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南省农村饮水事业发展探讨

2020-01-15李世军黄喜良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 2020年4期
关键词:集中式饮水供水

□李世军 黄喜良 李 伦

(河南省农田水利水土保持技术推广站)

0 引 言

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生存与发展不可或缺的基本需求和条件。受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河南省农村居民饮水困难、水质不达标等问题,长期影响着农村居民的日常生活,制约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新中国成立以来,河南省委省政府坚持不懈地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解决农村饮水问题的政策措施,农村居民生活饮水条件不断改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纵观河南省解决农村居民饮水的历程,展现了党和政府始终关怀农村居民生活疾苦的浓墨重彩的历史画卷。

1 发展历程

新中国成立70 a以来,全省解决农村饮水问题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人畜基本饮水阶段(1949-1978 年)。这一时期受经济条件制约,以解决人畜基本饮水为重点。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全省结合蓄、引、提等灌工程建设,实时地解决了一些地方农民的饮水难问题。20 世纪70 年代,采取以代赈的方式以及在小型农田水利补助经费中安排专项资金等支持农村解决饮水困难;第二阶段为饮水解困阶段(1979-2004年)。这一时期以解决人畜饮水困难为重点,采取以工代赈的方式以及在小型农田水利补助经费中安排专项资金等支持农村解决饮水困难,并通过《河南省解决人畜吃水困难“九五”工程规划》《河南省农村饮水解困“十五”规划》等重点举措,基本结束了全省农村长期饮水困难的历史,实现了从喝水难到喝上水的目标;第三阶段为农村饮水安全阶段(2005-2015年)。这一时期针对一些地区饮水型氟、砷、苦咸水等饮用水水质不达标以及局部地区饮用水严重不足的问题,以“让群众喝上放心水”作为首要任务,农村饮水工作进入了以保障饮水安全为中心的新的历史阶段;第四阶段为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阶段(2016-2019年)。这一时期,针对一些地区农村饮水安全成果还不够牢固、容易反复,在水量和水质保障、长效运行等方面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与中央提出的到2020 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确保贫困地区如期脱贫等目标要求还有一定差距的状况,提出“十三五”期间,需通过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切实把农村饮水安全建设成果巩固住、稳定住、不反复,全面提高农村饮水安全保障水平。

2 建设成就

2.1 历史建设

据现有的资料统计资料分析,新中国成立70年来,全省累计投资超过400亿元,解决11 252万人、700万学校师生及580万头大牲畜的饮水困难问题。其中1968-1978 年累计解决1 124.15万人和159.34万头大牲畜的吃水困难问题。1979-1985年全省共解决1 412.98万人及231.63万头大牲畜的吃水困难。1986—1990年累计完成工程总投资3.20亿元,解决饮水困难的群众396万人及72万头大牲畜的饮水困难。1991-1995年,全省累计投资6亿元,兴建各类人畜吃水工程6 001处,解决了近300万人及80万头大牲畜的饮水困难。1996-2000年,全省为解决人畜饮水困难投资5.60亿元,兴建各类吃水工程3.60万处,解决227.50万人及37.21万头大牲畜的饮水困难。2001-2003年,总投资10亿元,解决260万人农村饮水困难。2004投资2.10亿元,解决农村饮水安全人口66.50万人,其中解决艾滋病疫情高发区近11万人的饮水安全。2005-2015年农村饮水安全阶段,全省累计完成投资244.30亿元,建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20 375处,受益人口4 700 万及18 671 所中小校的700.58 万名师生。2016-2019年,围绕脱贫攻坚,积极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累计完成投资约90亿元,受益人口2 374万。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村6 192个,受益贫困人口287万人。

2.2 专项建设

受地理位置、水文地质条件、气候特征、人类活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河南省农村饮水水质不稳定,突出表现在氟、砷、苦咸水、微生物等主要指标超标,严重影响农村居民身心健康。2004-2015 年,全省累计解决水质不达标受益人口4 185.11万人,其中解决艾滋病疫情高发区水质不达标11万人,饮水型氟超标1 767.40万人,高砷水超标9.66万人,苦咸水超标人口1 881.63万人,铁锰超标及其他水质污染严重超标人口515.42万人。

2015 年为了加强水质检测能力建设,安排11 448 万专项资金,全省建设覆盖159 个县(市、区)及有饮水安全任务的县(市、区)的区域水质检测中心。

2019年针对部分乡村存在的饮水型氟反复超标的突出问题,安排9 000万元专项资金,通过水源置换、分质供水、城镇管网延伸等措施,解决65个乡镇250个行政村的344 814人的饮水型氟反复超标问题,保障工程长效运行不反复。

2.3 发展现状

据统计资料分析,2019年9月,全省建成农村集中式饮水工程19 950处,受益人口7 645万,占农村供水人口8 046万人的95%。自来水入户人口6 950万人,占农村供水人口的93%。水质达标工程覆盖人口6 950万人,占农村供水人口的93%。供水综合保证率为95%。其中规模以下小型集中式工程1.85万处,约占集中式供水工程总数的93%。受益人口3 777万人,约占集中式供水人口的49%;千吨万人规模化工程1 420处,约占集中式供水工程总数的7%。覆盖1 176个乡镇及19 915个行政村,受益人口3 868万人,占全省集中式供水工程供水受益人口7 645万人的51%。分散式饮水工程涉及2 049个行政村,饮水人口401.282 8万人,约占农村供水总人口的8 046万人的5%。

全省已经建成农村集中式饮水工程设计供水规模550万m3/d,实际供水量280万m3/d,实际供水量占设计供水规模的51%。其中千吨万人规模化供水工程设计供水规模285 万m3/d,实际供水量156万m3/d。实际供水量占设计供水规模的55%;千人以上集中式供水工程设计供水规模330 万m3/d,实际供水规模99万m3/d。实际供水量占设计供水规模的30%;千人以下集中式供水工程设计供水规模65 万m3/d,实际供水规模25万m3/d。

3 问题与对策

3.1 建设管理存在的问题

3.1.1 建设方面的问题。

一是规模化供水工程建设不足,全省19 950处集中式供水工程中,千吨万人规模化以上工程1 420处,仅占总处数的3%。覆盖受益人口占集中式供水工程受益人口的51%;二是水源持续保障能力不足。以地下水为水源的工程占比大,全省集中式饮水工程中有机电井约20 270眼,其中规模化供水工程中有机电井3 784眼。以地下水为水源的供水工程中,开采中深层地下水的机电井约占85%,浅层地下水机电井约占15%。长期以来,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以水井点源取水,集中开采地下水,导致集中开采区的地下水位下降,从而使周边地下水流场发生改变,周边的地下水向集中开采区流动,形成区域性漏斗状凹面。地下水漏斗区的水位明显低于周围地区,潜水面呈现漏斗状曲面。经对全省五个水文地质单元中,以地下水为水源的集中式供水工程的系列监测成果分析,中深层地下水井工程中运行10 a以上的水井,其静水位降深速率平均每年700~1 000 mm。运行5 a以内静水位降深速率平均每年300~500 mm;三是水质检测设施建设不足。规模化供水工程中,配套建设水质化验室的水厂950处,约占总数的67%;配备快检设备,具备九项检测能力的水厂476处,约占总数的33%;四是信息化管理设施建设滞后。规模化供水工程中,信息化管理全覆盖的工程仅占5%左右,大部分工程信息化设施简陋,管理手段落后。

3.1.2 运行管理方面的问题

一是供水工程管理机制不健全,经营管理模式多样,特别是由乡镇承包经营或联营的供水单位,偏重利益取向,管理不规范、供水服务水平普遍不高,受益农民不能享有均等化的公共服务;二是运行成本偏高,因供水对象、供水量不稳定等导致供水成本高,供水单位艰难维继,缺乏更多资金用于设备的维护及更新换代;三是供水水质不稳定。由于水质消毒、净化需要增加运行成本,从而抬高水价,挤占供水单位的利润空间,部分供水单位对配备的消毒和水质净化设备或遇到故障不去维修、或闲置不用;四是运行管理人员普遍素质不高,关键岗位持证上岗率不足50%。

3.2 对策与措施

一是把解决饮用水水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安全保障作为工程建设的重点任务,通过扩大城镇供水工程管网覆盖范围、有计划地谋划一批水源替代工程等主要措施,解决地下水源可持续保障能力不足的问题;二是创新运行管理方式,以最大限度地体现农村饮水公共服务均等化为重点任务,构建以县级为单元的统一经营管理模式,或县级专管机构直接经营管理、或整体委托经营管理、或实施股份制运营等,解决散乱经营管理方式带来的管理不规范、服务质量差、水价偏高、长效运行后备资金乏力等弊端;三是加强供水单位的成本核算,对那些供水对象不稳定、受益农民经济条件较差的地区,可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间接补贴,降低终端用水价格;四是加强对水质消毒和净化设施的运行管理,不断加大监管力度,确保出厂水、末梢水稳定达标;五是加强能力建设,有计划地安排关键岗位技术培训经费,省级通过开办示范班、县级开办普及班的方式,对规模化供水单位的经营管理岗位和运行维护的关键岗位人员实施轮训。

4 展望

展望未来,在2020年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同时,乡村振兴战略将进入全面推进的阶段。预测随着农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工程的深入实施,农村饮水需求旺盛的势头将持续增长,保障美丽宜居乡村饮水供给质量的任务越发繁重。我们必须站在2035 年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2050 年乡村全面振兴的战略高度,超前谋划,以全面实现城乡供水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突破口,积极谋划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的重点饮水工程,着重解决供水水源安全的突出问题,以地表水置换地下水为抓手,科学构建同网、同质、同服务的农村供水网络,全面提高农村供水可持续发展和安全保障能力。

猜你喜欢

集中式饮水供水
美国供水与清洁基础设施不足造成每年85.8亿美元经济损失
各地完成农村供水工程建设投资466亿元 农村水利建设再提速
简易饮水鸟
四会地豆镇加快推进农村集中供水全覆盖
毗河供水一期工程
集中式小区广播在铁路客运车站中的运用研究
怎样做到科学饮水
全新Mentor DRS360 平台借助集中式原始数据融合及直接实时传感技术实现5 级自动驾驶
饮水
集中互动式多媒体术前宣教在门诊手术患者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