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说“表达与交流”单元的教学策略
2020-01-15厉晓红
厉晓红
摘 要:中职语文教材以单元为基本结构,每单元又包含“阅读与欣赏”“表达与交流”“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三个子单元。在实际教学中,“表达与交流”多被忽略。本文旨在阐释“表达与交流”的重要性及教学策略,以期对改变中职语文教学中重文本解读、轻口语训练的现状有所帮助。
关键词:渗透法 观摩法 实战法 语文教学
目前,一些中职学校所使用的语文教材分基础模块、拓展模块和职业模块,以单元为基本结构,每单元又包含三个子单元,分别是“阅读与欣赏”“表达与交流”“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应该说,编写思路与体例非常切合中职学校的教学需要,其价值指向既有对语文基本知识的传授、基本能力的训练以及基本素养的形成,也兼顾了中职学校学生的发展方向和实际需要。就中职学校而言,语文的工具性较普通高中要更为突出一些,所以除了“阅读与欣赏”,其他子单元也应该得到高度重视。
非常遗憾的是,在中职学校语文实际教学中,“表达与交流”这一个子单元远未得到应有的重视,甚至被忽略。很多语文老师依旧把教学的重点和绝大部分时间放在文本教学上,等课上完,也似乎就意味着教学任务完成。
倪文锦先生曾撰文阐述语文新课程评价与学业质量标准,虽然针对的是普通高中,但其中的一些道理是相通的,因为教育的终极目标都是立德树人,每门课程都要为达到这一目标而努力,无论什么学段和性质的语文教学,都不能游离于语文核心素养之外。他说,“引导语文教学关注育人目的,更加注重学生核心素养,更加强调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帮助教师和学生把握教与学的深度与广度”。其中,“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无疑是“表达与交流”首先要担负的责任。演讲、应聘、讨论等在教材中都单独编列成专题,应该予以落实。如通过模拟应聘活动,开展班级演讲比赛、时事讨论会等,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待人接物的礼仪习惯。
仅拓展模块就有:设计未来主题讨论会、古诗文赏析会、采访、辩论(教材将“圆明园是否要重建”主题辩论活动列入“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编写行业简报等。
那么,该如何将这些语文活动扎扎实实地开展起来,保证“表达与交流”训练收到实效呢?笔者提出以下教学策略。
一、渗透法
最常用的是渗透法。在正常的文本教学中渗透“表达与交流”的训练,这也是主渠道。基础模块第一、二单元都安排了“听话与说话”这个专题。语文能力包括听、说、读、写四项能力,听和说作为语文能力的两个方面是互相关联、相互依存的。这个专题设计的目的无疑就是让学生明确和掌握听、说的要求,通过训练提高接受能力和表达能力。教材中对听和说的基本原则做了归纳说明,前者是听完整、听明白、听深入,后者是简明、连贯、得体。教师在面对这个专题时,固然可以借助教材对听和说的基本原则、技巧以及态度等进行讲解,结合教材和生活中的实例来予以诠释和强调。例如,《荷花淀》中四个妇女想去看望投奔游击队的丈夫,个个都有冠冕堂皇的说辞,特别是有一个说的最“假”,那就是“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俺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这实在是颇值得玩味的一句话,学生要能听出其内心真实的想法。再如网络上有个段子,也很有趣,也可以帮助学生感悟听和说的重要性。一个教授去上班,老婆和教授说,下班顺路买五个包子回来,看到卖西瓜的就买一个。结果晚上教授就买一个包子回家了,问之则说:我看到卖西瓜的了。
知识的讲析,可以安排单独的时间进行,但训练则要渗透于常规的文本教学,因为常态化的教学就是以听和说为主的。作家提供文本,教师解读文本,听取学生反馈,这是说,也是听;学生聆听讲解,回答老师的提问,这是听,也是说。如讲解《项链》一文,教师可以抛出几个有逻辑梯度的问题,如女人爱美有错吗?想过更好的生活有错吗?想与上流社会结交就那么可耻吗?那么,这篇莫泊桑的名篇究竟是要表达什么主题呢?学生可以讨论,可以争辩,说出各自的看法。
二、观摩法
譬如应聘,中职学校都有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等,多数中职学校每年还会举办校园招聘会,或是召开校企联谊会,这是学生了解职场、了解社会、对接社会和岗位的难得契机。它应该面对所有学生,对于毕业求职的学生而言,那是实战,对于非毕业生而言,那便是观摩。纸上得来终觉浅,坐在教室里学游泳,是学不会的,下水之前多看看别人如何游也是学习的必由之路。通过走进招聘现场,直接感受用人单位招聘流程、岗位需求、职业能力标准等,将从书本上学来的应聘知识、写作知识与实际需要对接起来,予以比照领悟,学以致用。
三、实战法
班级和学校都应该有针对性地设计各种校园活动,给学生以实战的舞台,而且这些活动最好放手让学生自己去组织实施。事非亲历不知难,一次活动的组织需要周密的谋划、多方面的协调,对学生的成长可谓善莫大焉,不必要求完美,教师也不必事必躬亲,但在学校或年级层面需要有一个整体的规划,语文教师固然可以在班级开展一些表达与交流,如讨论、辩论、模拟应聘等,但因为时空和人员的限制而难以形成浓厚的适宜的氛围。
实战的机会总是有限的,所以还得借助虚拟法。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教师所设计的活动任务应当置于一定的情境中。知识的习得与运用、能力的形成与发展、素养的获得与深化都要基于一定的情境,学生只有在真实的特定任务情境中方能激发情思、调遣知识、发展能力。爱因斯坦曾说:“ 如果把学生的热情激发起来,那学校所规定的功课,会被当成礼物来接受。”学生对学习一旦有了参与的热情,那么他们就会更快乐、更主动。“表达与交流”,这个名词的本身就凸显着实践性,理论的传授是次要的,更不能脱离实践,譬如辩论、演讲,重在参与,若教学一味纠缠于概念或方法的一二三,课堂气氛势必严肃沉闷,教学势必低效甚至无效。教师可以像国际大专辩论赛那样,选择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在班级展开讨论或辩论。这样可以激活课堂,激发学生興趣,同时也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
虚拟的活动,最主要的是创设仿真的情境。虽然学习是一种个性化行为。但是,人是环境的产物,“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的能力”(马克思语),要让学生在一种类似真实的情境中学习,在身临其境的情况下感悟到口语交际的作用,不知不觉地习得与人交际的方法。
四、小结
中职学校学生除了一小部分通过对口升学考试进入大学继续学习之外,绝大多数学生是要直接进入职场的。众所周知,人在职场,智力因素和技能必不可少,但决定人的职业生涯和后续发展的往往是非智力因素,即人的情感、兴趣、性格等,而沟通、合作、协调的能力发挥着更大的影响作用,个人的语言能力已经成为与他人竞争的一个重要条件。这些非智力因素的形成及发展与平时的训练是分不开的。中职语文应该是大语文,课堂应该是开放的课堂,唯有如此,方能培养具有较高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符合社会需要的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倪文锦.语文新课程评价与学业质量标准[J].语文建设,2018(11).
[2张秉毅.高级技工班语文教学须务本立道[J].职业,2019(6).(作者单位:安徽省天长工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