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荚果蕨地下根茎繁殖技术

2020-01-15

中国林副特产 2020年1期
关键词:荚果松土根茎

李 军

(牡丹江市林业局五林林业站,黑龙江 林口五林 157611)

荚果蕨〔Matteucciastruthiopteris(L.) Todaro.〕,别名黄瓜香。幼叶可食用,是老百姓餐桌上的美味山野菜。又是观赏的绿化植物,具清雅、幽静之美,是庭院、公园、机关等绿化的优良品种。根茎中含有多种药用成份,具有清热、解毒、止血、滑肠、降气、祛风、益气安神、化痰等功效。味苦,清凉,有小毒,对脑膜炎双球菌,痢疾杆菌等都有抑制作用。荚果蕨具有杀虫、驱虫的作用。

荚果蕨喜生于河岸、灌丛或林中湿地,喜光照,对土壤要求不严,中性或微酸性土壤适宜生长,以土层深厚、排水良好、富含有机质的肥沃土壤生长最好。耐高温,耐低温。

东北地区均有分布。华北、四川等地也有分布。

1 繁殖

荚果蕨可以采用孢子繁殖和地下根茎繁殖,地下根茎法是直接利用野生的荚果蕨的簇生根进行繁殖,具有生长快,繁殖容易等特点,是近年来多采用的方法。

1.1 整地、做床

选择地势相对平坦,排水和水源方便的地块,以沙壤土为最好。选好地后,进行整地、翻地,翻地前亩施经过腐熟的牛粪700 kg,施肥要均匀,深翻30 cm,去掉树根、石头等杂质,做床。做80 cm宽的床,长度根据地块决定。

1.2 根茎采集

春秋两季均可进行根茎采集,以春季采集为最好,成活率比较高,恢复生长快。

在春季萌动前或秋季叶枯后,选择粗壮的簇生根,连同横走茎一同挖出,采挖时不要伤及植株的芽,横走茎尽量挖得长些,最好是现挖现栽,暂时不能栽的要假植或保湿之后待用。

1.3 栽植

栽培前苗床浇1次透水,待床面见干见湿时,进行栽植。在床上按照株行距35 cm×55 cm进行挖穴,穴深比根茎的长度长些,避免栽植时窝根,将簇生根茎植入穴中,培土,提根,压实,马上浇1次透水,搭设遮阳棚,进行遮阴。

1.4 田间管理

1.4.1 遮阴。苗木成活后,根据天气情况,进行遮阴处理。晴天需要遮阴处理,阴天撤掉遮阳棚。

1.4.2 水分调节。荚果蕨喜水喜肥,所以肥水调控是苗木生长的关键。栽后马上浇1次透水,之后要根据土壤墒情调节水分,遇到干旱天气,需要增加浇水次数,雨季及时排水排涝,越冬前浇1次越冬水。

1.4.3 施肥。苗木成活后,亩施复合肥50 kg,施肥时间最好选择雨前进行,施肥要均匀,避免个别地方施肥浓度过高,造成烧苗。苗木休眠期前1个月亩施磷钾肥20kg。

1.4.4 松土。苗床浇水之后会造成土壤板结,所以,浇水后及时进行松土,雨水过后,一定要及时松土。

1.4.5 除草。结合松土进行除草。除草、松土时注意保护苗木根系不能外露,造成苗木死亡。

生长期间勤除草,做到除早、除小。

1.4.6 清园。荚果蕨是宿根植物,一年栽植,多年收益。越冬前一定要对苗床进行1次彻底的清理,除掉病植株、病叶、病根等,并且集中烧毁。之后浇1次封冻水,使苗木安全越冬。

2 采收

荚果蕨种植一次可采收多年。采集时间在春季,东北地区5~6月进行采集。采集根部以上嫩的茎叶,茎叶盘状卷曲为好,要求菜茎完整,无损伤,不破裂。病虫、残缺等需要处理。采集后茎叶根部立即蘸土,防止茎叶失水老化。用柳编筐装集,装满后盖上青草,防止日晒老化。

猜你喜欢

荚果松土根茎
花生荚果离散元仿真参数标定*
基于有限元法的松土器结构分析*
基于Workbench LS-dyna的花生荚果脱壳受力仿真研究
基于EDEM的发散带式花生荚果分级机的仿真与试验
培育流翔高钙根茎类蔬菜实用技术
穿龙薯蓣根茎数量性状及其相关性分析
花生除杂(清选)分级机的设计与研究
清晨
基于超声波的根茎类中草药净洗技术的研究
温室栽培黄瓜的土、肥、水管理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