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技术在烹饪教学中的应用
2020-01-15张晨阳福建省厦门市工商旅游学校福建省厦门市361024
张晨阳 福建省厦门市工商旅游学校 福建省厦门市 361024
引言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指导意见》为烹饪教学信息化发展提供了政策依据。在新教育政策指导下,教育信息化是烹饪教学改革创新的根本路径。本文分析信息化技术在烹饪教学中的应用意义,探究信息化技术在烹饪教学中的应用策略,为烹饪教学更好地运用信息化技术提供有效理论依据。
1 信息化技术在烹饪教学中的意义
1.1 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应将信息化技术运用于烹饪教学当中,可以利用新媒体技术进行情境教学,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增强学生学习兴趣。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传统教学模式手段单一,教师通常采用讲解式教学,课堂氛围缺乏活跃性,学生兴趣不足。而信息化教学模式不仅丰富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还提高了教学技术水平,通过将课程知识点以文字、图片、视频、图像等形式呈现出来,实现动静结合,调动学生学习兴趣[1]。
1.2 提高学生专业知识技能
在烹饪教学当中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建立知识结构,增强学生专业知识运用能力。信息化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主要区别在于:传统教学模式通常是采用文字表述专业知识,不利于学生理解。而信息化教学模式通过视频、图像等形式展示专业知识,学生可以更加清楚了解烹饪专业知识实用效果,便于提高学生专业知识应用于实际的能力。另外,互联网资源丰富,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这一优势,搜索相关专题讲座视频等教学资源,学习他人优秀教学方法,丰富自身教学经验,提高自身教学水平,有利于提高学生专业技能。
1.3 强化学生创新意识
创新性、创造性教学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提升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信息化技术可以模拟真实烹饪场景,让学生更有真实感和代入感,有利于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及其运用途径。另外,计算机模拟技术可以进一步优化教学设备,提高教学技术水平。在烹饪实训教学活动过程中,学生可以利用模拟技术自由发挥个人想象力及创造能力,模拟各种复杂、难度高的实践,有助于强化学生创新意识。
2 信息化技术在烹饪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2.1 课前预习
有效课前预习有助于更好地开展烹饪专业课程教学,还能让学生意识到自主学习的重要性,进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技能。在实际当中,学校可以应用信息化技术建设信息教学服务平台,为师生提供公共学习交流平台。在上课之前,学生可以使用手机登录该服务平台,结合接下来将要学习的知识点,搜索自己所需的视频课件。在学习过程中,可利用平台疑难答疑功能解决学习问题,还可与教师、其他学生进行线上互动、讨论,提前了解专业课程知识。例如,在食品雕刻工艺课程教学当中,教师将事先制作好的微课视频上传至学习平台,让学生先自行观看,明确食品雕刻流程和特点,找出自己认为的难点。,同时,通过Flash、视频、相册等方式可以反复观看教学视频,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2]。
2.2 课中学习
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一般是采用现场演示方式进行教学,由于受场地、教学工具、设备等方面因素限制,使得教学内容复杂化,部分学生在学习烹饪重点内容时不容易快速理解并掌握。而运用信息化技术进行教学,教师可以将事先录制好的教学视频制作成微课件,上传至教学服务平台,这样学生可以直接通过手机观看微课视频,还能反复观看,极大程度上增强了教学效果。另外,教师还可以通过直播形式进行教学,学生可以一边观看教师操作流程,一边进行实践操作,便于学生直观了解烹饪流程,提高学生专业实践能力。
2.3 课后复习
课后复习有助于学生巩固专业烹饪知识,还能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加深学生对专业知识理解程度,进一步完善专业知识体系,进而更好、更快地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实际教学后,教师要接本课堂教学内容布置课后实践作业,以检验学生学习情况,如任意完成一件食品雕刻作品等。学生可以通过校内学习APP、云课堂等学习平台进一步巩固课堂教学内容,加深理解,找出不足之处。同时,学生通过教学服务平台查找自己需要的学习资源,自主完成学习任务。在这过程中,学生可以利用学习平台发布线上答疑任务,或与教师进行一对一交流,如此一来,成功打破了传统学习模式在时间、空间方面的限制,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自主学习,提高学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