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光义:“长七长五”双料01 指挥员
2020-01-16申超波
申超波 /文
2019 年12 月27 日20:45,一个必将载入中国航天史的重要时刻。
“……5,4,3,2,1,点火!”他的口令声响九州,在高温烈焰的托举下,庞大的长征五号火箭缓缓拔地而起,以雷霆万钧之势,直刺苍穹!
他就是王光义,长征七号运载火箭首飞任务01指挥员。
现任文昌航天发射场发测站副站长,王光义是目前我国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长五和长七两型火箭的双料“01”指挥员。
追梦航天
1977 年,王光义出生于江西吉安的一户普通的农民家庭,从小生活在革命老区的红色沃土上,听得最多的就是红军的故事,红色基因早早地就根植在了他的血液里,也铸就了他坚毅顽强的精神和秉性率直的性格。
虽然成长环境艰苦,但王光义始终不放弃,十六年寒窗苦读后金榜题名,考入北京理工大学自动控制系,成为1977 年恢复高考以来村里的第一个大学生。
从井冈山到大凉山,从红军长征出发地到中国航天新长征的出发地,命运的交汇让王光义梦缘航天。
就在毕业前夕,当他看到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招聘简章上“中国航天的窗口”几个大字时,童年的梦想立刻浮现眼前,“那里不就是成功发射我国高轨通信卫星、首颗外星的地方吗?我要到那里去,实现自己的航天梦。”王光义满怀激动地成功报了名,成为一名西昌航天人。
初到西昌发射场,王光义望着“颗颗螺钉连着航天事业,小小按钮维系民族尊严”的标语出了神,心里感触道:“自己不就是一颗小小的螺丝钉吗?我要把自己紧紧地拧在航天事业上!”
于是,他努力学习规程、研究原理、练习操作,遇到不懂的问题就请教,每天加班加点任劳任怨,始终坚持高标准做好每一件工作。一年后他就定岗发控台,这个被大家称为金手指的重要岗位。
因为工作出色,2002 年,王光义调入站机关,负责组织计划协调工作,这一干就是七年,他几乎每天工作到晚上十一二点。功夫不负有心人,多年的磨砺和经验的积累,让他对组织指挥、计划协调和测试发射流程都了如指掌,对发射任务中运用质量管理体系的内涵理解也更加深刻。
心中有梦,追梦的脚步就不会停歇。2013 年,文昌航天发射场建设进入关键期,急需测发系统骨干。
在西昌,自己已经熟悉掌握了这边的任务模式和流程,下一步的个人发展前景也很明了;去文昌,不说条件艰苦,那边都是新型号,挑战更大、责任更重。“去,还是不去?”王光义起初也徘徊过。
“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而实现这个梦想的关键就在新发射场和新型号火箭!”心中笃定志向后,王光义收拾好行囊毅然奔赴文昌新沃土。
临行前,妻子几次偷偷抹眼泪,他安慰说:“少则三年,多则五年,等那边建成了,我就申请回来。”可是,三年又三年,王光义就像一颗螺丝钉死死地铆在了新发射场。他的妻子说:“不管是诺言还是谎言,你有你的使命,家里还有我。”妻子的理解和支持,化为坚强的动力支撑着王光义追梦航天。
初心如磐
到了文昌龙楼后,王光义在椰林板房中、暴晒工地上,开始了对新发射场和新型火箭的学习。
他发现摆在他面前的犹如一张白纸:没有现成的经验和模式可以完全借鉴,面对测试发射流程全新、组织指挥模式全新等“七新”挑战,带领的是一支平均年龄不到27 岁,70%都没有经验的年轻团队……距离合练只有几个月,距离首飞只有两年,巨大的压力如同巨石落在了他的肩上。
撼山易,撼西昌航天人难!他暗下决心,尽快吃透新技术,尽快带出硬队伍。
“我用了3 个月时间学习一种型号的液氧煤油发动机,感觉才入门;为了学习推进剂加注系统,经常研究图纸,先把200 多个阀门位置及功能背下来,再去现场一一核对。”从对新型火箭发动机的一窍不通到熟练掌握原理,从对加注系统的一知半解到熟练掌握加注流程,王光义总是带头吃苦在前、学在前。
然而在这里,他不仅是学生,也是老师。“发射场火箭吊装分队岗位人员从来没有见过火箭,我把自己在西昌的经验毫无保留地教给他们,与他们一起一个一个口令、一个一个动作进行梳理、演练、完善,直到满意为止,每个工作常常需要为细节讨论到深夜,每份报告都要修改好几次才能定稿。”王光义介绍说。
指挥110 千伏中心变电站送电一次成功、发射场第一次火箭卸车、第一次垂直总装垂直转运、第一次液氧加注后停放24 小时、第一次泄回液氧……正是一次次的拼搏奋斗,一步步的艰辛走来,王光义担当起发射场第一次发射任务01 指挥员的重任。
2016 年6 月25 日20 时00 分,作为01 指挥员的王光义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下达点火指令,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七号发射圆满成功。当晚,久久难以入眠,他自豪地说:“这与以往发射后的感觉完全不一样,那情那景值得用一辈子去回忆。”
再战“胖五”
2017 年长五遥二任务失利。“干航天的不怕出问题,出了问题必须解决问题!那次失利后,我们发射场全线没有沮丧和气馁,大家都憋着一口气,各个系统、各个岗位也立即投入火箭复飞的准备中。”王光义回忆道。
“这次任务的火箭从设计方案进行再分析再验证,整体进行了可靠性提升,状态变化非常大,足足有200 余项,这在中国航天史上都属罕见。”因任务时间跨度长,站里53%的系统指挥员和重要岗位操作手是首次定岗,还有近1/5 的新上岗人员。他组织编写新的训练考核大纲,带领团队全系统、全要素、全流程参加任务仿真训练,设置的产品进场、垂直总装、加注发射等70 余个演练项目涵盖了发射任务每一个环节。此外,还对重点专业岗位人员一对一笔试考核、综合想定和答辩交流。
王光义作为发射场系统的牵头人,协调生产厂家和航科集团,深入组织质量交底,共同研究风险防控对策,大家常常围绕一个细节争论得面红耳赤。他还结合这些状态,带领各系统完善任务总体文书和应急预案,开展50 多项各类应急演练项目,确保状态受控。正如他笔记本上的一句话:问题少一个,胜算多一分!
“作为01 指挥员,您有没有信心?”“有!信心来自于火箭发动机的充分归零、能力厚实的系统指挥员、前期充分扎实的准备和岗位人员严慎细实的工作作风。”王光义的回答自信而又淡定。
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全貌/ 张高翔 摄
王光义告诉记者:“影响任务质量的因素,没有多与少的量变选择,只有成与败的质变考虑。航天人的质量工作,99 分都是不及格!”
“作为01 指挥员,十几个分系统,每天都在上报工作数据,您是怎么判断处理的?”
王光义打开了笔记本电脑上的笔记,记者大吃一惊,仅这次任务,就记录了密密麻麻5万余字,工作进展、问题隐患和处理方法都清晰可查。
“这个工作不是仅仅收集数据就完了,我要对报上来的数据进行综合判断,在统筹任务总体进度的基础上,协调各个系统对下一步工作作出安排”。他又补充道:“长五是新火箭,将执行很多重大任务,也想为新一代指挥员留下点东西,不是有句话嘛,‘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这是我们航天人的传统。”是啊,正是有了无数这样的航天人薪火相传、砥砺前行,才有不断创造的中国奇迹。
王光义说:“这次长五复飞,不容有失……我们复盘准备了两年多,如果再有问题,对不起中国航天,更对不起祖国和人民。”王光义的表情严肃而又坚定。这两句“对不起”更是饱含着中国航天人对事业的执着和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