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遗产保护背景下小城镇历史地段发展模式探索
——以湖北郧西城关镇旧城改造实践为例

2020-01-15王一帆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2019年12期
关键词:老城小城镇空间

王一帆,蔡 露

(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 100085)

小城镇作为结合城乡的综合体,是镇域经济、社会和文化的中心,是大城市和周边农村腹地之间的纽带,因此小城镇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1]。历史地段通常指文化古迹比较集中,或能较完整体现出某一历史时期传统风貌和民族地方特色的街区、建筑群、小镇、村落等片区[2]。小城镇中的历史地段作为承载本地历史与发展的集中区域,是城市历史格局肌理、建筑遗产特色、市井民俗文化的重要承载地。然而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持续提高,历史地段由于资金匮乏、传统建筑的衰败、环境的不断恶化、产业功能的低端等原因,通常成为小城镇中低收入人口的聚集地,往日繁华的历史场景不复存在[3]。在遗产保护的大背景下,历史地段的遗产保护发展与复兴是小城镇发展过程中重要的议题。

随着国家对文化保护利用与传承的逐渐重视,许多地区为复兴文化,对具备一定历史资源的小城镇进行了多方实践和探索,其中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

1 以往历史城市遗产片区的复兴策略实践

我国历史地段的保护更新由于目标不同,一般形成消费性场所、原生态地段和城市文化场所等3类空间。

旅游与休闲的消费型场所,其特点是经济效益的获得依赖于较高的投资性开发,但往往易陷于过度商业化的开发中,形成过量的游客人群及低端的商业模式[4]。

依靠投入维护支撑的原生态地段,较好地保护了原有风貌和文化氛围。但这类空间主要依靠政府单纯财政投入实现片区的风貌和功能维护,易产生较高的维护成本,导致政府压力较大,社会效益大于经济效益。

转化为公益型设施的城市文化场所,作为城市最重要的文化资源,对传承历史价值的意义重大。但同时作为公共服务设施,在较高的投资维护费用之下无法实现经济效益收入的持平。

以往历史地段的保护更新实践探索提供了宝贵经验,但已有实践主要集中在一、二线城市,此类城市经济基础较好、区位交通便利、人口规模大、消费能力强,且其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空间类型同质化、商业过剩、运营不佳等弊端。而小城镇经济基础薄弱、人口规模和消费能力有限,其历史地段往往不具备上述基础,因此需要探索一条新的适合小城镇发展现状的历史地段保护利用模式,以有效利用遗产资源,提升小城镇活力。

2 小城镇历史地段保护利用模式框架

小城镇历史地段更新发展模式如图1所示。

2.1 遗产资源为核心,梳理小城镇价值特色

全面认知小城镇特色价值内涵是遗产保护为背景发展的前提,其中包括历史资源价值特色的挖掘和对发展现状的认知。对于发展现状的认知,应对区位特点、生态环境、建筑空间、基础设施及文化活力等多方面的优势和困境进行分析,形成小城镇现状发展的全方位空间认知。同时历史资源特色挖掘应着眼于宏观空间的历史价值,重点考虑山水格局、营城特色、建筑建造、历史文化4个方面的内容。

2.2 聚焦历史地段,多角度建构小城镇发展策略

基于对小城镇特色价值内涵的认知,将价值内涵和物质遗存进行衔接,城市文化特色与城市实体空间相关联,选择资源优势最集中的历史地段,最终落脚于历史地段的遗产保护利用和空间更新。

2.2.1 挖掘内源动力,注重本地消费

由于小城镇历史地段在区位及社会经济发展不足,经济和人口吸引力有限,立足服务本地市民,形成有活力的日常消费场所,是此类历史地段空间复兴的第一步。利用物质遗存和价值资源,基于对历史地段建筑空间和环境的重新改善和提升,构建具有特色的公共空间,全面进行老旧房屋的物质空间整修,适时植入适宜本地人群消费的多元业态,完善市政设施等基础配套。

2.2.2 借助外源支持,打造旅游目的地

小城镇历史地段作为局部空间须扩大吸引力,将其作为城市公共开放空间体系中的重要节点,与其他节点串联打包,升级服务带动小城镇整体的旅游发展。其中重要的措施便是对历史地段周边山水环境的治理,将历史地段与山水环境统一为整体,同时串联其他现存历史或人文景点,形成主题鲜明的旅游文化径,融于城市旅游网络体之中。

2.2.3 整合全域空间,配合城市职能

从县域空间层次来看,小城镇应结合上位城市总体规划的定位,在全域空间旅游发展的指导下,精准定位。结合区位特点,做好服务型枢纽工作,配套完善全域旅游目标下的基础设施,提升宏观层次的城市服务职能。

2.2.4 注重实施路径,文化单体先行

对于非历史文化街区的普通历史地段,由于产权的复杂性,通常难以在短时间内做到统一腾退、集中开发[5],可在先期由政府(城投)出资改造提升地段物质空间环境。首先选取产权明晰、建筑空间风貌保留较好的节点进行先期改造,作为公共文化节点示范,然后利用政策优惠等方式引导居民自主更新维护,逐步形成小规模渐进式的地段空间更新。后期可以交由专业运营团队形成良性自由发展,政府主要控制地段建筑及环境历史风貌的维护。

3 郧西县城关镇北街历史地段保护更新工作实践

3.1 项目背景

郧西县城关镇位于鄂西北边陲,北部与南部和陕西省交接。素有东西通“豫蜀”,南北连秦、楚之称,老城面积约260 hm2。是郧西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2018年郧西县政府工作会议提出对城关镇老城区进行重点改造,在改善民生条件的同时注重历史文化传承,依托县城老街古旧民居的改造和活化利用,打造郧西历史文化体验街区。

3.2 老城及历史地段的现状与困境

3.2.1 山水格局形态破坏、城市遗产资源保护利用情况不佳

城关镇老城的传统格局难以读取,标志性节点基本不存。老城原有的一城四关的古城城垣灭失,当代城市功能轴线地位降低,已无法感知老城历史格局。整个郧西城关镇老城范围只有两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无历史文化街区,现存传统风貌建筑集中的历史地段只剩3片,地段内虽然传统风貌建筑尚存,但由于年久失修,建筑质量很差,亟须修缮整治。

3.2.2 基础设施匮乏,生活质量及活力低下

老城历史地段现状更令人担忧,传统民居的居住环境及公共基础设施匮乏,房屋质量较差、密度高,老旧住宅内部无卫浴条件、电线外露,有严重火灾隐患。原本繁华的商业老街现在成为贫困人群的临时住所。

3.3 梳理老城特色价值

郧西城关镇老城独特的价值特色集中在以下4个方面。

(1)经典的山水城市选址(图2)。清同治《郧西县志》称郧西“襟山带江,楚蜀咽喉之会”[6]。老城坐北朝南,是典型的传统聚落选址。

依据美国科学技术理论史学者托马斯·库恩的“范式理论”,范式指的是一个学术共同体内对某一学术话题或学术领域在长期研究中形成的一些“主导性研究方式和共同规则”[8]之集合。用托马斯·库恩的这种范式视角来看,学者们对高等教育发展见之于供给侧结构改革视角下的基本看法和方法论体系就构成了其发展的范式逻辑。

(2)古代城关镇老城是重要的交通驿站水陆要津。郧西县为南门堡、郧水驿发展而来,从唐以来作为郧商道上的驿站之一,明清时期城关镇为湖北陕西之间来往的交通要道、水路与陆路交通换乘点之一。

(3)城关镇老城是鄂西北山区四方城池营城典范。典型的四方城池,坐北朝南,城内十字周线格局鲜明,形成北城官署、南城居住的城市功能划分。同时,4个城门外部均有聚居区,清代南北关外街区尤为富庶,会馆街市林立(图3)。

(4)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历史上郧西制造业、商贸业十分繁盛,依托骡马古道和水道成为重要的物资集散地和贸易通道,对祭祀的重视和丰富的民间活动,留下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

通过对城关镇整体现状评估和遗产资源的综合分析,最终选取价值资源较为集中,建筑风貌基础较好的北街历史地段作为集中保护整治和发展活化的片区(图4)。

3.4 存旧续新,聚焦老北街地段的复兴策略研究

3.4.1 服务本地人群为核心,重塑公共空间活力

北街历史地段现状为典型的老城中心棚户片区,居住者多为低收入租房群体,原有的商贸功能早已消失殆尽。当前形成日常特色活力休闲片区以提升本地人群生活质量是首要工作。

(1)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结合地段功能的规划,水电煤气等基础设施入户,满足现代生活基本要求。这是保证老街复兴的重要基础和前提。根据最新防火规范,将传统建筑进行防火分区的划分,合理布局消火栓,建筑增加消防喷淋装置,疏通防火通道,对地段配置专门的小型消防站,提高历史地段传统建筑的防火能力。

(2)营造公共空间环境,提高地段可达性。①强化地块南北两端的主要出入口,通过拆除部分加建建筑,增建北侧渡春园入口广场,结合游客服务中心,增加必要的引导标识,提高入口的可识别性。②梳理内部街巷,延续街巷传统格局及院落肌理,打通断头巷弄,满足地块内部的步行联通。③密切主街两侧巷弄之间的联系,增加滨水与主街之间的道路连通。④增加开敞空间,提供人流集散、休憩场所。拆除部分违建建筑,并利用现状倒塌建筑,在重要文化节点、地段入口等处形成可供人们交流、休息的开放空间(图5)。

(3)从院落和建筑单体层面重塑传统空间风貌。院落层面,利用院落更新单元的划分,分辨传统院落和非传统院落肌理,针对不同院落风貌形成不同的整治措施,形成渐进式小规模的逐步更新;建筑层面,通过对现状建筑全面评估,形成保护、修缮、保留、改造4类建筑整治措施。通过建筑风貌控制导则,指导每一栋建筑的整治更新(图6)。

(4)多元混合,满足全龄居民的日常商业需求。与现代城市职能融合,形成4个体验段落,分别从商贸复兴、市井生活体验、传统民俗传承、餐饮文化评鉴4个方向,形成多元丰富的功能要求。增加文化功能服务类型,例如利用已修缮完的县级文保河南会馆建筑群的戏台空间,形成本地戏曲演艺中心,将“郧西三弦”民俗艺术进行现代化结合,形成集民俗表演、戏剧演出、少儿戏剧学习基地为一体的文化场所。

3.4.2 依靠外源活力,打造旅游目的地

随着旅游3.0时代的到来,强调主题性、互动性和体验感的综合文化旅游街区成为新目标。

(1)借力文创产业,培育创新功能。对地块内有价值保留的厂房大空间建筑进行保留改造,培育创新型功能,与老街商贸功能相互补充。形成节庆活动、会议展览、文化交流特色创意空间,以吸引年轻群体,成为创意产业发展的切入点。

(2)修补周边山水环境,提升环境吸引力。将历史环境和山水环境形成整体进行改善提升。首先是滨水环境塑造,优化沿河岸线,增强堤坝与城市的步行联通,堤坝顶端形成连续慢行步道,堤坝内侧形成不同大小的开放空间。其次,整体建设高度控制,保留重要节点与山体的视廊联通关系,依据视廊控制点进行高度建设控制。

(3)构建全面的游憩路径体系,整体升级县城旅游服务能力。郧西城关镇现有主要的旅游景点中人文景观较少,且主题同质化严重。将北街地段作为文化休闲类功能景点纳入城关镇旅游线路体系中,既增加了人文旅游景点,对地块自身来说更易保证游客的数量,以维持地块持续的活力更新。

3.4.3 依托全域旅游,形成旅游配套服务集散地

(1)充分利用交通优势,增强交通枢纽服务功能。县域旅游发展规划中将城关镇作为旅游核心枢纽片区,功能定位为“客源集散地、消费集中地、文化吸引地”。福银高速途径郧西县城,北街历史地段作为县城北侧进入主城区的门户,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作为全域旅游背景下的跨省旅游线路上的重要停留站和服务站,应充分利用交通优势,形成功能完备的核心集散服务中心。

(2)配合旅游配套功能的升级。北街历史地段作为服务配套片区,应利用自身的多元服务类型作为吸引点,引导游客在此停留。但地段内部目前住宿条件设施落后,无法满足旅游发展配套。因此需增加酒店住宿、商业服务等功能。从县域层面补足高品质酒店匮乏的短板,打造高端特色化、功能齐全的休闲体验式酒店。在地块内部结合游客服务中心设置地面停车场,酒店内部设置地下停车场,满足区域停车要求,形成依托北街休闲文化体验地的高品质旅游服务配套区域。提高地段发展质量,配合县域旅游职能的提升。

3.4.4 单体院落功能改善,以点带面实现更新

在对城关镇北街历史地段的改造项目中,先期启动26号院作为茶吧进行建筑试点改造(图7)。院落为传统二进院落,坐东朝西,整体格局完整清晰,是当地传统风貌建筑代表。茶室建筑改造作为老街内第一个文化节点,为地段的整体提升提供了吸引力,借此以点带面引导居民自主进行渐进式地改造更新。

26号院落在改造过程中重点对建筑风貌、材质、工艺等方面进行严格把控,延续历史传统样式,作为老城改造的样例,对后期引导本地居民进行自主改造提升提供示范,也是为下一步形成“政府引导+居民共建”的实施路径做好准备。

4 结束语

遗产保护背景下小城镇历史地段保护利用不能单纯照搬现有大城市模式,应以遗产价值为核心、城镇现状为基础,全面认知小城镇特色价值内涵,选取特色空间、聚焦历史地段。针对选取的历史地段,提出4个层面的实施策略,包括挖掘内源动力、注重本地日常消费;借助外源支持,打造旅游目的地;着眼全域空间,配合城市服务职能的完善;打造文化单体试点,小规模渐进改造。以湖北郧西城关镇历史地段发展实践为例,探索切合小城镇实际的历史地段发展模式,为我国其他地区发展提供借鉴经验。

猜你喜欢

老城小城镇空间
老城新活力潮流新维度
空间是什么?
创享空间
老城旧影·和平路
老城活力
分析小城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
山·水·乡愁
——黔南示范小城镇集锦(之三)
山·水·乡愁
——黔南示范小城镇集锦(之二)
山·水·乡愁
——黔南示范小城镇集锦(之一)
开罗伊斯兰教老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