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价值取向下的野生动物特色动物医学专业人才培养
2020-01-15田丽红柴洪亮侯志军王亚君曾祥伟
田丽红 , 郑 冬 , 柴洪亮 , 侯志军 , 王亚君 , 曾祥伟 , 孙 颖
(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地学院 ,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动物医学,泛称为兽医学,是研究动物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以及在此基础上对疾病进行诊断和防治的综合性学科。专业设置与不同时期社会发展需求密切相关,而社会发展需求主要体现在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该需求主要通过需求人才的数量和需求人才能力结构来表现的。因此,动物医学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也应依据不同社会发展时期作出新的调整。近年来,市场经济导向的野生动物养殖业正在迅猛崛起,频频暴发的野生动物疾病对畜牧业发展、人类公共健康及生态环境安全造成严重影响,但野生动物研究背景的动物医学专业人才匮乏。我们依托学院野生动物保护学科优势,从野生动物保护医学特色出发,对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课程体系搭建、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及教学方法创新性改革等方面进行研究,构建了动物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新体系。
1 动物医学专业教育价值观
现代课程理论认为教育价值观因教育目的的不同可划分为社会中心观、学科中心观及受教育者中心观。社会中心观强调教育过程中个体发展必须服从社会需要,教育目的应根据社会需求来确定;学科中心观认为教育过程必须重视系统知识、学科知识的学习,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传承和创新人类的知识和文化;受教育者中心观强调教育目的是充分发展人的禀赋和促进个性发展。教育价值观取向的不同,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也会不同,而专业即为课程的一种组织形式[1]。我国强调的是按照社会需求来进行专业设置和知识组合,专业人才培养与不同时期的社会需求密切相关,注重为社会培养所需的专门人才。改革开放前,我国交通、战备、农业发展主要依靠马、牛、骡及驴等大动物的畜力,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主要是确保畜禽肉、蛋和奶的供应。该时期动物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就是为了保证马、牛等大动物和猪、鸡等生产动物的健康,确保畜牧业良好发展,保障动物性食品的供应,动物医学专业人才培养体系都围绕此社会需求而构建,重点突出马属动物等大动物疾病诊疗人才的培养。改革开放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动物医学研究从过去的以畜牧业发展为中心,扩展到公共卫生事业、社会预防医学、观赏动物医疗保健等许多领域,动物医学专业的人才培养体系更新了有关大动物和马属动物疾病为主的培养内容,增设水产养殖和宠物疾病诊疗的相关培养内容[2]。近年来,随着气候环境的改变与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原始森林过渡采伐,人工造林和草场改良,使野生动物生活环境破碎化、单一化,造成野生动物疫病频发,生态系统健康遭到严重破坏,威胁到畜牧业的健康发展和人类的健康[3 ]。因此动物医学研究除畜牧业、生命科学及环境卫生外,社会对该专业在维护人类公共健康和生态环境安全领域提出了更多的需求。
2 野生动物特色动物医学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
随着禽流感、埃博拉、莱姆病、SARS及非洲猪瘟等新发及再发传染性疾病的不断出现,人们逐渐意识到,人、食品动物的健康与野生动物健康、生态系统健康已经融为一体,这些暴发突然、传播迅速、危害猛烈的疾病与野生动物、外界环境条件往往有着直接的关系,野生动物疾病对生态安全、畜牧业发展、人类公共健康、社会政治经济稳定和发展作用在加剧,这些新的问题显现着对大量应用型野生动物特色动物医学专业人才的大量需求。与家畜、家禽相比,野生动物种类繁多、生物学特性多样、生活状态不同、生活环境复杂,其疫病种类、病原特点以及传播方式和机制有别于家畜家禽和人类疫病的防控,国家迫切需要既有传统兽医知识技能又具备野生动物背景的专业人才。而传统的动物医学专业人才培养体系重点以家畜、家禽疾病医学为主线来设计实践教学内容,教学中缺乏传达人兽共患疾病与野生动物保护之间的关系理念,该培养体系培养的人才,不能满足社会在维护人类公共健康、生态环境安全及生态系统健康领域对该专业所提出的新需求,野生动物相关背景动物医学专业人才匮乏。因此,野生动物特色动物医学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建立刻不容缓。
3 社会价值取向下的动物医学专业改造
3.1 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地学院依托学院野生动物保护与利用学科优势与特色,在全国开设了第一个以野生动物医学为特色的动物医学本科专业。到目前为止,仍是全国唯一一个野生动物医学的人才培养基地,为我国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体系输送了近600名专业人才。
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以传统动物医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专业技能为基础,立足圈养、迁地保护及野外种群动物疾病的诊疗与防控,重点培养既具备传统动物医学基本知识和实践技能,又掌握野生动物疾病诊疗与防控知识和技术,能够在野生动物医学、兽医学相关领域所涉及的部门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
3.2 课程体系总体框架搭建上 针对人才培养定位于野生动物医学特色,课程体系总体框架搭建上是以传统动物医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为基础,加强野生动物疾病诊疗与防控知识与技能的系统训练,课程体系设置涵盖如下两个方面:首先,课程体系保证传统动物医学专业素养和基本的科研能力的培养。但课程理论教学过程中注重以野生动物为教学对象,尤其是预防兽医学相关课程理论教学中尽可能采用野生动物、圈养野生动物或经济动物疾病案例来讲解,强化野生动物医学特色。其二,在夯实传统动物医学专业素养和基本实践能力基础上,课程体系通过开设野生动物相关课程,着重强化动物分类学及野生动物行为学、野生动物保护与野生动物保护医学、野生动物救护与疾病监测理论与技能的学习和训练,使野生动物医学培养特色更加鲜明。用人单位反馈我院动物医学专业培养的学生其深厚的野生动物实践背景是其他农业院校所不具备的。
3.3 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上 鉴于野生动物行为及生态环境的特殊性,动物医学专业的实践课程在实践目的、实践内容、实践对象、实践方式、实践场所等方面都将与传统的动物医学专业有所不同。依据动物医学基本理论知识,立足于野生动物疫病病原学分析、野生动物流行病学调查与监测及野生动物疾病防治三大模块,根据动物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的社会需要,尝试对实践内容进行合理的删减和整合,调整实践教学顺序,注重产学结合,实现整体优化。尤其实习课程通过调研走访各级政府管理机构、专业执法部门、各类自然保护区、各类型动物园及各类野生动物养殖场等部门,根据社会需求将动物医学临床实习课程按三大模块设计。第一为野生动物保护医学模块,即在各类森林动物园、东北虎林园、野生动物救护站及野生动物疫源疫病检测站实习基地所完成的实践内容,重点使学生掌握圈养、迁地保护及野外种群动物疾病的诊疗与防控技术。第二为传统动物医学模块,在兽医防疫站、家畜家禽饲养场、宠物医院、动物卫生监督所及生物制品厂实习基地所完成的实践内容,使学生掌握传统动物医学(包括伴侣动物在内)相关实践内容。该实习模块保障该专业与传统动物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对接和互动。第三为特种经济动物医学模块,在各种经济动物养殖基地(场)及特种经济动物研究所实习基地,完成特种经济动物的饲养、管理及疾病诊治和防控。实习结束后,举办实习报告会,对一些经典病例及实践中发现的问题展开充分的讨论和共享,提升实习效果。专业根据实习模块已建立近30处野生动物医学相关实习基地,如各地区野生动物园、东北虎林园、各级野生动物救护站、各级各类野生动物疫源疫病检测站、海洋馆、特种经济动物养殖场、动物卫生监督部门、生物制品企业等。这些实习基地动物医学相关硬件设施配备齐全,能够保障野生动物医学实践教学的开展。
3.4 教学方法创新性改革 理论教学方面,本试验尝试采用“问题式”、“案例式”教学方式,依据野生动物保护医学工作特点,将枯燥的理论知识融入临床案例的破解中讲述。实践教学将依据野生动物保护医学工作特点设计采用环环相扣式,通过一系列环环相扣的实验项目解决了教师在实践教学前设置的临床实际工作问题,整个实验教学过程完整、系统,教给学生一种连续的技术方法和手段,极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增强学生就业方向感。
4 展望
本试验依托林业院校野生动物保护与利用学科优势,首次尝试对传统动物医学专业人才培养体系进行改革与实践,将野生动物学科研究背景与传统动物医学教育进行更好的交叉融合,构建新型野生动物特色动物医学专业人才培养体系,该体系培养的专业人才符合野生动物疫病频发、生态安全频受威胁等新形势下社会对动物医学专业提出的新需求。疫源疫病监测与防控、动物园、野生动物救护中心和林业管理等国家事业单位,多次肯定我校动物医学专业野生动物特色的人才培养是填补我国野生动物行业动物医学人才培养的空白,顺应了社会行业需求,随着全球疫病频繁暴发,其存在价值更加凸显。野生动物饲养、繁育行业和以养殖和商业化利用的野生动物产业,需要从事野生动物医学的专门人才来解决动物疾病预防和治疗问题,本校动物医学专业培养的人才完全符合他们的需求。本试验建立的野生动物特色动物医学人才培养体系,解决野生动物医学专业人才匮乏现状,研究成果对其他院校动物医学专业野生动物保护医学方向人才培养起到广泛的参考和借鉴作用,为国家畜牧业健康发展、珍稀野生动物保护及生态文明建设培养合格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