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储运设备的日常管理与维护保养
2020-01-14周默
周 默
(中海油惠州石化有限公司,广东惠州 516086)
从某种角度来看,油气储运设备的安全性和运行稳定性将决定着油气资源能否安全,当油气储运设备存在故障或者风险隐患时,轻则会影响到石化企业的正常生产,重则会引发重大的安全事故,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由此可见,加强对于油气储运设备的日常管理与维护保养分析,对于保证我国油气资源储运安全性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
1 机泵和压缩机的维护保养
在油气资源储运过程当中,机泵和压缩机是使用频率最高的设备之一,为了保证机泵和压缩机的长期稳定运行,就必须根据机泵和压缩机的特性而制定完善的维护保养计划。
1.1 日常维护检查
在开展日常维护检查工作时,维护人员至少需盘车3周,检查机泵和压缩机是否存在故障,转动时是否存在阻碍以及转动的灵活性。检查方式以听杂音、闻异味为主,确保机泵和压缩机能够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不得带病工作。当机泵和压缩机存在超温、超压现象时,则应当及时暂停运行状态,并查明造成异常现象的原因,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1]。
1.2 设备的润滑保养
机泵和压缩机设备的润滑保养提倡“五定、三过滤”原则。“五定”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一是定点。设备的润滑部位和加油点必须长期固定,非特殊情况不得调整。二是定人。每台设备均需要设置第一负责人,并由第一负责人负责加油、换油等基本工作,且需要做好工作记录。三是定质。定质指的是润滑油质量需要长期保持一致,无论是品牌还是油号均需要固定,非特殊情况不得擅自更换。四是定时。加油和换油的时间周期需要保持一致。五是定量。每次加油、换油的总量需要保持一致。“三过滤”指的是为设备添加润滑油时需要经过三道过滤环节,第一道过滤环节为大桶至油箱,使用60目滤网;第二道为油箱到油壶,使用80目滤网;最后一道为润滑部位,使用100目滤网[2]。
1.3 压缩机的维护
当压缩机处于工作状态时,需要每隔2h对压缩机的排气、进气、润滑系统进行简单的检查,检查项目主要以温度和压力为主,并要做好检查记录,便于在压缩机出现问题时提供数据依据。其次,压缩机的转子和机壳之间的间距较小,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需要避免杂质进入。当杂质进入这一区域之后,压缩机往往会表现出异响的情况,故操作人员应当及时停止压缩机运行,并检查排除故障。同时,压缩机更换润滑油的周期需要固定,根据实际工作负荷决定换油周期,一般为1~2个月清理一次润滑油过滤器。从影响因素的角度来看,不同的施工环境、空气湿度、空气气体含量以及颗粒物含量均会影响到润滑油的使用寿命,为保证润滑油的基本质量,应当定期通过取样化验的方式来决定是否更换润滑油,理论上润滑油需要每年更换一次,但必须根据润滑油质量决定。更换润滑油时应当检查压缩机内部是否存在润滑油泄漏的问题,尤其是需要重点检查油箱,分析是否存在介质进入油箱的情况。换油时应当对压缩机的整个润滑系统进行全面的清洁处理,并要注入全新的润滑油。最后,当因为工作计划要求决定暂时停运压缩机,且停运时间超过6个月以上时,则需要清除压缩机内的全部润滑油,注入防锈油,并运转10min左右,确保防锈油可以进入整个润滑系统,避免压缩机在停运过程中出现润滑系统锈蚀的情况[3]。
1.4 机泵的检查和维护
机泵的工作原理和工作环境决定了其出现损坏的可能性较高。在开展维护保养工作时,维护人员首先需要明确机泵输送的介质类型、性质、来源以及注意事项,确保机泵输送介质能够与机泵运行标准相互吻合。主要检查内容包括进出管线、阀门、压力表接头处是否存在漏油情况,泵机的稳定性以及连接件的稳定性,接地线和压力表的安装是否符合标准规范等。同时,维护人员需要定期检查润滑油的乳化情况、油位是否异常等,当机泵设置了视油镜时,正常油位应当维持在1/2至2/3。其次,机泵的漏油问题时有发生,故检查机泵的密封状况也就成为了日常维护的一大要点。业内对于机泵的漏油情况划分为了两个等级,轻油的泄漏需要控制在每分钟10滴,重油的泄漏则需要控制在每分钟5滴,当机泵的实际漏油状态远超过了标准范围之内时,则需要对机泵进行拆解处理,查明漏油原因后重新进行密封处理。机泵的运行控制必须严格维持在标准范围之内,不得超温、超压、超速运行,当维护人员发现机泵的实际运行情况与正常运行情况之间存在较大偏差时,应当及时停止机泵的运行,并及时进行检查维护。为避免造成严重的事故或者经济损失,一般的技术操作人员有权暂停机泵的运行。最后,操作人员、维护人员以及管理人员需要构建三位一体的检查体系,不同岗位的工作人员需要负责相应的检查内容,并将检查结果记录在册。若发现机泵存在问题时,则应当对问题情况进行评级,根据实际生产要求决定处理方式。在问题较轻,且不会对机泵运行造成安全性和质量性影响时,可以暂时维持运行。若所发现的问题无法及时处理,则需要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并暂停机泵运行后排除问题,问题排除之前不得运行机泵[4]。
2 油罐的日常管理与维护保养
钢制油罐是现阶段我国存储油气资源的主要设备。油罐的设计必须严格按照国家要求的相关标准进行,设计时可以优先考虑先进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技术,且日常管理与维护保养工作也需要针对油罐的设计特点而开展。在实际中,油罐的日常管理与维护保养主要包括:一是日常检查。日常检查工作主要针对油罐的完整性进行检查,如检查油罐是否存在变形、鼓包、凹陷等,油罐的外侧一般会设置防腐层、保温层以及防水檐。由于外界环境可能会对油罐造成腐蚀影响,故维护人员需要重点检查油罐外表是否存在腐蚀的情况,并做好相应的工作记录。二是测厚检查。测厚检查的周期较长,其一般以3a为一个周期,测厚内容包括油罐顶、油罐壁,测厚时需要分别选择两个测量点,且测量点应当尽量保持固定。其次,测厚检查的第二个环节为全面测厚检查,其一般6a一次,主要针对油罐整体进行检查。从某种角度来看,测厚检查的本质就是对油罐的受腐蚀情况以及防腐措施的应用状态进行检查,相关单位需要重视对于油罐的防腐保护,并要重视容易被腐蚀的区域。三是防雷和防静电检查。防雷和防静电检查一般会在每年的雷雨季节来临之前,其目的是检查防雷和防静电设施是否运行良好,是否存在安全隐患[5]。
3 结语
为了满足社会发展的基本需求,为社会各界提供高质量的油气资源,石化企业应当高度重视油气储运设备的日常管理和维护工作,并针对不同储运设备的特点和实际情况而制定相应的管理和养护体系,定期开展养护工作,提高检查精度,从根本上保证油气储运设备的安全性,减少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和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