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艺术的保护对于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重要性
2020-01-15张明弘
张明弘
北京科技大学 国际学院,北京 100083
1 长城国家文化公园的资源
长城是中国古代史上最伟大的军事防御工程。长城资源主要分布在河北、北京、天津、山西、陕西、甘肃、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山东、河南、青海、宁夏、新疆等15个省(市),横跨燕山山脉、阴山山脉、太行山脉、贺兰山脉、祁连山脉、天山山脉等,贯穿中国东西五千公里。长城沿线地理风貌多样,自然资源丰富,巍峨山川、广袤草原、大漠沙海,雪山溪涧,长城依势而建,雄奇的长城边关下山河辽阔,天地高远。
作为军事防御系统,长城已经完成它的使命,戍卫的边墙也大多变成了内墙。但是两千年来长城所积淀的文化,却持续不断地影响着周边的人们。经过两千多年的历史沿革,长城形成了丰富的历史文化沉积带,长城两侧的千余座历史边城构成了世界上最长的文化历史沉积带,其丰富的文化艺术遗迹是长城文化带的深刻灵魂。
长城是典型的线性文化遗产,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文化遗产,在北方地区分布广泛。长城的遗产类型很丰富,在梳理长城资源时应采取更广阔的视角。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工程的推进不能仅是局限于长城本体的建筑层面,更要通过深入挖掘长城承载的历史信息、人文内涵,更大地促进长城文化和长城精神的传承。以长城文化带为核心对地域文化资源进行系统研究,对沿线丰富的文化遗存进行调研考察、梳理保护、制定相关文化线路。
2 长城艺术的概念
人们通常认为长城是一道墙,其实并非全尽然。
长城有两条线:一条明线,是众所周知的长城;另一条暗线,则是蕴含着人文、历史、建筑等文化沉积的边城。从某种角度上看,长城艺术是长城沿线各种社会形态所产生的的文化载体,艺术形式多种多样,它与民风民俗、生活形态等因素共同构成了一种相对完整的文化表达形式,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各个方面鲜活的存在。长城艺术是一部活着的长城文化史,是不可复制的文化资源,是中华文明的见证。
长城是中国古代浩大的军事工程,是当时社会、军事、历史的重要见证。[1]作为长城文化的一种美的表现形式,长城艺术包括边墙艺术,烽燧艺术,边城艺术,是可以看得到,听得到,摸得到的实实在在的审美物质载体。边城艺术是长城沿线军事制度下驻兵区域内艺术的总称,作为聚集在长城的人群的主要生活场所,是长城人文历史的重要承载者,是长城文化的代表。
边城艺术包括建筑艺术和人文艺术。边城建筑艺术又分为城墙城门艺术、民宅艺术,庙宇祠堂艺术,官邸艺术。现存的边城建筑艺术,其经典存在于建筑上的砖雕、木雕、石雕、壁画等。边城人文艺术包括剪纸、版画、面塑、泥塑等,是鲜活的中国传统艺术的表现形式。
文化的传承依赖于铭刻着历史的一件件实物,沿长城分布的艺术形式是长城文化的重要见证,作为承载长城文化的重要载体,它们的重要价值需要通过国家文化公园这个平台充分展示出来。对沿长城分布的不同艺术形式的发掘、保护、展示,是长城和公众之间的文化切入点,对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提升人民群众的文化自信心有显著意义。
3 长城艺术的保护
长城国家文化公园不是一个单纯的项目工程,而是以长城为主线,将沿线的风土人情、历史故事、人文内涵、生态景观开发、整合,在尊重与保护的基础上,展现丰富厚重的文化底蕴。目前依托长城建设的景区数量很多,相较于内涵可以更多元化的长城景区,建设长城国家文化公园意义深远。长城文化公园会更加强调和彰显长城文化和长城精神,使人们认识到长城绝不仅仅是军事防御工程。
在长城国家文化公园项目的推进过程中,我们对可能濒临消亡的艺术进行发掘、保护、展示并且继承,既可以梳理长城文化发展的脉络,又极大地丰富了长城国家文化公园的文化建构。
3.1 建筑艺术的保护
随着长城文化主题公园的提出以及对于传统历史遗迹的越来越重视,相关部门对于一些古边城的墙体、城门、重点民宅逐渐展开修缮,但由于对艺术考古即美学理论和艺术理论的缺失,造成大量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艺术品文物遭到破坏,这种损失是很让人痛心疾首的。
推进保护传承工程。实施重大修缮保护项目,对濒危损毁文物进行抢救性保护,对重点文物进行预防性主动性保护。[2]在进行寻根长城项目的行走过程中,这种出于修缮目的而造成的文物破坏的事情并不罕见。2014年8月,团队走至辽宁小河口段长城,发现在修缮长城的过程中有大量古石雕被遗弃和掩埋在山间。在右卫镇西北部尚存较大规模的明蒙官方交易市场———杀胡堡,又名杀虎口堡[3],2015年山西杀虎口旅游景区的建设,拆毁所有具有历史记忆的百年古宅,连带着精美的砖雕石雕等等一一丢弃,以“拆旧换新”的方式复建了杀虎口。文物建筑所表述的不是历史的一个瞬间,而是活的、发展着的历史过程,它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因此各时代加在文物建筑上的东西几乎具有同等的价值,都是文物建筑保护的对象。[4]这种修复方式下,长城沿线的建筑、壁画、砖雕、石雕等艺术形式遭到极大的破坏。基于种种所见,寻根长城团队一直致力于长城沿线艺术的信息采集工作,实地行走、实地调研,近距离的去感受长城和挖掘长城艺术,用采集到的数据资料展现它们的现状,用图像和影像的方式留住它们的灿烂丽影。
面对长城艺术不断消失的状况,应采取正确的长城艺术保护方法,在修缮长城文物时,贯彻“原装保护、局部加固、重点修缮”的基本思路,尽量保持艺术品原样。对于毁损严重,在修缮的工程中不能重复使用的砖雕、石雕、木雕等采取集中保护的方式,以备后用。
梁思成先生1935年在《曲阜孔庙的建筑及修葺计划》一书中提出古迹“修旧如旧”的原则,这对长城沿线建筑艺术的修缮保护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修旧如旧”是保护古建遗址的基本前提,但是“旧”不是长城建筑艺术的底色,而是所承载的历史文化信息的显露,是我们祖先智慧、文化和精神的体现与传承。
之所以采用以保护为前提的修缮方式,是因为长城文化是随着不同时期复杂的社会形态的演变,在特定的地理环境和特殊的文化背景之下,经历人文与自然的融合,在漫长岁月中积淀而成。边城艺术是长城艺术的代表,通过长城国家公园的整体建设,尽可能的保护边城,保护边城艺术,才能吸引更多的长城旅游者,留住原住边民,让长城艺术流传下去。
长城艺术凝聚了中华民族的伟大智慧,深度挖掘长城及沿线各类艺术和文化资源所承载、伴生、积淀、蕴含的文化价值,通过对每一段长城的具有地域特色的艺术的展示,才能更好地打造具有鲜明主题、独特价值、丰富内涵、创造理念的具有国际性的影响力的美丽长城。
3.2 人文艺术的保护
长城人文艺术有着丰富地域特色和文化传承发展的鲜明表象与内涵,然而,在大规模的现代化发展中,很多民间传统的人文艺术被认为是缺乏具体的使用价值和商业价值,面临着消亡的命运。现代人们大部分将其当作传统的装饰方式来看待,忽略了它们所承载着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因循,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长城人文艺术应得到重视、保护和更好的传承。
长城人文艺术的传承与保护要因艺制宜,目前国家已经设立了较为系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基金,对其采取国家力度的保护与传承。民间最悠久的传承方式是言传身教式的直接传承,技能熟练、技艺高超的工匠师傅受限于文化水平,无法用文字的方式对所掌握的技艺进行有效的记录延续,长期以来采取口述与示范的方式将技艺代代相传。另一方面,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匠人师傅们凭借着智慧将积攒的技艺与经验总结成简练清晰的口诀,这些口耳相传,使民间的技艺得以延续。
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长城人文艺术的传承面临即将失传的困境,将这些民间艺人和非遗工艺纳入到长城国家文化公园的体系中来,使长城国家公园内容上更加多元。对于掌握这种技艺的非遗传人,采取设立非遗传承人的方式对其进行保护,并鼓励更多的年轻人学习掌握并将其传承下去。把老的东西传承下去,既是掌握这种工艺的老手艺人、匠人的责任与义务,也是现在青年人的责任与义务,组织青年人去体验、学习,培养对长城人文艺术的兴趣与尊重。
把老的技艺传承下去,不能仅仅是停留在喊一句口号上,首先对老的技艺要有一份清醒的认知,只有这样,才能真的继承并发展这些宝贵的传统。一些老的技艺,分的很细。以木匠为例,过去的木工有粗木工和细木工之分,起梁、造架是由粗木工负责,细木工则是在此基础上负责门窗部分,还有木雕装饰的内容。粗细分工不同,表示每一项技艺的完成都有多道工序。如果细查细木工的工作箱或者工具袋,里面光是雕刻刀就有几十把。石刻匠人也分粗细,采石匠上山采切大小长短不一的原石,雕刻匠在山下将原石仔细打磨雕刻,石造像、石版画,他们用高超的技艺留下岁月的痕迹。这就要求我们在做技艺传承的工作时,绝不能马马虎虎地一把抓,真正做到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此外,将先进合理的新材料、新技术和新的时代文化特征引入到文化艺术的传承保护中去。双重的新老结合以期实现更好的保护、发展与传承。既可以丰富长城国家公园的文化内容,又可以通过科学规范的管理方式,达到创造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目的。
以剪纸艺术为例,吕胜中先生的“小红人”系列的原型来源于中国的民间剪纸。当民间的剪纸与当代艺术理念碰撞与结合,“小红人”走出了民间炕头和窗棂,走上了国际舞台,有了更大的容量和能量,剪纸艺术被赋予了全新的活力和含意。长城人文艺术不只有剪纸,还有版画、砖雕、木雕等各种形式,时代发展不应更不能抛弃它们,作为具有自身发展脉络的地域文化显现,是传统文化的承载者,又是当代文化发展的不竭源泉。
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在民间传统工艺文化上的体现极为明显,正因为如此,不同的地域才有不同的面貌特色,每一地的人文艺术及其匠人艺术家都是一张自带地域属性的文化名片,正是它们的存在与发展才帮助一座城镇或一个村庄摆脱千城一面或千村一面的处境。以地域特色打造一地的文化名片,从而增加长城文化公园的吸引力。
4 长城国家文化公园是文旅融合的重要载体
长城艺术所承载的深厚文化价值和精神内涵,对于把长城国家公园打造成展示中华文明的长城国家文旅风景廊道起到极大作用。文创和旅游代表着一种共存共生,融合发展的关系。长城文创产品的开发将成为提高长城国家文化公园的软实力,提升公园文化和人气的有效方式。
合理利用是对长城艺术最好的保护,长城艺术是长城文化也是中华民族灿烂文明的重要见证。将艺术形式合理有效的引入到长城文创产品的开发中,为文创的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资料储备,将极大地提升长城文创的发展。实施这种综合保护利用的方式,符合当前艺术文化保护利用的规律。
长城文创目前在摸索阶段,而长城沿线的具有本土特色的艺术形式为长城文创提供丰富的创作资料和创作灵感。充分发挥长城艺术的价值,将长城艺术与长城文创有机结合起来,增进传统长城文化艺术与当下文创开发的互通互鉴,既肯定了长城艺术所具有的历史属性,也为长城文化注入了难得的现实生命力。
2014年6月,寻根长城团队从明长城东端辽宁鸭绿江西岸的辽宁丹东虎山段长城出发,向西横贯山海关,经河北、北京、天津、内蒙、山西、陕西、宁夏、穿过河西走廊中部,历时六年有余,途径九省(市、自治区),行程七万多公里。
截至目前,寻根长城团队已储备长城艺术的图片资料三十万余张。在长城北线的行走调研途中,团队采访了370多个古边城,收集了近万G的长城图文视频素材,自制独立短片31个。系统地整理了长城沿线古边堡中木雕、砖雕、石雕、剪纸、庙宇壁画等艺术形式在长城沿线不同地区的风格特征和演变。寻根长城项目还在持续进行中,预计距离明长城的行走结束还需三年时间,这将为我们收集到更丰富详实的长城资料。依托团队不断收集掌握到的第一手长城信息,长城艺术数据库已在筹备建立中,为更多的喜欢长城艺术的个人和单位提供服务,为长城艺术继而是长城文化的发掘、保护和传承贡献我们的一份力量。
5 结语
历朝历代修筑长城大多是为军事服务的,两千年来作为军事防御体系的长城巍峨矗立,成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象征。长城内外草原文化和农耕文化在冲突碰撞中逐渐形成了一种属于长城的文化体系,长城本体又是这种文化的物化形态,它带给我们独特的美感和众多的艺术形式。充分挖掘和体现长城的文化价值、精神内涵、象征意义,使长城国家文化公园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展示平台。如今,全世界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受到十分重视,民间美术作为我国文化遗产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也需要对其中蕴含的多方面信息进行全面的分析与研究。[5]
国家文化公园是以文化资源为支撑、侧重文化主题性的公园,传播国家优秀文化,保护利用文化遗产,满足国民精神文化需求。长城艺术作为长城文化遗产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其中蕴含的历史、文化、审美等进行深入全面的挖掘与研究,不仅极大地充实了长城文化,使其更加立体、多样、生动,还对传统民族文化有极大的传承作用,将其引入到长城国家文化公园的建制中,更能彰显中华传统文化的持久影响力和强大感召力,坚定国人的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