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松荒山造林幼林抚育管理技术
2020-01-15胡杰
胡 杰
(山东省沂水县道托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山东沂水276410)
黑松(PinusthunbergiiParl.)别名白芽松,常绿乔木,高可达30 m,树皮带灰黑色。4月开花,花单,雌花生于新芽的顶端,呈紫色,多数种鳞(心皮)相重而排成球形。成熟时,多数花粉随风飘出。球果至翌年秋天成,鳞片裂开而散出种子,种子有薄翅。果鳞的麟脐具有短刺。原产日本及朝鲜南部海岸地区。
1 造林季节和方法
1.1 荒山造林
荒山立地条件较差,土壤干旱瘠薄,植被稀少,地形复杂,坡度大,水土流失严重,造林难度大,成活率低。而黑松耐寒、耐瘠薄、抗干旱,适应性广,抗逆性强,春季造林土温增高,土壤湿润,有利于黑松生根发芽,造林成活率高,幼林生长期长。春季造林宜早,一般来说,南方立春后就可以造林,北方应在土壤化冻后开始造林。夏季造林又叫雨季造林,雨季造林天气炎热多变,时间短,造林时期难以掌握,过早过迟或栽后连日晴天成活率不高,因此雨季造林必须掌握“三不栽原则”雨不透地不栽、不连阴天不栽、天忽阴忽晴不栽。秋季造林气温逐渐下降,土壤水分状态较稳定,黑松成活率低,一般不建议栽植。
1.2 黑松造林
选择1~2年生容器苗,造林密度:1 m×2 m或1.5 m×3 m;要求苗木根系发达,粗壮,茎根比较小,无病虫害,带容器栽植,更有利于黑松成活,栽植深度30~50cm,栽植后用土回填,踩实,浇透水,再覆好土。
2 幼林抚育
2.1 松土除草
黑松栽植后松土可以疏松土壤,减少水分蒸发,改善土壤的通气性、透水性和保水性,促进土壤微生物活动,提高土壤肥力。黑松的松土除草要进行到幼林全面郁闭为止,造林的当年就要松土除草,第一、二年2~3次,第三、四年1~2次,以后再根据草灌木及林木的生长情况进行松土除草。幼林松土除草必须细致进行,不要损伤幼树,要做到三不伤,不伤根、不伤皮、不伤梢;二净,杂草除净、石块拣净;一培土,把锄松的土壤培到黑松的根部。
2.2 防治病虫害
危害黑松的害虫有很多种,如松大蚜、松干蚧、松梢螟、松毛虫等。通过及时防治虫害,避免其对黑松造成严重伤害,以达到减少伤口,断绝病菌侵染途径的目的。每年3月下旬至4月下旬和7月下旬至8月下旬,喷洒2∶2∶100的波尔多液,或70%的甲基托布津400倍液;40%的多菌灵500倍液;75%的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10~15天喷1次,连续喷2~3次。为防止产生抗药性,应对以上药品交替使用。
3 幼林管理
3.1 封山护林
在黑松栽植后及时对新造幼林进行封山护林,主要是防止人畜的各种破坏活动,如放牧、割草、打柴等。
3.2 预防火灾
山林火灾对幼林的危害极大,要严格注意防火,控制火源,组织好护林员进行巡护,以便及时发现火警,快速处置。
3.3 防止冻害
为防止冻害,应在栽植后的秋末冬初进行埋土防寒,预防冻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