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价值审视与完善
2020-01-14安珊珊
在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新征程中,党中央就教育改革发展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观点,为我们新时代教育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把握好中央的教育精神、落实好国家的教育政策,是推进教育进一步改革发展的关键。《中国德育》特开设专栏,解读教育的“顶层设计”,探讨教育的“奋进之笔”,以期为教育改革发展助力。
摘要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可以强化文化自觉,培养有知识、有文化的中国人;加强人格修养,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加强民族团结,增进社会和谐;发展文化软实力,实现民族复兴。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实践中,要正确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的整体统筹与设计,提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师资水平,改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学方式,做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配套的评价改革,形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合力。
关键词 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价值;政策支持;实践改进
作者简介 安珊珊,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科研管理处,研究实习员
改革开放以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逐渐被重新重视、重新认识、重新学习。伴随教育改革的持续推进,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已成为我国义务教育领域面临的新课题。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義务教育质量的意见》重申,要大力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但一些中小学校在实施过程中,存在教学目的盲目、教学方式滞后、师资水平不高、评价标准单一等问题,这些问题亟待解决。本文重新审视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价值,并从政策支持、实践改进两个方面就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提出完善建议。
一、审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价值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文化与中华智慧的瑰宝,其蕴含的价值是丰富的。中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在中小学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不应该将其仅仅作为一种知识之学、文化之学,更应该将其作为心性之学、价值之学来看待。我们必须重新审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中小学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从更高的站位与更广阔的视野来认识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价值。
(一)强化文化自觉,培养有知识、有文化的中国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通过让学生从小接触祖国优雅、精致的汉字、语言,了解中华文化常识与经典,体会传统文化中中国人的性格气质、精神面貌以及观念智慧,使其在文化上深深烙上传统文化印记,从而成为一个具有文化自觉意义的中国人。这不仅对于学生个人全面成长是有益的,更能促使他们对中华民族产生高度的精神依恋,建立起与中华民族的情感链接,为其自觉主动地投身民族复兴大业奠定基础。
(二)加强人格修养,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拥有丰厚的德育资源和经验。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利他教育,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修身之道,再到“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崇高理想,传统文化极为突出伦理道德教育,注重理想人格的培养,不断深化人民对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的认识,使人们能够自觉地关注自身德行修炼,塑造个人的良好品德,并且能够自觉地以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利益为重。在社会价值取向愈加多元化的今天,开展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充分利用根植在传统文化深处的集体主义思想,对于进一步做好中小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是非常必要的。
(三)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自信
受实用主义、工具主义思想的影响,再加之近一百年来国人对传统文化的鄙薄、否定、批判,在许多人心里,传统文化就等于落后、愚昧、无用、耻辱。一些人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是片面的反对与贬斥,认为要实现现代化,就必须破除传统。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够绵延5,000年而不绝,恰恰说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可为推进现代化发展提供强大的资源和源源不断的动力。新时代中国的崛起和中医中青蒿素的发现,让国人重新认识了传统文化,并对其肃然起敬。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建设文化强国,培养好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需要中小学生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民族文化自信心,并从中汲取有益于成长的养分与力量。
(四)加强民族团结,增进社会和谐
我国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幅员辽阔,民族构成多样。随着我国快速发展,社会分化加剧,新的社会矛盾凸显,且由于对外开放合作、交流互动的不断深入,国外各种思潮不断涌入,不同年龄、职业、阶层、民族的人均受到不同价值观的冲击。拿香港来说,由于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薄弱、爱国主义教育的缺失,使得参与“黑暴”的一些大中小学生缺少基本的中华传统美德,他们参与放火、抢劫、堵塞、打砸,受害人群甚至包括老幼病残人士。教育的缺位,甚至是异化,导致香港的部分学生从内心深处不认同自己的中国人身份,对西方殖民文化却盲目崇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是中华民族的根。丢了根,只会让自己无家可归,在精神上到处流浪彷徨,甚而加剧整个社会的撕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有利于学生从小确立身份认同,传承传统美德,学会更加包容理解。同时,它也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弥合社会分化,以共同的历史记忆唤起深刻的民族共情,强化各民族的团结,这将有利于对抗和消弭民族离心力,不断催生和保持越来越强大的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
(五)发展文化软实力,实现民族复兴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内容。“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只有保持民族与文化的特性,才能在百花齐放的世界文明中熠熠生辉。重视传统文化,开展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也是为了让世界更加了解中国、理解中国、信任中国、支持中国。另外,在21世纪的今天,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解决全世界普遍的现代性问题的“金钥匙”,被寄予厚望。英国著名历史学者阿诺德-约瑟夫·汤因比甚至说,拯救21世纪人类社会离不开中国的儒家思想。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对中小学生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举措。
二、完善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建议
完善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需从政策支持、实践改进两个方面入手。
(一)政策支持
第一,要加强政策制度的上层设计与整体的长期规划,使传统文化教育相关的制度文本更具系统性、科学性。要出台相关政策继续鼓励与推进传统文化教育全学科融入中小学教育教学,包括全学科老师的参与,让相关规定与指导更加具体细致,促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理念不断更新。
第二,对传统文化融入义务教育相关的研究、实践改进、培训指导项目提供一定的优惠政策与资金支持,对一些相关课题,尤其是高级别重点课题提供专项基金支持,定期组织有关传统文化教育的专项研讨会,对相关活动提供政策支持、财政支持。
第三,除目前倡导的“融入”模式外,还可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上升为一门国家课程、独立开课,并进行完整的课程体系设计,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中小学教育中的一道“正餐”,加强政策与资金支持力度,进一步保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独立、科学、系统地开展。
(二)实践改进
第一,要正确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小学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需要。历史学家余英认为,传统文化将为中国的现代化发展提供必不可少的文化动力因素。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重新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深刻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整个教育事业中的定位,不仅要关注学问,更重要的是挖掘和传承其优秀的价值理念。要从承担历史使命、落实国家发展战略的角度来认知、研究、部署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传统文化应该保持一种尊重历史的辩证态度和面向未来的现代意识。一些传统文化中存在糟粕,但没必要因“糟”废“食”。在新时代背景下,我们应该摒弃国粹主义、民族虚无主义,既不盲目,也不走极端。要辩证地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辩证地看待历史的发展,辩证地传承传统文化。自轻自贱传统文化,甚至抛弃传统文化,是不利于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的;一味唱衰中华传统文化,是不符合中华民族,乃至世界的发展趋势的。更重要的是,我们要正确处理好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关系,立足当下,面向未来,将过去的传统文化与新时代特色紧密联系起来,与未来需要紧密联系起来。
第二,要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的整体统筹与设计。一方面要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研究,包括“融入式”课程及“独立性”课程两类,要加强整体设计与规划,统筹各方面传统文化教育资源,深入挖掘地域、群体文化价值,提高课程的系统性、连贯性、专业性,保证知识教学的系统性;另一方面,教育行政部门要对传统文化教材编制与课程开发进行更多的规范与引导,加强相关教材的审查和指导,组织相关专家团队编制一批高质量的传统文化教材,多编写中小学生喜闻乐见的系列传统文化读物,对各类国学培训机构进行规范与引导。
第三,要提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师资水平。在“融入”模式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不应该是语文老师、历史老师的“專项任务”,而应该是全学科老师的责任与义务。一方面,要加强在职老师的相关培训、继续教育,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专项培训的科学性、系统性;另一方面,更要从人才培养源头上,提高师范生传统文化素养,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师资的培养。要进一步加强传统文化教师相关资质的考评与认证,鼓励更多的优秀人才从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另外,可以充分利用社会资源,邀请传统文化学者、非遗技艺传承人等进校园进课堂,进一步充实传统文化师资队伍,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第四,要改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学方式。要改变过去满堂灌、死记硬背的教学模式,不能“复古”。传统文化课堂教学要更加深入,重点启发学生进行独立、辩证的思考与分析。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互联网时代,要采用更加丰富多元的教学方式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利用新媒体技术,开展更真切的体验式教学,让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地感知传统文化、理解传统文化、认同传统文化、喜爱传统文化。另外,要进一步加强学校隐性课程建设,如学校黑板报、校训、校徽、环境装饰等方面要营造传统文化浓郁氛围,实现传统文化教育的无声浸润。同时,要开展丰富多样的课内外传统文化活动,打造专属的第二课堂,充分利用传统文化教育基地、民族博物馆、民俗博物馆等社会资源,这也是对教学手段与内容的有益补充。
第五,要做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配套的评价改革。一方面,要继续加大传统文化内容比重,考察方式除了背诵默写,要更加注重理解与运用,以及与其他学科知识的有机融合。另一方面,评价方式要更加多元,要进一步增加过程性、表现性评价的比重,丰富评价主体,并且要强化考评的全过程多方面督导,确保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不跑偏,不陷入形式主义。
第六,要形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合力。要加强社会正向引导,进一步消除教育的功利主义、实用主义思想,有效规范国学、书法、舞蹈、音乐等社会教育机构。要将学校、家庭、社会联合起来,充分整合利用三方资源,实现三者之间的有效联合互动与深度融合,建立起三者之间深度联动的沟通合作机制,形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合力,进一步提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效。
责任编辑 刘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