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问题探讨

2020-01-15吴国万

科技资讯 2020年34期
关键词: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

吴国万

摘  要: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指的是能够为农村地区的群众解决耕地灌溉和日常用水而修剪的一种田间排管工程,其中包括小型的灌区抗旱水源工程、小型的农田水库、蓄水池以及中小型泵站等。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无论是对于农村地区的农业生产还是农村群众的日常生活来说都是一项不折不扣的利民工程。该文在简要分析农田水利工程的基本概念以及建设意义的基础上,重点阐述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在建设和管理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并给出一点自己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小型农田  水利工程  建设  管理

中图分类号:S27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20)12(a)-0063-03

Abstract: Small-scale farmland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refers to a kind of field drainage project that can be pruned for the people in rural areas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farmland irrigation and daily water use, including small-scale irrigation area drought resistant water source project, small-scale farmland reservoir, reservoir and small and medium-sized pump station, etc. The small-scale farmland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is a beneficial project for the people, not only for the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in the rural areas, but also for the daily life of the rural people. Based on the brief analysis of the basic concept and construction significance of farmland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this paper focuses on some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of small farmland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and gives some solutions.

Key Words: Small-scale farmland;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1  农田水利工程的基本介绍

农田水利工程是一项融合了多个学科与行业的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农田水利工程一般都是由政府单位结合当地的实际需求来建设的,因此,在实际的建设与管理过程中,相关政府部门需要充分发挥其领导作用,激发与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满足自然发展规律以及经济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建设更加高质量的农田水利工程,并且建设的农田水利工程需要与当地的社会经济以及实际的农业生产相互协调,进而实现共同进步和共同发展。此外,农田水利工程还具有一定的公益性质,在建设过程中需要得到来自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当前阶段,我国建设的大部分农田水利工程都属于公益性工程,相较于商业性质的工程来说,具有投资大但收益小的特点,因此需要由国家以及当地政府部门加大对农田水利工程的支持力度。此外,也正是由于当前我国农田水利工程的公益性质,导致其成为一项垄断性的水利工程。

2  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意义

農田水利工程对于农村来说是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关键所在,有利于提升所在地区农民的生活水平,更能有效地促进当地的农业生产水平。相较于其他类型的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来说,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不仅仅需要投入更多的资金以及人力、物力资源,且无法直接且快速地获取经济效益,这也就导致很多地区对于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不够重视。但是从整体以及长远的发展角度来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管理可以大大提升农作物的产量,为农民带来更大的经济收益,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因此,我们需要加大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力度和管理力度,使其充分发乎出其真正的作用和价值。

3  当前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1 缺乏完善的管理体系和服务体系

通过实践调研和走访调查不难发现,在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农村建设的农田水利工程都是由当地的乡镇来对其进行日常管理与维护的,只有很少一部分是由专业的市政府水利部门进行管理。由于农村资金不足或者其他因素的影响,严重缺乏专业的技术人员。一方面无法对水利工程进行更加专业化与科学化的监管与维护,另一方面在水利工程出现异常情况的时候,根本无法做出及时应对,这也就导致很多地区的农田水利工程无法充分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

3.2 施工方面存在不足

当前阶段不少地区随着经济水平的提升,在对于水利工程的管理方面已经逐渐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在实际的施工方面却依然存在着质量参差不齐的现象。而且施工单位对于工程质量的监督制度也不够完善,甚至存在着很多违规建设的问题,这些都会直接影响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进而影响其后续使用。

3.3 工程建设过于盲目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相较于大规模的水利工程来说应该具有更强的针对性,但是在实际的工程建设过程中,很多工程项目却十分随意和盲目,既没有严密的设计方案,也没有科学地进行规划分析,导致在工程技术、项目开发以及社会经济效益之间无法实现互相兼顾。

4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的完善措施

4.1 明确各部门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分级管理责任

结合大量的实践调研数据不难发现,从现阶段我国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水利工程将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我国农业发展的根本保障,针对于具体的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以及管理工作,各级领导必须提高重视程度,加强对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支持与引导。尤其是对于部分农村地区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而言,区别于具有一定规模的大型农田水利工程,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无论是在建设过程中还是在管理过程中都相对要耗费更多的人力以及物力资源来维持。因此,各级领导部门要强化对各个地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关注,明确水利工程施工以及管理过程中的责任归属问题。与此同时,也要加强政府部门对农村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的宏观调控,保障水利工程的建设能够落到农村发展的实处。另一方面,还要明确农田水利工程管理过程中的各级基层政府以及主管部门的分级管理责任与具体的分工,强化各个监督与管理部门的合作与交流,实现多部门、多角度、多手段、全方位的管理。

比如,在对农村地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进行管理责任落实的过程中,可以先从“业主”责任的落实与明确入手。首先需要确定农田水利工程的“业主”,“业主”对于整个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管理具有直接的决定权。而在确定“业主”的过程中,一般需要按照“谁受益、谁投资、谁承担、谁所有”的原则来进行,需要所在地区的农村村委会和村干部以及村内的群众代表以及村内的致富能手通过“投票选举”的方式来确定最终的“业主”。而被群众推选出来的这位“业主”则要承担起对整个水利工程的主要管理责任和主要监管责任。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业主”需要直接参与到水利工程的管理过程之中,并未水利工程的建设与管理提供专业的技术指导。通过确定与落实“业主”责任,能够有效建立起参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的各个部门之间的链接,从而实现不同部门之间的高效沟通和联系,进一步明确不同部门之间的责任划分,切实提高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效率和管理质量。

4.2 全面加强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监管力度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无论是在实际的施工内容方面还是在常规的监管工作方面都十分庞杂,由于各个施工部门以及管理部门过于掉以轻心,就容易导致质量问题的出现。因此为了能够在施工过程中更好地避免出现一些混乱局面,无论是施工单位还是监管单位都要强化对项目工程的统一管理与合理规划。应该结合当地农村的实际农业需求和当地的气候条件、地质条件以及人文环境条件,建立和健全具有当地特色、符合当地发展需求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监管体制,切实保障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质量和建设效率,最关键的是需要实现对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的统一化管理,从图纸设计到规划布局到实际的现场施工再到最后的验收交付,都需要在一整套完善的管理原则下进行,通过科学的管理手段和严谨的监督技术实现对小型水利工程的规范化和专业化监管。

比如,在对农村小型水利工程进行监管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建立“施工准入证制度”和“工程监理制度”来强化对工程的监管。施工准入证指的是对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来说需要先确定一套完善且明确的施工技术和施工条件,只有达到了一定施工管理标准和条件的施工单位,才能够准许其加入相关的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之中。而具体到如何判断一个施工企业是否符合施工标准和施工条件,则需要专业人员对提交建设申请的施工单位进行一一审核,其中涉及到对施工单位技术团队的审核,主要检查其团队内部是否具有足够数量的技术人员,且技术人员都必须具备一定的水利工程施工经验和较强的施工技术;其次还需要对施工单位的内部资质进行审核,主要检查其是否具有足够数量且足够优质的施工设备和生产设备。在经过严格的审核之后,负责水利工程监管的行政部门才可以向具体的施工单位发放“施工准入证”。之后在实际的施工阶段,监管部门还需要结合每一个水利工程的实际需求配备与组建一个专门的质量监督小组,参与水利工程建设的施工单位需要随时配合质检人员对工程的各个部分进行质量检测,质检人员也需要及时记录质量检测报告,特别是直接影响水利工程质量的一些主要因素,比如施工设备的使用情况,水泥、钢材、构件等水利工程建设的主要原材料。施工单位与质检小组需要共同到有关的权威部门进行专业的鉴定之后才能够作为工程监管的保证资料,既能够实现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高质量监管,对于以后水利工程的后期维护来说也是一份宝贵的材料依据。

4.3 健全完善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安全管理

优质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不仅仅能够为农民的生产与生活提供一个坚实的保障,还有利于发挥长期的经济效益,为今后在农村地区建设类似的工程项目提供一个专业的范本。因此,必须强化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首先需要强化对水利农田工程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宣传与普及,一方面是为了避免各个地区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受到不必要的自然灾害现象的侵袭;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加强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安全管理,减少一些人为的故意破坏。而且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实际建设过程中也要分清管理的主次关系,保障工程项目的每一个环节都处于严格的掌控与监管之中,尤其是对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的相关配套设施的建设,一定要确保配套设施建设的质量和效率,配套设施的建设是否成功将直接决定整个水利工程能否充分发挥出其作用和价值。

比如,为了实现对农田水利工程的安全管理和后期維护,对于优质人才的培养和管理至关重要。水利工程作为一项长期的工程项目,在其使用过程中需要来自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维护和安全管理。针对于农村地区技术人员比较欠缺的现状,主管部门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解决:一方面是加大对优秀人才的引进,在整个过程中,政府部门需要发挥带头作用,可以通过设立额外的编制岗位来提高农村水利工程维护管理工作对于广大技术人员的吸引力,从而吸引更多的专业技术人才投身于农田水利工程行业之中;另一方面就是对现存的工作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地方水利部门可以采取“引进来”和“走出去”的人才培养战略。所谓的“引进来”就是定期邀请其他地区的具有丰富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维护与管理经验的人才前往本地进行技术讲座和经验分享,从而提升本地水利工程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而“走出去”就是当地的水利部门可以尝试与其他先进地区建立合作关系,定期派遣本地的技术人员前往其他先进地区进行技术培训和技能提升,通过与其他地区的工作人员进行深入的沟通与交流,全方位、多角度地提升自身实力。

5  结语

为了保障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与管理,必须具有完善的监管机制,并贯彻落实好建设与管理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避免出现豆腐渣工程,从而确保农村农业生产的进一步发展,充分发挥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作用和价值。

参考文献

[1] 安徽省财政厅农业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项目建设工作要统筹谋划突出重点[J].农村财政与财务,2017(11):45-47.

[2] 邹广荣.加快改革步伐振兴农田水利—— 农田水利改革座谈会纪实[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6.(6):113.

[3] 邵泽武.小型农田水利和水土保持补助费的设立与管理(上)[J].农业知识,2016(1):45-46.

[4] 刘远成.基于灰色综合评价法的水利工程外观质量评价[D].大连理工大学,2019.

[5] 王晗.水利工程档案全过程管理模式探究[D].云南大学,2019.

[6] 党军伟.中小型水利工程施工中围堰技术的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6,14(4):39-40.

猜你喜欢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
寒露
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创新方式研究
云 南 立法保障水利工程规范化管理
试论生态水利工程的基本原则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中节水灌溉和渠道设计探究
浅谈如何加强水利工程管理
城市雕塑是一项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