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高危妊娠孕妇进行孕期管理对改善其妊娠结局的临床效果分析

2020-01-15李春梅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8期
关键词:母婴孕妇管理

李春梅

(铁岭市卫生健康事务服务中心铁岭市妇幼保健院,辽宁 铁岭 112000)

高危妊娠是指孕妇在妊娠期间出现某种疾病,比如高血压以及糖尿病等会威胁孕妇以及胎儿或者新生儿生命安全的一种临床症像。高危妊娠近年来发病率明显升高,在妊娠过程中出现高危妊娠需要及时处理,改善母婴结局。近年来卫生部对于孕产妇的管理出台较多文件,旨在通过加强妊娠期管理降低高危妊娠率发生,并降低孕产妇以及围生儿的病死率[1]。根据以上情况本次重点分析高危妊娠孕妇进行孕期管理对改善其妊娠结局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础资料来源:50例高危妊娠孕妇与2017年2月至2019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管理以及分娩,以此群体为研究对象,合并糖尿病患者26例,合并高血压患者19例,合并其他疾病患者15例。按照孕期处理方式分为A组及B组,A组26例孕妇年龄为20~37岁,平均(26.3±2.4)岁,孕周10~29周,平均(17.5±1.2)周,初次妊娠16例,再次妊娠10例;B组24例中年龄为21~35岁,平均(24.6±2.0)岁,孕周10~29周,平均(17.5±1.2)周,初次妊娠12例,再次妊娠12例,分析两组孕妇一般资料差异不显著,可进行组间数据比较。

1.2 方法:A组做好常规管理,比如密切监测各项指标,按照医嘱指导孕妇注意休息和饮食;对孕妇开展合适心理疏导,对于孕周>18周的孕妇叮嘱每天记录胎动次数。B组开展合理孕期管理。

1.2.1 健康教育。告知孕妇高危妊娠对于怀孕以及分娩的影响,并说明积极配合处理后可改善分娩结局,不需要有太大心理压力。以上操作不仅可以引起孕妇及家属重视,还能缓解孕妇心理压力,提高孕妇配合力度。对高危孕妇讲解一些高危因素以及必要干预措施和预后效果,使得孕妇及家属明白通过相关指标检测以及管理可控制不良情况发生。

1.2.2 干预管理。根据不同高危因素开展针对性干预管理,对于具有瘢痕子宫、不良孕史以及双胎等高危孕妇需要加强观测,发现出现异常情况需要采取措施,必要时可采取终止妊娠措施,保证母体安全。对于合并高血压孕妇需要对其血压、身高以及体质量、血管阻力等数据进行监测,每4~6周进行一次监测分析,阳性患者需要进行2~4周监测一次。

1.2.3 制定高危妊娠首诊管理制度。对于筛查出高危妊娠孕妇,医师对其进行负责制管理,建立单独档案,并专人跟踪随访和观察,并安排预约产检时间,及时孕妇产检,有效避免病情发展延误措施机会。

1.2.4 营养干预管理。叮嘱孕妇多食用一些富含维生素食物,此外补充牛奶增加钙摄入;避免使用高糖食物比如香蕉、哈密瓜、荔枝以及葡萄等;同时多摄入绿色蔬菜,如果孕妇具有妊娠高血糖,需要在孕晚期严格控制进食量,采取少吃多餐形式,在保证营养供给条件下,减少摄入量[2]。

1.2.5 日常生活管理。高危妊娠孕妇,一定要远离吸烟人群,孕期多晒太阳,如果晒太阳过程中出现机体不适,一定再阴凉下休息。每日饮水量为2000 mL左右,注意会阴部位清洁,不可使用清洁剂或者沐浴液清洗,避免破坏酸碱性。孕期选择舒适内衣以及鞋子,不可穿高跟鞋,尽量不要美甲以及美发,因这些美妆过程中可能会引入致癌物质,影响胎儿及孕妇健康,日常生活中减少电脑以及手机使用,减少辐射。

1.2.6 运动管理。孕期避免剧烈运动,但不能不运动,选择合适自身运动方式,比如慢走等。对于高危孕妇比如具有流产风险孕妇需要按照医嘱卧床休息。

1.3 观察项目:记录两组终止妊娠例数;记录妊娠结局情况,比如胎儿窘迫、胎儿畸形等情况。

1.4 数据分析:相关数据纳入统计学分析软件SPSS20.0中分析,t检验分析计量资料,χ2检验分析计数资料,检验标准为α=0.05,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终止情况:A组26例孕妇中,3例终止妊娠,终止妊娠率为11.5%,B组24例孕妇中,无1例需要终止妊娠,终止妊娠率为0,两组差异显著(χ2=10.36,P=0.00)。

2.2 妊娠不良结局:经不同孕期管理后,A组26例妊娠不良结局7例,B组24例妊娠不良结局为1例。

3 讨论

高危妊娠为育龄妇女常见的一种情况,如果管理和处理不当会影响孕妇和婴儿的健康,同时也是导致婴儿死亡主要原因。近年来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生活压力增加使得高危妊娠发生率不断上升。在妊娠过程中出现高危妊娠,会严重威胁孕妇以及胎儿生命安全,需要及时采取对应性处理措施。卫生部对于孕妇管理出台较多文件,主要目的为通过规范化管理降低高危妊娠发生率,从而提高妊娠以及新生儿质量,也是优生优育一项重要工作内容。导致高危妊娠因素比较多,包括噪音、饮食、年龄、基因、家庭环境以及生物饮食等,在妊娠过程中,围生期或者生产期前和较多因素均可以是导致孕妇出现高危妊娠的诱导因素。因此需要在整个妊娠周期开展良好管理措施,保证生产结局理想[3]。出现高危妊娠情况时除了采取相应的治疗外需要注重健康管理,采取多种形式保证母婴结局安全。

本次护理方式中,对于B组高危妊娠孕妇进行必要健康教育,从而提高孕妇以及家属配合情况。笔者认为,对于高危孕妇开展健康教育,可通过基本症状及时判断高危因素,并采取积极有效干预模式,消除高危因素从而改善母婴结局。由于高危因素涉及范围较广,因此为了有效的避免出现高危妊娠,对于孕妇的保健范围需要扩大,从围婚期开始实施保健,尽早发现可能存在的高危妊娠因素,并及时规避。对于已经发生高危妊娠患者需要更加注重管理。本次研究中,对于已经发生的B组患者我们采取加强式管理模式,首先开展健康教育提高孕妇以及家属对于疾病认识度,提高处理重视度,从而提高管理依从性,使得管理效果更加明显。对于引发高危及时采取干预措施,比如密切测定血压以及血糖等,严格控制血压及血糖水平值,保证患者安全。通过制定高危妊娠首诊管理制度可及时发现高危孕妇,并及时采取对应性处理模式,提高处理效果;通过营养管理改善孕妇机体内环境,并避免由于饮食不当导致血糖以及血压过高;运动模式的管理可通过运动方式提高免疫力以及改善机体环境。经以上综合处理后,B组患者无一需要终止妊娠,说明强化妊娠管理可保证高危孕妇的怀孕过程,减少终止妊娠率;此外A组不良妊娠结局为26.9%,B组为4.2%,进一步说明加强高危妊娠孕妇孕期管理可明显改善母婴结局,对于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结果与相关研究结果基本一致[4-5]。笔者认为各级医院应该加强对于高危妊娠孕妇管理,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并建立孕妇档案,对于育龄的妇女在生育期进行定期随访和宣教,对于复杂高危妊娠需要及时报告上级医院,进行相应指导以及协调转诊。

综上所述,对于高危妊娠孕妇应尽早做好相应管理工作,尽最大努力提高妊娠及生产质量,从而保证孕妇生产以及围生期母婴安全,提高认可素质。总之,对于高危妊娠孕妇进行良好的孕期管理可改善妊娠结局,保证母婴安全,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母婴孕妇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我有一个“孕妇”爸爸
非处方药孕妇也应慎用
孕妇睡觉会压到孩子吗
孕妇接种疫苗要慎重
点亮婴儿房,母婴灯具搜集
喜忧参半的母婴产品“海淘热”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人本管理在我国国企中的应用
尿布师:只卖纸尿裤的母婴电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