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域下“医养结合”社区养老模式

2020-01-15尹雨晴刘晴偲张洁梁百慧陈燕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20年14期
关键词:医养结合医养养老

尹雨晴 刘晴偲 张洁 梁百慧 陈燕

(湖南中医药大学 1护理学院,湖南 长沙 410208;2人文与管理学院;3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4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人口老龄化是世界人口发展的普遍趋势,是世界各国都要面临的严峻挑战〔1〕。根据流行病调查,估计到2035年,我国人口结构中,老年人口将占29%。另外,独居老人逐渐增多,仅依靠其子女完成照护,无法满足其多方需求〔2〕。近年来,为切实解决这一社会问题,政府出台多项政策,大力提倡社区养老服务。虽各地进行诸多探索,取得显著成效,但目前仍存在些许不足之处〔3〕。因此,在文献查阅、整理的基础上,本文对现域下“医养结合”社区养老模式现状进行综述。

1 “医养结合”社区养老模式构建的必要性

老年人群慢性疾病高发〔4,5〕,且患病率仍不断上升〔6~8〕。众所周知,对于慢性疾病重在预防,长期监测,切实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才能将疾病所致损伤降至最低从而使老年人生活质量得以保障。然而,老年群体由于其生理特征,认知功能减退,其健商水平普遍偏低,健康知识缺乏,健康意识薄弱,健康行为欠缺,以致健康易受到损害。因此,将医疗融入养老过程中,加强对老年人群的健康照护,丰富其健康知识内容,促进其健商水平的提升,对其趋利避害提高生活质量尤为重要。董潘敏等〔9〕调查显示,老年人对医疗照顾服务等多方面需求存在差异,针对不同个体应采取“差别化”照护方案,以满足其各方面需求。有研究从政府、机构、老年群体等多视角探寻助推我国社区居家养老的发展措施,发现老年居家养老服务涉及面广泛。其中,对于老年人群是否能得到相应的居家照护,取决于其医疗保健需求能否得到满足〔10,11〕。由此可见,针对老年人健康养老市场的快速增长,探索创新的社区养老服务模式以利用多种社会资源满足老人的多方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国家高度重视“医养结合”产业的发展,近年来相关文件层出不穷。2013年,国务院相关文件指出,须将养老服务与医疗服务相结合〔12,13〕。而后,于2015年对此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且在十九大报告中,再次提出推进“医养结合”发展。因此,在国家政策的强大支持下,构建符合当前我国国情的老年“医养结合”社区养老服务模式具有得天独厚的政策优势,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2 国外医养结合社区养老模式建设现状

自1970年以来,美国已经建立了老年人全面照护系统,其主要优势是将老年人所需的各类护理服务相结合〔14,15〕。通过对老年群体的全方位照护,减少其生活质量下降。在英国,社区护理系统由多类人员组成,不仅局限于专业人员,以便更好地为老年人群服务〔16〕。这一体系主要通过上门服务的方式开展老年人群照护工作,以满足老年人的健康需求,促进其生活质量的提高〔17〕。这一方式在满足老年人各方需求的同时,也拉近了服务提供者与接受者之间的距离,可以更好地捕捉潜在健康问题。日本则实施护理保险制度,为需要照护的老人提供社会性援助服务〔18〕。通过“保险”这一巧妙地途径,既减轻了老人经济负担,又满足了其因民族文化所致地自尊心理。“人群观、集体努力和预防为主”是澳大利亚公共卫生的3大核心要素〔19〕。同时,通过社区相关组织向老年人群提供必需医疗服务〔20,21〕。此外,为保障卫生服务质量水平,澳大利亚通过立法的方式进行全面监管〔22〕。简而言之,国外社区养老体制的发展比较成熟,各个国家的模式各有千秋,且非常符合其国情。因此,在充分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建立具有“本土化”特征的养老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3 国内医养结合社区养老模式建设现状

我国传统养老模式具有“医养分离”的弊端,当老人需要医疗照护时,往往需要在社区或住所与医院之间奔波,病情严重者选择住院治疗,不利于老年人的健康促进与维护〔23〕。有研究指出,有些养老机构为规避风险,尽可能地吸纳具有生活自理能力的老年人入住,而将需要照护的老人拒之门外;此外,在综合性医疗机构存在此类严重现象,即需要长期康复护理的老年人及其家庭长期占用病床,以降低疾病风险〔24,25〕。由此可见,在此模式下,老年人群的养老照护得不到全覆盖,且医疗资源浪费严重,不能很好切合社会发展需要,需逐步调整。

2005年,多位学者提出“医养结合”概念〔26〕,后续学术界对此逐步展开相关研究。沈婉婉等〔27〕深入探究了上海市多元化养老模式的开展。李杰〔23〕、王贇等〔28〕对青岛市新型养老模式进行深入调研。景思霞〔29〕通过调研分析,其结果为医养结合养老模式个性化构建提供借鉴。伍国铭〔30〕通过系统调研,验证了进行医养融合发展的可行性。由此可见,诸多研究者通过开展各地深入调研,逐步明晰了我国发展“医养结合”的可能,并且为构建老年人群喜闻乐见,切实为现有社会问题的医养结合养老模式提出了初步方案,为后续研究的开展奠定的坚实基础。

虽然,医养结合社区养老模式受到广泛关注,但对于医养结合社区养老模式的构建目前尚未形成完整体系,仍然存在些许问题。其一,国内某些学者对医养结合概念理解存在偏差。部分研究者认为“医养结合”即在养老院开设医务室,或在医院增加养老病床数量。但是,很明显,由于医养结合机构试点工作的进行,出现了一些瓶颈问题,例如较高的空床率和医疗设施的浪费。或许,医养结合不仅限于“医院+养老院”这么简单,其内涵有待进一步充分挖掘。其次,目前我国医养结合的重心设定有所偏移。就目前而言,老年人有三种基本的养老方式选择,即“社区养老”、“机构养老”及“居家养老”。然而,研究发现,90%老人倾向于居家养老〔31〕。因此,医养结合的初衷,不仅仅是增强养老机构的医疗能力,而是提高全体老人“医”、“养”服务的可及性。其三,医养结合社区养老模式的构建应充分考虑老人个体化的需要。由需求层次理论可知,需求的期盼是循序渐进的,会因个体多方因素的影响而发生改变〔32〕。因此,需因人、因时提供不同服务,而非“一刀切”。有研究指出,开展基于个体养老偏好的健康养老模式,对于精准对接老人的不同需求,充分满足老年人生理需求(即马斯洛需求层次中最低要求),对为进一步不断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奠定基础具有重要意义,并且在其实证研究中得到肯定,值得推广〔33〕。

综上所述,老年人群随着其身体功能的逐步衰退,认知功能下降,以致其健康易受到损害,为保障其晚年生活质量须做到“医养结合”。因此,“医养分离”养老模式已不再适用。为更好地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诸多学者对此展开多方位研究。自“医养结合”社区养老政策提出后,我国多地开展了相应的建设与研究,在取得成效的同时,也暴露了些许问题。因此,如何精准对接我国现阶段老人的不同需求,构建“医、养、文”一体化的社区养老模式,任重而道远。

猜你喜欢

医养结合医养养老
医养当兴
养老生活
基于CiteSpace的我国医养结合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分析
农村医养结合运行机制构建研究
养老更无忧了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
刘贵芳和总理谈了谈“医养结合”
唐山推进“医养结合”型养老模式的政策研究
医养结合实施现状及对策研究
养老之要在于“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