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籽料形成辨
2020-01-14张朝胜
张朝胜
Jadeware is the quintessence of Chinese culture, and Hotan Jadeware is a good model of Chinese culture. The formation of Hotan Jade Material has always been one of my research interests with great concentration.
玉器是中国国粹,而和田玉玉器更是国粹中的典范。杨伯达先生在《中国和田玉玉文化叙要》中说:“如果没有和田玉提供优质玉料,尤其是白玉、羊脂白玉,那么,中国玉文化将不会是我们今天能够见到的倩美典雅、光辉耀目的模样。”我生于和田、长于和田。作为出身于和田玉,特别是和田籽料产出地的人,都会有一种自豪感,并产生一种热爱之情,一种终身难忘的和田玉情结。同时,也会立下毕生从事和田玉创作研究之志,从而为和田玉发展事业作出一定贡献。这其中,和田籽料的形成一直是我潜心钻研的内容之一。
一、流行观点
和田籽料的形成是玉器创作的基本问题,引起了玉界的广泛关注。当前较为流行的是一种“次生矿说”,认为山中的山料经物理风化,如雪崩、地震等,经冰川、洪水等长年累月搬运到河流中,先是形成山流水,再经过相互碰撞、摩擦,棱角被磨去,最后形成卵状的籽料。在他们看来,山料是籽料的母体,山流水料是一种过渡,最终形成籽料。让我们看一下,“次生矿说”论者对和田籽料形成过程的描述。
1.山料:是指产于海拔可达6000米以上的原生玉矿,常常在一条山脉成片区出现,有可能在山崖上,也有可能在地底下。以往对于这些产于山中的玉料,都可以以矿坑分布种类。呈不规则的棱角状态,块头较大,质地较粗。
2.山流水:是指山料经地壳运动,从山间滚落后,经冰川、洪水等搬运到河流中上游的玉石。经远古洪荒时代河水冲洗、挤压、碰撞过程中,中途被泥沙掩埋包裹,尚未漂移到河床下游,类似于籽料的半成品。无棱角状,表面较光滑,常带有水波纹面,块度较大,常见片状,较细腻紧密。
3.戈壁玉:是山料经地壳变动、雪崩等自然力量,将其搬运到戈壁滩,长期受风沙冲击、磨砺形成的。这是还没到下游就搁浅在陆地上的半成品籽料。一般为半透明到不透明状,块度大小不等,片状为多。较细腻、紧密、坚硬。
4.籽料:经过山料、山流水等两个过程,经成年累月最后搬运到河流中下游的玉料,经过长途挤压、碰撞、分解和巨浪的拍击冲刷,有裂处完全裂开和分解,结构偏松处已被磨去,轮廓尖锐的地方被打磨成圆形,呈鹅卵石状,剩下的全是精华。均块状,块度较小。玉质细腻紧密,光泽滋润,柔和,微透明,是新疆和田玉中的上品。
上述情况说明,“次生矿说”的观点,很像工厂生产的一条流水线,以山料为原料,逐步生产出山流水和戈壁料,最后形成籽料。从整个过程来看,玉料由大块变小块,由带棱角到圆润光滑,玉質从粗糙到细腻,越来越好。这种观点看似符合逻辑,得到了很多人的赞同,几乎占据了和田籽料形成问题的主流地位。
二、事实依据
以上“次生矿说”的观点,显然有一些难以自圆其说之处,有一种公式化的主观臆断之嫌,受到许多论者的质疑在所难免,关键是与客观事实不符,只说到问题的表面而未说到问题的本质。老子在《道德经》中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也就是说,世间万物都要遵循自然规律、自然法则,和田籽料的形成问题也必须遵守这种规律,容不得半点唯心主义的臆测,而必须具有唯物主义实事求是的态度。前提就是清晰掌握和田籽料的分布特征,从中找出规律来。新疆和田的玉龙喀什河自古就以出产和田白玉而得名,故也称白玉河,是白玉的主要产地,其中最为名贵的是河中的羊脂白玉,故被人称为爱玉者的圣地。那么,我们就来分析一下以玉龙喀什河为主的玉料分布及特征。
我与和田玉特别是和田籽玉接触的28年来,有失败的痛苦教训,也有成功的胜利喜悦,在教训—探索—成功的不断循环往复中,初步摸清了玉龙喀什河和田籽料形成的大致情况。
玉龙喀什河主要产玉处约70公里,以位于中段的玉龙喀什河大桥为界,桥以上为上游,桥以下为下游。上、下游及左、右岸所产玉料完全不同。
1.上游产玉情况
上游东岸的渠首,产出以光白籽为主,白皮料多,大料多,小料少,带皮料很少。稍往下游处很出名的总闸口,是玉料交流集散地,也是光白籽多,很少带皮料。对岸米列克瓦特以及稍往下游处的加木达,玉料聚红皮、糖红皮最多。玉龙喀什河上游相对的两岸,所出玉料玉质截然不同,渠首、总闸口一带的玉料既不细腻,皮色也不好。而对岸米列克瓦特、加木达,不仅玉质细腻,皮色也相对较好,对比极为明显。玉龙喀什河河面不宽,最宽处也就两公里左右,仅仅两公里左右的距离,产出玉料相差如此之大,显然,不是同一个母矿出来的,很能说明问题。
2.下游产玉情况
沿玉龙喀什河大桥往下走,便到了下游东岸的吉亚乡,吉亚乡对岸是依盖尔其。吉亚乡的玉料洒金皮多,而档次最高的玉料在依盖尔其,不仅有洒金皮,还有聚红皮,是唯一过手电无结构的高档玉料。总体来说,下游的吉亚乡特别是依盖尔其产出的玉料和上游的玉料相比,不仅皮色丰富、绚丽,且玉质细腻,油性好,性质又大不相同。
3.戈壁玉的特点
经过长期的开采,玉龙河已基本不采玉了。没去过和田的人不知道,以为玉龙喀什河还在采玉,事实上七八年前已经没有玉了,现在开采的是平行河流30到40公里方圆的古河床。从玉龙河往下20公里,进入洛甫,三四十公里古河床下都出玉。古河床再往外平推,洛甫、策勒等地有广大的戈壁滩,长期受风沙的冲击形成戈壁滩玉,基本上是黄玉、碧玉、墨玉三种料,玉龙喀什河中很少出,寥寥无几。
对于上述以玉龙喀什河为主的玉料分布地点及特征的分析,上海一些长期坚持和田籽料创作的大师们,也都了然于胸,他们都喜欢依盖尔其的料,因为好料能做出精品来。当地的采玉人也是对依盖尔其的料赞不绝口。就连开发商也不愿意在渠首和总闸口开发,否则是只赔不挣,都愿意在依盖尔其投资,好料是一打一个准,就像在上海市中心买房一样,一买一个准,极具升值空间。
对玉龙喀什河极为熟悉的人,谈起河中玉料的分布及特征,可说是如数家珍。一玉在手,照一下结构,看一看皮色,摩挲几下,基本能判断出此玉料是哪处河段所产,八九不离十。有人说,玉是有“种族”的,就像不同地区的人,有不同肤色、不同特征。从某种角度来说,是有一定道理的。
三、最终结论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发现当前流行的和田玉形成的“次生矿说”,也即从山料到山流水再到籽料的观点,有许多地方是和事实不符的。以下,着重从四个方面提出质疑意见,供大家参考。
1.按“次生矿说”的观点,玉龙喀什河中的玉料是从河流发源地黑山山上的山料经过河水冲刷而来的,那么,河中玉料的分布,就应该有个平均值的体现。而事实上,河流的上、下游,上、下游的左岸、右岸,玉料的性能、形状、质地、颜色各不相同,性质相同的玉料都基本出自同一条河流中的同一位置。不同产玉地段有不同地理环境,有不一样的矿物成分。仅以色泽为例,下游产区所含矿物元素多,对籽玉的浸染比上游重,所以下游的籽料皮色特别艳丽,和别处明显不同。没有混淆,产状分布清晰,根本体现不出同一源头水流冲刷应有的平均值状况。此为疑点一。
2.玉龙喀什河全长325公里,流域面积1.45万平方公里。从玉龙喀什河的源头,也就是出产山流水的冰山脚下到和田市附近出产籽料的一条河流的距离约为270公里,在270公里的河床中,开始的20公里河流中,可以捡到为数不多的山流水,再往下的180公里,河床中根本沒有玉石。而从200公里处到和田市附近,约70公里的河床中,都是玉料特别是籽料的主产区。就像钓鱼一样,好像碰到鱼窝子了。我们不禁要问,这70公里左右河流中的玉料难道是能越过180公里的迢迢长途,而落到白玉河下游70公里左右的河床中吗?这显然是不可能的。有人说玉料是被河流冲到下游的,这就更不合逻辑了。试想,质量、密度都比石头大的玉料都冲刷到了下游70公里的河床中,而质量、密度都比玉料轻的石头都留在这180公里的河床中,这可能吗?此为疑点二。
3.熟悉和田玉特别是和田籽料的人都知道,它的分子结构是极为稳定的,其玉质的好坏,颜色的繁多,绝非水流搬运冲刷所能改变的。和田玉特别是和田籽料,最重要的特点是它的油性、密度和温润细腻的质感,而山料是不具备这种天然玉质的,即使山料经过亿万年的河流冲撞、洗刷,最多也只能改变外表及形状,而无法使玉质有任何的改变。很显然,和田籽料只能是矿物本身形成时就带来的固有特质。此为疑点三。
4.喀拉喀什河和玉龙喀什河都发源于昆仑山,流入塔里木盆地后,两河汇合成和田河。按流行的说法,喀拉喀什河中的玉料也应该是源头山料冲刷而成的,但喀拉喀什河源头中的山料只有白玉、青白玉两种,而喀拉喀什河以盛产墨玉闻名于世,也叫做墨玉河,那么,这大量的墨玉又是哪里来的。同样,按流行的说法认为,策勒、洛甫等地广大戈壁滩上出现的戈壁料,是山料经过河流搬运、冲刷到戈壁滩上形成的,这是未到下游就搁浅在陆地上的半成品籽料。事实上,这些戈壁玉,一是黄玉、一是碧玉,再就是墨玉,这些玉料在形状、质地、色泽与山料都各不相同,那这些玉料又从何而来?此为疑点四。
以上我们从四个主要方面做了一些剖析,当然,还有一些问题可以说明“次生矿说”与事实相背,但仅从此主要的四个方面,我们已可看出,玉龙喀什河的籽料,决非是河流发源地黑山山上的山料,经河水的冲刷,先是形成山流水和戈壁玉,最后形成了籽料。事实真相是,鹅卵状的玉石籽料亿万年前就形成于海底,后经过火山喷发、地壳变迁、造山运动,新疆这块土地由大海隆起变成陆地,籽料也随之而出,浮出水面埋于土中。可以说,和田籽料就是火山喷发、地壳变动后瞬间定格的永恒。籽料是先存在于大地,然后才由河流冲刷出现,而非将山料冲成籽料。因此,籽料与源头的山料一样,都是“原生矿”,而非“次生矿”,这就是我们的结论。
和田玉贵为国玉,和田籽料的形成问题,显然是个最基本而又重要的问题,弄清和田籽料的前世今生,既是理论问题又是现实问题,是研究和田籽料的基础。同时,和田玉的成因和品种在世界软玉中占有独特的地位,具有典型意义。世界软玉品种单一,多为碧玉,而和田玉,特别是和田籽玉品种多样,世界罕见的白玉,玉质占世界软玉之冠,弄清它的形成问题,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我们要进一步探讨研究,真正弄清和田籽料的形成,从而清晰掌握和田籽料的生成区域以及不同性质,这对当前的和田玉特别是和田籽料的创作及传承发展,无疑是有促进作用的。
以上,在数十年实地考察的基础上,结合自己不断积累的经验和体会,提出了我们的一家之言,偏颇之处在所难免,望专家不吝赐教。希望玉界的朋友们能提出争议的意见,逐步辨明和田籽料形成的真相,那正是我们的愿望。
参考文献:
〔1〕杨伯达:《中国和田玉玉文化叙要》,《玉界》,2018(3)
〔2〕老子:《道德经》,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2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