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下的化工教学模式的实践探析
2020-01-15吕玉楼无棣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山东无棣251900
吕玉楼(无棣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山东 无棣 251900)
0 引言
教育改革下,校企合作成为化工教学实现创新发展的重要路径。通过开展校企合作,化工类专业能够有效弥补自身在实践教学条件方面存在的不足,推动现阶段化工教学中存在的过分偏重理论教学而未能给予实践教学应有关注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促进化工类专业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与专业核心能力得到发展,与此同时为学生提供了解化工行业前沿发展、了解化工类专业相关工作岗位具体工作内容与工作要求的机会,推动学生快速完成角色心理转变,助推学生顺利实现个人价值。为此,化工教学实践之中,教师应正视现阶段所存在的各方面问题,深化对于化工教学重要价值与意义的认识,采取科学措施构建高效化工教学校企合作模式,力求切实改善化工教学整体质量。
1 现阶段化工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化工类专业的主要教学内容是化学加工工艺应用和化工设计相关的化学理论、工程理论及化学实验技能、化学单元操作技能等理论与实践内容,主要人才培养目标则是培养兼具深厚专业理论知识功底与较强综合实践应用能力的复合型化工人才[1]。然而,现阶段大部分学校在化工教学实践之中,都存在过分偏重理论教学的倾向,对于化工实践教学,则未能给予应有重视,不仅没有构建完善年的实践教学体系,而且也未能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化工实践机会,这是制约化工教学水平提高的一项主要因素。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化工实践教学对于教学器材、实验环境以及教师的综合素养等均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学校自身难以充分满足这些要求。
与此同时,化工类专业教师在教学理念上较为陈旧落后,仍然沿袭机械固化的单向灌输式教学模式,导致学生在化工学习中处于较为被动的地位,提不起化工学习兴趣与实践热情,因而教师难以有效地组织化工教学。
此外,现阶段化工教学往往将教学内容局限于既定的化工教材,却未能根据化工领域与化工行业的实践发展需求,对教学内容加以有机拓展和补充,因而难以有效促进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实践素养实现提升。
2 化工教学开展校企合作实践的意义分析
2.1 有利于增强化工教学的实践气息
通过开展校企合作,化工专业能够以市场为导向,紧跟化工行业的发展步伐,对教学内容进行丰富和拓展,让学生能够掌握前沿化工理论和最新化工实践技能[2]。与此同时,校企合作能够切实促进化工教学提高实践教学比例,结合化工类专业的具体工作岗位,优化设计化工教学方案,推动化工教学与就业市场之间形成有几家贵,构建产学研一体化的化工教学体系,帮助学生形成完备的化工知识体系和良好的化工实践应用能力。
2.2 有利于改善化工教学的整体质量
校企合作下,学校承担化工理论授课职能,而化工实践教学则由学校与企业共同展开,学校可以利用企业所拥有的实验器材和实验环境,组织学生开展化工 实践,推动学生在实践之中深化对于化工理论知识的理解,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化工实践应用能力。与此同时,校企合作能够推动化工类专业转变教学模式,在教学实践之中引入“双导师制”等创新性教学方法,进一步促进化工教学质量得到改善[3]。
2.3 有利于提高学生毕业设计可行性
校企合作模式还能够切实提高化工类专业学生毕业设计的可行性,让学生的毕业设计方案能够真正得到实践检验,让学生在开展毕业设计实践的过程中,了解更为丰富的化工实践案例、感受真实的化工实践体验,以此确保毕业设计方案真正符合化工实践要求。与此同时,化工类专业可以推动企业实施学生的优秀毕业设计,进一步增强学生参与毕业设计的积极性与主体性[4]。
3 校企合作下创新性化工教学模式的实践构建路径
3.1 校企合作构建化工教学管理模式
校企合作背景下,学校与企业首先应重视通过合作构建化工教学管理模式,重视建设校外化工实践基地,应用这一基地开展化工实践教学和实践教学管理工作,从而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化工实践机会。在构建化工教学校企合作管理模式的过程之中,学校应重视与合作企业展开交流,建设联合会议制度,重视通过开展会议,明确校企合作的具体内容与实践方向,对校外化工实践的具体内容和实践要求加以规定,重视记录学生在化工实践之中的表现,以此对化工实践教学方案加以系统完善,进一步完善化工实践教学体系与教学模式。与此同时,学校应重视加强对于学生校外化工实践状况的监督与指导,定期总结校企合作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不断促进校企合作化工实践教学质量得到改善[5]。
3.2 校企合作构建化工教学考核模式
校企合作下,由于化工专业学生的培养主体拓展为学校与企业双方,因此化工类专业应相应转变学生学习情况考核模式,转变过去以终结性考试作为检验和评估化工类专业学生学习情况唯一方式的做法,重视拓展化工教学考核工作的范围和内容,使得学生能够获得更为多元全面的评价[6]。首先,化工教学应完善理论教学考核方式,将终结性理论考试转变为过程性理论考试,重视在学生化工学习的各个阶段展开理论考核,以此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避免学生采取“临时抱佛脚”的应付做法,切实推动学生构建起完善的化工理论知识体系;其次,学校应重视与化工企业一同设计化工实践考核方式,调动企业参与对于学生校外化工实践与实习情况的评价之中,根据学生的真实实习情况与实践表现,给予学生评价,进一步帮助学生发现实践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推动学生不断完善化工实践学习习惯与学习行为;最后,学校应重视与企业一同对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工作适应能力和职业素养发展状况进行评定,以此为学生的个人职业发展提供科学参考与指导,推动学生在毕业后顺利走上化工专业相关工作岗位。
3.3 校企合作构建化工教学资源共享模式
缺乏完备的实验条件和实验资源,是学校难以有效开展化工实践教学的重要原因[7]。为此,校企合作下,学校应重视构建化工教学资源共享模式,推荐合作企业共享化工教学资源,尤其应重视推动合作企业提供化工实验环境与实验器材,从而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化工实践机会,使得学生能够在实践中深化对于化工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此同时,学校应重视推动合作企业为学生提供实习参与机会,让学生通过参与实习,进一步明确化工专业相关工作岗位的具体实践工作内容和工作要求,结合所了解的内容,对自身行为加以规范,从而促进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与职业素养得到全方位发展,推动学生完成角色心理转变,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和职业素养。
3.4 校企合作构建化工教学对口培养模式
校企合作下,高校应重视将校外化工实践基地培养为学生主要的实习基地,进一步深化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与合作企业共同打造对口培养模式[8]。首先,学校化工类专业教师前往企业展开实地调研考察,与企业自身员工进行深度交流,以此了解化工行业的前沿发展以及真实的实践案例,在此基础上开发设计化工教学校本教材与校本课程,以此进一步衔接化工类专业与合作企业之间的关联;其次,化工类专业应重视建设“双导师制”,即由学校导师与企业导师共同对学生进行指导、共同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与考核,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更为具体全面的针对性建议。与此同时,可以在“双导师制”的基础上开展化工实践设计竞赛,由双导师制共同指导学生小组进行化工设计,以竞赛的形式增强学生的化工学习主体能动性,进一步增强化工教学的实效性;最后,学校应推动企业与优秀毕业生和优秀实习生直接签订劳动合同,进一步增强人才培养的对口性,推动学生顺利走上化工相关工作岗位,促进学生个人就业价值得到实现。
4 结语
从化工专业教学的特征出发,在化工教学的实践中,应正视现阶段化工教学中所存在的教学模式机械固化、过分偏重化工理论教学而未能给予实践教学应有重视等一系列问题。重视加强对于校企合作方式的重视力度,深入认识在化工教学之中开展校企合作对于增强化工教学的实践氛围,改善化工教学的整体质量以及提高学生毕业设计可行性等各个方面所具备的重要意义。
本文主要分析现阶段化工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阐述校企合作实践对于化工教学的意义,在此基础上,探讨校企合作下构建创新性化工教学模式的实践构建路径。作者旨在着力在实践之中构建化工教学管理、考核、资源共享和人才对口培养模式,最大化实现校企合作在改善化工教学整体质量、提高化工人才培养水平等方面所具备的价值与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