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公益创业教育: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现状分析
2020-01-14邓逸雯
刘 蕾, 邓逸雯
(1. 中国矿业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 江苏 徐州 221116; 2. 华东师范大学 教育学部, 上海 200062)
一、 引 言
公益创业是通过商业手段解决社会问题的创新实践[1],它通过创立社会组织或社会型企业为受益群体提供公共产品或服务。国内外大量的公益创业实践涉及环境保护、扶贫开发、慈善救济、医疗卫生等领域,其既可以像传统的非营利组织一样提供公共产品或服务,又能通过建立商业模式解决可持续发展问题。2006年,我国出现了第一个以“公益创业”命名的社团——滴水恩公益创业协会。2009年之后,伴随着各项公益创业赛事的兴起,我国公益创业事业蓬勃发展。公益创业能否成功的关键在于创业者是否可以运用创新手段解决社会问题,能否坚持改造问题的初心,是否具备企业家精神,是否善于机会识别和资源运用等,这些要求决定了大量的公益创业者是具有创新精神的青年人,特别是大学生[2]。随着各类针对大学生的公益创业赛事的兴起和公益创投机会的增多,高校也更加重视大学生公益创业教育,这将有助于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同时也是对其进行思想引领教育、培养其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方式[3]。
总体而言,我国高校公益创业教育仍处于探索阶段[4]。在理论研究层面,学界对商业创业教育的研究和评估较为成熟[5- 6],却鲜有专门针对公益创业教育的相关研究,且尚未有学者提出高校公益创业教育评价指标体系。基于此,本研究结合公益创业教育的特征,试图建立基于CIPP模型的高校公益创业教育评价指标体系,并依据该体系对我国10所典型高校的公益创业教育现状进行分析,以衡量和评价我国高校公益创业教育的实施状况,进而提出完善的政策建议。
二、 文献综述与理论框架
(一) 公益创业教育
公益创业(Social Entrepreneurship),也被译作“社会创业”“社会创新”“公益创新”,它是立足于解决社会问题和实现公共利益,具有创新性、服务性和营利性的社会活动[7]。公益创业弥补了市场的缺陷,它以创业为导向,在市场模式下强调提供公共产品或服务的同时,试图在营利模式上有所突破和创新。由于公益创业具有社会公益取向,服务性与创新性共存,因而吸引了许多大学生的参与,这也为高校提升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推动创业人才培养、提升大学生责任心和行动力提供了崭新的发展模式与实践路径[8]。
公益创业教育的目的是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与技能,同时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社会公益热情[9]。与创业教育相比,其在培养学生领导、管理、财务等方面能力的同时还注重培养他们的道德境界和成己达人的价值观,使之重视运用社会企业家精神和创新能力来解决社会问题;与道德教育相比,公益创业教育更为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和个人价值的实现[10]。
西方发达国家的公益创业教育起步较早,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和斯坦福大学等国际知名高校都有专门针对公益创业的研究中心[11],且它们的工商管理课程都将公益创业纳入了课程体系当中。因此,公益创业教育越来越被认为是高等教育的重要领域[12]。在我国,湖南大学于2004年起开设公益创业课程,并出版了相关教材,是国内高校公益创业教育的先行者。之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矿业大学等高校陆续开设了公益创业领域的课程,并提供实践支持。在比赛方面,“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公益创业大赛、“北极光杯”公益创业实践赛、“青年恒好”公益创业大赛、中国公益慈善项目大赛等全国性比赛的相继创办吸引了越来越多大学生团队的参与,也引起了高校对公益创业教育的重视。
(二) 创业教育评价指标体系
随着高校公益创业教育的逐步普及,我们需要对其进行评价来不断完善教育体系,以推动高校公益创业教育更好地发挥实效[13]。本研究通过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发现,国内外学者对此研究甚少,目前学者研究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创业教育评价领域。如有学者将创业教育评价指标体系分为组织领导、师资队伍、学生素质、环境建设、社会声誉5个维度[14];有学者认为从组织支持、学科课程、课程教学、质量控制及延展活动5个维度进行评价更为科学[15];有学者则认为创业教育评价指标应该包括创业教学、创业实践、创业氛围、基础平台建设和培养效果[16]。还有学者从教育成果[17-18]、评价主体[19]、评价过程[20-21]等角度对创业教育评价进行了研究。除了上述研究外,还有学者将CIPP模型引入了创业教育评价体系[22-23]。虽然目前鲜有学者对公益创业教育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研究,但学者从各个维度构建的创业教育评价指标体系,以及CIPP模型的引入,都为本研究公益创业教育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奠定了基础。
(三) 理论框架
CIPP模型是美国知名教育评价学者斯塔夫比姆(Daniel L. Stufflebeam)于1967年提出的,其基本观点是“评价最重要的目的不在证明,而在改进”[24]。CIPP模型包括背景评价(Context Evaluation)、输入评价(Input Evaluation)、过程评价(Process Evaluation)和成果评价(Product Evaluation)4个部分[25]。CIPP模型目前主要应用于教育领域的教学质量评价、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等方面。该模型的理念在于:评价在引发变革的过程之中处于主导地位,能有效推进整个流程的完善[26]。随着CIPP模型“以评价促改变”理念的传播和认同,其应用范围也逐步扩展到了研究项目的评估、精准扶贫等领域。但目前尚未有学者将此理论应用于公益创业教育评价领域。
本研究引入CIPP模型作为构建高校公益创业教育评价指标体系理论框架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方面,已有研究引入CIPP模型用来评价创业类教育状况,因此该模型具有一定科学性;另一方面,从背景、输入、过程和成果4个方面评价高校公益创业教育, 能够涵盖教育领域的全过程,有助于通过“评价”发现问题,促进“改变”[27]。
三、 基于CIPP模型的高校公益创业教育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评价指标的选择是影响高校公益创业教育评价的关键[28]。通过上文理论框架的梳理,本研究将公益创业教育的环境基础(背景评价)、资源配置(输入评价)、过程行动(过程评价)、成果绩效(成果评价)作为一级指标,下文通过文献梳理进一步确定二级指标。
(一) 公益创业教育环境基础评价指标的选取——背景评价
背景评价是指通过评价创业环境对公益创业教育的影响和支持状况,诊断制约高校公益创业教育发展的因素[29]。所以,背景评价应关注公益创业教育的环境基础。高校公益创业教育环境由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共同构成:在外部环境层面上,我们可以用“区域环境”指标评价高校所在城市的公益创业环境;就内部环境而言,既需要考量教育体系中理论成果的部分,即“知识基础”,又需要考量科技创新的部分,即“技术基础”。
“区域环境”是约束高校公益创业教育过程和大学生公益创业活动的各种区域条件的总称,是衡量高校公益创业教育外部环境的指标。依据舒福灵等的研究[16],本研究选取高校所在城市的“创业活跃度”和“公益慈善指数”作为描述指标,通过衡量高校所在城市的公益创业氛围与生态环境测评其对高校公益创业教育的影响。
“知识基础”和“技术基础”指标可以用来考察高校公益创业教育的内部环境现状。依据杨武等的研究[30],本研究选取“与公益创业相关的论文发表篇数”和“与公益创业相关的论文被引数”来衡量高校公益创业教育“知识基础”现状,该指标主要通过对高校教师发表含有“公益创业”“社会创业”“非营利组织”等相关关键词的论文篇数及被引数进行测量获得;选取“发明专利授权量”和“技术转让签订合同数”考量高校公益创业教育的科技创造潜能和实力。
(二) 公益创业教育资源配置评价指标的选取——输入评价
输入评价是指通过评价高校对公益创业教育的资源投入与组织保障来检验高校运用教育资源实现公益创业教育目标的现状。该指标着眼于评价公益创业教育的资源配置情况。一般来讲,人力、经费和组织保障是最重要的资源,依据前人的研究,本研究选取“师资投入”、“经费投入”和“组织保障”3个指标来衡量高校公益创业教育的资源配置状况。
高校公益创业教育的“师资投入”需要关注教师的公益创业实践经验。因此,在黄志纯等的研究基础上[14],本研究选取“是否配备具有公益创业经验的师资”这一指标衡量师资情况。依据已有研究[16],本研究采用“国家级大学生公益创业计划项目高校拨款数”作为高校公益创业教育“经费投入”可量化的科学性指标。而高校的“创业咨询指导服务中心”作为推动高校公益创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机构是“组织保障”的重要测量指标之一[16],它的职能包含传播公益创业政策等相关信息、开展公益创业教育课程和相关专业指导、举办讲座沙龙和管理社团等。
(三) 公益创业教育过程行动评价指标的选取——过程评价
过程评价着眼于评价提升公益创业行动能力的教育过程。公益创业教育是通过高校设立的“公益创业课程”来推动学生公益创业意识和能力的提升,促使学生设计和完善“公益创业项目”,进而通过“实践平台”使得公益创业项目得以实际运行。因此,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本研究选取“公益创业课程”、“公益创业项目”和“实践平台”作为高校公益创业教育过程评价的考量因素。
“公益创业课程”指标主要考量高校是否开设了相关的必修课或选修课。而“公益创业教育讲座和沙龙”与课程相辅相成,它主要通过邀请社会企业人士、政府官员和优秀大学生等公益创业者开设讲座与沙龙,促进大学生获取公益创业方面系统全面的知识[15]。“公益创业项目”是链接课程与实践的桥梁,也是大学生进行公益创业实践的重要载体。高校大学生通过寻找社会痛点、组建团队、建立具有自我造血功能的商业模式等步骤进行模拟并提升自身的公益创业能力。依据葛莉等学者的研究[22],本研究采用“国家级大学生公益创业计划项目立项数”来衡量高校公益创业项目的创立情况。在樊鹏等的研究基础上[31],本研究选取“是否建立了孵化项目的科技园、创业园”指标来测量高校公益创业知识转移、社会企业孵化的平台建设情况。高校内的科技园和创业园是成果转化、创业企业孵化与创新型高端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有利于推动高校整合并开发社会创业资源,帮助大学生实现由创新模拟向创业实体的飞跃。
(四) 公益创业教育成果绩效评价指标的选取——成果评价
成果评价是指对公益创业教育目标的达成情况即效果进行评价,为公益创业教育的改进提供依据。在已有研究基础上,本研究选取“公益创业者素养”、“公益创业效果”和“社会效益”作为高校公益创业教育成果评价的衡量因素。
基于葛莉等的研究[22],本研究采用可测量的“‘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公益创业计划竞赛获奖数量”这一指标来考察高校大学生的公益创业技能与素养;用“科技园、创业园是否成功孵化公益创业项目”作为公益创业效果的衡量指标。“社会效益”指的是高校公益创业成果绩效在社会与经济层面上的体现。依据梅伟惠的研究[20],本研究选取“杰出公益创业校友数量”这一指标来描述高校培养公益创业人才的能力和彰显公益创业榜样的先锋作用。
综上所述,本研究基于CIPP模型建立的高校公益创业教育评价指标体系包括4个一级指标、13个二级指标和16个描述指标。为了进一步提升该评价指标体系的科学性,本研究采用专家打分的方法对其进行修正。本研究对公益创业领域的学术和实践专家进行访谈,邀请他们对指标体系进行打分。打分结果显示,专家认为“与公益创业相关的论文被引数”和“技术转让签订合同数”两个描述指标在衡量高校公益创业教育中意义不大,因此对这两个描述指标作了删除处理,最后形成了一个包含4个一级指标,13个二级指标和14个描述指标的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表1 基于CIPP模型的高校公益创业教育评价指标体系
四、 高校公益创业教育的现状分析
(一) 研究对象
本研究运用基于CIPP模型构建的公益创业教育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国高校公益创业教育的实施现状进行分析。由于目前我国很多高校都是依托公共管理学科进行公益创业教学,因此本研究依据公共管理学科2017年的教学评估结果选取样本进行研究。具体的筛选标准为: ① 公共管理学科2017年教学评估B及B以上的高校; ② 研究样本大致覆盖我国的各个地区; ③ 研究样本的相关资料比较详尽; ④ 高校在公益创业教育发展中呈现良好的发展状态和较大的发展潜力,具有代表性与典型性。本研究最终选取10所高校作为研究样本,它们分别是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矿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武汉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以期通过对样本高校公益创业教育现状进行评估,预判未来的发展目标。
(二) 样本高校公益创业教育现状分析
1. 公益创业教育环境基础的现状分析(见表2)。首先,从区域环境的数据来看,本研究依据创业邦研究中心发布的《2015年中国最佳创业城市报告》可知,北京、上海、西安、武汉、广州均榜上有名,故样本高校中有9所高校所在城市创业活跃度较高,而中国矿业大学所在的城市徐州没有在该名单内。但是,从中国慈善城市排行榜可以看出,10所样本高校所在城市都位列前30名。城市的创业活跃度和公益慈善指数越高,越有利于为学生营造浓厚的公益创业氛围。
其次,从知识基础的数据来看,10所样本高校中,北京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和武汉大学发表的与公益创业相关的论文相对较多,其余高校发表的相关论文较少。由于公益创业这一领域起步较晚,所以学者撰写该领域的研究成果较少,这表明高校的公益创业教育学术氛围尚不够浓厚。值得借鉴的例子是,中国人民大学于2016年7月设立了中国公益创新研究院。该院以慈善文化、公益领域跨部门合作、公益部门治理等领域为研究方向,旨在通过学术研究、人才培养、实践咨询等方式,成为公益创业研究的领导者,推动公益创业教育的发展。
表2 样本高校公益创业教育环境基础状况
注: 数据主要来源于国家教育部网站、科技部网站、各高校官方网站、报纸杂志和媒体报道等;“Y”表示“是”或“有”,“N”表示“否”或“无”,“/”表示相关数据缺失;下同。
从技术基础的数据来看,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获发明专利授权量较多。高校的发明专利授权量是衡量高校公益创业教育科技创造潜能与实力的重要指标。一般来说,理工科类高校获发明专利授权量较多,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此类高校的学生进行技术性公益创业与实践。
2. 公益创业教育资源配置的现状分析(见表3)。首先,从师资投入的数据来看,10所样本高校中一半的高校配备了具有公益创业经验的师资,但部分高校缺乏该领域的师资。一般来说,高校所配备的具有公益创业经验的师资有两种。一是专职教师且有公益从业经验。如中国人民大学公益创新研究院院长目前担任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副理事长、敦和慈善基金会等多家公益机构理事;中国矿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负责公益创业教育的教师自己创立了社会组织,具有丰富的社会企业运作经验。二是兼职教师,即高校邀请具有丰富公益创业经验的教师作为兼职导师对学生进行指导。如中山大学的善衡公益创业课程从社会上邀请具有丰富公益创业经验的社会企业家作为导师,分享与交流公益创业经历与经验。
表3 样本高校公益创业教育资源配置状况
其次,从经费投入来看,“国家级大学生公益创业计划项目高校拨款数”的资金额度均较少。目前来看,公益创业训练计划占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比例较小,这表明高校将国家对创业支持的拨款分配给公益创业的比例不大。
最后,从组织保障来看,随着就业形势日趋严峻,越来越多的高校建立了大学生就业创业咨询指导服务中心。由各高校就业创业咨询指导服务中心网站获取的资料可知,部分高校虽建立了大学生创业咨询指导服务中心,但大部分都是针对商业创业的,公益创业缺乏专业的指导和技术咨询。值得借鉴的是,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公益发展研究院通过建立全职固定研究团队、兼职课题研究团队、特聘专家研究团队等方式,挖掘、培养公益创业领域的新生代人才,在理论研究的同时开展公益创业培训,加速青年公益创业人才成长。
3. 公益创业教育过程行动的现状分析(见表4)。首先,从公益创业课程开设情况来看,样本高校中已经有部分高校开设了公益创业课程。从目前获取的数据来看,公益创业课程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公益创业尚未被完全纳入创业教育体系,10所样本高校中尚有3所没有开设公益创业课程。二是开设的课程数目与种类较少,多是创业教育的选修课程。中国矿业大学在这一领域有领先优势,该校开设的《公益创业理论与实践》课程不仅是专业选修课也是全校公选课。三是教师授课内容多是广义上的创业教育,缺乏系统科学的公益创业课程;在教学方式上,目前仍多为理论教学,缺乏实践环节。
表4 样本高校公益创业教育过程行动状况
其次,在开展公益创业讲座和沙龙方面,大部分高校会定期邀请社会上杰出的企业家做讲座,分享他们创立社会企业的经验并与对公益创业感兴趣的学生进行交流。在10所样本高校中,80%的高校都开展过公益创业讲座与沙龙分享会,邀请不同领域的社会创业嘉宾与大学生分享公益创业过程。但是,没有将课程教育和讲座融为一体是目前课程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再次,从公益创业项目来看,大部分高校的国家级大学生公益创业计划项目立项数较少。国家级大学生公益创业计划项目的实施与推进情况是公益创业过程的重要衡量指标,它包括创新训练项目、创业训练项目和创业实践项目。从2017年部属高校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名单中进行筛选,本研究选取公益创业项目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显示,上海交通大学以5个项目位列第一,但数量明显较少。这表明公益创业项目的挖掘和孵化工作还有待加强。
最后,从实践平台来看,10所样本高校均建立了孵化项目的科技园、创业园,这有利于营造校园的创业氛围和孵化出更多优秀的创业项目,但大部分高校还未设立专门的大学生公益创业孵化平台。
4. 公益创业教育成果绩效的现状分析(见表5)。首先,本研究在“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公益创业大赛的官网查询2014—2018年公益创业赛获奖名单发现,10所样本高校在公益创业大赛中获奖数量都不多,且较为平均,但也有高校没有获奖。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高校目前的公益创业成果较为稀缺。
表5 样本高校公益创业教育成果绩效状况
其次,从各高校的科技园、创业园官网获取的资料来看,大部分高校的网站列出了大学生创立的企业名单,但没有介绍企业详情,导致无法判断企业是否属于社会企业(已注册为法人的公益创业项目)。从已登记和获奖的社会企业来看,各高校科技园和创业园在现阶段发展和孵化的社会企业很少甚至几乎没有,许多公益创业项目虽然成型并具有发展成社会企业的潜力,但并没有登记注册。
最后,从2015—2018年“社创之星”的获奖情况可以看出,10所样本高校中只有浙江大学和中山大学两所高校的公益创业校友获得了此项荣誉,其余高校均无校友获得此奖项。
五、 研究结论
本研究通过构建高校公益创业教育评价指标体系,并选取国内10所典型的样本高校对其公益创业教育的环境基础、资源配置、过程行动和成果绩效进行系统性分析,总结了其在公益创业教育方面的优势和不足,如表6所示。本研究通过进一步分析发现,目前我国高校公益创业教育发展现状呈现以下特点。
表6 样本高校公益创业教育特征分析
(续表6)
一级指标二级指标描述指标优势不足公益创业教育成果绩效公益创业者素养2014—2018年“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公益创业计划竞赛获奖数量部分高校在“创青春”大赛中获奖各高校在公益创业大赛中获奖数量都较少,有部分高校甚至没有获奖公益创业效果科技园与创业园是否成功孵化公益创业项目清华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孵化了社会企业高校科技园和创业园在现阶段发展和孵化的社会企业很少甚至没有社会效益杰出公益创业校友数量浙江大学和中山大学的公益创业校友获得了荣誉部分高校在公益创业领域暂时缺乏影响力较大的杰出校友
一是从环境基础上来看,公益创业教育的区域环境基础较好,但教育理论研究和创业技术研发有待加强。我国高校,特别是重点高校所在城市的创业活跃度和公益慈善氛围较为浓厚,为公益创业事业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氛围。城市重视创业就会鼓励创业,就会为创业者提供全要素的孵化支持,从而产生互相影响、带动发展、交叉合作的效应。城市重视慈善就会更加关注对公益项目、公益创业项目的政策支持,政府也会投入更多的资金购买公益服务。因此,良好的区域环境对公益创业教育发展起到了基础性作用。
公益创业教育内部环境的重要测量指标是学术研究和技术创新。学术研究能为公益创业教育带来新的思考。技术创新是公益创业教育能够真正解决社会问题的前提条件,比如获得“北极光杯”第五届清华大学公益创业实践赛金奖的项目——“弱水无极”,此项目通过运用技术治理水污染,改善水土环境,保护社会环境。“技术向善”已成为公益创业的新趋势。实际上,许多公益创业项目需要公益创业知识与专业技术知识的结合才能解决困扰社会的难题。但是,大部分高校的公益创业教育学术氛围欠缺,原因在于其公益创业研究起步较晚,目前尚处于萌芽阶段,尚未对此形成成熟的认识与研究。因此,高校相关领域的教师要共同加入,形成复合式的指导团队,推动公益创业教育的发展。
二是从资源配置和过程行动上来看,创业资源丰富,创业过程支持体系完善,但对公益创业的针对性教育有待深化。从表4可以看出,大部分高校都开设了公益创业课程,此外还有创业指导的专业团队、专门师资、经费投入、创业咨询指导服务中心,很多高校还开设了创业菁英班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但是针对公益创业教育的师资缺乏,有公益创业经验的教师更是少之又少。其他的资源,比如公益创业支持性资金缺乏、创业辅导机构大多都是针对商业型创业,针对公益型创业的支持明显不足。这容易造成公益创业大学生在创业一段时间后使命发生漂移,影响公益创业的可持续性。在公益课程开发上,高校教材水平参差不齐,鲜有兼具理论和实践的高水平教材。另外,与公益创业相关的专业,如公共管理、管理学、社会学等,没有规划标准的教学大纲,也没有将公益创业课程列入专业课程名单中。
三是从成果绩效上来看,教育成果逐步显现,典型性和示范性项目挖掘有待深入。从表5可以看出,在比赛的推动和环境的影响下,很多高校的公益创业教育成果开始显现,在“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公益创业比赛中获奖,一些项目通过注册成为社会组织或者社会企业并开始规范化运作,也有一些创业者获得了公益创业的各类荣誉。但是,公益创业项目的典型性与示范性仍有待提升,原因在于目前许多高校参加比赛带有功利性心理,大部分项目往往半途而废,最后无法落地生根。因此,高校要深入挖掘和培育典型性、示范性项目,一方面让创业团队成功出壳,真正有能力解决社会问题;另一方面也展示了创业成功经验,从而吸引更多大学生参与到公益创业事业中去。
六、 完善高校公益创业教育体系的建议
公益创业教育不仅是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动态发展过程,还是集公益创业知识生产、传播与应用的体系[31]。针对我国高校公益创业教育存在的不足,本研究提出以下建议。
(一) 建立支持体系,打造动态开放的生态系统
公益创业具有系统性、复杂性、不确定性等特性,受主观条件与客观环境的影响和制约,使得高校公益创业教育必须依靠多方力量的支持。因此,政府、高校、社会等应跨界融合、彼此衔接,充分发挥各方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实现资源共享和协同工作。社会各界应协同高校实现资源流动,建立支持大学生公益创业的动态开放生态系统。政府应大力弘扬公益创业精神,通过宣传与推广成熟的公益创业项目,传播社会责任感与公益创业理念。政府还应主动对接高校,搭建“政府-高校-社区”联动的公益创业项目交流平台,为大学生的公益创业实践提供场域,也为社会问题的解决提供更多可能。高校应积极探索并开辟“产学研一体化”的公益创业教育新模式,重视公益创业教育在“立德树人”层面的重要意义,选拔一批具有公益创业基础的团学干部或专任教师,依托公益创业研究中心、公益创业实验室等平台,研发课程、撰写教材、打磨团队,促进大学生公益创业专业知识的学习以及创业实践的发展。未来,“科技向善”会推动公益创业在社会创新层面的巨大变革,社会其他部门如企业应当鼓励科研人员积极与公益创业者进行项目对接,开展应用型项目研究,破解技术壁垒,解决社会问题,达致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双重实现。
(二) 优化资源配置,加大对公益创业项目的支持力度
高校应协同其他部门合理优化资源配置,支持“有信仰、有热情、有能力、有方法”的公益创业者和公益创业项目。在人力资源投入方面,高校应加强公益创业教学队伍建设,打造“专业教师+实践导师”结合、“社会学教师+管理学教师+专业技术教师”结合的“双结合”师资团队,促进大学生公益创业者了解社会实际,并学会与受助群体互动;了解机会识别、风险管理、团队建设、市场营销等商业知识,培养企业家精神和商业逻辑;了解公共部门的组织、服务、管理方式,以及部门代理人的行为逻辑。在经费投入方面,高校应建立公益创业孵化中心,举行公益创业大赛,挖掘并孵化优秀的公益创业项目,并提供一定资金和政策支持。此外,高校还应为大学生公益创业项目链接丰富的社会资源,如从民政部门、妇联、团委等部门获得支持。在公益创业课程投入方面,高校可以给予选修公益创业课程专门的学分要求。在实践平台建设方面,高校应在理论教育的基础上,集聚优势教育资源推进大学生公益创业实践教育,传播公益创业精神,传授公益创业技能,对大学生公益创业成果进行专业化评估和孵化;为学生搭建多种公益创业技能培训平台,加强实验实训平台、公益创业教育培训指导中心、孵化机制建设,广泛建立大学生公益创业实践基地、公益创业教育服务机构、公益创业教育网络平台等,构建起长效多元的教学硬件支持机制。
(三) 坚持过程管理,构建多层次立体化的教育体系
高校应当建立“层次性”与“发展性”相结合的教育体系。一方面,高校可在公共管理、社会工作、管理学、社会学等专业中选拔建立“青年公益企业家研修营”,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公益创业者进行指导和培训。另一方面,高校可通过打造“基础课程+体验课程+创业实习”构成的“层次性”课程体系,对学生进行系统化专业性教育。学生在学习完与社会问题、设计公益项目等相关的课程后,高校应鼓励学生深度沉浸现实社会,根据社会真实情境和条件,优化公益项目,同时遵循企业家成长逻辑,从“认知探索-能力提升-项目产出”入手,采用“发展性”的教育训练方法,选拔有创业潜质的大学生和项目,通过参加各类比赛凝练项目,同时持续性地支持和关注项目发展,并积极帮助项目链接资源。同时,高校应建立科学的评估机制和评价指标体系,准确把握公益创业教育的基本价值取向,解释与判断学生的发展水平与创业效果,保证从评估结果中得出正确的结论。需要强调的是,评估体系应系统地评估公益创业教育的过程和结果,并通过建立公益创业教育评估结果反馈机制,对未能达到公益创业目标的公益创业教学课程、技能训练和实践指导进行改进,从而推动高校公益创业教育的持续发展。
(四) 嵌入“立德树人”价值取向,提升创业教育的综合价值
“立德树人”是高校教育教学的基本遵循。创业者的“生态位”“初始印记”对于企业后期的发展有重要影响。因此,在公益创业教育中嵌入“立德树人”价值取向,有助于打牢创业者根基,真实服务于我国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在课程嵌入方面,高校可通过课程设计向学生传授解决社会问题的重要性、如何在社会治理体系中成为政府伙伴等知识。在实践嵌入方面,高校可通过引导创业实践,向大学生强调商业道德规范、公益创业伦理等,鼓励大学生公益创业者合理利用社会资源,保持初心,以解决社会问题为己任。在文化嵌入方面,高校应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公益创业力量”,引导每位大学生公益创业者在校园内宣传公益理念,培养亲社会人格,形成浓厚的“志愿校园”氛围,使得每一位公益创业者都是时代复兴的坚定信仰者、社会问题的积极解决者、公益精神的模范实践者。此外,高校还可通过树立公益创业者榜样,创设大学生与公益创业者榜样互动的平台,为大学生提供交流互动的机会,促进大学生实质性地学习公益创业知识、践行公益创业实践。
本研究基于CIPP模型构建了高校公益创业教育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此模型详细分析了我国10所典型高校的公益创业教育现状并进一步提出了完善建议,但本研究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一是本研究只针对依托公共管理学科的公益创业教育情况进行了剖析,未来会有更多依托社会学和管理学科的教育资源。二是本研究构建的高校公益创业教育评价指标体系虽然可以呈现评估效果,但期待更多的学者利用该指标体系进行现象解释,不断检测和完善这一指标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