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改下高中体育实现以人为本的方式方法

2020-01-15张鹏

科技资讯 2020年34期
关键词:高中体育以人为本新课改

张鹏

摘  要:在最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最为重要的教学理念便是以人为本,需要做到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基础,根据学生需求优化教学结构。在这一背景下,高中体育教师也要积极落实以人为本教学理念。该文将从关注学情起点,确定课时运动强度;坚持因材施教,满足学生个体需求;丰富课堂沟通,优化学生心理素质3个角度来分析高中体育教师如何才能落实以人为本理念。

关键词:新课改  高中体育  以人为本  落实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20)12(a)-0110-03

Abstract: In the latest round of curriculum reform, the most important teaching concept is people-oriented, which needs to be based on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of people and optimize the teaching structure according to the needs of students. In this context, high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should also actively implement the people-oriented teaching concept. This paper will focus on the starting point of learning, determine the intensity of class exercise; adhere to teaching students in accordance with their aptitude to meet the individual needs of students; enrich classroom communication and optimize students' psychological quality to analyze how to implement the concept of people-oriented.

Key Words: New curriculum reform; High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People-oriented; Implementation methods

一直以来,高中体育教学活动都存在明显的应试教育特点,其中最为普遍的一个表现便是教师所设计的课时活动通常是根据应试项目所确定的,且课堂活动以提升学生的运动成绩为主要目标,由此设计了大量的课堂训练任务。在这种状态下,我们很难确保高中生能够真正通过体育锻炼实现个人发展。而且,令人深思的是,有相当一部分学生都并不喜欢体育运动,基本表现便是当他们离开了学校之后,很少自覺地参加运动锻炼活动。对此,新课改以培养学生终身运动、健康第一等理念为主,提出了相应的教学改革要求,希望高中体育教师能够真正做到以生为本,让学生实现全面发展。因此,高中体育教师要综合分析以人为本理念的具体特点,主动调整体育教学策略,既要让学生积累成功、愉悦的运动经验,也要逐步培养学生的终身运动意识,使其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

1  关注学情起点,确定课时运动强度

在过去,高中体育教师在设计课时活动时会按照教案进行,很少会客观分析高中生的身体发育状况,经常会出现运动强度与学生身体素质不符的现实问题。然而,如若运动任务的强度过大,那么则会损伤学生的身体健康,使其受到运动伤害;如果运动强度过小,则无法全面开发学生的运动潜能,无形中浪费了教育资源,而这两种情况都无法真正实现以人为本。对此,高中体育教师便要坚持与学生平等沟通,关注学情需要,让学生自主阐述个人运动需求,综合判断学情起点,由此确定课时运动强度,使其通过课堂锻炼优化身体素质。

以“行进间运球”一课教学为例,为了了解学生的篮球运动水平,教师就可提前设计一份学生调查问卷,由体育委员发放、学生自主填写、然后再由体育委员统一收集。通过问卷调查,教师则可全面地了解学生的篮球运动经验、运动态度,重点分析学生对于行进间运球技术的了解情况,由此可发现高中生的篮球运动能力并不一致,有的学生经常会在课余活动期间打篮球,比较熟悉行进间运球的动作要点,形成了一定的篮球运动能力。但是,也有部分学生并不了解行进间运球的动作技巧,只是简单观察过他人在篮球比赛中的运球行为,严重缺乏运动经验。对此,教师便可确定学情起点,由此设计两个层次的课时任务:观察、模仿行进间运球的动作技巧,能够做出规范动作;能够在篮球场中使用行进间运球技术运球,积极展现自己的篮球运动能力。如此,学生便可结合自己的身体素质、运动能力展开积极探索,且第一个课时任务难度较低,绝大多数学生都能顺利完成这一运动任务,而这就可使其产生良好的运动情感,可切实优化学生的运动心态,使其产生运动动机。另外,为了让学生实现共同进步,教师还应组织“优带差”活动,即鼓励已经掌握了行进间运球技术的学生帮助同伴突破运动瓶颈,由此丰富生生互动,希望生生之间可以形成和谐友好的关系。

2  坚持因材施教,满足学生个体需求

即便到现在,“一刀切”问题也十分普遍,因为高中体育教师必须要兼顾大多数学生的共性需求,在有限的课堂活动中完成学科教学任务。然而,从生本理念来说,每个学生都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利,教师也应该满足每一个学习主体的发展需求,使其能够及时找到自己的成长方向与人生价值,使其真正把握生命的本质与意义。从这个角度来说,高中体育教师便要切实落实因材施教思想,根据学生个体需求来设计相应的体育教学计划,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积累有效的运动经验,且能通过体育锻炼发展自己的心智。由此,则可进一步优化体育学科的教学环境,让更多的学生喜欢上体育、爱上运动,有利于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

以“5 min的持速跑”一课教学为例,教师便需切实培养学生的耐力跑能力,使其能够合理分配个人体力,懂得科学跑步,逐步优化学生的田径运动能力。因此,教师需认真观察学生的耐久跑运动能力,分析学生的身体素质。比如,有的学生耐力很差、体力不足,很难完成“5 min的持速跑”的运动任务。对此,教师便需面对学生个体进行体育辅导。比如,有一部分学生比较好强,意志力强大,所以教师就应该让学生以慢跑形式完成5 min持速跑任务,要求学生跑完全程。有的学生则天生体弱,而且心理素质不好,有可能会产生退缩心理。对此,教师就应该及时调整5 min持速跑这一运动任务,即允许学生在5 min持速跑过程中停止跑步,有3次休息机会,学生可以自主把握休息时间。如此,则可降低5 min持速跑的运动难度。当然,面对一些耐力较好、运动能力水平较高的学生,教师就应该重点引导这部分学生学习5 min持速跑的体力分配要点,重新引导学生复习跑的动作技术,让学生合理把握跑步时间,尽可能地提高学生的跑步速度。如此,则可切实优化学生的运动能力,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突破自己的身体极限,享受极致运动所带来的快感。

3  丰富课堂沟通,优化学生心理素质

在过去,高中体育教师在课堂上会以单向讲解的方式与学生“对话”,目的是让学生快速掌握各个运动知识与运动技能。在这种单向对话活动中,高中生是很难产生主体意识的,也不会主动表达个人运动需求,实则是“师本教育”的体现。在新课改下,教师必须要树立新型的师生互动意识,全面展现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其能够积累有效的学习经验。由此,高中体育教师也要丰富师生对话,鼓励学生多说、多动、多反思。在此过程中,高中体育教师也要通过现象看本质,客观分析学生的心理、情感、价值取向等方面的变化过程,全面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以便进一步优化学生的心理素质,从而真正落实以人为本理念。

在体育课上,教师会经常与学生沟通,一方面是为了引导学生阐述自己的运动需求,另一方面则是为了全面观察学生的心理素质,及时进行心理健康辅导。比如,如果学生在运动时心不在焉,行为机械,那么教师就应该介入心理辅导,让其他学生继续练习各类体育项目的动作要点,将这个学生叫到一旁,耐心询问学生是否遇到了心事,主动表达自己渴望帮助学生的意愿。通过教师的循循善诱,学生很有可能会主动袒露个人心事。对此,教师就应该及时引导学生、安抚学生,让学生以乐观坚强的心态去面对人生路上的各个挑战。但是,如果学生闭口不言,那么教师也不应该强迫学生,而是要适当告诉学生自己会一直陪伴学生,随时都可为学生做牺牲,让学生信任自己。当然,长期的陪伴也至关重要。因此,高中体育教师一定要坚持爱生如子的育人理念,懂得保护每一个学生,切实优化学生的身心健康发育情况,使其形成良好的成长信念。

总而言之,在高中体育教学过程中全面落实以人为本理念可以让体育学科的教学结构变得越来越完善,也是优化学科教学效益的必经之路。因此,高中体育教师要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的先进理念,由此设计课堂教学活动,综合发展学生的运动能力、心理素质,为学生的长远发展打基础。

参考文献

[1] 梁显涛.“生本教育”理念下高中有效体育教学模式探索[J].体育师友,2016,39(5):52-54.

[2] 葛晓红.以生为本——探寻高中体育本真教学[J].名师在线,2017(12):20-21.

[3] 侯宗庆.新课改下高中体育教学思路与方法创新[J].学周刊,2019(24):169.

[4] 肖前鑫.新课改背景下绵阳市主城区高中体育校本课程建设状况与发展路径研究[D].成都体育学院,2016.

[5] 游娜.成都市直屬普通高中体育新课改中选修模块的实施现状研究[D].成都体育学院,2016.

[6] 程柏松.新课改视域下高中体育教学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20,6(4):80,82.

[7] 邵鹰.新课改下高中体育教学的革新途径[J].甘肃教育,2020(2):95.

[8] 李建新.试论新课改下高中体育教学的影响因素及其措施[J].中国校外教育,2020(7):12,15.

猜你喜欢

高中体育以人为本新课改
新课改下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新课改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数学概念教学探索
新课改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实践研究
新课改下开展数学建模教学之浅见
农村高中体育教学方法创新
高中体育教学休闲生活化模式探究
新课改下如何建立高效和有效的高中体育课堂教学
语文教学应“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理念在幼儿园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