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影响及控制策略
2020-01-14
攻击性行为又称侵犯性行为,“侵犯性”是指在身体上进行的打、踢、咬,言语上的大声叫嚷、叫喊名字、贬低他人等攻击,也包括行为上侵犯别人的权利,如用暴力抢走别人的东西等。在幼儿园,幼儿的攻击性行为时常发生。幼儿的攻击性行为是在表达自己的意愿、想法;攻击性行为的产生可以宣泄幼儿心中愤怒的情绪;等等。但是,一般而言,攻击性行为是不被接纳的行为,虽然幼儿有攻击性行为有一定好处,但它对个体的健康不利,且阻碍幼儿社会性、个性和认知发展,也影响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实施。大量研究表明,有攻击性行为的孩子其同伴关系一般较差。而且由于这样的孩子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故而也不容易受到老师的欢迎,可想而知,孩子在这种消极、否定的环境中成长,久而久之,各方面的发展必然受到很大的限制。当然,更要引起注意的是,如果幼儿在发生攻击性行为时不及时加以干预、矫治,那么幼儿期攻击性行为严重的孩子将来容易走上犯罪的道路。
因此,研究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影响因素,以及如何采取恰当的手段对攻击性行为加以引导、预防,有效预防幼儿攻击性行为的产生是摆在广大家长和教师前面不可回避的重要课题。
一、问题的提出
在生活中,幼儿攻击性行为时常发生,幼儿在1岁左右,开始出现为了实现某种目标而产生的攻击性行为;到2岁左右,他们之间表现出一些明显的冲突,如打、推、咬、扔东西等,其中绝大多数冲突是为了争夺物品,如玩具、手巾,甚至是为了争座位等。从攻击性行为的具体表现方式来看,多数幼儿常采用身体动作的方式,随着言语的逐步发展,幼儿从中班开始逐渐增加了言语的攻击。
幼儿期这种带有攻击性的言语反映在人际冲突中表现得越来越多。幼儿攻击性行为很少抱着“我要故意伤害他人”的目的而做出攻击性行为。但是,由于幼儿整体心理水平、交往方式和自我控制都不成熟,以及受家庭因素的影响,这一年龄阶段的孩子很容易因为玩具或其他物品而和伙伴发生矛盾和冲突,并经常采用肢体动作或言语还击的方式来对付对方。
幼儿攻击性行为还有一定的年龄发展特点,年龄越小的攻击性行为越强,特别是2~3岁孩子常采用踢打对手的方式,争端的起因多为争夺玩具和其他物品,他们的攻击性是“工具型”的。而年龄越大则更多表现为以人为中心的攻击或“敌意型”攻击。原因是年龄越大的幼儿的角色承担能力越强,这使得他们能推断别人的意图。一旦确信别人是要伤害他们时,便予以报复。因此,幼儿的攻击性行为会伴随着他们的成长而发展。
二、影响幼儿产生攻击性行为的因素
(一)生物因素
近来有科学家研究发现,某些人身上表现出的侵略性,从动作和表现行为的倾向上看,可能是因某种微笑的基因缺陷而引起。但基因并不是幼儿攻击性行为产生的决定性因素。比较合理的说法是,幼儿遗传了某种先天性的基因倾向,这种倾向会在后天的环境中得到表现强化。神经类型的差异带来了幼儿气质上的不同。有的爱哭闹,难以照看;有些则易于相处,适应性强。人们发现难带的婴儿(即情绪不稳定、难以抚慰的婴儿)在日后更容易发生攻击性行为。在一项研究中,有的嬰儿分别在6个月、13个月、24个月时被评价为难带婴儿,到3岁时被评价具有更高的焦虑和敌意。这实际上与孩子父母的态度有关。父母对不同气质的婴儿会采用不同的方法养育。这反过来可能影响孩子以后攻击性行为的出现。研究者发现,难带型婴儿和易带型婴儿的母亲相互作用的行为模式是不同的。难带型婴儿的母亲更多地使用禁令、警告和限制。尽管如此,难带的婴儿仍然较少服从,并表现出消极情感。易带型婴儿的母亲则采用较温和、宽松的方式育儿。研究者指出,难带型婴儿常表现出一种抵抗控制的模式。
(二)社会因素
1.家庭因素。研究发现,幼儿的攻击性行为与父母惯于用暴力方式惩罚孩子以及父母双方在教养方式中出现矛盾都有关。父母是幼儿最早的模仿对象,一个在家里因犯错受到严厉惩罚的孩子,比起受到惩罚不怎么严厉的孩子,在外面有更大的侵犯性。幼儿在外面时模仿的是父母的侵犯行为,因而,惩罚不仅是教孩子在家里老老实实,而且还等于告诉他,如果做了坏事被发觉,侵犯行为还是可取的。这样,不是使幼儿减少了侵犯,而是加剧了这一行为。因此,父母对待幼儿的态度、方式对幼儿攻击性行为的产生具有直接影响。
另外,父母使用奖励和惩罚时的不一致性,也影响到幼儿的攻击性行为。父母有时对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和偏离常规的行为都给予积极的反应,有时又不加理会,有时则作出严厉的惩罚,使得攻击性行为时而得到鼓励、时而得到抑制。家庭不仅通过管教幼儿直接控制着攻击性行为的发展,而且以间接的方式影响着幼儿攻击性行为。父母对幼儿的处所、活动和社会联系的指导是决定幼儿攻击性的重要因素。聪明的家长能准确地指导他们的孩子干什么、与什么人在一起、在什么地方等。他们很了解幼儿的活动兴趣、了解幼儿容易出现的问题、孩子的长处以及采取什么样的方法对孩子进行培养,这样,就促进了孩子各方面的健康发展。
家长的素质、观念以及隔辈带养影响着幼儿的攻击性行为,比如:( 1)家长溺爱幼儿。对孩子百依百顺,无原则地满足孩子的任何要求,以至于孩子养成独占、独霸的习惯,在家里以自我为中心。调查表明,很多孩子主要由爷爷、奶奶带大,作为隔辈人,他们更加宠爱孙儿,甚至“遮丑护短”,“隔辈亲”演变成了“隔辈溺”,导致了孙辈的自私、任性、懒惰、骄横等不良行为。(2) 家长对幼儿过分要求。许多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因此在许多方面过分限制和束缚幼儿。例如,回家就让孩子看书、学习,不得随便说话、做事等,使得孩子心理受到限制,并产生逆反心理。到了幼儿园,他们就会像放飞的小鸟,却因太过自由便会攻击别人来满足自己的社会交流。(3) 家长过分放任幼儿。这类家长放任孩子自由发展,不加任何限制和要求,对孩子不关心、不重视;对孩子的任何行为不分时间、场所、性质,都不加控制,而是让孩子为所欲为。这样的孩子到了幼儿园表现得很松散、不服管教、不遵守常规、随意地攻击别人、与老师顶撞等。
2.媒介因素。幼儿接触的主要媒介是电视,电视中的暴力性场面无疑为幼儿提供了攻击性样板,使幼儿不知不觉地模仿、学习了攻击性行为。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在实验室中对电视的影响问题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观看了有攻击性行为影片的幼儿比控制组幼儿表现出更多的攻击性行为。在幼儿园里,我们发现,90%的幼儿都受电视剧的影响非常深,比如,他们都非常崇拜电视剧里面的奥特曼,并把奥特曼作为自己的偶像,模仿其行为、动作,大多数幼儿在发生攻击性行为时的肢体动作都与奥特曼极其相似。社会学习理论者认为,电视对幼儿攻击性的影响有以下4个方面:(1)它教给幼儿一些攻击性的行为方式。(2)它使幼儿放松了对攻击性行为的抑制,使暴力合法化。(3)它降低了幼儿对暴力的敏感性,并习以为常。(4)它使幼儿对现实的想象建立在自己的行动之上,过分地认为自己是受害者。
三、攻击性行为的控制策略
攻击性行为是不能被接纳的行为,是培养幼儿良好个性品质的障碍。人们对如何采取恰当的手段对攻击性行为加以引导、控制,以使幼儿个性向着良好方向发展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并提出一些有效的控制方法。
(一)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幼儿活动室中社会性密度的增加,玩具数量的不足都会增加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因此,为幼儿布置和安排活动场地面积的大小非常重要。如果场地面积过大会使幼儿的社会性交往和合作性游戏减少,但场地窄小、拥挤又会增加攻击性行为。所以,在安排活动场地时应按照幼儿人数以及活动内容需要,进行合理适当的安排。而在注意活动空间以及玩具数量适当的同时,还要注意避免为幼儿提供有攻击性倾向的玩具。
(二)提高幼儿认知水平
幼儿攻击性行为多与其认知水平较低有直接的关系,幼儿往往对来自同龄伙伴的信息以自身为中心作出判断。如果幼儿对别人行为的判断是敌意的,他的行为就会具有攻击性;如果他对别人行为的判断是善意的,就不会产生攻击性行为。而很多攻击性行为强的幼儿往往用敌意去判断别人的动机,这样他攻击的次数与被攻击的次数都在增加。因此,要教育幼儿要以一种宽容的态度对待同伴。
1.让幼儿了解攻击性行为的后果。让幼儿多了解他的攻击给别人带来的不良后果,如听到被攻击者痛苦的声音、看到被攻击者痛苦的表情。通过讲故事让幼儿明白人们对待攻击性行为的态度。培养幼儿的同情心、爱心,使幼儿逐渐学会站在别人的角度看问题。
2.教会幼儿如何宣泄侵犯性情感。烦恼、攻击、挫折、憤怒这些侵犯性情感对于控制力弱的幼儿来说是点燃侵犯性行为的导火线。侵犯性情感积聚得越多,其表现侵略性行为的可能性越大。因此,教会那些开始就受到挫折、攻击、干扰的幼儿宣泄的方法,就可以减少其侵犯性情感的强度。相反,过分压抑幼儿侵犯性情感,其结果往往会使孩子爆发突然的、猛烈的侵犯行为。所以,应教会幼儿用言语来倾诉内心无法排遣的挫折、愤怒和烦恼,鼓励参加有趣的游戏等置换活动转移幼儿的侵犯性情感。
3.给予榜样示范。有攻击行为的幼儿之所以在解决冲突或人际交往中更多运用攻击性行为,不仅是因为其想到的解决冲突或进行沟通的方法的数量少于一般幼儿,而且也因为他们所能想到的方法普遍带有攻击性倾向。所以,对于有攻击性行为的幼儿,可以给予示范或直接教其正确方法。因此,成年人一方面要加强自身修养,尽量避免在孩子面前争吵、打架或恶意攻击;另一方面,应及时对孩子进行行为矫正,让孩子明确宣泄情感的非攻击性行为和方法。
4.要加强与孩子心灵的沟通。作为父母,加强与孩子心灵的沟通是非常重要的,这样能使幼儿对父母产生信任并从父母那里学会正确解决问题。父母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1)尽量不要打断孩子说话,让孩子感觉到被尊重。(2)孩子讲完后,父母对其讲的内容做出反应。家长还要注意与教师经常沟通,相互交流经验,共同制止攻击性行为的发生。
5.培养幼儿的自控能力。大量研究和事实证明,学会内在控制的孩子不太可能使冲动动作化,说理与惩罚更能帮助孩子明白,并承担非理性行为的责任。要培养孩子的同情心,就要让孩子把自己置于受害者的位置,设身处地体会受害者的痛苦;引导孩子认识到侵犯性行为带来的恶果,学会对侵犯性行为进行自我控制和反省,从而有效抑制侵犯性行为的发生。
幼儿攻击性行为是不被接受的行为,更是幼儿问题行为中极其重要的表现之一,且对幼儿的健康发展不利,而影响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因素分为生物因素和社会因素等。生物因素是幼儿遗传了某种先天性的基因倾向,这种倾向能在后天的环境中得到表现和强化。而社会因素是影响幼儿攻击性行为产生的主要原因,所以,我们要重视家庭因素对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影响,在育儿过程中对幼儿攻击性行为加以指导和控制,促进幼儿社会性、个性和认知的发展。
(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教育局小白鹤幼儿园 郑菲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