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直观教学法在青少年跳水基础训练中的作用

2020-01-15闫磊

教师·下 2020年11期
关键词:青少年

闫磊

摘 要:文章对直观教学法的概念内涵进行了阐释,并研究了直观教学法在青少年跳水基础训练中发挥作用的理论基础;从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强化学生理解能力、构建良好训练氛围等角度入手,分析了直观教学法在青少年跳水基础训练中发挥作用的主要表现;围绕教学资源合理选择、心理素养直观培育等方面,提出了直观教学法在青少年跳水基础训练中发挥作用的实践建议。

关键词:直观教学法;走板训练;青少年

中图分类号:G861.2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20-06-30 文章编号:1674-120X(2020)33-0083-02

结合青少年生理、心理的特点来看,其正处于活泼好动、善于模仿的可塑性素养发展阶段;结合体育运动学习的特点来看,来自直观刺激的感觉体验是学习者运动技能、运动意识的形成基础。

基于此,将直观教学法运用到青少年跳水基础训练当中,是与青少年身心特点相契合、与运动发展规律相匹配的科学手段,其作用价值也势必是显著且多元的。

一、直观教学法在青少年跳水基础训练中发挥作用的概念基础

(一)直观教学法的概念内涵

所谓直观教学法,即直接对受教育者的感官实施教学刺激,使受教育者快速获得信息、掌握要领、理清结构的教学方法。在青少年跳水基础训练当中,直观教学法还可具体分为实物直观教学法、模象直观教学法与语言直观教学法三种形式。

其中,实物直观教学法是直观教学法体系的核心与基础,教师在运用这一方式时,应将跳水基础训练的动作要领、技巧知识与实物演示、自身示范结合起来,以此对学生进行视觉上的直接教育输出。当教学条件存在时间、空间、场景等方面的限制时,教师便可运用模象直观教学法,利用电影、图片等多媒体资源对学生进行知识教育,引导学生观察电影、图片中跳水运动员的行为流程、动作细节、运动情境。语言直观教学法则要求教师在基础训练教学中保证语言的浅显易懂、生动形象,并能对学生的思维产生启发,以促进学生在快速掌握知识、准确理解要领的同时,提升学习热情、创造能力、思维活性等。

(二)直观教学法在青少年跳水基础训练中发挥作用的理论基础

学者王健在其著作《运动技能本体论及其对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启示》中指出:“泛化阶段教学中,应以讲解示范法为主,伴以练习,让学生体会动作的过程和要领,初步建立动作的概念。”学者王占琪在其著作《体育教学与运动技能形成规律的研究》中强调:“运动技能形成过程的动态定型……采取循序渐进式的方法,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教学。”学者周登嵩在其著作《对体育教学中运动技能形成规律的重新审视》中提出:“学生动作技能的形成是阶段性的……这一规律的本质是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身心特点,面向全体学生的体育教育与健康成长。”由此可见,对青少年儿童的运动技能训练,相关学界有着“渐进性”“生本性”“示范性”等共识。

在此背景下,基于5至8岁儿童好奇心强、模仿能力强、理解能力较弱等阶段性特点,选择运用直观教学法具有高度的实效性与契合性。

二、直观教学法在青少年跳水基础训练中发挥作用的主要表现

(一)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以往,教师习惯对学生讲理论、提要求,并对学生的不规范动作进行干预纠正。久而久之,易使学生陷入被动的学习状态中,这不利于学生跳水基础素养的深层次、主动化形成。而在运用直观教学法后,教师更倾向于为学生做演示、立标杆,鼓励学生通过观察与体验,进行标准体态、动作要领的自主探究、自主调整。这样的方式有助于学生重新回归到训练课堂的核心地位当中,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翁”。

(二)强化学生的理解能力

学生的知识储备、生活阅历不够,理解能力也相对较差。此时,若教师采用抽象化、理论化的知识教学或训练指导方式,将很难达到良好的培养效果。而在运用直观教学法后,教师对学生的教育輸出是浅显易懂、直接刺激的,所以能有效降低学生对跳水基本功的理解难度。例如,在身体姿态训练中,教师若仅对学生提出“身体呈一条线”“略微抬头挺胸”“夹紧绷直脚尖”等言论要求,而不加以示范,学生不但难以消化,还会错得千姿百态。相反,若教师采用亲身示范与视频播放相结合的方法,并鼓励学生进行多角度、多细节的观察,可使学生形成具象化、直观化的认知理解。此时,学生再多次进行模仿学习,便可逐渐形成身体记忆,将相关动作要领科学地“化为己用”。

(三)激发学生的主观兴趣

学生活泼好动,且具有求变、求新的阶段性认知特点,将直观教学法运用到青少年跳水基础训练当中,有助于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探究欲望,继而促使他们从“要我学”“要我练”向“我爱学”“我要练”转变。在此基础上,合理运用视频、音乐、图片等丰富的感官刺激方式,还可达到强化学生记忆的效果,进而潜移默化地促进学生运动技能的发展,提高学生的跳水基本功水平。

(四)营造良好的训练氛围

从本质上讲,直观教学法是一种互动教学方法,其强调教师与学生、知识与学生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反馈,而非单向的教育输出。在运用直观教学法的过程中,学生会持续关注教师在示范过程中肢体、姿态、细节的变化,并以此为标准进行模仿学习。一段时间下来,便使学生从心底里对教师产生认同感,成功拉近了教师与学生的情感距离。此外,在直观教学模式下,教师在学生运动技能培养中更多的是辅助、引导、启发,而非约束、控制。所以,学生身心活动的自由度更高,也会持续处于愉悦舒适的状态当中。

(五)促进学生的自我评价

直观教学法是培养学生自我评价能力、自主发展能力的有效方法。例如,在讲解走板动作的基本要领后,教师可先鼓励学生自主进行实践训练。在学生练习一段时间后,教师再将学生集中起来,亲身多次地演示走板的正确姿态、步幅、路线,并要求学生重点观察自己的脚腕、脚形、速度。此时,将观察结果与方才的训练活动结合起来,学生便能对自身当前存在的跨步偏小、上身前倾、整脚跺板、脚踩出板外等偏误问题形成清晰认知,了解自己需要改正的动作。其后,学生再进行自主训练时,便会有意识、有针对性地控制自身动作行为,并感受标准动作与偏误动作之间的差异性,最终掌握走板过程中身体重心的动态变化、脚跟与前脚板的过渡关系,循序渐进地夯实跳水基本功。

三、直观教学法在青少年跳水基础训练中发挥作用的实践建议

(一)做好直观教学资源的合理选择

在青少年跳水基础训练中,相关教师应全面分析和了解学生当前的兴趣取向、学习习惯、认知水平,并选择、应用适宜的多媒体视频、音乐等直观教学资源。例如,在挑选专业赛事视频作为直观教学资料时,教师应尽量选择“全国少年儿童跳水锦标赛”“全国少年儿童跳水冠军赛”等青少年儿童为主体的比赛,从而更有效地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使学生更加耐心地观察专业参赛选手在走板、跳水、转体等环节中的姿态、技巧。

再如,教师可编写出诸如“小朋友,学跳水,好像海燕展翅飞”“指并拢,腿绷直,这样的动作才算对”等歌谣,并配以欢快的音乐。这样一来,可从听觉角度对学生形成直观刺激,使学生牢固地记住基本功要领,并自主运用到训练实践当中。

(二)注重学生心理素养的直观培育

跳水不仅是一项体育运动,也是一项竞技运动,其在考验运动者、学习者身体协调能力、运动技能水平的同时,也对运动者、学习者直面挫折、临场发挥、管理情绪的心理素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所以,在青少年跳水基础训练的教学实践中,教师也应将直观教育法运用到学生心理素质的建设、塑造与优化上,以确保学生在面对挑战、遭遇挫折时不放弃,在表现自我、参与竞赛时不怯场,持续地保持住最佳的运动状态。

例如,在发现学生因觉得训练活动过难、过苦而产生退缩、抗拒等负面情绪时,教师可在适当降低训练难度、调整训练内容的基础上,带领学生观看纪录片《跳水少年》。在纪录片直观的感染与启发下,学生既能重新燃起参与跳水训练、学习运动技能的斗志,也能在心中树立起新的榜样目标,从而将负面情绪“一扫而空”,为跳水基本训练的持续、高效开展夯实心理基础。

除此之外,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其负面情绪的来源、表现及影响程度存在很大差异。所以,相关教师在开展“大锅式”心理建设活动的同时,也应直接、深入地与学生进行具体沟通交流,从而了解学生不愿参与倒立活动、怠慢应付走板训练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实施心理辅导工作。

(三)明确直观教学方法的应用定位

直觀教学法固然有很高的应用作用与必要性,但在青少年跳水基础训练当中,实践教学法仍是最核心、最基础的学生素养培养手段。所以,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将直观教学法落实在辅助性的定位上,在通过亲身示范或放映视频等方式向学生输出运动姿态、动作要领等知识的同时,要更加重视学生的实践培养,为学生提供自主练习、团队训练、模拟比赛等多种实践机会与实践平台,以保证学生在跳水学习中做到“知行合一”。

总而言之,将直观教学法运用到青少年跳水基础训练当中,可发挥出激发学生主观兴趣、营造轻松教学氛围、强化学生理解能力等作用,进而推动青少年综合素养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王 燕.浅析青少年跳水运动员心理素质的影响因素和训练方法[J].当代体育科技,2019,9(24):64-65.

[2]王 峰.少儿跳水运动员的基本训练与培养探讨[J].当代体育科技,2019,9(9):41-42.

[3]李成伟,刘建秀,马新东.生物反馈方法辅助青少年跳水起跳技术训练的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8,44(1):85-91.

[4]谢添顺,莫 智.浅析对少儿跳水运动员的基本训练与培养[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6(2):198.

猜你喜欢

青少年
“You’re Just Bored”
青少年生活
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
青少年发明家
心系青少年交通安全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
让雷锋精神点亮青少年的成长之路
关爱青少年的“三个一”
暖其行 正其行 22 名“五老”与30 名失足青少年
他为青少年开展普法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