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歙县歙西国有林场退化林分调查分析及修复措施

2020-01-15方文娟

中国林副特产 2020年1期
关键词:分场蓄积林分

方文娟

(黄山市歙县歙西国有林场,安徽 歙县 245200)

1 歙西国有林场森林资源与林分质量概况

歙县歙西国有林场现有林地总面积6891.4 hm2,林木总蓄积365531.9 m3。其中:有林地面积5781.4 hm2,蓄积364070.2 m3,疏林地34.1 hm2,蓄积562.7 m3,另有散生木蓄积899 m3。其中:杉类面积2806.0 hm2,蓄积209203.2 m3;松类面积2258.8 hm2,蓄积132903 m3;硬阔叶林面积524.3 hm2,蓄积21981.9 m3;软阔叶林面积20.1 hm2,蓄积544.8 m3;竹林地面积160.9 hm2,毛竹根数48.3万株;油茶面积232.6 hm2;果树林、药用林等其他经济林面积118.5 hm2;阔灌505.4 hm2。林场森林覆盖率87.8%。

歙西国有林场现有森林乔木有林地平均每hm2蓄积量为64.8 m3,林分质量一般,其中杉木、马尾松林分质量相对较高,阔叶林相对林分质量低,风景林质量较高,其它较低。总体林分每hm2株数在1000~3000株,整体平均胸径在12 cm左右,平均郁闭度0.75,还有部分林分郁闭度低于0.4。近几年因生理过熟、林木有害生物危害等原因,林分生长不良、林分质量较差,需有计划地进行修复、改造。

2 歙西林场退化林主要分布地与特点

歙西国有林场石门分场内的华山松多为成过熟林,生长不良,每hm2蓄积27~65 m3,平均每hm2蓄积仅有43 m3,为树种不适林,总计面积317 hm2,总计蓄积只有13643 m3;场部分场和实验分场的部分马尾松林为成过熟林,单位面积蓄积量仅有38~75 m3/ hm2,显著低于当地同类立地条件经营水平的单一树种的人工纯林,林相残破,同时又地处徽州国家森林公园内,影响公园整体景观效果,总计面积191.6 hm2,林分蓄积11570 m3;其它成林龄以下的马尾松林面积959.3 hm2。大多因为近几年受马尾松毛虫、思茅松毛虫及松材线虫病的危害,林分质量差,林相残缺不齐,林分达到退化林的认定标准。

3 歙西国有林场近年退化林分修复实施与成效

实施退化林分修复,大力调整优化森林树种结构是有效提高森林质量,促进森林生态良性循环,稳定生态功能,实现森林高效经营的重要途径之一。营造混交林,有利于水土保持、土壤改良和防控森林病虫害。同时也是一种“以短养长、长短互济”的经济发展模式,不仅优化了林种结构,且可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自2017年以来,歙西国有林场一是实施择伐、块状更新修复面积2568.6 hm2,小班246个。主要通过清除枯死木、小块皆伐,适当保留有培育前途的阔叶乡土树种,更换樟树、厚朴、油茶等阔叶树种。同时对场部分场尖山窑油茶低产林全面开展抚育改造,促进增产增收。二是累计完成林地抚育1300 hm2,促进林木生长,有效提高林分抗性。如2019年石门分场冷水洼管护站高海拔地带,56.83 hm2、6个小班,主要树种为黄山松、金钱松、黑松等,考虑林下栎类木荷等阔叶树较多,通过抚育改造改培措施予以改造,全面割灌就地平铺林地,适当保留有培育前途的阔叶乡土树种,培养针阔混交林,提升其防护功能。三是完成国家木材战略储备林基地试点项目400 hm2,通过加强森林资源培育,优化品种结构,提高林地生产力,增强林场木材后备资源供应能力。四是实施国有贫困林场财政扶持发展项目,在石门分场建设厚朴两用林35.2 hm2、红豆杉和檫树混交林30.7 hm2。同时,实施杉木大径材培育,对场部分场瑶里草市53 hm2杉木林开展抚育间伐,合理调控密度,培育优质杉木大径材。五是及时防控病虫害。在场部和实验分场山场松林内悬挂安装松褐天牛诱捕器130套,诱杀松褐天牛,降低林间松褐天牛虫口密度,防止松材线虫病的传播蔓延。2018年由康禾防治公司实施打孔注药3500株松树,防治健康松树感染松材线虫病。2019年打孔注药8万余株。2018年白僵菌、森得保、菊脂类等生物、高效低毒农药进行防治松毛虫、松褐天牛1.54万亩次,2019年采取喷施森得保、菊脂类等生物、高效低毒农药进行防治1.6亩次,压低松毛虫及松褐天牛的虫口密度。

4 歙西林场退化林分形成的主要原因

歙西林场退化林分主要为树种不适林、林业有害生物危害林和衰退过熟林这3种。

4.1 树种不适林。立地条件与造林树种选择不当,是导致林分退化的重要因素。该场石门分场范围内的所有华山松树种,因树种选择不当,未能做到适地适树,林木生长极差,功能与效益低,且无培育前途的林分。由于这些华山松林木长势弱,易被天牛、小蠹虫等次生害虫危害,严重的则造成华山松林木成片死亡。

4.2 林业有害生物危害林。该场的岩寺场部分场、徽城实验分场部分马尾松林因受马尾松毛虫思茅松毛虫及松材线虫病等严重危害,造成大量松树枯死(濒死),林分郁闭度降低,林分难以恢复正常生长水平。

4.3 衰退过熟林。林分进入自然衰老期,丧失自然更新能力,林木生长逐渐衰竭,造成心材腐朽风折,成为病虫藏身和繁衍之地,不仅降低了林木的经济利用价值,防护、景观等效用也不可避免地衰退。

5 退化林修复主要技术措施

5.1 对重度退化林实行更替修复

重度退化林采用更替修复,采取小面积块状皆伐更新、带状采伐更新、林(冠)下造林更新、全面补植更新等方式进行修复。

5.1.1 小面积块状皆伐更新、带状采伐更新。场部分场退化林采用带状采伐造林修复方式,沿等高线进行采伐,带宽设计为20 m,石门分场林分根据坡度≤15°可进行小面积皆伐,坡度16°~5°进行带状采伐的方式。采伐时注意保留林下乡土树种幼树幼苗并加以培育,计划一个小班每隔3~5年分2~3次完成林分改造任务。更新采伐后应及时造林更新,提倡营造阔叶混交林,采用块状、带状混交方式,树种以乡土树种或珍贵树种为主。

5.1.2 全面补植更新。对退化严重、林木稀疏、林中空地较多的退化林,可采用全面补植方式进行更新。先清除林分内枯死木、濒死木、生长不良木和林业有害生物危害的林木,然后选择适宜树种进行全面补植更新,同时注意选择树种的多样性。

5.2 择伐后补植补造形成混交林

对修复小班内枯死木、濒死木和林业有害生物危害的林木,根据实际情况分别实行群状择伐或单株择伐。择伐后郁闭度小于 0.5 的林分,或郁闭度大于 0.5 但出现天窗的林分,应进行补植补造;对遭受自然灾害、林业有害生物危害的林分,采取卫生伐,根据受害情况伐除受害林木,并彻底清除病(虫)源木。补植补造树种应尽量选择能与林分原有树种和谐共生的不同树种,并与原有林木形成混交林。

5.3 加强林业有害生物(病虫害)防控

改造对象为病虫害危害林和衰退过熟林,该林场辖区内主要的林业有害生物为松毛虫、松褐天牛、竹毒蛾等,林场在遵循“预防为主,科学防控、依法治理、促进健康”的方针下,通过及时清理枯死木、病虫木,开展林相改造、营造针阔混交林,提高森林经营水平、提高林木抗病抗虫能力,机械防治、生物防治以及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来有效控制森林病虫害的大发生。同时,要通过加强领导、落实森防检疫目标管理责任制,加大森防检疫宣传力度、提高防灾意识,加强森林病虫害的监测和预报;组建森林病虫害防治专业(兼职)队伍,及时,有序开展有害生物预测预报及防控工作。

6 退化林修复存在的困难与退化林修复工作建议

6.1 退化林修复存在的困难

近年来,该场虽然在退化林份修复上做了些努力,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因退化林份修复政策和措施不够完善,投入不足,与实际需要差距较大。目前,该场退化林修复存在的问题及困难,一是在退化林修复工作中,由于国家给予的补助较低,一些修复措施不能得到有效落实,修复的范围、效果不太明显。二是近年来森林病虫害发生的频次、危害程度较严重。由于地方财力不足因投入不足,退化林分修复后,仍存在林种较单一,易发生病虫害,且不能及时防治,影响了森林资源的健康发展,形成林分退化,造成恶性循环。三是林分管理作业质量不高,退化林面积广,投入资金严重不足,退化林修复的技术措施无法按要求得以实施,严重影响作业质量,给退化林分修复工作带来困难。

6.2 退化林修复工作建议

6.2.1 统筹兼顾科学规划。做好基础调查工作,包括拟修复区域的自然状况、社会经济状况、土地利用现状、森林资源状况与防护林现状、森林灾害情况、区域生态需求等。提倡集中连片,在退化林修复中严格按照《国家森林抚育作业设计规定》、《安徽省退化林修复技术导则》、《安徽省森林抚育技术导则》、《森林抚育补贴试点管理办法》、《森林抚育检查验收办法》执行。

6.2.2 加强领导组织管理。加强对退化林修复森林经营更新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各部门的职责。项目实施中,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和承包施工合同书,明确各方权利与义务、责任和奖惩等长效机制。

6.2.3 合理选择修复措施。在修复过程中,各项修复方法的运用,应按照尊重自然规律原则,视林分退化状况和环境,因地制宜,合理选择。

6.2.4 严格落实技术措施。在退化林修复工作中要加强技术培训。 培训工作实行分级负责制。培训的对象为具体从事“退化林修复”工作的管理人员、施工人员。真正按照规划设计技术实施方案施工,强化管理,严格把关,落实措施,确保退化林修复质量。

6.2.5 定期监测提高成效。根据不同类型林分、修复措施、立地条件等因子,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地块,设置修复作业样地和未作业对照样地,定期统一进行监测调查,汇总分析。选择成效好的修复措施进行示范推广。

猜你喜欢

分场蓄积林分
抚育间伐对油松林下灌木多样性的影响
七万元手术费背后的故事
4种人工林的土壤化学性质和酶活性特征研究
4种阔叶混交林的持水特性研究
海伦市护林林场森林资源现状及特点
孙吴县沿江林场资源结构及特点
新开道林场森林资源现状与特点
分场来帮老知青
爱岗敬业 死而后已——追记东方盐场墩头分场党支部副书记吴培弟
不同经营模式苦竹林竹鞭生长差异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