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建设的制度困境及其优化路径
2020-01-14刘志芳
摘要 教师生活在“泛制度化”的学校环境中,学校制度对教师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职业道德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现实地看,当前学校制度在价值层面和实践层面存在双重困境,师德建设的制度环境亟待改善。应从学校制度入手,理性分析制度与师德的关系,审慎剖析当前师德建设的制度困境,提出破解策略,为教师职业道德提升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关键词 师德;教师道德;制度;学校制度
作者简介 刘志芳,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道德教育研究所,硕士研究生
师德师风关乎教师道德素质和教师队伍建设,影响学生成长和教育事业发展。虐童事件、违规体罚、学术腐败、有偿家教等行为损害了教师集体声誉,弱化了教师职业尊严,也使教师道德水平被公众质疑。以往研究聚焦于教师个人道德,试图通过宣传教育、榜样熏陶、内在良知唤醒等途径,提高教师品格修养,过于强调个人自觉和道德自律,忽视了学校制度这一教师生存的微观环境在形塑教师道德方面扮演的重要角色。正如杜威所言:“一切制度都是有教育作用的,这就是说,它们在形成或构成一个具体人格的态度、性情、才能与无能等方面是起着一定作用的。”为此,本文从制度入手,分析师德建设的制度困境,寻求解决之道,以期为教师道德生长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一、制度与教师职业道德
制度是人们依据一定目标制定的约束个体行为的规则体系和行为准则,具有引导约束、规范整合等作用,学校制度的实施主要靠学校组织的一套行政机器及其组织架构,体现出强制性、稳定性和非人格性。教师职业道德是从事教师职业的人在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循的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应该具备的道德原则、道德观念和道德品质,以及在此指引下做出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行为,它依附于教师主体存在,主要依靠教师个人良心、内在自我约束机制来维系,具有自律性、不稳定性和个体性等特征。教师职业道德的提升不仅与教师自身道德素质、道德修养密切相关,也与学校制度紧密联系。
对于教师而言,学校制度不仅规范着教师的行为,也给教师提供了自由活动的空间,教师无时无刻不生活在制度中,也无时无刻不受到制度的框限,制度对于教师而言具有先在性,它“确定了人们的选择集合,也限制了人们的选择集合……构成了人发展的现实空间,也形成人的现实生活世界”。在制度面前,教师往往觉得自己是渺小的。
学校制度对教师道德的影响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学校制度作为一种教育资源,规范教师职业行为。学校制度构成了教师发展的现实生活场域,教师道德行为规范、职业行为准则等具体的制度文本向教师传达着什么行为应该做、什么行为禁止做的信息,由此规范引导着教师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可以说这些制度为教师行动提供了选择框架和活动范围,教师就在制度允许的空间内做出制度期待的、符合职业伦理要求的行为,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学校制度是一种底线伦理,为教师师德划定底线。第二,制度内含丰富的价值取向,指引教师不断追寻教育善。学校制度不仅传递着如何做出行为的信息,由于一种制度就是一种价值决断,它还通过具体的赏罚规定向教师表明何种行为被赞赏、何种行为被谴责,由此传递着制度本身的价值追求。诚如有学者所言:“每一制度的具体安排都受伦理观念的支配,制度不过是一定伦理观念的实体化和具体化,是结构化、程序化了的伦理精神。”学校制度也不例外,它既是学校成员实践活动的产物,也是人们价值选择的产物。学校制度包含着对行为好坏的价值判断和价值取舍,内含丰富的价值意义和对教育善的价值指引,能够为教师教育实践提供价值导向,引领教师秉持制度内在的价值观念和伦理要求不断修正教育教學行为,激励教师持续提升自身品质,指引教师不断增强道德意识,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学校制度引领教师追寻更高层次的道德,为教师达至高层次师德提供可能性。综上所述,制度不仅提供了底线伦理,也推动着教师追寻理想师德。相反,不合理的制度规定着错误的行为范式,传递出错误的价值理念,动摇了教师内在的教育信念,磨灭了教师的职业理想和职业情怀,不利于教师良好行为的产生,甚至直接诱导了教师的师德失范行为。
质言之,学校制度与教师职业道德、师德建设有着本质关联,合理优良的学校制度好比肥沃的土壤,为教师道德生成、信念提升、良知培育源源不断地输送养料。由此可见,师德建设要想取得突破性进展,必须重视制度建设。
二、师德建设的制度困境
“社会的制度形式影响着社会成员,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他们想要成为的那种个人,以及他们所是的那种个人。”学校制度对教师而言属于微观制度,它直接影响着教师职业道德。当前学校制度在朝着科学化和规范化的方向发展的同时,也在与教师职业道德的内在理念发生抵牾和冲突,面临着价值和实践层面的双重困境,已然成为师德建设的阻碍。
(一)价值层面:市场化逻辑与管理主义盛行,冲击教师职业道德
制度是由具体的人制定的,人们在制定制度时赋予了其价值观念和伦理取向,任何制度都以相应的价值认识、价值判断和价值取舍为前提,不同制度之间的差别就源于这种价值选择和追求的差别。可以说,学校制度内在的伦理精神和价值诉求决定学校制度的具体走向,引领学校制度的目标建构,决定学校制度的文化品性,同时引导教师的教育实践。
自古以来,学校就被认为是远离世俗社会的高尚圣地,是光怪陆离世界中的一方净土。作为教育培养人的机构,促进个体全面发展、帮助个体自我生成、助推个体自由解放是学校教育的目的,也是学校制度的最终旨趣。与企业制度、政府机关制度不同,学校制度的设计遵循的是教育自身的逻辑和个体发展的逻辑,因而我们可以说,教育性、解放性、发展性理应是学校制度的根本属性。然而,在市场经济和工具理性的裹挟下,当前有些学校弃掷了培养完整的人所应当遵循的教育逻辑,采纳了市场商品生产所遵循的功利性逻辑以及政治活动所遵循的管理主义逻辑,学校制度也呈现出对功利和效率的热衷。学校制度的隐喻是价值、精神、文化,它极大地影响着教师的价值选择,决定着教师的生存样态。一方面,学校制度功利取向的极度膨胀诱导教师谋取个人私利。学校制度为功利驱使,被应试教育裹挟,一味追求升学率和达标率,生活于制度规约下的教师难免沦为制度体系的一个构件,成为功利的走卒。另一方面,学校制度的管理主义倾向使得制度异化为规训教师的手段。制度异化是制度作为人所建构的行为规范与活动框架,本是人追求自由与解放的途径与方式,在一定条件下,却与人相对立,成为束缚与奴役人的一种手段与力量。异化的学校制度并未给予教师道德成长的空间,而是将制度当作规训、掌控与管理教师的工具,教师降格为“制度的消极应付者”“服从制度的顺民”,渐而丧失了批判反思意识和独立的人格,迷失在坚守职业良知还是屈服制度设计的困顿之中,逐步放弃了对教育理想的追求和初心,附和于功利目标,难以实现育人的使命。
(二)实践层面:具体制度设计制约教师专业自主,滞塞教师职业道德
对于教师而言,制度是先在的,它影响着教师的职业道德及职业行为。然而,制度的先在性并不意味着制度的合理性,现实中一些学校制度丧失了伦理精神,沦落了价值理性。“缺失伦理价值的制度则会形成对人的主体精神和价值的抑制,甚至危害人的基本生存权利,使人的道德需要和道德能力受到严重排挤。”
首先,聘任制加剧教师竞争,损害教师同僚文化。聘任制打破了教师职业长期以来的终身制,“末位淘汰”在激励教师奋发努力的同时,加大了教师的职业压力,引起教师的焦虑恐惧,还引发教师之间的恶性竞争,教师间明争暗斗的现象越来越多,团结协作、携手共进的教师共同体被无情肢解。其次,考评制度诱导教师放弃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教师考评以学生成绩与考试分数为主要标准,将考评结果与薪酬待遇、职称晋升挂钩,使得教师更多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和成绩提高,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意志增进、体魄强健、人格完善和品德提升,甚至将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在意学优生而排斥学困生,导致教师职业道德坍塌,道德责任缺位,最终沦落为纯粹的知识灌输者、学习符号的训练者。最后,管理制度压制教师专业自主,抑制教师主体精神。学校精细化、严苛化的制度规定犹如细网般缠绕着教师,伸向教师道德生活的每一寸空间,无视教师个人权益,教师犹如“戴着脚镣的舞者”,一不小心就会陷入福柯所说的“动辄得咎的惩罚网络”中。在这种缺乏人文关怀的制度下生存,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遭到损害,自我反思时间受到剥夺,属己性道德学习遭受框限,专业旨趣和专业信念渐被销蚀,加之集权式的管理模式和金字塔式的组织架构,使教师觉得自己更像是“局外人”,他们体验到的不是成就感和被尊重,获得的不是职业幸福和关心爱护,而是情感枯竭和心理疲倦、工作乏力和力不从心,更遑论爱岗敬业、终身学习的实现。总而言之,当前的学校制度无助于,甚至压制了教师职业道德的改善,将教师一步步拽入职业道德淡漠的深渊。
三、师德建设的制度优化路径
道德不仅是自律的,也是他律的,对于自身道德修养极高的人而言,道德是自律的,但这种人毕竟少之甚少,大多数人的道德处于他律阶段,离不开制度的规范与引导。但是制度对个体道德的引导应建立在制度的正当性、合理性基础之上,否则就是引导不当。“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走向反面。”就现实而言,师德建设亟须突破制度困境,通过优化学校制度环境,助推教师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风范。
(一)完善教师聘任、培养与清退制度
首先,完善教师聘任制度。当前许多学校在招聘教师时只关注其学历和教学技能,忽视了对道德修养和人格品质的考察,由此应建立严格的选拔制度,选拔拥有“教师特质”的人从事教师职业,不仅要评估他们的教学能力,还要关注他们对教育的认知、对学生的看法、求职的动机以及内心的学术热情和旨趣,严格把关,以制度为保障,从源头上杜绝品行不良的人从事教师职业。
其次,在教师培养过程中,可建立校本化的岗前师德教育制度和常态化的师德培训机制,通过开发教师职业伦理课程等方式增强教师的伦理意识。师德是教育实践过程中的体验之知、实践之知,因此在课程设置上应杜绝以往的知识性课程,设立体验式、反思性课程,助推教师增强职业情感和职业道德,增进职业信念和职业理想。
最后,建立教师清退制度。对师德不好的教师要及时帮助劝说,对严重违规的教师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严惩不贷,坚决清除出教师队伍。当前,虽然国家已出台了多项政策来推进师德师风建设,如《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等,但现实中师德师风并未引起学校足够的重视,只是出事被曝光了,迫于舆论的压力校方才不得不严肃处理,而通常情况下只要教师教学成绩优异,没出什么大事,学校领导就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样做的结果往往是品行不好但教学成绩出众的教师成为学校的“宠儿”,获得各种表彰奖励,而那些严守教师伦理道德、坚守教书育人职责但成绩不突出的教师却得不到肯定。解决之道就是从制度上加大惩处力度,避免“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发生。
质言之,学校要从制度上严格把控教师“入口”,对教师做全方位考察,完善师德教育制度,帮助教师提高道德水準,同时坚决查处任何违规行为,对师德失范行为零容忍,以制度保障教师队伍的高尚和纯洁性,使教师对教育事业怀有敬畏,对教师职业抱有热情。
(二)协调制度的规范性和解放性
任何制度都具有规范性,凭借硬性的制度条文规定来规范约束人们的言行举止,规范性是制度的基本属性,规范功能是制度的基本功能。就师德建设而言,仅靠个体的自觉自律,无法解决现实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也难以打造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因此,师德建设除了要求教师个体自省自觉外,更重要的是引入强制性的制度措施,通过合理引导和强有力的制度规范教师行为,引导教师的内在意义系统。有学者指出:“制度是被制定出来保障和约束人们行为力求价值最大化的准则、规则体系。把人类行为规范化、有序化、确定化,这就是制度的一般本质。”为此,学校理应弃掷对教师学历、教学成绩、学生分数的片面关注,改变师德考核模糊疲软、理想空泛的现状,制定详尽、规范、便于操作的师德规定,实现制度的规范性功能以及制度立德的初衷。
学校制度不仅要求规范性,更应强调解放性。解放性即学校制度的伦理属性和道义价值,它是制度的超越属性,意味着学校不仅要关注制度外在层面对人的行为的约束,更应关注制度内在精神品质对人的价值引领。教师职业道德包括他律和自律两部分,外在强制性的制度规定必不可少,而要促进教师实现道德自律,使制度规范内化为教师个人品德的一部分,成为教师内在的价值态度和道德品性,就必须同时关注制度的价值属性。只有富含道德性、能够促进教师发展的制度安排才能为教师所认同。研究表明:富有人文精神,内涵人文关怀,以教师成长和发展为目标的学校制度会使教师焕发强烈的专业进取精神和对职业强烈的热爱和忠诚,这样,教师才能把外在制度规范内化于心,作为不可推卸的道德义务和道德使命去践履。相反,很多时候,学校往往只关注制度的约束性,过分强调对教师的约束和管控,而忽视制度的解放性,造成教师生存状态堪忧,职业道德萎缩。故应协调二者关系,保证制度有效合理的同时正当且善。
(三)重申制度下教师的反思与批判
我们强调制度对个人道德约束的优先性,并不是要否认个人的主观能动性,而是说在道德他律阶段,制度对人的行为和心理结构确实具有重要影响,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制度决定了人的外在行为,影响人的内在心理。但从根本上而言,制度是由具体的人制定的,人是制度的主体,而人的有限理性决定了制度本身不可能是完美无缺的,加之制度一经制定便具有稳定性,变动不居的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需要要求制度作出变革。新时代的教师不仅是文化知识的传播者、人类文明的赓续者,更是心怀责任与担当的知识分子、核心价值观的坚定守护者、学校变革的积极参与者与建设者,对于哪些制度应该被制定和施行、哪些制度需要被改进或废除、应该秉持什么样的制度设计理念等等这些基本问题,教师都应有独立的思考、批判的意识和反思的精神,做到不盲从盲信,不盲目附和。长期在一种制度下生存,教师很容易将制度当成惯例,成为该制度的依循者,这就要求教师理性省思,保持开放的态度与制度对话、与自我对话。一方面,审慎拷问学校制度的合理性与正当性。利益相关者要勇敢表达自身诉求,坚决捍卫个人权利,敢于对不合理的制度要求提出质疑。学校成员要对学校制度的设计大胆提出建议,积极推动不合理制度的改废,按照道德的本意促进良善制度的建设和完善。另一方面,加强自我反思。教师要经常立足于自身之外,客观公正地考察自己的言行,通过有效的自我反思,主动进行自我矫正、自我完善,明确自身的伦理责任,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和道德水准,对日常教育教学实践保持追问和省思:今天我是否履行了一名教师的职责?是否做到了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是否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否遵循了教育的规律?……当教师以自己的方式证明自身职业的合理性和自身存在的价值时,方可获得尊重,以教师良知和教育情怀书写自己美好的职业生涯。
责任编辑 何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