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畜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2020-01-14武霞霞赵媛张金文王学峰阿仑马惠忠侯利刚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家畜改良站

中国畜牧业 2020年8期
关键词:疫病农村

文│武霞霞 赵媛 张金文 王学峰 阿仑 马惠忠 侯利刚(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家畜改良站)

一、畜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政策保障不足。分析各地情况,有些地方表现为四大“过度”问题。一是“过度项目化”。当前,畜牧业发展项目主要有标准化规模化养殖、粮改饲、退耕还草、振兴奶业等,在项目具体执行过程中,科学评估不足,缺乏仔细论证,部分项目给予执行的时间较短,项目效益不佳等都容易造成资金浪费。二是“过度一刀切”。以环保为例,畜禽粪污不是一天造成的,也不是一天就能治理好的,在治理畜禽粪污的过程中,相关单位不能采取一关了之的做法。三是“过度企业化”。过去畜牧业是以农户为养殖主体,现在以规模企业为主,普通农户跟畜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小。四是“过度理想化”。当前的政策大多是短期政策,缺少从顶层架构上指导畜牧业长远发展的总体规划,畜牧业发展指导思想、发展路径、发展目标不够清晰,实际落实过程中操作性不强。

2.人才支撑不够。主要是“两化”问题。一是劳动力“高龄化”。在农业经济占据主导地位的各个历史发展时期,多以青壮年从事农牧业生产为主体,且以男性劳动力为主,农牧业从业人员结构是最优的。但随着我国城镇化、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大批的青壮年劳动力离开农村进城务工或参与到工业化生产的有关产业链中,农牧业劳动力队伍的主体已发生了重大变化,老幼妇孺成为“农村留守族”和农牧业生产主力军。二是农牧业人才“空心化”。农村发展最重要的资源是人力资源,目前有些地方国有单位农牧业专业技术人员数量逐年下降,农村的学生通过升学等方式跳出“农牧门”,只有极少数一部分回到了农村,甚至农业院校毕业的学生也很少有人回到农村参加新农村建设,同时农村现有的优秀人才通过各种渠道大量流出。

3.管理水平不高。一是饲料搭配和饲料配方质量不高。由于本地区缺乏高质量的牧草等粗饲料资源,大量依赖外地调运或进口,可供选择的配方资源少,饲料的多元化保障能力不足。二是饲养技术参差不齐。除奶牛外,其他品种养殖集约化、规模化程度都不高,月龄分群、阶段饲养、强度育肥技术等方面不规范,缺乏专业的技术支撑,总体上仍处于相对低端的发展阶段。

4.疫病防控存在风险。一是防控体系不完善。随着舍饲、快速强度育肥等饲养方式的大量普及,以及从国外引进新品种和区域牲畜调动等因素,一些外来病及区域性疫病随之引入的危险性增大,但目前的疫病防控技术体系尚未完全形成,专业化的科研开发和防控技术力量不足,缺乏系统的防控技术集成与创新。二是专业化的防控技术队伍不足。基层已有的兽医技术人员能力差,专业理论知识不足,一些基层动物疫病检疫条件及技术力量缺乏,检疫制度不健全,疫病检疫很大程度上流于形式,在种畜引进流通及活畜流通中存在较大的检疫盲区,均给疫病净化以及外来病的控制带来了困难。

5.产品开发销售有差距。一是产品同质化严重。猪肉、鸡蛋等产品同质性较强,特别是具有绿色标识、有机标识的产品较少,不能满足当前消费多样性、安全性和高端化、绿色化的需求。二是产销市场对接不紧密。生产市场与销售市场各自独立运行,缺乏有组织的产销对接,流通环节增加了产品成本、降低了销售利润,消费者市场培育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6.品种培育滞后。一是“洋种化”。目前,畜牧业生产中占据主导地位、受市场充分认可的畜禽品种,大多从国外引进,国内自己培育的品种较少,且以杂交品种为主,种系纯度不高。二是现代品种库建设严重滞后。现代品种库建设仅局限于管理体制、科学技术和认知水平,国家在畜牧业生产最前沿的现代品种库建设方面,探索不够、创新不够。

二、畜牧业发展的建议

1.加强保障,完善政策支持体系,加大财政支农力度。一是贯彻落实新时代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要求,完善财政支持农业政策体系,确保农业各项优惠政策落地落实。充分利用资本、债券市场,支持农业龙头加工企业上市融资,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公司债券等。二是大力支持农业科技、人才发展。三是加大养殖业基础性、前沿性和公益性科技研究投入力度。四是发展现代种业,抓好猪、牛、羊、禽等优良品种选育和推广。五是加强绿色安全生产技术研究,在污染治理、疫病防治、产品安全等方面加快创新突破。六是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大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体制机制障碍,加快取消户籍制度等限制,促进城乡之间人才、技术等先进要素自由、平等流动。七是加快推进农村“两权”抵押贷款试点,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八是积极推进猪、牛、羊、禽完全成本保险、收入保险等保险制度改革。

2.培育“一懂两爱”“三农”干部队伍。加强“三农”工作干部选配,选优配强涉农部门人员力量。把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干部选配到合适岗位,支持优秀年轻干部扎根乡村、干事创业。要加强涉农领域干部教育培训,全面提高干部的“三农”工作能力,造就培养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

建立以农业农村部门牵头,以公益性培训机构为主体,市场力量和多方资源参与的新型职业农牧民教育培训体系,建设一支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牧民队伍。通过改革创新、政策引导和组织关怀,提升农牧业专业技术人才的服务保障能力,让农牧业专业技术人才在政治上有地位、经济上得实惠、社会上受尊重,牵引更多生产要素向基层集聚;充分发挥科技人员的催化作用,加速生产要素聚变为现实生产力;让愿意留在乡村、建设家乡的人留得安心,让愿意上山下乡、回报乡村的人更有信心,在乡村形成人才、土地、资金、产业汇聚良性循环。

3.提高产业化经营水平。

(1)提高科学饲养管理水平,加快舍饲半舍饲基础设施建设。加强饲料生产与饲草料生产基地建设,组织制定饲养标准,大力推广氨化等粗饲料加工调制技术,开发专用饲料及饲料添加剂,改变传统饲料结构,并进行饲养标准、营养与饲料参数、饲料配制技术的研究开发和推广。合理调整“粮经饲”结构,发展青贮玉米、苜蓿等优质饲草料生产。

(2)提质创新,加快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一是促进新型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加大龙头企业培育力度,通过并购重组、交叉持股等方式,支持龙头企业对区域内同类畜产品加工企业进行整合,打造更强品牌软实力,破解“谁也吃不饱、谁也做不大”的局面,使龙头企业成为发展现代化养殖业的核心力量。

二是鼓励农村能人、专业大户、龙头企业牵头发展合作社,加快示范合作社、示范性家庭牧场建设,突出重点,扶持培育一批示范合作社和家庭牧场,提升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经营管理水平。

三是创新发展农业产业化联合体,以产业链、要素链、利益链等为纽带,引导农民以土地、房屋、资金、技术等入股,通过保底分红、股份合作、生产托管、利润返还等方式,参与规模化与标准化生产和品牌创建,促进新型经营主体与农户之间形成分工明确、协作紧密、互利共赢共享的产业化联合体,让农民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参与者和受益者。

四是大力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支持供销合作社、龙头企业、基层农技人员等领办创办各类专业化服务组织,扩大覆盖范围,确保实现乡镇专业化服务组织全覆盖。

(3)大力培育发展新动能,加快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一是培育壮大农村养殖新产业、新业态,全面促进养殖业与旅游、教育、文化等产业深度融合,引入知名企业和行业领军人才,强化品牌,规范服务,加强营销,深入挖掘农村特色资源,打造有首府特色的养殖主题公园。

二是加大养殖资源整合力度,打造星级农场、高标准化示范场创建活动,培育一批经营管理规范、综合效益较高、带动效应突出的经营示范体。

三是以“互联网+农业”推动养殖业全产业链升级,推动互联网技术与养殖业生产、加工、销售等产业链环节相结合,加速生产方式转变,实现发展科技化、智能化、信息化。如在生产环节中,利用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生产融合,开发建设现代养殖智能控制系统,通过设施设备信息化管理、精准配方、智能加料等生产要素,智能化增加产量,减少污染,建设优质畜产品供应基地。

4.完善疫病防控体系。制定疫病综合防控技术规范,减少疫病的发生和流行,提高政府捕杀补贴标准,捕杀并无害化处理发病和带毒(菌)动物,净化危害较为严重的疫病。同时,增加基层兽医防疫人员数量,定期培训提高其疫病防控的业务素质提高。

5.加大产品开发销售力度。一是提升农产品加工能力,加大产品研发和技术改造,提升精深加工能力,实现产业链与价值链同步提升。

二是加强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贮藏设施建设,重点围绕畜禽产品屠宰后分类分割、分等分级、保鲜、冷冻、包装等一系列关键环节,建设商品化销售产业链条。

三是拓展传统销售渠道,尝试农畜产品进社区、进食堂,直供直销,不通过中介组织,双方约定交售产品的品质、时限、价格等事项,形成订单,逐步解决农畜产品市场培育意识不强,流通销售环节跟不上的困难和问题。

四是加强农村电商平台和服务网点建设,大力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程,着力加强贫困山区农产品电商平台和乡村电商服务网点建设,确保乡镇、行政村电商服务网点全覆盖。

6.增强良种繁育措施。一是政府应支持育种企业或事业单位通过人工授精推广良种;二是通过对农民购买种畜补贴来推广良种;三是通过支持养殖合作社来提高良种利用率;四是积极推广人工授精和胚胎移植技术;五是保护、开发和利用地方品种资源。

猜你喜欢

疫病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梨火疫病的识别与防控
中医名医 征战疫病
猪的主要疫病及防控措施(下)
猪的主要疫病及防控措施(上)
牛的主要疫病及防控措施(下)
牛的主要疫病及防控措施(上)
提高农村小学习作讲评的几点感悟
新农村 新一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