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智慧城市需求的新型风景园林专业人才培养研究

2020-01-15戴湘君卢柯旭

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 2020年3期
关键词:风景园林研究生人才

戴湘君,卢柯旭

(中南大学)

1 基于智慧城市需求的新型风景园林专业人才培养的意义

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智慧城市的理念愈发清晰,风景园林在城市建设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日益显著,智慧城市的发展对风景园林专业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风景园林专业实用型人才和研究型人才的培养渐渐成为智慧城市需求的主流发展方向。目前已有较多院校开设风景园林专业,而学生在本科生阶段,对社会的认识及行业最新发展的了解仍有许多不足,因此需要学校老师对学生给予积极的引导及帮助,以正确的世界观、思想观及人生观引导学生,培育紧跟时代的风景园林专业人才,推进我国智慧城市的大发展,同时也促进风景园林行业与时俱进。文章主要讨论就业、国内读研、出国留学三个主要选择方向在风景园林专业中的人才创新培养模式,为风景园林的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一定的创新理论基础。

2 基于智慧城市需求的新型风景园林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路

2.1 培育创新实用型人才

现阶段,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也不断上升,这极大的促进了风景园林的蓬勃发展,为景观设计行业提供了众多的就业机会与优质的发展平台。在本科毕业后选择直接就业的学生所占比例较大,风景园林专业人才培养需重点强化学生的职业理想,提升学生作为风景园林师的社会责任感、职业道德及职业素养、综合专业技术能力等,大力培养新时代创新实用型人才。[1]

以精神建设为基础,专业能力提升并行。学校应积极与校当地企业、事业单位及校友企业进行交流合作,推动优秀企业文化进课堂,组织企业参观活动,促进学校与风景园林相关企业共同建设设计工作室、实践创新平台等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实习机会,整合优化已有资源,为选择就业的学生提供提前了解、接触社会的良好机会。对于选择就业的学生,因为风景园林设计不仅需要良好的设计能力,还需要学生有较好的动手实践能力,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更应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的培养,注重理论学习与现场实践相结合,可以适当选择将具体的项目融入到学生的课堂学习中去,让学生参与到现实项目的设计中去,在实际项目中引导学生学习理论知识,提高自身设计能力与实践能力,同时鼓励学生多学习经济学、土木工程、历史学等学科的相关知识,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培养创新复合型人才。

学校需积极的引导学生就业,提高其创新意识与专业技能,着重提高其软件使用熟练程度,审美认知水平及植物认知能力等;并且需要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如人际交往、管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图纸表达能力等;同时需要注意学生的职业道德的培养,教书育人,应为社会培养有利于社会发展,推动社会主义建设的拥有正确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具有正能量的风景园林师[3]。

2.2 培养高水平研究型人才

从全球角度看,当今世界正在发生革命性的变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世界多极化深入发展,新一轮的产业变革与科技革命蓄势待发,竞争日渐严峻,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在本科毕业后继续深造,提升自身综合能力以适应瞬息万变的国际环境。基于此,学校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及学习能力,为学生提供相应的课程指导,讨论国内读研和出国留学两种方式在风景园林人才创新培养中的实现方式。

2.2.1 国内读研

在风景园林专业选择升学的学生群体中,大部分学生会选择参加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进而继续留在高校学习。对于风景园林专业来说,研究生阶段可以选择继续攻读风景园林专业,也可选择城乡规划、环境艺术等与本科所学知识有较大相关性的专业。

大部分学校的风景园林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初试会进行风景园林基础的考试,主要考察风景园林的理论知识,不同学校的理论课考试所涉及的考试大纲有所区别,各学校间可增进课程交流,适当引进其他院校的专业优质课程。且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许多新型的教学方式相继涌现,很大程度的方便了知识的迅速传递,增进学术交流的同时开拓学生的视野。景观规划设计俗称的快题考试,即在规定时间内,根据题目所给要求,独立完成一套景观规划方案的设计与表达,不同学校的考试要求、风格各不相同,主要考察学生的基本景观设计能力与设计表达能力。学校可依培养计划开设《快题设计》的课程,设置5周~8周的快题训练集中教学周,充分加强快题设计练习,加强设计环节训练,提高设计训练效果,巩固风景园林理论基础知识并极大提高设计能力,帮助选择考研的同学在学校进行更优质、高效、便利的快题训练。[4]在成功通过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后,学生将全力为复试做准备,学校可在《快题设计》课程中选择1周~2周进行复试快题专题训练,有针对性的提高学生的快题设计能力[5]。

在选择升学的学生群体中,成绩优异且综合素质较高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学校可以选择推荐其面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俗称保送研究生,对于保送研究生的同学来说,可选择的专业、方向同考研的同学一致,而可选择的学校范围相对较小,更优秀者可选择直接以博士研究生身份攻读博士学位,简称直博。选择面试攻读硕士研究生的时间一般为第四学年的九月下旬至十月下旬,有意向选择保送研究生的同学, 需取得本科所在学校的推免资格,同时可通过参加夏令营、预推免的方式通过攻读学校的选拔获得攻读硕士研究生的资格,在两者兼具的条件下,推免生在规定时间内在国家推免系统中进行填报后被录取成功保送研究生。

学校应积极引导学生的创新能力,着重提高学生的综合研究实力,可提前开设《风景园林研究指导》等课程,积极引导学生的研究型思维,为学生今后研究生阶段奠定相应的基础。学校还需密切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及精神状况,若有发现行为异常的学生,需及时给予心理疏导等关怀,有效利用学校资源,帮助学生及时调整心态,以最佳的状态准备升学考试。

2.2.2 出国留学

有较少部分的学生选择毕业后出国留学,对于风景园林专业的学生来说,主要可选择美国、英国、新西兰、意大利、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国家。对于选择留学的同学来说,需提前准备好语言成绩、景观作品集、文书等材料进行申请,这是一个漫长且艰巨的过程,所提交的材料需整体呈现学生的学习能力、设计能力、软件使用熟练程度、设计表达能力、综合实力等,想申请国外好学校难度也较大。学校方可依情况开设《风景园林专业英语》、《景观作品集的制作》等课程,鼓励学生多方面多角度的学习专业知识,不仅是选择出国的学生,选择就业或是保研的学生均可参加,开拓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整体竞争力[6]。根据培养计划开设课程,课时数可设置为8、16、32学时不等。同时,学校可组织开展“学长学姐对你说”系列讲座,邀请已毕业的学生为在校的学生传授经验,交流申请心得。同时,有条件的学校可合理利用已有资源,加强与国外知名高校的专业合作,联合举行“设计公共坊”等活动,增强学生与国外先进专业知识的交流。也可邀请国外优秀专家学者进入学校开展讲座,多方位促进学生打开国际视野,提高研究创新能力。

无论是选择在国内读研还是选择出国深造,都是对风景园林专业人才的长期培养过程,需要充分集结学校与社会资源,探索有效的高质量研究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帮助学校培养更多的适于社会发展,满足社会需要的风景园林专业研究型人才。

3 结语

综上所述,新时代社会要求风景园林专业的学生具备较强的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改善人居环境,创造持续美好生活,推动智慧城市的不断发展,需要高校进行多方面的知识引导,整合课程教育资源,建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养体系,加强思维训练,培育出更多适应社会的风景园林创新实用型人才和高水平研究型人才,让风景园林人才更好地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振兴贡献力量,为智慧城市的发展献出力量,为人居生活环境的保护、改善与创造做出新贡献[7]。

猜你喜欢

风景园林研究生人才
风景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与规划研究
人才云
乡土植物在工业风景园林中的应用研究
地域文化元素在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基于地域特征的风景园林设计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蔡智及其研究生作品选登
沈铭存研究生作品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