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新举措

2020-01-15张忠旺

天津教育·下 2020年12期
关键词:物理课程培养方法初中

张忠旺

【摘  要】物理是初中所有课程中比较深奥的科目,对学生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具有较高的要求。在新课改背景下,人们愈发注重对初中生的创新能力进行培养,本文主要探索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的具体举措。

【关键词】初中;物理课程;创新;培养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93-2099(2020)36-0106-02

【Abstract】Physics is a relatively esoteric subject in all classes in junior high school, which has higher requirements for students' logical thinking and abstract thinking. In the context of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people are paying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cultivating the innovation ability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This article mainly explores specific measures to improve students' innovation ability.

【Keywords】Junior high school; Physics curriculum; Innovation; Training methods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师逐渐认识到学生创新意识与能力对于学科知识学习的重要性。初中物理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关联,能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形成与发展。结合新课程理念相关标准,教师提出了关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方法,对于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提升学生物理知识实践应用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初中物理教学现状

从教学模式、教学目标、教学方法三个层面分析,受应试教育理念的长期影响,现阶段的初中物理教学仍过度重视学生的考试成绩。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仍占据明显的主导地位,忽视学生对课程内容和教学形式的真实需求,完全按照自己对课程内容和教学目标的理解,从而达到快速提升成绩的目的。这种教学模式会给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带来巨大的学习压力,使学生逐渐对物理课程学习产生抵触心理和恐惧心理,严重影响初中物理教学效果。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优化,新课标明确指出初中物理教学应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放在首位,将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充分结合,积极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使其综合能力能得到有效培养,为后续学习和发展奠定良好的知识和能力基础。

二、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举措

(一)引入常见生活元素,激发学生探索意识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生理发育和心理发育的初期,认知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比较薄弱,在学习逻辑性、抽象性和推理性较强的物理方面知识时,往往比较吃力,更不用说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创新意识了。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可以引入学生常见的生活元素,把这些生活元素带入课堂中,从而有效缓解上述问题。通过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在激发学生探索欲望和兴趣的同时,将抽象知识与生活元素融合在一起,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消除学生对物理学抽象性和模糊性的认识,使其能形成形象思维引导抽象思维的思维模式,为培养创新思维夯实基础。

以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教材第七章第七课《牛顿第一定律》课程教学为例。教师在授课时,可以引入生活中学生熟悉的“惯性现象”,将形象事物与抽象概念相对应,从而促进学生对“惯性”概念的理解,进而使其产生探索欲。如:结合“公交车突然起步乘客会后仰、突然刹车乘客会前倾”的生活现象,可以得出“任何物体都有惯性,是保持物体运动状态不发生改变的重要性质”。此时,教师可以提出如下思考问题:“既然任何物体都有惯性,且惯性能保持物体运动状态不改变,那为什么向前行驶的汽车还要通过不断地踩油门为其提供动力?”引导学生进行深入分析。

通过上述生活元素的引入,不仅能促进学生理解抽象物理概念,还能通过生活化情境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及联想所学内容,从而激发学生探索意识,进而为创新能力培养奠定良好基础。

(二)创设多种问题情境,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要转变观念,以学生为教学主体,通过设置不同类型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调动学生的学习探索兴趣,使其逐渐形成主动质疑、自主探索、積极参与的学习意识。问题情境的创设需要教师首先全面掌握教材内容,熟悉教学目标,重视学生的认知能力,为学生建立知识框架,充分利用既契合学生兴趣点或质疑点,又不能被学生用现有知识解答的问题,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常见的问题情境有以下三种:

第一种是能够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问题情境。教师可以在导课阶段,将简易、新颖的物理实验与问题情境创设相结合,利用实验的趣味性、直观性、互动性最大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教材第五章《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课程教学为例。在导课阶段,教师可以将一个苹果放在讲桌上,然后在其旁边摆放一个平面镜,利用“平面镜成像原理”复制出两个“苹果”,然后提出如下问题:“我现在一共有8块镜子,看看哪位同学能够利用这些镜子复制出最多的苹果?”通过这种趣味实验与问题相结合的导课模式,不仅可以营造轻松活跃的教学氛围,还可以迅速吸引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第二种是能够促进学生思维活动的问题情境。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能够直接影响创新能力,教师应积极创设能够促进学生思维活动的“发散型”问题情境或“假设型”问题情境。以北师大版九年级教材第十一章《简单电路》课程教学为例。导课阶段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在黑板上画出班级4个电键、12盏电灯之间的连接。只要学生的想法与黑板上所画的不同,就可以将自己的想法画在黑板上。在这个“发散性”问题情境中,学生的探索意识被充分调动,头脑高速运转,学习情绪异常高涨。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通过“增减电灯”“增减电键”等方式调整问题难度,进一步促进学生的思维活动,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

第三种是能够对固有常识提出质疑的问题情境。生活中有很多人们习以为常的现象或是认知。由于这些现象或常识很早就存在于学生的意识中,所以学生往往会忽略对其科学性和真实性的判读。授课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对这些常识提出质疑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从而达到培养其思维能力的教学目的。以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物态及其变化》课程教学为例。导课阶段,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冬天,我们用手去触摸室外的金属和树木,会明显感觉到金属比树要冰,难道处于同样环境温度中的金属和树木真的会存在温度差吗?”这个问题对学生早已熟悉和默认的生活常识提出了质疑,因此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使其对该问题产生多种不同的原因假设,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思考和验证,最终在得出问题答案的过程中实现对学生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

(三)开展探究实验教学,增强学生实践能力

从实践教学的角度看,初中物理既包含理论教学又包含实验教学,能使学生的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相互联系。实验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积极开展探究性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同时,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切实将知识、思维、应用三者凝聚成一个整体,有效落实核心素养培养教学目标。在实验教学中,教师基于新课标思想优化传统实验教学模式,以学生演示实验为主,通过分组实验教学手段,凸显学生的教学主体性,有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合作意识、自主学习能力。以九年级教材第十三章《探究-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教学为例。授课时,教师只需说明小灯泡标签上“3A”和“2.5V”的物理意义即可,实验具体过程则由学生小组通过交流和讨论制定。通过这种小组探究式实验教学,能最大化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可以通过引入常见生活元素、创设多种问题情境、开展探究实验教学的方式,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曲汝英.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探析[J].华夏教师,2020(14).

(责任编辑  范娱艳)

猜你喜欢

物理课程培养方法初中
阿伦斯物理课程思想对我国物理课程改革的启示
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谈学生化学兴趣的培养
如何在中学地理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语文教学中对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目标研究
中学物理交叉前沿科学知识分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