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个性化教学之花在小学音乐课堂绽放

2020-01-15范岚

教师·下 2020年11期
关键词:个性化教学小学音乐高效课堂

范岚

摘 要:素质教育的广泛推进对小学生艺术能力的培养与艺术体验的增强提出了新要求,音乐欣赏能力与音乐表达能力作为小学生艺术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培养学生的个性特征具有深远的影响。随着现代化教育的蓬勃发展,小学音乐教师正积极探索提升课堂效率、丰富教学内容、吸引学生兴趣的个性化音乐教学方式。文章从音乐的审美艺术特点出发,引导小学音乐教师转变传统的思想观念,充分认识到音乐作为一门陶冶学生艺术修养的基础课程,实际上与每个人的个性特点紧密相关,以此为音乐教学的理论基础,在实际教学中更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让个性化教学之花在小学音乐课堂绽放,构建高效音乐课堂。

关键词:小学音乐;个性化教学;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3.71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20-06-28 文章编号:1674-120X(2020)33-0099-02

音乐是一种艺术形式和文化活动,是指有旋律、节奏或和声的人声或乐器音响等配合所构成的一种艺术。音乐选择与欣赏具有很强的个性化特征,通过一个人对音乐的选择,可以看出其审美趋向和性格特征。而目前小学音乐课堂对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重视程度不够,许多教师认为学生年龄尚小,缺乏独立的审美欣赏能力与表达能力,应该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音乐学习。实则不然,小学生对音乐,即歌曲的追求也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化特点,即有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小学音乐教师应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在课堂中注重对学生的个性化培养,让个性化教学促进小学音乐高效课堂的构建。

一、?避免二元对立,肯定个性差异

素质教育改革促进了小学音乐教学的创新与发展,但在目前的音乐课堂中,教师仍处于主导地位,传统的教师主导授课,学生被迫接受的教学模式还没有改变。在这种教学背景下,课堂氛围较为压抑,教师与学生处于明显的主客对立状态,很容易导致小学生音乐学习思维与音乐感觉的程序化与封闭化,不利于对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也否定了学生的个体差异,不适应个性化教学发展的需求,更谈不上个性化生命的灵动表达。因此,教师应改变这种学生不是课堂主人,只是跟随教师节奏被迫接受教育的“工具人”的教育现状,真正让学生融入音乐课堂,发挥个性化差异带来的美好。

一方面,小学音乐?教师要避免音乐课堂的二元对立,改变自己课堂主导者的地位。音乐课虽说不是小学的专门学科课程,不计入考试科目,但是对学生的艺术素养与审美情趣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既然音乐课堂的最终目标是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那就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真正参与音乐课堂中,教师则退居次位,成为学生音乐学习的辅助者与指引者。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注重转变教学方式,优化教学风格,活跃课堂氛围,可以不将教材作为唯一的教学资源,充分利用将计算机技术与多媒体技术结合起来的微课来丰富课堂内容,吸引学生兴趣,提升学生课堂注意力的集中程度与课堂参与度,强化学生对音乐美的广泛感受。另一方面,教师要正视学生的个体差异,肯定学生在音乐欣赏、音乐能力与音乐感知方面的个性差异,并由此出发制订大多数学生接受并且认可的教学方式。同时尊重个性化差异,在课程开展过程中穿插具有符合不同学生个性化特征的教学内容,真正做到让个性化教学之花在小学音乐课堂绽放,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音乐课堂上收获属于自己的知识与快乐。

目前,小学音乐课堂确实更加注重对学生审美欣赏能力与审美表达能力的培养,但是传统的音乐课堂程序化?、机械化,追求知识与歌唱技能的传授,教师处于课堂主导地位的课堂模式在短时间内也无法彻底改变。面对这一现状,小学音乐教师应尽可能避免这种二元对立的师生关系,形成友好温馨的师生关系与师友关系,同时充分肯定学生的个性差异,并将对这种差异的认识转化为具体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融入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切实打造灵动有趣、活泼高效的个性化音乐课堂。

二、?强调自我管理,美化音乐心灵

小学音乐虽不是必修课,也不計入考试科目,但是对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增强学生的审美欣赏能力与审美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艺术细胞与艺术修养具有重要意义。既然音乐课堂是为学生服务的,那就该调动学生的自主性与积极性,强调学生在音乐课上的自我管理,让学生自我选择、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按照学生的个人意愿美化学生的音乐心灵。正如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只有能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音乐艺术是一门具有强烈感染力的艺术门类,如果符合人们的审美取向与审美意愿,则能够引发人们心灵深处的强烈共鸣。虽说音乐并无好坏之分,但是如果一种音乐与人们的审美观点不相符合,无法直击人们内心,纵使很美,却也难以引起共鸣。因此,小学音乐教师要注重从学生的内心需求出发,关注学生的审美需求,依据学生的情感表达,选择学生真正感兴趣的音乐门类让学生加以欣赏。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中问学生都喜欢什么类型的音乐,大多数小学生是喜欢儿歌或者是动画片主题曲的,相反,对音乐教材中的民歌或者纯音乐却不是很感兴趣。学生积极发言,各抒己见,不仅充分显示出了小学生年龄虽小,但也有自己的个性化独特化的审美特点,教师应予以重视,也可以充分发挥小学生音乐学习的主体性和自主性,引领学生收获更加深入的审美体验,真正用音乐塑造学生的美好心灵,使学生在喜闻乐见的音乐中感悟音乐的美好,形成完善的艺术素养。同时,教师也应认识到,小学音乐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引导学生学会欣赏音乐、表达音乐,培养学生的音乐情感与音乐体验,进而提升综合素质与核心素养。既然音乐教育为学生服务,就应培养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自我管理与自我服务能力,让传统的教师主导型课堂模式转变为教师退居引导者、帮助者,学生成为课堂主导者的自我管理模式,除发挥学生个性化特征在课堂内容选择中的作用之外,还应鼓励学生相互学习、相互监督,学习他人的艺术修养,监督自身集中精力,真正打造个性化特征突出的高效音乐课堂。

自我管理与自我服务是打造个性化课堂必不可少的要素,只有将学生真正调入音乐课堂的教学与学习中,才能促使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个性化需求,激发独特审美对音乐教学的促进作用,真正做到用直击心灵的音乐美化学生的心灵。

三、发扬个性管理,挖掘音乐潜能

音乐教学的最终目标在于强化学生对音乐的最初印象与兴趣,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从学生的个性化特征出发,挖掘其独特的艺术潜能,提升其艺术修养。音乐这门学科本就具有个性化特点,不同的人会对音乐有不同的感受,教师应充分发挥音乐本身的个性化特征对打造个性化课堂的作用,引导学生从自己的情感出发对音乐进行思考与欣赏,在音乐欣赏中表达自己真实的情感体验,并不断挖掘个人潜能。

小学音乐教学本身对待所有学生都是公平的,但由于学生自身兴趣和爱好的差异,以及早期接受艺术熏陶的差别,导致学生音乐学习能力与效果也有很大的差异。音乐教师必须注重学生的学习差异,针对学生有区别的学习效果给予有针对性的帮助,引导学生从个体的个性特点出发去追求自己喜欢的音乐类型,获得独特的审美感受。在实际教学与学习中,有的学生喜欢儿歌,有的学生喜欢流行歌曲,有的学生喜欢经典老歌,教师要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喜好开展有差异的教学,即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进行有差异的教学。教师可以在每节课讲授完基础知识之后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喜好播放相关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在教学实践中通过更好地欣赏和理解不同的音乐作品来激发个人的音乐发展潜能,切实提升艺术素养。

小学生年龄尚小,本身艺术可塑性很强。在音乐教学过程中,音乐教师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个性化特征和音乐潜能,寻找恰到好处的契机,打通学生与音乐的连接,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在音乐学习中的每一个特点,不仅要提升学生的基本音乐能力,还要提升其核心审美素养。

四、?转变课堂方式,微课进入课堂

在传统小学音乐课堂上,教材是唯一的教学资料,教学内容与教学模式相对单一,在此背景下的初中音乐课堂氛围较为冷清,不利于吸引学生兴趣,不利于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与音乐表达能力,也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个性化特征。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与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各式各樣的微课逐渐活跃在音乐课堂上,对调动课堂气氛、吸引学生兴趣、激发创造性表达具有重要作用。

首先,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不同乐器演奏的音频,让学生猜测是哪种乐器的声音,提升学生对不同乐器的欣赏水平与敏感程度,并让学生发现自己喜欢的乐器音色,进而使今后的音乐学习更有针对性。其次,在实际的歌唱教学中,教师可以搜索质量高但技巧与方式不同的两个教学视频为学生播放,让学生对比选择自己更加喜欢的教学模式并加以模仿练习,全方面提升学生的音乐水平。再次,教师可以鼓励班级里志同道合、具有相同审美选择的学生自行成立乐队,自行编排节目并加以练习,于期末考试时在全班面前演奏,各个小乐队相互学习,相互纠正,教师对每一个乐队的表现做出评价,并选出最优乐队进行口头表扬与物质奖励。

利用微课资源转变课堂方式,调动了学生参与音乐课堂的积极性与兴趣,同时丰富的学习资源为学生发现符合自己个性化需求的教学模式与内容提供了更加广泛的选择,有助于切实发挥小学音乐课对激发学生个性化特征、促进学生审美能力提升的实际作用,由此提升课堂质量与效率。

五、结语

面对目前小学音乐课堂普遍忽视学生个性化需求的困境,教师应注重音乐课堂个性化管理与教学,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人翁地位,凸显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承认并且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化特征与个体发展差异,让学生的独立欣赏能力与独特审美选择得到认可并拥有充足的发展空间。学生的个性是千变万化的,音乐课堂教学不应该是千篇一律的,教师要不断通过个性化的管理与教育方式,在具体实践中反思与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转变教学手段,提高小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让个性化教学之花在小学音乐课堂绽放,激发高效音乐课堂的内生动力。

参考文献:

[1]黄立群.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个性化管理[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0,3(7):159-160.

[2]徐晓梅.新课程背景下小学音乐教学中如何体现“以人为本”理念[J].课程教育研究,2020(15):209-210.

猜你喜欢

个性化教学小学音乐高效课堂
高中体育特长生培养策略研究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创新高中语文教学模式,实施才情个性化教学
开启学生智慧,构建快乐课堂
如何走出小学音乐教学的困境
网络环境下的商务英语课程资源库的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