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你要舍得使唤孩子

2020-01-15胡运玲

小读者·阅世界 2020年12期
关键词:历练动手爸妈

胡运玲

使唤孩子做事是“虐童”吗?

周末,两个孩子都在家休息,闲着无事可做。见我忙忙碌碌地洗衣服,7岁的儿子问:“妈妈,我能帮你做什么吗?”

我痛快地答应:“好啊,谢谢儿子!正好你那双黑红相间的运动鞋该刷了,你刷自己的鞋子可以吗?”

“是,长官!保证完成任务!”儿子调皮地敬了一个礼,领命干活去了。

4岁的妹妹见状,也不甘落后来讨任务:“妈咪,我也想帮你干活。”

我同样欢喜地说:“好啊!真是个勤劳的小宝贝。那你帮我把家里的书收集起来,重新摆放到书架上吧?”

“是,长官!”她学着哥哥的样子敬了个滑稽的军礼,领了“令牌”去干活了。

我去“监工”的时候,发现他们都干得很卖力。哥哥低头仔细刷着鞋子,妹妹一丝不苟地整理着书籍。我觉得很是欣慰,于是拿起手机,拍下了这温情的场景,然后习惯性地把照片发到了朋友圈。

后来,当我再次打开朋友圈时,发现有很多朋友点赞和留言。归纳一下不难看出,大家对这么小的孩子帮我做事,出现了两类评论:一是批判加不认同类,诸如:“你是亲妈吗?这简直是虐童啊!”二是羡慕加无奈类,诸如:“好贴心的宝贝啊!我们家的娃可别想让他干点活,根本支使不动!”

使唤孩子做他力所能及的事,真的是虐童吗?当然不是。那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历练。一直以来,我们总是过于注重孩子的智力历练,一门心思给孩子各种益智训练,想让孩子更聪明,却忽略了孩子的体力历练,导致一些孩子“头脑发达,四肢笨拙”。这对孩子来说,不是全面的发展。

使唤孩子要抓住时机

上文中的第一类妈妈明显是舍不得使唤孩子的好妈妈。她们觉得让孩子干点活是让孩子受累遭罪。她们认为孩子的任务就是吃喝玩乐,替大人干活这种事儿,还是等孩子长大了再说吧。而第二类妈妈则处于纠结无奈期,她们也想让孩子干点力所能及的活,却发现支使不动,正纠结于是狠下心来逼孩子做事呢,还是静待花开,期望孩子有一天发现爸妈的劳累,主动提出替爸妈分担辛苦。

事实上,第二类妈妈是第一类妈妈的结果,第一类妈妈是第二类妈妈的开始。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在孩子童年阶段,都有一段心甘情愿、跃跃欲试想帮父母做事的勤快期,想帮妈妈拖地,想帮爸爸修理东西……但是,那个时期的很多爸妈舍不得使唤孩子,一再拒绝孩子做事的请求。时间长了,孩子越来越少主动提出帮你做事了,甚至你叫他帮你做一些事时,他也不乐意了,这样第一类妈妈就过渡到了第二类妈妈:支使不动孩子了。

所以,家长要抓住时机,不要一味拒绝孩子做事的请求,否则,孩子就会形成惰性思维。这种思维一旦形成,孩子的小手小脚也就变得懒惰了。因此,在孩子的勤快期内,家长要时常动动嘴,让孩子动动手、跑跑腿。

没有懒孩子,只有懒得使唤孩子的爸妈

懒得动嘴型——有些爸妈不愿支使孩子做事,是因为懒得动嘴。因为孩子小,做事慢,很多事都不会做,甚至有时你告诉他怎么做,他还不能完全领会你的意思。这个时候,爸妈就会觉得让孩子做事需要自己不停地唠叨,还不如自己动手,所以就懒得使唤孩子了。

懒得动手型——有些事孩子不会做,需要家长手把手去教,去传授技巧。这个时候,家长没有耐心,也懒得动手教孩子。想着孩子长大些,自己慢慢就会了,何苦现在费心费力地教他呢,所以干脆代劳。

懒得收拾残局型——相信每个家长都深有体会。有时,孩子帮你拖地倒了瓶;擦桌子打了碗;刷碗吧,结果弄湿衣服,你还得帮他洗衣服……必须承认,有时孩子帮忙就是帮倒忙,往往会弄出更麻烦的烂摊子让你收拾。但是别忘了一点,任何事情都是从不会做到做得不好,再到做得好,需要一个过程。第一次孩子让你收拾残局,可能第二次就做得有模有样,不再给你添麻烦了,第三次呢,很可能就给你帮上忙了。所以,收拾残局只是暂时的,家长要相信孩子,多给孩子尝试的机会。

使唤孩子有方法

方法一:遵从孩子的意愿。当孩子提出要自己做某件事或想帮你做某件事时,如果安全性可控,就尽量放手让孩子去尝试,别总是找各种借口拒绝孩子。

方法二:快樂使唤,别把使唤当惩罚。有些家长平时不让孩子做事,当孩子调皮惹他生气时,就支使孩子:“去把地扫干净,谁让你把地弄脏的?你弄脏了,就罚你收拾。”这样一来,使唤成了一种变相的惩罚,孩子当然不情愿去做。

方法三:一家人齐动手,可以设立“家庭劳动日”。比如,在我们家,每个月最后一周的周日,是我们家的家庭劳动日。这一天,我们会大扫除,而且是全家人齐动手。一家人分工明确,相互协作,把家里收拾得整洁有序。一家人齐动手,能带动孩子的积极性。而且在这种其乐融融的氛围中,即使辛苦,孩子也会做得很轻松、很开心。劳动似乎变成了亲子游戏。

方法四:少批评,多宽容。孩子做事难免会毛手毛脚,顾前不顾后,难免好心办错事。这时,家长要用博大宽容的心面对孩子的失误,不要过多地批评,而应安慰和鼓励孩子,教孩子做事慢点、耐心点,就能把事做得更好。要知道,你的批评会打击孩子做事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摘自《现代家长》)

猜你喜欢

历练动手爸妈
历练旅途
伙伴,爸妈叫你吃饭啦
小熊当当和爸妈爸妈玩
根雕
我爱爸妈
动手动脑DIY蚕宝宝
听爸妈的话
动手动脑多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