上看,简志是历史的教科书和现实的参考书。

简志最重要、最显著的特征是“简”。这个“简”可以理解为“简”中有“要”、“要”中有“简”。简志的特征主要有:

1.简明性。篇目比较简明,结构比较严谨,内容比较精炼,重点比较突出,文字比较精美,整体上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和科学性。

2.实用性。志书内容实用,读者阅读便捷,为领导干部科学决策提供参考依据,为本区域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提供资讯服务,为外域人士知晓一地风土人情提供一本可读性强的乡土教材。

3.典型性。选材精当独到,资料翔实珍贵,融地脉、人脉、文脉和史脉于一体,择其要而记之,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典型性。

4.时代性。契合城市发展,反映时代特点,具有浓郁的时代气息和深厚的时代印记。

5.地方性。记载一定地域的前世今生,主要包括历史沿革、文化遗产、人文轶事,风土人情,社会变迁,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

6.概括性。大势大略记录在案,兴衰起伏脉络分明,共性与个性相得益彰,具有“窥一斑而知全豹”之效果。

相对于繁体志书“存史”“资治”“育人”的功能而言,简体志书主要是为了“资治”。③具体而言,一是历史借鉴功能。主要为各级党政领导以及党政领导机关了解历史文化、熟悉把握地情、借鉴历史经验,实施科学决策,谋划城市未来提供最简明的历史教科书。二是现实参考功能。主要为各级党政部门尤其是决策部门开展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开发历史文化资源等方面提供最可靠的参考依据。三是宣传推介功能。主要为国内外人士熟悉这座城市,了解投资环境,植根这座城市,提供最可信的地情书。四是教化育人功能。主要为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青少年学习历史文化,了解家乡情况,掌握城市发展成就提供最普及性的乡土教材。

二、简志与繁志的异同点

就新编地方志而言,简志不是繁志的缩写本,而是与繁志并列的一种志书类型。两者同属于志书,两者之间有许多共同点。

1.志书质量标准相同。简志与繁志都遵循观点正确、资料可靠、体例完备、特色鲜明和文字精练等地方志书的基本要求。

2.体例相近。简志与繁志在结构、体裁和章法等方面具有相同之处。

3.记述范围与对象相同。简志与繁志都是“一方之信史”,是记述一地之自然、人文、社会等方面历史和现状的重要文献。

4.编纂基本原则相同。简志和繁志都遵循“事以类从”“横排竖写”“述而不作”等基本原则。

5.社会功能相同。简志和繁志都有“资治”功能和作用。

简志与繁志的不同之处在于:

1.规模篇幅多少不同。简志的文字篇幅大大少于繁志。以南京志书为例,仅从内容和字数上看,《南京市志》(2013版)分12 册、1500 万字,而《南京简志》(2014版)仅有24 篇、80 万字。

2.功能侧重点不同。简志侧重于“资政”之用,繁志侧重于“存史”之用。这是当代对“简志”功能的一种人为设计。

3.记述内容繁简不同。繁志分类讲究“门类齐全”,记述内容讲究“全面系统”,涉及资料讲究“详尽完备”,而简志则不然,志在简约一般内容,记述重点内容,彰显古今风华,突出地域特色。

4.篇目结构层次不同。简志层次少,一般分为“章、节、目”或者“篇、类、目”。繁志层次多,一般分为“篇、卷、章、节、目、子目”。

5.记述方法不同。由于篇幅有限,简志不可能像繁志一样宏大叙事,“横不缺项,竖不断线”,只能提要钩玄,抓住主线,突出重点。

三、《南京简志》的编纂实践与基本特点

20世纪80年代以来,南京编修《南京市志丛书》、《南京市志》等各类志书、地情书350余部。其中,先后编纂出版了两部《南京简志》,分别是1986版和2014版。

(一)两个版本《南京简志》编纂的基本情况

《南京简志》(1986 版)是南京市修志采取“三步走”模式所取得的重要成果之一。1988年5 月,南京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第三次地方志工作会议,正式提出修志工作“三步走”模式,即第一步,编一部《南京简志》;第二步,编一套《南京市志丛书》,规划60 部;第三步,编一部《南京通志》,后改为《南京市志》。当时,南京修志工作“三步走”工作模式被方志界列为“1988年中国地方志十件大事之一”。1984 年,南京市首先启动了第一部《南京简志》,1986 年12 月该志由江苏古籍出版社出版。该志记述时限上自事物发端,下限大体断至1985 年底,全书130 多万字。这部“简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第一部城市简体志书。在《南京简志》(1986 版)序言中,时任市长张耀华指出:“新中国成立三十六年多,还没有一部足以反映南京面貌的社会主义新型志书。编纂新的地方志书,是各界人士的共同愿望。我们组织编写这部《南京简志》,目的是尽快拿出志书为现实服务,也为了汇集资料,摸索经验,培养一支编史修志队伍,为今后编纂详备的《南京市志》创造条件。”可以说,通过编修《南京简志》(1986 版)实现了“为现实服务”“收集资料”“积累经验”“锻炼队伍”等诸多目的,为编修《南京市志》奠定了思想基础和物质基础。这部简志本着实事求是和详今略古的原则,吸收旧体简志突出‘资治’的长处,避免记事过于简略的缺点,兼顾‘存史’和‘教育’的作用,在内容上力图做到门类齐全,重点突出,贯通古今,立足当代,以反映南京历史文化名城的时代特色。在体例上,采用篇、类、目的结构形式,各行各业按照统一完整的体系进行叙述,附加图表、增设‘概 述’,统 括 全篇,彰其因果。”《南京 简 志》(1986 版)设 置“篇”“类”“目”三个层次,分为26篇、1 4 4 类、5 8 7 个条目。其中,篇下有“概述”,类下有“概况”。全书设26 个篇为建置、自然地理、人口、政党·人民团体·政协、政权、政法、军事、城市建设、经济管理、工业、交通邮电、农业、商业·饮食服务业·旅游业、对外经济贸易、财政·税收·审计、金融、名优特产品、教育、科学、文化、新闻出版、卫生体育、文物胜迹·纪念地、社会、人物、大事记,采用以志为主,辅之图、表、记、传等诸体裁。

1991 年后,“南京市志丛书”陆续面世,这套丛书内容主要反映某行业或系统的发展状况,但是没有全市的总体情况。2013年,12 卷1500 万字的《南京市志》出版,其下限为1999年。这部志书虽然横陈百科,资料丰富,放在图书馆、方志馆、办公室等处供专家、学者查阅与研究实属上品,但是,由于卷帙浩繁、体量较大、不便携带,很难成为广大干部群众的案头读物。因此,再次编纂一部简志具有一定的现实性。2000 年4 月20 日,时任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组长李铁映同志对地方志工作的指示中说:“地方志是很有价值的、内容很丰富的地情书,要充分加以利用。但现在的志书分量大,价格贵,很多人经济支持不了,进不了寻常百姓家,要搞简本。”这里的“简本”,我们的理解就是“简志”。同时,在一个崇尚学习的新时代,一个基本事实就是广大干部群众尤其是新任的领导同志、新招录的国家公务员、新上岗的军转干部、青年学生迫切需要通过一部内容扼要、详略精当、篇幅简短的志书,来进一步了解南京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和新中国成立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南京经济社会发展所发生的巨大变化和重要成就。基于为现实服务,主要为广大读者概要了解南京历史文化和当代最新发展成就提供新载体的需要,南京市地方志办公室编纂出版了《南京简志》(2014 版)。

对于第二部《南京简志》要变成什么样的书,最初总纂组提了一个增补式续修之说法,后来确定是“原创性”“重修”简体志书。《南京简志》(2014 版)记述时限上自事物发端,下限至2010 年。此书编纂历时三年,溯事物之发端,展南京之百业,还历史之原貌,以类系事,横排竖写,择要记之,是一本详今明古、特色鲜明、自成体系的“简志”。称“原创”,就是其篇目结构“简”和记述内容“新”。这部志书根据现代社会分工和南京城市特点,参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的标准,采用了章节体与条目体相结合的方法,结构形式一般为篇、类、目三层次,突出融地脉、人脉、文脉和史脉于一体的逻辑主线,内容重点涵盖南京历史文化和当代经济社会发展的状况。全书设24 篇,即建置区划、地理环境、人口、城市建设环境保护、交通邮政电信、农业水利、工业、开发园区、商贸服务业旅游业、对外经济贸易口岸、金融、财政税收审计、经济管理、党派团体、人大政府政协、公安司法、军事、教育科学技术、文化、卫生体育、园林文博、故都建筑、社会生活、人物和大事记。全书编纂以志体为主,志、传、记、图、表诸体裁并用。虽然这部简志尚存不足之处,但是,从“资政”方面看,还是深受社会各界欢迎,达到了预期的目的。该简志还被评为“2014 年度南京出版社十大好书之一”。

(二)《南京简志》(2014版)主要特点

1.篇目框架结构“简”

《南京简志》(2014 版)选择了中篇结构,采用 “章节体与条目体”相结合方法。第一层次采用“章节体”横分门类的做法,第二层次采用 “条目体”简洁明了的做法,减少篇目所设层次。全书一般控制在篇、类目、条目三个层次,少数有四个层次,避免繁志篇目结构“架屋叠床”之弊。如第六篇农业水利篇,设种植业(粮食植物、经济作物)、林业(绿化造林、经济林)、蔬菜业(蔬菜生产、蔬菜品种、食用菌)、畜牧业(家禽、家畜)、水产业(水产养殖、水产捕捞)、水利(江河治理、农田水利建设、抗旱、防汛)6 个大类,下分15 个目,重点记述南京农业水利情况。第八篇开发园区篇,设南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规划建设、招商引资与项目建设、技术创新)、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建设、招商引资与项目建设、技术创新)、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建设、招商引资与项目建设、技术创新)、南京化学工业园区(规划建设、招商引资与项目建设、节能减排)4 个大类,下分12 个目,重点记述南京开发园区的情况。

2.记述内容“简”

《南京简志》(2014 版)主要记述南京的自然、人文、社会等方面的主要内容,重点记述具有南京特点的内容,略记或不记一般工作性内容。如第七篇工业篇,繁志一般除写工业门类外,还要写管理体制、管理机构等方面的内容,而简志则仅仅记述南京的10 个工业门类,突出重点,彰显特色。文字简也是内容简的一个重要尺度。《南京简志》(2014 版)80 万字,比《南京简志》(1986版)减少了50 万字。因此,“记述内容简”,不是单纯为“简”而“简”,而要简之有法,精之有度。

3.记述内容“新”

对于一部“重修”志书而言,勘误前者,增补空白,超越前人,推陈出新,责无旁贷。从全书记述内容的轻重关系上看,《南京简志》(2014 版)首推人文,次重自然,后及社会。从全书记述内容的增补情况上看,《南京简志》(2014 版)增加了一部分全新的内容。一是《南京简志》(2014版)在第十五篇“人大、政府、政协”大类中专门介绍了“南京解放前历代官制”,填补了《南京简志》(1986 版)、《南京市志丛书》和《南京市志》在官制内容记述方面的空白,为后人修撰“官制”打下了基础。二是《南京简志》(2014 版)专设了第二十二篇“故都建筑”,重点记述历代都城的城阙、宫殿、社坛、园苑等,既彰显了古都历史风貌,又凸现了南京的最大特质。从历史角度看,南京的最大特质就是“十代都会”,然遗存建筑除民国时期以外并不多见,六朝时期的建筑仅发现点滴残迹。《南京简志》(2014 版)设“故都建筑”篇,可谓匠心独具,富有南京古都特色。三是《南京简志》(2014版)设立第八篇开发园区。“开发园区”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新生事物,代表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创新驱动能力以及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方面要素的聚集能力,富有时代特色。四是《南京简志》(2014 版)在第九篇:商贸服务业旅游业中,增记了商贸综合经营新业态,设置商业中心区、商业街之大类,专门记述商业中心区和商业街的最新发展情况,体现了南京商业形态的新特点。

4.修志模式“新”

《南京简志》(2014 版)作为一部行政区域简体志书,没有采用全市组织化动员方式,撰稿任务没有分解到全市各部门,而由市地方志办公室组织有关专家承担撰稿工作。这是新中国成立之后的一种新的修志模式。其最大特点就是变第一轮中的“众手成志”模式为“专家修志”模式。这种修志模式缩短了修志时间、保证了编修进度、提高了志书质量、积累了新的经验。当然,这种修志模式也是有缺项的。最大的缺项就在于基础性资料收集不全,撰稿人专业知识不足,宏观驾驭能力不够。比如,《南京简志》(2014 版),最后10 年的资料相对薄弱,且全书没有“总述”。但是,随着全市志书资料长编工作的制度化,“专家修志”模式必将发挥其独特优势。

四、“简志”编纂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一)选择“专家修志”模式

新中国成立之后,官修志书模式多以“众手成志”为主流或者主导模式。对但就“简志”编修而言,专家修志则是可以选择的一种模式。原因在于:一是因为有“市志”作资料基础。二是二轮修志下限之后的资料,可以查阅志书资料长编、地方综合年鉴、档案等相关文献资料。三是其他必须增补的资料,可以上门收集一部分。这样,从管理上,容易控制时序进度;从整体上,可以控制志书质量。

具体而言,专家修志模式,就是要组建三个专家班子,一是撰稿专家班子,二是总纂专家班子,三是校对专家班子。其中,撰稿班子负责采编初稿的任务,总纂班子负责审定全书工作,校对班子负责史实校对工作。对于专家修志模式而言,专家的选择十分重要,尤其是选择“一支笔”即“总纂”最为重要。一是总纂要通晓修志的基本原则和方法。避免“剑走偏锋”,导致简志不“简”,或者简而不当,甚至“简志”不像“志”的情况。二是总纂要比较熟悉一座城市的自然、人文、社会等方面情况。这样,保证志脉与地脉、人脉、文脉、史脉相通,或者说志脉与市脉相通,突出时代特点,彰显地方特色。三是总纂要具有较强的文字能力和较高的业务水平,删繁就简,惜墨如金,文字精炼,文法精到。

(二)正确把握“简志”体例

志书编纂体例有内容和形式两个维度。其中,内容维度主要反映在篇目框架结构设置上,而形式维度主要反映在表现手法选择上。现代志书编纂体例大多传承了旧方志的编纂体例,在篇目框架结构设置上一般多采用“章节体”,而在表现手法上一般多采用“记、志、图、表、传、录”相结合的体裁。现代志书编纂体例同样适用简体志书。但是,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设置简志的篇目框架结构,如何选择简志的表现手法,以达到执简驭繁、相得益彰之效果。因此,在实践中,要正确运用“章节体”的篇目框架结构,综合运用“记、志、图、表、传、录”等体裁,实现简志在记述内容上的简明性和表现手法上的多样性的完美结合,从而增强志书的资料性和可读性。

(三)采用“简化章节体”的篇目框架结构

篇目框架结构是一部志书的基石。志书篇目框架结构设置的基本要求是“门类齐全,分类科学,归属得当,排列有序,结构严谨,层次清楚,重点突出,特色鲜明”。但是,对于简志而言,除了“门类齐全”之外,其他的要求均适用。《南京简志》(2014 版)的实践表明, “简志”篇目框架结构采用“章节体”结构形式,分为章、节、目三个层次,非常简明,相对也比较科学。其中,章下设“概述”,节下设“概况”。“概述”“概况”相当于繁体志书的“章下序”和“节下序”。这样,采取“点、线、面”相结合方法,简要介绍本章、本节的总体情况,彰其因果,显其脉络,以弥补志书主体记述内容所未及的其他方面,增强志书的一般著述性和相对完整性。不过,这里的“章节体”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章节体”,不妨称之为“简化章节体”。

(四)突出记述重点内容

“简志”能否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简志”,其中,“内容简”是一个重要特征。具体而言,一是篇目框架结构简,二是文字记述简。有学者将这样做法称之为“横并竖压”,似乎简志就是繁志的“压缩饼干”。其实,这只是一种比较形象的说法。简志的记述内容关键在于择其“要”、精其“髓”。从逻辑上讲,一部志书是融地脉、人脉、文脉和史脉于一体的。这样,“地脉”的“要”,“人脉”的“要”,“文脉”的“要”和“史脉”的“要”,就构成了“简志”的记述内容。因此,“简志”要在择其“地脉”“人脉”“文脉”“史脉”之“要”的基础上,通过建构科学合理的篇目框架结构体系,有所取舍,进而框定全书记述内容,尤其是突出记述重点内容。只有这样,一部“简志”才能概览民间风物,点亮历史印记,突出时代特点,彰显地域特色。

(五)设置“总述”

简志的 “总述”,概括全书,位列书首,一方面可以具有导读之功能,另一方面,可以清晰逻辑关系、分明历史脉络、突出重点内容。对于撰写者而言,写一篇上乘之“总述”,必须全面了解和掌握一座城市的前世今生、大势大略、大事大要、特点特色等方面情况。

五、结语

有的学者把“简志”分为“原生性简志”和“再生性简志”两类。我们认为,简志应该是“原生性”的。原因在于:一是如果“简志”维持“繁志”的篇目框架结构体系,那么,“简志”就是“繁志”的“简编”,而非我们所探讨的“简志”。二是“简志”的篇目框架结构体系的设计过程应该是一个全新的、符合逻辑的建构过程。这也是“简志”不同于“繁志”“简编”的本质所在。对于一部“简志”而言,设几章、每章设几节、每节设几目,诚然是我们在编纂“简志”过程中首先必须研究和解决的一个基础性问题。

猜你喜欢

修志篇目志书
自治区地方志办公室召开特色志书编纂专题会议
议题确认 过程组织 篇目对比——基于群文阅读模式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试论地方志书质量与市场的关系
现象学视角下的教材比较研究*——以大陆、台湾高中语文《红楼梦》节选篇目编选为例
也说方志的体例与篇目(设计)及二者的关系(随笔)
情系志书藏古今
河东区地方志第二轮编修工作动员大会召开
浅谈提高第二轮志书的可读性
河北区第二轮修志工作中期推动会召开
浅谈在第二轮修志过程中的实践与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