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规模獭兔场引种注意事项

2020-01-14徐风苍河北省孟村回族自治县畜牧局

中国畜牧业 2020年8期
关键词:种兔獭兔母兔

文│徐风苍(河北省孟村回族自治县畜牧局)

獭兔种兔的质量决定规模獭兔养殖场经济效益。做好獭兔引种工作,需要做好以下几点。

一、科学引种原则

1.选养优良品种。要经营好一个规模獭兔场,就要以提高獭兔群的品质为目的,引进高产优质、遗传性能稳定、外貌特征符合品种要求、适应性强、饲料转化率高的优良品种,才能生产出优良的后代,提高养殖效益。

优良品种都是在特定条件下,经过精心培育,从众多的优秀个体中挑选出来的,在獭兔生产性能、皮毛质量等多方面都占有明显优势。优良的獭兔品种生产的后代,一般都具有生长速度快、饲料转化率高、仔兔成活率高等优点,在市场竞争中占有明显优势。种兔质量的优劣,将直接关系到獭兔养殖效益。

2.选择优秀个体。要挑选优秀的种用獭兔个体,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1)系谱特征。优良的种用獭兔必须有完整的系谱档案资料,如个体的3~5代祖先的耳号、毛色特征、生产成绩、繁殖性能以及个体号、出生日期、来源、谱系、适应性、生长发育情况记录、繁殖情况记录、生产成绩记录等。同时,应具有完整的育种全过程的档案资料,这样有助于追溯其祖先来源和有序管理。且要求种公兔间无亲缘关系。

(2)品种特征。所购种兔应是来自于优良祖先的后代,本品种典型外貌特征应明显,如被毛、眼睛颜色、头型、耳型和体型等。

(3)体貌特征。查看七窍和两孔。健康种用獭兔头部七窍各有特征:眼大有神,眼角无眼眵;鼻孔干净无鼻涕,呼吸正常无喷嚏;口腔黏膜色正,牙齿好,口角无涎;两耳直立,转动灵活,耳穴无结痂;肛门周边干净无污物,被毛干净无污染痕迹,轻轻外挤能排出1~2粒正常粪球。

体型特征。优秀的种用獭兔体型中等,眼大明亮,眼珠颜色符合本品种、品系要求,体型结实匀称,肌肉丰满发达,四肢健壮有力,脚部被毛浓密,皮肤完整,无疥癣、脚皮炎。

(4)繁殖特征。种用母兔生殖器发育正常,有效乳头数4对以上(低于4对乳头或乳头不成对、不匀称的母兔不宜作种用)。种用公兔性欲旺盛,阴茎大小适中,睾丸发育良好,大小匀称、富有弹性,无隐睾和单睾,阴囊干净无水肿、松紧适中不下垂。

3.选好引种基地。引进良种獭兔必须从信誉和技术条件好、服务周到的正规专业育种场、种兔场选购。引种前要制定引种计划,全面了解供种单位资质,切实加强对种兔的检疫;注意识别兔场有无炒种行为,是否存在虚假承诺等行为;查看兔场卫生状况、医疗设施设备、防疫记录等情况,侧面了解该种兔场有无重大疫情;了解售后跟踪服务情况。

4.做好引种试验。只有经过一段时间的亲身饲养才能验证某一獭兔品种能适应当地的自然环境和饲养条件,并能通过饲养带来预期的经济效益和种用价值。因此,在确定引进某一品种时,最好先少量引进,进行引种试验,观察该品种獭兔在当地的适应性能、繁殖性能、生长状况、生产力、抗病力等具体表现,在取得引种结果后,再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是否批量引进。

二、掌握成功引种方法

应特别注意做好引种准备,加强种兔运输和引种管理等工作。

1.明确引种季节。獭兔怕冷怕热怕潮湿,性情又特别敏感。所以,引种季节要避开炎热的夏季,如果保温条件好,冬季也可以引种,但一般以气候较适宜的春、秋两季为主。春季引进的种兔到秋季,秋季引进的种兔到来年春天,就可以进入配种繁殖季节,可快速验证引种效果。

2.引种年龄。种母兔初配年龄一般在6月龄性成熟以后,种公兔要比种母兔晚1~2个月,在7~8月龄初配比较合适。年龄小、体重小的种兔适应性和抗病力差,难以适应长途运输带来的应激,饲养难度大,引种成功率低;体重太大的种兔利用年限短,容易被淘汰。

3.引种数量。獭兔种兔引种数量的多少主要取决于养殖场规模大小、资金周转情况、饲料供应和管理技术水平等。如果引种数量多、繁殖快、饲养管理得当,能尽快带来引种效益。但对新的规模化獭兔养殖场来说,首次引种数量不宜过多,一是种兔价格一般比较高,占用资金多;二是如果饲养管理、经营管理等缺少经验,引种成功率就不好把握。一般情况下,建议养殖场户要充分考虑獭兔市场行情,结合本场实际情况,不要贪大求洋,比较稳妥的做法是先进行少量引种,在饲养管理、配种繁殖和疫病防治等关键技术环节上,积累了一定的成功经验后,再逐步扩大饲养规模。

饲养獭兔要坚持自繁自养的原则,如果当地已饲养獭兔多年,所饲养的獭兔品种已经适应了当地的气候和饲养条件,则应充分利用当地母兔资源,主要以引进优良种公兔改良当地獭兔品种为主,这样既可以节省资金,又可以迅速改良原有兔群,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种兔运输。运输时要保证种兔安全、通风良好、密度适中,可使用竹笼、塑料筐、纸箱(边缘开洞通气)或铁丝笼等。运输3月龄以上的公兔、母兔时必须公母分笼装运,防止路上偷配。装运前,对运输所用的笼具进行彻底消毒,笼底铺上柔软、干燥并经严格消毒的干草或木屑,密度以每只占用笼底面积0.05~0.08平方米为宜,不可过大,如100厘米×50厘米×30厘米的运输笼具只能装运种兔4~5只。每个运输笼具贴上标签,标签上标明所承装的獭兔品种、性别、年龄、体重和只数等,以方便途中管理和分笼。运输工具应使用专用运输车,并需要进行严格消毒;为防止天气发生异常变化,如刮风、雨雪等,应备好篷布。

运输途中车速不易太快,上下坡路、急转弯时要平稳,防止笼中撞击。如果当天能够到达目的地,运输途中就不用饲喂,但要保证供给清洁、充足的饮水;路程较远、运输时间较长时,运输途中可适当饲喂一些容易消化的青干草、花生秧等粗饲料,但不允许饲喂青绿多汁饲料。

5.引种后的管理。种兔安全运到目的地以后,要按计划及时进行分群分笼,并做好以下几项管理工作:

(1)科学饲喂。种兔运达目的地以后,不要急于喂料,可先提供清水或者红糖水。修整几个小时后,先投喂少量的精饲料,再逐渐添加优质青干草,也可投喂优质全价颗粒饲料,然后慢慢转换成正常饲喂量和饲喂次数。防止暴饮暴食,以免引起胃肠道疾病。为减少运输应激,可在饲喂过程中适当添加多种维生素。

(2)隔离饲养。獭兔引种必须严格遵守执行兽医卫生检疫和防疫制度,抵达目的地后的种兔,必须先隔离饲养30~40天,待隔离观察完成,检查兔群证实完全健康后,方可转入健康兔舍或繁殖兔群正常饲养。

(3)逐渐更换饲料。引进的种兔到了新的养殖场户那里,要使用和原来不同的饲草饲料类型,甚至饲喂日程也要发生改变。獭兔对饲料的适应性要求非常严格,每变换一次饲料,都要求逐渐更换,否则极易引发肠道疾病。为了减少因更换饲料带来的应激,要结合当地的饲料条件和饲养习惯逐渐更换和改变,不可操之过急。喂料方法:采用第一天饲喂原场饲料量的1/3,经2~3天后,再更换1/3,这样连续进行7~10天后,方可完全更换成当地饲料,切忌突然改变。

(4)及时处置异常。由于饲养环境和饲养条件的变化,引进的种用獭兔必然会有一个适应的过程。要有意识的加强对引进种兔的适应环境、耐粗饲、抗病性等能力培养,还要做好常见疫病的免疫接种工作,如兔瘟、兔巴氏杆菌病等。出现异常情况时要及时查明原因,并采取相应的处置措施。

三、注意影响因素

獭兔引种能否成功,其决定因素很多。重要的是搞好防疫、科学饲养管理、环境调控、育种记录。

1.搞好防疫。引种前应首先了解引种地区的家兔健康状况,特别是当地兔病流行状况,如果引种地有兔病流行,或正处在兔病流行季节,不可引种。引进的种兔必须来自无疫病的种兔场,并经产地检疫后,凭合格的检疫证明方可出场。

引种前要对养兔场场区、笼舍、饲喂用具等进行清洗并彻底消毒,运输车辆、装兔笼具、垫草等在供种场严格消毒。场区使用20%石灰乳笼舍及环境使用2%~4%福尔马林消毒,运输车辆等使用3%~5%来苏儿或2%~4%福尔马林溶液消毒。

2.科学饲养管理。种用獭兔经过挑选和长途运输,长时间处在应激状态,精神紧张、体力消耗大,再加上环境和饲养条件的改变,使獭兔机体抵抗力快速下降,如果饲养管理不当,极易染病甚至死亡。

3.注重环境调控。

(1)温度。温度对獭兔的生长发育、繁殖性能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饲养实践证明,良种獭兔在环境温度超过30℃时,出现性欲减退、睾丸体积减小、精子活力差、畸形精子数量多等情况;外界环境温度低于5℃时,公兔出现性欲差,母兔出现不能正常发情等情况,因而我国北方寒冷地区不易在过冷或者过热季节配种繁殖。因此,应注意做好防暑降温和防寒保暖工作。

(2)湿度、通风、光照。良种兔舍内的相对湿度控制在60%~65%最为理想;舍内适当通风,可及时排除污浊的废气和有害气体,使舍内空气清新,能有效降低多种呼吸道疾病的发病率;种用公母兔每天安排1~2小时的笼外运动,并经常晒太阳,可有效提高繁殖力。

(3)噪声。獭兔胆小易惊,突发的噪声如鞭炮声,可能引起怀孕母兔流产,还可能出现哺乳母兔拒哺,甚至会出现残食仔兔等情况。刚引进的种兔,对当地和周边环境尚未完全适应,环境因素的变化对獭兔产生严重的影响。因此,为保证獭兔引种工作顺利成功,必须给引进种兔创造安静、舒适的环境。

4.做好育种记录。做好引进种兔的育种记录工作,及时填写母兔配种记录表、分娩记录表和种公兔的采精记录表、精液质量检查记录表等表格。

猜你喜欢

种兔獭兔母兔
秋季饲养獭兔要五抓
美系与德系獭兔杂交组合的繁殖性能观测
长毛兔引种的注意事项
巧用糯米让兔产奶多
提高母兔产仔率妙招
獭兔养殖技术
嗨呀嗨呀种兔子(下)
獭兔皮市场有望仍将高位运行
提高母兔繁殖力二法
吉林市龙潭区江密峰双丰养兔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