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内外智慧养老平台现状

2020-01-15万立军王琳刘宗波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20年5期
关键词:养老老年人智慧

万立军 王琳 刘宗波

(哈尔滨师范大学管理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5)

随着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民众对养老问题的重视及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养老产业已经成为国内外重点的研究对象之一。智慧养老平台为目前养老问题提供了新的模式与解决思路,这引发了国内外学者的诸多探讨与研发浪潮。为全面了解智慧养老平台的研究动态,进一步推进我国智慧养老平台更好发展,本文对国内外有关智慧养老平台的技术、业务模式方面文献进行梳理,总结国内外在智慧养老平台研究中的缺点与不同。

1 国内外智慧养老平台发文情况

国外以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为数据源进行检索,以:(smart pension platform) OR :(pension platform) OR :(online pension platform) 为主题进行论文的检索与筛选,共搜索到符合论文题目的文献共34篇。国内以“智慧养老平台、互联网+养老平台”关键词在《CNKI全文数据库》进行检索与筛选截止到2019年6月16日共搜索到185篇有效文章,其中核心期刊、CSSCI论文共16篇,(2014~2019年分别为10、15、25、35、55、65篇),随着国家对智慧养老的逐渐重视从2014年起学术界对智慧养老平台研究逐渐增多,论文发表量呈逐年递增态势。

根据目前国内外对智慧养老平台的文献发布量显示,国内外对于智慧养老平台的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相较于国内,国外对于智慧养老的研究起步较早,在技术研究方面比国内更加深入,研究内容更偏向于平台某一方面的实际应用,例如远程医疗、远程健康监护系统、无线传感系统及虚拟养老院的建设等方面。而国内对于智慧养老平台的研究偏重于理论研究及模型构建,研究主要集中在概念界定、模型构建、供给研究、现状与对策研究等方面,技术层面研究仍然较浅。

2 国内外智慧养老平台内涵解析

国外在20世纪后期便面临着严重的老龄化问题,严重的老龄化及昂贵的医疗费使得很多老年人不得不在家养老,同时互联网、传感器等科学技术的发展,也推动了养老产业的不断进步,因此许多学者也对此进行了研究,希望能够借助移动技术、互联网等帮助老年人在家中便享受到养老服务。在国外例如美国的智慧养老平台一般建立在智慧家居的基础上〔1〕,研究内容也主要围绕着智能家居进行展开。2012年英国生命信托基金正式提出“智慧养老”理念,目的是借助传感器、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改变传统的养老模式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医疗健康、生命动态检测等服务,让老年人能够享受到高质量养老生活〔2〕。随后国内外学者也开始对此进行了研究与补充。从技术角度看张蕾等〔3〕强调智慧养老平台是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手段,将医疗信息与服务资源进行共享与融合的一种智慧养老平台。Majumder等〔4〕认为智慧养老平台集合传感器、现代移动设备、通信技术能够让老年人待在家中享受医疗监测与健康服务。从服务角度看,何迎朝等〔5〕强调“智慧养老平台”能够帮助老年人解决生活照料、医疗健康、生活缴费等方面的问题,使居家的老年人足不出户便能享受到机构养老所能够享受到的服务。Pires等〔6〕认为智慧养老平台能够让老年人在家中就能享受到特定的家庭医疗服务,提高老年人的健康质量。从功能角度看党倩滢等〔7〕则认为“智慧养老平台”相较于传统的养老模式更能够提高养老生活质量、减轻子女压力、降低政府养老负担、促进智慧养老产业未来发展。

总体而言,智慧养老平台就是利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以老年人的需求为导向,将老年人、养老服务商、政府部门等进行对接,为老年人提供方便快捷养老服务的一种智能平台。

3 国内智慧养老平台研究现状

从目前对于国内智慧养老平台的研究情况看,学者们对智慧养老平台的研究主要围绕着探索与研究展开,国内最早发布关于智慧养老平台研究的文献来源于朱晓凤〔8〕在2013年发布的基于Android 技术对智慧养老平台的研究,随后国内对于智慧养老相关领域的研究逐渐增加。2016年由于各地区对智慧养老平台建设逐步推进,国内对于智慧养老平台的研究也从概念界定、模式探究过渡到对智慧养老平台现状分析及对策提出方面等研究。2017年之后,学术界对智慧养老平台的研究也变得更加注重实际,从对智慧养老平台理论框架的研究转移到某一模块具体的设计中,在平台的设计上也更关注老年人在生活方面的实际需求。从2013年至今智慧养老平台在模式探究、现状、对策思考等方面始终贯穿着智慧养老平台的研究历程,这说明我国对于智慧养老平台的研究仍处于较浅层次,但研究内容也逐渐从理论层面研究向实际应用层面过渡,这也意味着我国对于智慧养老平台研究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通过对国内智慧养老平台文献的阅读与总结可以发现我国目前智慧养老平台文献的研究总共分为两类,一种是以自然科学视角出发以技术为特征对智慧养老系统的研究,另一种是以社会学角度出发以业务运营为特征对智慧养老平台的研究。

3.1技术视角下对智慧养老平台模式研究 技术是智慧养老平台发展的基础,智慧养老平台的发展离不开物联网、人工智能、智能辅助设备等技术的支撑,从技术角度看,智慧养老平台是多种技术组合而成的应用平台。因此在智慧养老平台设计中如何运用技术,让老年人的生活更加智慧、便捷,享受到智慧养老的乐趣,是当前国内学者研究重点之一。而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为主的智慧养老平台更受关注。

3.1.1物联网在智慧养老平台中的应用研究 物联网技术是能够将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信息进行交换。能够利用传感器、摄影设备等工具为养老平台提供信息传输、定位、监控、智能呼叫等技术功能〔9〕。例如:陈国清〔10〕从物联网的概念出发,探讨了物联网在智慧养老中的应用问题,并建立了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养老平台。张长海〔11〕利用物联网、摄像设备、传感设备等为老年人设计的智慧养老平台,该平台能够为老年人提供视频监控及紧急求助等服务。杨静等〔12〕则对物联网在智慧养老平台建设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3.1.2云计算、大数据等在智慧养老平台中的应用研究 云计算是在物联网发展的基础上,为解决信息存储、处理等问题而产生的,在信息处理方面更加安全、适用、经济。而大数据技术则是在云计算的基础上将大量的信息资源进行专业化的处理,为老年人提供精准高效服务的智能手段〔13〕。目前在智慧养老平台研究中更多则是将二者结合起来进行设计与研究。例如李莉等〔14〕从资源整合的视角出发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为基础设计出智慧化综合养老服务平台,探究养老服务业供给方与需求方之间的平衡。吴非等〔15〕等认为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是将养老、医养结合、健康管理三者融合的有效手段,并以此为基础设计出养老云服务平台。杨韬等〔16〕分析出目前智慧养老信息平台存在的技术问题,并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对社区养老平台进行了研究。除此之外蓝牙、移动技术等也在智慧养老平台中进行了应用,例如姚国勤等〔17〕利用蓝牙技术为老年人设计出智慧养老监护体系。戴伙进等〔18〕基于GIS空间技术和Web GIS技术,为老年人搭建网格化的智慧养老平台。董晓丹等〔19〕依托物联网、移动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设计出依托于服务机器人的智慧养老平台。这些技术都大力推动了智慧养老平台的发展,但是这些技术研究与开发的力度仍然不够,需要进一步进行探索与开发。

3.2智慧养老平台业务运营研究 为老年人提供满意的养老业务,始终是智慧养老平台运营中的核心目标。因此智慧养老平台业务模式的好坏也是其存在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我国对智慧养老服务平台的研究在智慧养老平台服务模式上,不同学者对养老服务平台业务模式进行了创新。

3.2.1需求视角下智慧养老平台模式研究 需求视角下服务模式研究主要关注点围绕着老年人对于养老服务的不同需求展开。例如从服务需求视角来看黄伟等〔20〕从老年人服务需求的角度出发,从服务的内容、手段、供给机制、需求等4个维度设计出智慧养老服务平台。从老年人医疗需求角度傅畅〔21〕根据居家老人当前的医疗现状设计出居家老人医疗服务平台,保证老年人的舒适、便捷。邰蕾蕾等〔22〕将中医与养老平台相结合设计出基于中医健康的健康养老服务平台。从老年人互助需求来看梁磊等〔23〕基于时间银行理论设计出互助式的智慧养老平台,在平台中老年人相互之间进行帮助与照顾。赵爱明等〔24〕分析了目前市面上积分养老存在的问题,探讨出基于网络平台的积分养老新模式。

3.2.2运营模式视角下智慧养老平台模式研究 目前国内对于智慧养老平台运营模式研究主要围绕着O2O模式进行展开,O2O模式主要是线下服务商利用互联网平台对自己的产品或服务进行销售,同时消费者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浏览,选择适合自己的商品进行购买。智慧养老平台可以利用O2O模式将老人与服务商进行连接,解决供给与需求的矛盾〔25〕。例如郭丽娜等〔26〕进行了基于O2O模式对智慧养老平台进行了设计与研究。

4 国外智慧养老平台模式研究现状

由于人口出生率的降低及老年人口数量的不断提升,许多的发达国家19世纪后期就已经迈入了老龄化阶段〔27〕,老年人口数量与国家所能提供的养老服务数量相差甚远,而高昂的老年护理机构养老费用使得很多老人不得不选择居家养老,针对此现象很多国家早在19世纪便进行了养老方面的探索〔28〕,直至目前国外绝大多数对智慧养老平台研究仍围绕着居家养老系统进行展开,

4.1技术视角下对智慧养老平台的研究 从技术视角来看,相较于国内,国外更重视技术在智慧养老平台建设方面的应用。因此国外在智慧养老平台建设中更普遍采用传感器、执行器、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手段,进行综合运用,同时重视平台的扩展性与可开放性,研究内容主要围绕着远程照顾、远程医疗、智能辅助设备及健康数据监控等内容进行设计研究〔4〕。Jih〔29〕利用智能技术与物联网技术,为老年人设计出综合性智能养老平台及CASIS系统,该平台主要包括路径导航、医疗保健系统、虚拟社区等内容,满足老年人的日常生活需要。奥地利学者Thomas借助环境辅助生活技术将家庭自动化、医疗辅助设备、传感器相结合为独居老年人设计出智慧养老平台〔30〕。Fahim等〔31〕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移动设备等智能技术设计出智慧养老平台。

4.2业务运营下智慧养老平台模式研究 国外对于智慧养老平台在业务运营模式的研究较少,在业务模式研究方面主要围绕着生活需求、社交需求、医疗需求、安全需求这几个模式进行展开。Hussain等〔32〕根据残疾老年人的医疗服务需求设计出健康应急服务平台,该平台能够为残疾老年人提供及时的医疗服务。Alaoui等〔33〕借助电视机为老年人设计出环境辅助生活平台,老年人可以通过电视机对养老平台寻求服务。从社交需求视角来看Bothorel等〔34〕为老年人提出基于社交服务的智慧养老网络平台,希望能够借此帮助老年人克服孤独感。

5 总结与展望

通过对国内外研究情况的对比,可以发现国内外对于智慧养老的平台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但是国内对于智慧养老平台开发与研究的积极性明显高于国外。从政策上看,国外很早就将智慧养老纳入了国家养老战略中,并大力支持智慧养老的发展,例如美国的医疗服务车队(移动医联网)、德国的智能辅助生活系统(AAL)、英国的全智能养老系统等〔35〕。在国内,全国老龄办率先提出“智能化养老”的理念,鼓励支持开展智慧养老的实践探索,并随后颁布了《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36〕、《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7~2020年)》〔37〕等指导政策。但对比来看国外比国内政策实施更早,发展也更为完善。

从研究内容上看国外对于智慧养老平台的研究主要以技术为导向,对于远程医疗、健康数据监控、智能辅助设备等方面研究较为透彻,而理论研究也主要围绕着实践进行展开。国内在智慧养老平台研究方面已经逐步逼近国外,但对于智慧养老平台研究仍主要以理论研究为基础,对于模式探究、技术应用、现状调查也均有涉及,但研究较为片面。目前我国智慧养老平台已经从理论研究深入到实践应用中,但新的问题也随之而生。事实上,我国目前对于智慧养老平台的研究并不能满足我国智慧养老平台研究建设的需要,智慧养老体系建设是一个极具复杂的工程,绝不可能一朝一夕就能建成。因此,通过对智慧养老平台文献的研究,未来我国智慧养老平台的研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重加强。第一,加强对智慧养老平台技术方面的研究。相较于国外对于智慧养老平台研究情况上看,我国对于智慧养老平台的研究与国外相比差距较大,在技术方面的研究尚不成熟,例如远程医疗、数据库链接、老年人行为检测等方面依然存在问题。目前我国对智慧养老平台服务模式研究绝大部分仅是从理论角度进行探讨,很少考虑到实践中的应用问题。同时平台在进行设计中缺乏对于数据的真实性及能否及时更新等方面的考量。而国外在此方面的研究已经达到较为先进的水平。

因此我们要积极引进和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发现我国自身在技术方面的缺点与不足,真正让老年人体会到智慧养老所带来的乐趣。第二,注重发掘老年人真正的生活需求。通过对当前经营的智慧养老平台研究发现,智慧养老平台出台的很多功能仅是表面智慧,然而操作繁杂,许多老年人经常因为没有弄懂而弃用。我国目前的很多智慧养老平台都仅是对以前的智慧养老平台的照搬照抄,缺乏新意。对于智慧养老平台的设计,应根据使用地区老人的实际情况进行设计与研究,发展自身的特色。第三,重视平台之间的信息沟通与融合。目前我国的智慧养老平台信息沟通方面仍存在着许多的问题,信息碎片化与信息共享方面仍存在较大困难,平台与平台之间、政府与平台之间、平台与企业之间并没有实现真正的互联互通,而智慧养老平台的发展仍需要政府、医院、企业等各项数据进行融合,打破各界之间的数据障碍,建立数据库,让它们真正形成一个整体,共同促进智慧养老平台发展。

猜你喜欢

养老老年人智慧
认识老年人跌倒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养老生活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越来越多老年人爱上网购
养老更无忧了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
养老之要在于“安”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