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经济发展的创新思维
2020-01-14张俊华
□张俊华
(河南省平顶山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0 前言
作为社会经济发展与国民经济发展的命脉,水利经济更是水利行业的关键组成之一,是水利行业未来发展的关键基础,其中贯穿水资源的运用、开发、配置、治理、保护以及节约等各个环节。对水利经济的发展进行有效的、综合性的开发运用,提升水利行业内企业单位的经济实力,促使水利项目能够走上良性循环的轨迹。在对新型水利进行探究的过程中,必须要重新思考、重新审视水利经济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将全面发展理念作为发展水利行业的关键理念,运用科学的发展眼光,对水利经济的创新思维进行探究。
1 目前水利经济发展状况
水利经济作为中国经济领域发展的关键,水利经济具有的价值已经在经济领域中突显。其经济发展的好坏会直接关系到中国经济领域的发展,水利经济较为妥善和合理的发展,不但可以促使水利事业蓬勃发展,更能促使中国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不断深化,为水利事业的发展提供最有力的基础与条件。但是,目前中国的水利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所遵循的思路相对较为陈旧。因为受到传统经济体制的严重影响,在水利经济进行发展的过程中,许多的经济管理人员并没有意识到市场竞争的激烈性,没有树立起竞争意识,不去拓宽水利经济的融资渠道,造成发展资金不充足。加之,水利经济发展体制相对不科学、不健全。根据走访发现:目前国内的水利经济体系制度存在政企不分的状况,造成国内较多的水利企业单位都是事业型企业。所以,这些企业单位没有办法直接的融入市场大环境,导致其发展受到限制,水利行业内的交换、生产、分配等各项环节都不能大幅度提升。与此同时,水利经济的发展融资具备的渠道相对较少,随着中国市场经济不断的深入与发展,国有的资本企业单位逐步的退出历史舞台,水利企业单位融资的渠道不多、不够顺畅,对资金进行运转相对较难,经常会出现经济疲软的状况。最后,由于水价定位没有明确,制约了水利经济的不断发展。
2 水利经济发展的创新性思维
2.1 拓宽发展思路,确定努力目标
正所谓:“思路指导行为”,在开展各项工作的过程中,需要在正确的思路引导之下开展工作。针对于中国水利经济的发展,为了能够较好发展,需要确定努力的目标,从而有效地拓宽发展的思路。目前中国正处于信息时代下,在新时代必须要创新发展水利经济的模式与思路,相关经济管理人员需要对水利行业的市场前景、经济状况、经济体制、发展环境等,进行全方位的考量,从各个层面上出发,将地区的发展状况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制定出针对性的战略思路与目标。要求水利行业能够保障为国民提供稳定充足用水量的同时,还可以对区域内所有的水利产业进行合理的布局。水利经济的不断发展必须要在生态环境稳定的基础之上,对生态环境进行保护、对水资源进行开发、保护以及管理,促使三者能够协调统一的不断发展。加之,必须要有效地推进水利经济的信息化与工业化发展进程,重视旅游行业的发展,从而有效地推动水利经济得到真正的可持续性发展。从水利经济发展任务与目标层面上来讲,相关的经济管理人员需要合理的对水资源进行运用,发展区域电力行业,充分对地区的水利经济条件进行探究,将水利资源的优势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从而促使水利经济成为地方性的支柱型经济。发展水利经济还可以有效、快速实现基层企业单位的脱贫工作,促使水利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从整体上来讲水利经济的不断发展主要有以下几个任务:大力发展水利经济,快速实现地域内居民衣食富足,建立健全小康社会;提升水利行业的创造力和凝聚力;优化、整改水利行业经济发展结构,促使水利经济能够长足、快速、稳定地发展;改革水利经济体制,厘清水利经济类各种关系与因素,有效提升水利行业内企业单位经营的效益。
2.2 创新机制,提升时效性
制约中国水利行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就是没有相对健全的机制。对此,水利行业内经济管理人员必须积极地探求新型的水利行业发展经济机制,从而促使水利行业的管理体制以及工程施工体制有所改变,保障水利行业工程能够保质、保量的完成。①在对机制进行创新的时候,需要与地域的实际状况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对水价的成本进行核算,促使灌溉水的价格能够达到原本的水价,从而有效地形成以水养水的循环,推行计量水价与基本水价相结合的、完善的水价制度,有效地运用经济模式对节约用水的节约理念进行落实。②水资源管理单位需要增强和当地政府事业单位横向的关系,主动、积极地获得政府的帮助与支持,促使政府能够在税收政策的层面上给予较大的优惠与支持。与此同时,可以运用资源渠道地方信息,提升与其他企业单位的合作力度,促使水利行业的收入能够直线增长,有效地拓展水利行业融资的渠道。③在水利经济发展过程中,需要重视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将对人力资源的开发,当做是长期性的工作任务,培养出善于管理懂得经营的水利经济管理队伍。不断对水利经济管理的各项任务进行创新,在创新的过程中,需要重视水利资源管理单位的经营效益。单位的经营效益是水利行业不断发展的关键保障,更是必要的途径。
2.3 寻求发展路径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国内社会的市场经济更是不断发展,中国的总体经济实力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国民生活质量与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社会经济的长足发展,对中国的水利经济提出了全新的要求,特别是在对水利工程建筑过程中的供水安全层面、防洪安全层面以及环境保护层面等。必须将对水利工程进行建设,从而有效地促进水利经济蓬勃发展,作为目前水利工作人员的关键任务,相关的经济管理人员需要进一步对水利经济发展路径进行创新。目前水利经济的发展正处于瓶颈阶段,所以想要有效地突破目前的瓶颈,必须着力挖掘水资源的经济潜能,充分运用水资源的价值。而后,在对水利经济进行发掘与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将各类的信息技术有机引入其中,从而促使水利行业经济发展实现现代化跟上时代的发展,有效提升水利经济管理与发展的效益和效果。
2.4 深化水利经济改革
在深化水利经济改革的工作中,江西省已经取得了突破进展,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内容:不断深化水利经济管理体制,促使体制能够较好的适应目前市场需求,建立经济管理与工艺管理模式。要求从事经济管理人员依照现代化的企业管理规章制度建立起权责明确、产权明晰、政企分开以及科学管理的制度;从事公益性水利经济管理人员需要定岗、定编、定员;江西省内大部分的水利企业单位都沿袭着原本的经营模式与管理体制,导致经济管理的效率相对低下,设备出现闲置的状况。对此,江西省政府鼓励企业单位对资产进行重组、拍卖,促使企业能够实现股份制、扩大总量、吸引增量、实现水利经济的股份化体制。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水利行业必须积极探究经济发展的道路与模式,运用创新的思维,将目前面临的发展瓶颈进行突破,从而谋求更有力的发展。与此同时,中国政府部门也需要积极完善各项法律、法规与政策,从而有效保障水利行业经济创新工作能够有条不紊的开展。水利行业内的经济工作管理人员需要紧紧抓牢目前经济发展的良好机遇,加强对水利经济革新的力度,从而促使自身能够不断健康发展与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