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化工园区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措施

2020-01-15曹孝平滁州市应急管理监察支队安徽滁州239000

化工管理 2020年7期
关键词:危化品化工园区

曹孝平(滁州市应急管理监察支队,安徽 滁州 239000)

0 引言

化工行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行业、主要支柱产业,同时也是各类安全风险集中及易发生的生产领域。目前我国仅各类危化品从业单位就有30 余万户,涉及的主要危化品有3823 种。这些危化物品中约有70%以上具有易燃、易爆、有毒和腐蚀性强的特性。

化工园区涉及化学品的生产企业众多,生产、储存的危化品种类多、数量大、密集度高,能量高度积聚,加之各地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园区规划建设不规范,安全风险难以得到有效控制;同时,园区部分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不落实,安全管理混乱,造成大量的事故隐患,一旦操作或管理不当,就会发生事故,如未能及时、有效应急处置,极易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造成极大的人员财产损失和不良的社会影响,后果不堪设想。

1 化工园区发展现状

国外发达国家在二战结束后就兴起了化工产业带的建设,促进了战后经济恢复和腾飞。近20 年来,我国化工园区建设蓬勃发展,全国约有500 余家较大的化工园区,仅江苏省就有中石化南京化学工业园、扬州(仪征)化学工业园、中石化(泰州)开发园区等10 余家规模较大的化工园区。公开资料显示,2017 年江苏全省共有化工园区50 余家,化工企业逾5000 家,2017 年度,江苏省化工产业收入为2 万多亿元,全国排名第二。

笔者所在的安徽省滁州市,近年来化工园区建设发展速度也相当快。作为一个地级市,滁州目前已拥有省级化工园区1家,市级化工集中区4 家,各类化工企业140 余家。

2 化工园区存在的主要安全问题及原因

2.1 法律法规和管理机制的不适应

2.1.1 法律法规不健全

近年来,针对化工行业特别是危化品安全管理,国家颁布了《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法规、规章,但多为单行法规、规章,效力层次低,对责任人员处罚力度过轻等问题。虽然《安全生产法》对危化品安全管理也有相关规定,但比较笼统,执法标准及可操作性不强;而且,我国对危化品的立法还体现在消防法、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中,管理责任主体呈现多头、交叉的局面,一旦发生危化品事故,就存在事故责任划分不明确的问题。同时,国家关于化工园区的设立标准迟迟没有出台,危化品相关技术标准、规范的修订、完善工作也明显滞后。

2.1.2 行业管理功能弱化

在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前,化工行业由原国家化学工业部统一管理。管理对象清晰,管理效能易于实现。经济体制改革后,各个工业领域的生产安全问题统一由国家专门的安全管理部门管理,一段时期以来,不论是管理部门还是生产企业都出现诸多的不适应。比如。针对现负责社会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应急管理部门来说,其承担的安全管理对象和职责之多前所未有,不仅承担危化品、矿山、烟花爆竹、民爆物品、工贸行业等行业的安全生产监管职责,还承担安全生产综合监管、消防救援、自然灾害类应急救援等职责,造成对日常业务和事务性工作应接不暇;对化工业务的生疏和和缺乏专注也造成管理流于形式。目前,专门从事危化品监管的人员从部到县(市区)层层削减,部分县级应急管理局根本无专业人员从事危化品监管工作,导致危化品安全管理功能弱化。

2.1.3 园区安全管理体系不完善

化工园区不同于一般的工业开发区,其高风险、管理难度大、要求高的特性,要求园区必须建立起一套监控重大危险源、随时应对突发生产安全事故的安全管理体系,包括专门机构、专业人员、管理制度、装备设施等,但目前绝大多数的化工园区安全管理多由园区管委会的经济运行或招商部门代管,尚未成立专门的安全管理机构。

2.2 化工园区安全管理不到位

2.2.1 化工园区规划建设不当

目前,化工园区的规划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没有统一、规范的安全规划标准,造成了不同地区的化工园区发展水平高低不一,部分园区布局规划十分不合理,规划实施过程中领导意图随意变动,安全环保隐患大、问题多。同时,园区配套设施不健全,供水、供电、供汽等公共基础建设目前主要执行市政标准,不能满足化工园区的特殊需要,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园区安全风险。

2.2.2 化工园区运行安全管理不到位

一是入园项目未开展安全评估论证,入园门槛低。部分党政领导“先发展后安全”的思路依然存在,受制于经济发展的压力和不正确的“政绩观”,招商引资时安全准入把关不严,盲目引进一些工艺落后、安全风险大、效益差的项目,从源头上埋下了安全隐患,加大了后期安全管理的难度。

二是未按国家要求,及时组织开展化工园区整体性安全风险评价。化工园区作为特殊的化工企业积聚区域,企业间相互影响,安全风险叠加效应显著。开展园区整体安全风险评价,可以全面掌握园区安全容量和整体风险水平,提高安全风险预判和防范能力,但目前化工园区普遍存在进度滞后、敷衍了事、评价效果不佳等方面的问题。

2.2.3 产业升级与退出机制未形成

对已入园的危化品生产企业,没有严格按照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及时督促相关企业优化产业结构,开展技术改造和创新,造成既有园区安全隐患增多、安全风险积聚。

2.2.4 园区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悬空

一是安全管理混乱。部分企业负责人安全观念落后,安全意识不高,片面追求生产进度和效益,“安全第一”没有落实到行动上;少数企业法制观念淡薄,不依法履行安全设施“三同时”程序,未批先建、无证生产经营、违法出租生产装置等违法违规行为突出。如宜宾恒达科技有限公司“2018.7.21”重大爆炸火灾事故,事故单位安全管理混乱,未履行相关设计变更和变更管理手续,非法从事与备案批准项目不符的生产活动,导致事故的发生。

二是工艺设备落后。危化品生产企业生产工艺涉及高温、高压、连续化,往往对设备、装置有特殊要求,并且生产装置和储存设施向大型化、集约化和自动化方向发展,而一些企业存在设计标准低、安全投入不足、工艺技术装置落后、本质安全水平低等问题,缺少必要的智能自动化仪表和自动控制系统,物料、产品跑、冒、滴、漏现象成常态化,造成事故多发。如江苏连云港聚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12.9”重大爆炸事故,其生产装置无正规科学设计,工艺无正规技术来源,最终导致事故的发生,教训及其深刻。

三是从业人员素质不高。这是当前影响化工生产安全的最主要、最共性的问题。化工企业原料、产品多样化、生产工艺复杂化、生产装置集约化、科技化,这对安全管理水平和从业人员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但目前存在诸多问题:首先,从业人员素质、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危险作业岗位操作人员不具备基本化工专业知识,违章作业、冒险蛮干现象尤为突出。其次,教育培训力度不够、覆盖面窄,大多走过场流于形式,实效性很差。第三,专业人才匮乏,特别是自动化、仪器仪表方面的人才特别缺乏。笔者调研过县级辖区内的一个省级化工园区,整个园区共有各类危化品生产企业40 余家,员工近3500 人,涉及重点监管危化品的企业21 家,涉及危险工艺的企业18 家,涉及重大危险源56 个。其中一线生产工人中,高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比率达到80%以上,甚至于有小学文化及文盲人员在危险岗位操作,而且年龄偏大。究其原因:一是企业安全风险大,工资福利待遇低,招不到人;二是化工园区往往远离城区,配套生活设施不全,直接影响个人家庭生活和婚姻,人才流失非常严重。如对发生在张家口地区的中国化工集团盛华化工公司“11.28”重大爆燃事故追根寻源,就可以发现企业安全教育培训不到位、走过场,岗位操作技能培训不深入,是问题的重要原因。

2.2.5 应急管理能力普遍不高

危化品事故发生概率大,潜在危害严重。目前,全国大部分化工园区尚无专门的急救援队伍,园区应急救援主要依靠城市消防救援力量和园区部分规模较大企业的兼职应急救援力量,而且既有园区应急救援力量也较为分散,各自为战,资源未有效整合,形成合力,园区整体应急救援力量远不能满足要求。同时,针对化工园区装置集约化、大型化、风险积聚化给应急救援工作带来的新问题,如何提高应急管理能力和应急救援工作的可靠性,尚无明确的方法、经验可以借鉴。

3 对策措施

3.1 加快立法进程,强化园区安全管理

针对化工行业特别是危化品事故频发的现象,国家应迅速修订、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及时出台“危险化学品安全法”,明确化工园区安全管理机构的设置、安全管理的职责,从法律层面彻底解决园区的安全管理问题;加快出台化工园区设立、管理标准,及时更新、修订危化品相关技术标准、规范;加强各级应急管理部门和园区安全监管机构化工专业人员的配备,提高危化品专业管理机构的层级,逐步实现“专业事,专人管”、“有人管,管得好”的态势。

3.2 规范化工园区全寿命周期安全管理

3.2.1 规范化工园区安全规划管理

借鉴发达国家化工产业带规划、建设经验,规范化工园区的立项、建设、管理。立项前,要结合城乡总体发展和产业发展规划,统筹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科学选址,规范园区设立。要综合考虑化工园区平面布置、危险源情况、园区脆弱性目标、应急力量与应急资源情况、园区安全管理等因素,开展化工园区立项总体安全风险评估论证工作,从源头上把好安全关。首先,要合理布置园区功能分区,优化入园企业的产业结构,入园企业要有产业关联度,布局要合理,尽量做到产业一体化发展,减少物流安全风险,从而降低整个园区的安全风险;其次,兼顾化工园区安全容量控制要求,对入园企业实施总量控制。第三,要完善基础设施和公用工程配套,提升园区公共服务能力和信息化水平,推动园区安全、智慧、和谐发展。

3.2.2 强化化工园区运行管理

一是开展入园项目安全评估。建立入园项目安全评估制度,对入园项目工艺先进性、安全风险、经济效益等进行综合评估,优先支持投资规模大、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的高、精、尖及生态型项目入园。

二是加强日常安全管理。园区要设置专门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满足管理需要、具有化工背景的专业人员,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严格按照《化工园区安全风险排查治理导则》的规定,积极开展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对安全风险全面管控,保证安全生产。

三是严控园区安全风险。要尽可能的对园区实行封闭管理,尤其是对重大危险源和关键生产区域进行封闭化管理。要摸清园区企业情况,全面掌握园区“两重点一重大”分布情况和安全管理现状,定期对已建成投用的园区开展园区整体性安全风险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及时消除隐患。

3.2.3 建立和完善产业升级与退出机制

要督促园区企业加大安全投入,开展技术改造,推进技术创新,实现产业升级。对安全隐患大、整改无望、达不到国家相关安全技术标准的企业依法实施强制关闭退出。

3.3 严格落实企业主体责任

3.3.1 强化安全基础管理

一是建立健全并严格落实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符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二是设置安全管理机构,配备专业的专职安全管理人员,落实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总监和技术负责人安全职责等制度。

三是要督促企业严把招工关,化工关键岗位必须严格按国家规定配备相应操作人员。

四是严格落实安全设施“三同时”要求,加强化工过程管理和变更管理,从源头上把好本质安全关。

五是按照《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导则》规定,持续开展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建立台账,实行闭环管理。

六是深入开展以班组、岗位达标、专业达标和企业达标为主要内容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从根本上解决基层基础问题,固本强基,有效消除事故隐患。

七是严格事故调查处理和责任追究,提高违法违规成本,减少事故的再次发生。

3.3.2 实施安全技术措施

引导企业不断地获取安全、可靠的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首先,要提高自动化控制水平。结合企业自身的工艺特点、装置规模和可控程度等,设置自动化控制系统,对化学品的温度、压力、流量、流速、液位、物料比等指标进行准确控制;采用智能自动化仪表、安全仪表系统(SIS)等自动控制系统,减少现场人工操作,提高企业的安全自动控制水平,确保装置的平稳运行。其次,要提高安全设施水平。科学、合理设置超限报警、可燃有毒气体浓度监测报警、自动泄压、紧急切断、紧急联锁停车(ESD)等装置,有效提高装置防御异常状况的能力。

3.4 加强园区安全教育培训

园区要经常性开展安全警示教育,强化相关人员的安全意识;定期聘请化工工艺、仪表、机电设备、安全管理等方面的专家开展专题培训,夯实园区安全技术基础;督促企业严格执行安全培训教育制度,强调人人参与,定期识别安全培训教育需求并制定、实施培训教育计划。通过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文化素质和防范事故的能力,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

3.5 着力提升应急救援能力

园区要严格按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和《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的要求,建立和完善园区总体应急救援预案及专项预案,并与当地政府应急救援预案相协调。根据园区的实际情况和国家应急管理的相关要求,统筹建设园区各类公共消防站,有效整合各类应急救援队伍资源及物资装备,定期开展应急培训和应急演练,提高应急队伍和人员处理危化品事故的能力;要保障应急物资储备,确保所有应急物资装备正常、适用、完好。要督促企业依法建立健全应急救援体系,担负事故发生时第一时间启动,先期救援的职责,有效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园区要严格执行24 小时应急值班值守制度。

4 结语

综上所述,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是确保化工园区安全生产的总则。随着化工行业的高速发展和化工技术的进步,对化工园区的安全生产管理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化工园区安全管理工作必须要有新思路,新举措,并及时贯彻执行于实际工作中,从而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整体水平,促进生产安全、员工安全、园区稳定、社会和谐。

猜你喜欢

危化品化工园区
《化工管理》征稿简则
《化工管理》征稿简则
《化工管理》征稿简则
《化工管理》征稿简则
江阴市“三个创新”打造危化品安全监管新引擎
海上危化品运输船舶紧急过驳应急处置
危化品运输岂能有乱象
苏通园区:激荡开放潮 十年再出发
“互联网+”赋能危化品仓储物流安全
园区的开放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