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相率为浑脱:一段言之凿凿的概念模糊史

2020-01-14韩雪岩

艺术设计研究 2019年4期

韩雪岩

前言:无法自证的名物

大唐神龙二年三月丙午(706),并州清源县尉上疏奏曰:“都邑城市,相率为浑脱。骏马胡服。……胡服相效,非雅乐也。浑脱为号。非美名也。”①吕元泰恳请中宗李显重视“移风易俗,布徳施化”,并强调:“忠于国者,以臣为谠言。佞于朝者,以臣为诽谤。惟陛下少留意焉。”②这种谨慎的态度并非没有缘由,赵国公长孙无忌已于上元元年(674)被高宗李治恢复荣誉及爵禄,而他正是胡服“浑脱”风尚的推动者。按照《朝野佥载》所述:“赵公长孙无忌以乌羊毛为浑脱毡帽,天下慕之,其帽为‘赵公浑脱’。”③

直到天宝十四年(755)安史之乱起,唐朝士庶推动衣冠制度“去胡化”之前,④浑脱帽长期被视为唐朝胡服风尚的标志之一。但上段所载的“浑脱帽”究竟为何种样式与特征,却未有专门的探讨和勘校。沈从文先生(1902~1988)所著《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为中国服饰考证的滥觞之作,其在《汉画刻所见几种骑士》一文中,即已将山东沂南汉墓出土画像石中匈奴人所戴的尖顶帽称之为“浑脱帽”(图1)。⑤在《唐胡服妇女》一文中,又将西安韦顼墓壁画中女侍所戴的尖顶织锦折耳小帽和尖圆顶花纹皮绒帽都称之为“浑脱金锦帽”(图2)。⑥并指出:“史传喜说唐代胡服,一般特征男性多指浑脱帽”。

图1:山东沂南汉墓出土画像石,匈奴骑士像

图2:西安韦顼墓壁画,胡服女侍像

沈从文先生所著影响甚巨,“浑脱帽”概念遂被后续研究者所沿用。例如著名文物鉴定专家金申先生就将内蒙古土默特右旗美岱召壁画中须弥座左边的少年所戴帽饰,称之为“浑脱帽”(图3),⑦此帽圆顶镶珠,双翼带折耳,又与沈从文先生所指证为“浑脱帽”的形制有明显区别。清华大学教授、中国首服研究专家贾玺增博士亦将“浑脱帽”和其他形制胡帽的共同特征归纳为“帽子顶部尖而中空”,⑧但究竟何为“浑脱帽”亦未明晰厘定。而纳春英教授则强调“浑脱帽”应专指李震和阿史那忠墓室中驾车人所戴的黑色羊皮帽,才符合《朝野佥载》的文字描述,其他类型的帽子,无论翻边尖顶帽,又或拖群尖顶帽都应该统称“胡帽”,不应混淆于“浑脱帽”。⑨

复旦大学张佳博士曾指出:“中国古代名物研究的难点在于,图像资料中的,或者出土的物品,本身往往没有自名,因此很多物品如何定名,变成难题,在无法与确凿的文献材料进行对比的情况下,研究者根据物品的形制来命名,便成为一个权宜的办法。”⑩尽管“浑脱帽”的概念在各类学术文章中竞相运用,似乎是已然明晰的概念,但唐代语境与生活礼俗中的“浑脱帽”究竟形制如何,从清代开始就已经只能靠猜测了,道光举人徐时栋在《烟屿楼笔记》中就曾推断:“浑脱,盖必圆浑,如今所戴乌毡帽。”⑪因此,在新的确证性考古与文献材料出现之前尚不可辨析。

一、词源渊源与使用情境的衍义

而从“浑脱”一词的明确释义来看,在汉语文献中,基本都可追溯于明初叶子奇所著《草叶子》的记载:“北人杀小牛,自脊上开一孔,遂旋取去内头骨肉,外皮皆完,揉软用以盛乳酪酒湩,谓之浑脱。”⑫嘉靖进士陈士元则在《诸史夷语解义》中谈及:“浑脱,华言囊橐也。”⑬两人都明晰地指出,“浑脱”作为器物源自北方游牧民族用整张皮革制成的盛装液体的囊壶。而在古突厥语中,与“浑脱”词义相近的单词则为动词“Kutur”,原意为“使……变空”,或“将……内部的物品取出”。按照英国语言学权威杰拉德·克劳森(Gerard Clauson,1891~1974)在《十三世纪以前突厥语语源辞典》中的考证,“Kutur”衍生为名词则为“Kutur-Ma”,其意正为“帽子”,⑭只有回鹘的贵族才能佩戴,而回鹘语正属于阿勒泰语系突厥语族,这种通过添加尾缀改变词性的构词方式,正是黏着语的语言规律。

从现有的文献来看,“浑脱”大规模现于史籍,正是源于与突厥和回鹘关系紧密的唐代,并且多用于谈及胡舞与宴乐。按照韩宁教授的考证,“在乐舞表演中,‘浑脱’多指帽子,这在唐代文献中有明确的记载。”⑮并且浑脱舞往往是多人表演,浑脱帽作为基本的标志性道具,和其他道具一起构成某种气势和韵律,如敦煌词所云:“喊声天地裂,腾踏山岳摧。剑器呈多少,浑脱向前来。”⑯在浑脱舞表演中,出于戏剧性效果,往往衍生出多样的形制,如唐朝仪大夫段安节所著《乐府杂录》记载:“为戏者,著绯,戴帽;面正赤,盖状其醉也,即有《踏摇娘》《羊头浑脱》。”⑰在《文献通考》中也有关于“玉兔浑脱”的记载。⑱都是在浑脱帽基础上增以动物特征的配饰,以符合演出情境。而这种形制根据具体情境而产生的变化,无疑使“浑脱帽”的特征更加难以辨析。

“浑脱帽”与胡服、胡舞共同构成唐代长安的城市风俗和生活常见之物。唐诗人刘言史曾云:“石国胡儿人见少,蹲舞尊前急如鸟。织成番帽虚顶尖,细氎胡衫双袖小。手中抛下葡萄盏,西顾忽思乡路远。”⑲张祜也曾赋诗曰:“促叠蛮鼍引柘枝,卷帘虚帽带交垂。紫罗衫宛蹲身处,红锦靴柔踏节时。”⑳诸多诗句的广泛流传都使“浑脱”之名波靡久远,但此类诗句往往都明确指出了所观览胡风舞蹈的名字,如上两首诗名分别为《王中丞宅夜观舞胡腾诗》和《观杨瑗柘枝》,诗中所吟的帽饰都非浑脱舞所专用的“浑脱帽”。并且“胡腾舞”和“柘枝舞”都分别属于男女独舞,其后“柘枝舞”衍化为双人舞蹈,并非“浑脱舞”那种群舞,因此现当代学者引用此类诗句中关于胡装、胡衣、胡帽的基本特征,来诠释“浑脱帽”的形制特征,同样也构成了其样式与特点日益含糊的缘由。

图3:内蒙古土默特右旗美岱召壁画,蒙古族少年像

现当代学人追溯“浑脱”语词,多以汉文文献为主要参考依据,强调北方游牧民族生活形态、习俗和语言的相近性甚或一致性,在翻译相关游牧语词时,亦采用汉文常见语词来音译少数民族词汇。如明张瀚在《松窗梦语》中描述北地蒙古风俗时尝说:“其地不产五谷,惟牧驼马牛羊,食其肉,衣其皮,取其血乳置浑脱中酿之月余,名打酪酥。”㉑此“浑脱”当为蒙古游牧生活中常用来制作奶酪、酸奶和奶酒的“革囊”“袋子”,但此词汇在中古蒙古语发音为“Ughuta”,翻译成汉语近似“尤腾”“尤日通”,并非“浑脱”。同时,蒙古族与突厥、回鹘也有以生活用品的形制来命名类似服饰鞋帽的习惯,在今天布里亚特蒙古族的首服中,即有春夏所戴的尖顶带护耳毡帽,被称之为“尤登帽”。㉒明宋濂编撰《元史·石抹按只传》中记载:“叙州守将横截江津,军不得渡,按只聚军中牛皮,作浑脱及皮船,乘之与战。”㉓这里亦将渡水所用皮囊,称之为“浑脱”,此“浑脱”究竟是明代人使用了当时习俗的惯称,亦或采用了元代蒙古语本来的称呼,已不可考证。但此文主人公之姓氏,在唐则称之为“述律”,在金元两朝典籍中才改为“石抹”,在明代文献中又常记载为“石末”,这可谓阿勒泰语词翻译成不同汉语词汇时,容易产生混淆与误读的生动例证。有趣的是,这种渡水革囊的名称在清代又从“浑脱”变为了“馄饨”:“馄饨,即《元史》所载革囊也。不去毛而趸剥羖皮,扎三足,一足嘘气其中,令饱胀,扎之,骑以渡水。本蒙古渡水之法。”㉔

图4:Kul Oba银瓶所饰斯基泰武士像

二、从语义混淆到风格模糊

言之凿凿的翻译、指代与相习沿用,都使得唐代“浑脱帽”的面貌模糊起来,但并非全无踪迹可循。喀喇汗王朝回鹘学者麻赫默德·喀什噶里(Mehmud Qeshqiri,1008~1115)所著《突厥语大词典》对“Kutur-Ma”的形制解释为:“一种在其前后有两峰的帽子”。㉕虽然并未明确尖顶、圆顶、材料或其他形制,前后“两峰”当为帽檐,而非护耳。再考虑到“Kutur”和“Kutur-Ma”词源的一致性,则“浑脱帽”还应具备整皮剥制而成的特征。从唐代“胡帽”的图像、雕塑等资料的留存来看,以西安韩森寨高氏墓和咸阳边防村唐墓出土的男俑为代表,既有皮质带护耳且前后有帽檐样式的“胡帽”,也有以西安韦顼墓和莫高窟158窟番的女侍从和男侍从为代表,尖顶且仅两侧有护耳样式的“胡帽”,究竟哪种类型为“浑脱帽”,或者都属于“浑脱帽”及其衍生形制,仍然难以厘清。很多学者只能概言之:“高顶、顶尖而圆、中款、顶虚内空,通常有耳,且耳上翻,其中最典型的就是搭耳帽、浑脱帽、柘枝花帽、卷檐虚帽等。”㉖这种同样风格且形制近似的“胡帽”被细分为不同类型进行描述,但又无法确认,就只能陷入笼统地以“胡风时尚”泛泛而谈的窘境,也使“浑脱帽”的考辩更加扑朔迷离。

从目前的学术研究脉络来看,尖顶带护耳的皮质或锦缎所制“胡帽”,形制渊源较为明晰。如孙机先生所述:“着胡服时,胡帽是相当惹眼的。最典型的胡帽即所谓‘卷檐虚帽’。这种帽子与欧亚大陆北方草原民族——从斯基泰人到匈奴人都喜欢戴的尖顶帽很接近。”㉗按照余太山先生在《汉书·西域传所见塞种》一文中的详细考证,斯基泰人即为塞人之部分族属。㉘居于原大唐安西都护府所辖的楚河流域(今七河流域)的斯基泰人,因带有鲜明特色的尖顶帽子而被称为“尖帽塞人”。这种以帽子特征为民族特征的称名方式可谓特别。其帽子形制基本为内虚尖顶,带护颈有护耳无前后帽檐(图4)。勒内 ·格鲁塞(René Grousset,1885~1952)在《草原的早期历史》中,将斯基泰人和匈奴人放置在一章中诠释两者艺术、习俗和着装习惯等方面的近似之处,㉙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即在于同样的尖顶帽从匈奴艺术和形象的遗存来看都与斯基泰是相同的。而“胡”作为明确的族群语言标志,正是来源于阿勒泰语系“Hun”的尾缀,㉚所以“胡帽”的称谓与斯基泰——匈奴服饰形制有着生活史层面的确切关系。

三、族称变迁中的概念游离

吕思勉先生以三国史札和《晋书·吕篡载记》为考据资料,在《胡考》一文中指出:后汉两晋“胡”的称谓概主于形貌,所谓“胡之名初本专指匈奴,后乃貤为北族通称,更后则凡深目鼻高多须,形貌与东方人异者,举以是称焉。”㉛但比汉晋文献更明晰的是,汉画像除表明了胡人的相貌特异与生活工具之外,最鲜明的特征即是尖顶帽。山东孝堂山祠堂西壁的《胡汉交战图》,胡王与胡兵皆以戴尖顶帽为最明显的表征,㉜山东微山两城公社的“胡将军”题榜画像,山东青州胡人雕像与四川东汉胡人俑都以佩戴尖顶帽为胡汉族属区分的造型特征。

王国维先生在《西胡考》中曾指出:“先汉之世,匈奴、西域业已兼被胡称,后汉以降匈奴侵微,西域遂专胡号”。㉝吴镇先生也曾在《阿斯塔纳——哈拉和卓古墓群考古资料中所见的胡人》中明确了六朝时期“胡”名概念逐渐向中国北部、西部、外来人种与族群泛化,㉞然而“‘胡’的称谓到隋唐时期则再次由泛指转向特指。”㉟姚汝能所著《安禄山事迹》中记载,安禄山与哥舒翰驸马崔惠童池亭宴会时,曾“忽谓翰曰:我父是胡,母是突厥;公父是突厥,母是胡。与公族类同,何不相亲乎?”㊱安禄山父系是粟特人,哥舒翰母亲源自于阗王族之尉迟氏,并称为“胡”,如陈寅恪先生所断:“唐人当日习称九姓胡为杂种胡。杂种之目非仅混杂之通义,实专指某一类种族而言。”㊲因此,荣新江先生总而概言,唐人习俗中所说的“胡”,“广义的胡人是指西北地区的所有外番人,而狭义的胡人主要指伊朗系统的胡人,具体来说,狭义的胡人主要指的是操伊朗语的波斯胡、粟特胡、西域胡。”㊳大唐安西都护与北庭都护所辖的斯基泰人、粟特人和西域于阗、疏勒、龟兹等城邦之民正属于印欧语系伊朗语族东支。因此,“胡帽”即“尖顶帽”的概念遂有波靡,例如“唐朝还出现了大兴胡帽等社会现象。所谓胡帽,实即西域地区的浑脱帽。”㊴此类论断,又将“浑脱帽”和“尖顶帽”的概念、形制特征和材质同一化了。

从学术脉络史的角度来看,皮质或锦缎所做带护耳且前后有帽檐样式的“胡帽”,形制渊源会更加复杂。从帽子的形制特征来看,此类型的胡帽非尖顶而是尖圆顶,虽与尖顶胡帽是否具有风格和形制层面的渊源关系,目前无文献可以考证,但明显不属于尖顶胡帽的演变与改良。从丹丹乌里克10号遗址出土的唐木板画上面,有骑乘于阗花马,并头戴此款尖圆顶胡帽的神话人物形象,只是帽檐可能因角度的原因近似于四角。㊵而从晚唐五代赵嵒所绘《调马图》来看,画中的于阗马夫所戴的尖顶胡帽,正与斯基泰——匈奴时期延传至唐代的卷檐虚顶尖帽一致。㊶因此,山字型尖圆顶胡帽与卷檐虚顶尖帽在唐代是并列存在的,只是究竟哪一种类型的胡帽被唐人称为“浑脱帽”无法确证而已。

而从《朝野佥载》《乐府杂录》《文献通考》的记载来看,至少采用锦缎和其他材料来模仿“浑脱帽”的形制都属于其衍生的风格与特点。“浑脱帽”最典型的制作材料依然为北方游牧民族采用的动物皮毛。在现存唐代绘画与雕像中,头戴皮帽的胡人形象并非罕见。章怀太子墓《礼宾图》东西壁皆绘有带帽使节的形象,东壁被断定为东北游牧渔猎部族的使节,头戴平顶皮帽,西壁被断定为大食使节的宾客,则头戴卷檐尖顶帽,都与游牧生活息息相关。㊷更为复杂的情况是从莫高窟158窟深目隆鼻多须的西域王子所戴“胡帽”来看(图5),其材料采用皮毛与锦缎相结合的方式,又与莫高窟159窟吐蕃侍从所戴帽子形制近乎一致(图6),而韦顼墓石椁线刻中的女侍所戴帽子制作方式、纹样、图案都与前两者相类似,只是用尖圆顶替换了圆顶。在孙机先生的《唐代妇女的服装与化妆》中,则将此类帽子称之为“蕃帽”,以区别于“胡帽”。㊸考虑到吐蕃虽未被唐人以“胡”称呼,但吐蕃曾于高宗乾封二年(667)至武周长寿元年(692),天宝十年(751)至咸通十一年(870)两次长时期统治西域,编户齐民,因俗而治,以“蕃帽”为专有称呼来命名吐蕃治下之民所戴的胡帽,仍容易造成学术史概念作为研究工具在运用层面的叠屋架床,从而使已有的“浑脱帽”与“胡帽”的概念模糊之外,另行增加了考辨的难度。

结语:概念史视野中的工艺美术研究窘困

“移步锦靴空绰约,迎风绣帽动飘摇”㊹“带垂钿胯花腰重,帽转金铃雪面回”㊺太和诗人章孝标与白乐天的优美诗句,很容易将阅读者带入大唐胡风漫炽的开阔气度之中。当此类文献变为学术研究的工具时,与之相关的概念、词汇和叙述模式又构成了方法论赖以展开的依凭。学者们所得出的阶段性结论和临时性的词汇工具,变为了学术史维度认知的基石,也容易让未经详细考证的新论断在此之上,进一步以“言之凿凿”的姿态,使有待明晰的学术性概念,变为含混其词的勉强捏合,这对于不能自证称呼的工艺美术史研究来说,是常见的窘困与尴尬。

“浑脱帽”概念模糊的历史就生动地反映了中国古代服饰研究过程中经常出现的文献、图像、出土名物之间的相互抵牾现象,研究材料的年代性错置与笼统性描述之间的尴尬,不同民族的词汇概念以声音和文字记载互相附会所带来的误读,以及研究工具与方法论的权宜使用被视为确定性陈述的学术习惯,这些因素的彼此缠绕又构成了一段颇为复杂的学术层累史。而“浑脱帽”在唐代的鲜活形制究竟如何,只能在吕元泰忧心忡忡的描述中,继续等待新的学术材料出现和学者们孜孜矻矻的持续考证。

图5:莫高窟158窟 胡人王子像

图6:莫高窟159窟 吐蕃侍从像

注释:

①②[清]董诰 等:《全唐文》卷二百七十,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2742页。

③ [唐]张鷟:《朝野佥载》卷一,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11页。

④ 孙机先生在《唐代之女子着男装与胡服》一文中指出:“《新唐书·车服志》称,开元中‘士女衣胡服,其后安禄山反,当时以为服妖之应’。此说在专门讲祥瑞、灾异的《五行志》里更被大书特书。似乎‘服妖’不仅是征兆,而且是引起大乱的原因之一。”见刘元风、贾荣林主编:《敦煌服饰暨中国传统服饰文化学术论坛论文集》,上海:东华大学出版社,2016年,第13页。

⑤⑥ 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18年,第199页、第374页、第293页。

⑦ 金申:《从美岱召壁画看元明以来的蒙古族服饰》,《内蒙古社会科学》,1984年第2期,第118页。

⑧ 贾玺增:《国色天香——唐代女子服饰时尚》,《艺术品》,2016年第3期,第86页。

⑨ 纳春英:《唐代平民男子的服饰与生存状态初探——以唐墓壁画为例》,《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5期,第143-144页。

⑩ 张佳:《深檐胡帽考:一种女真帽式盛衰变异背后的族群与文化变迁》,《故宫博物院院刊》,2019年第2期,第23页。

⑪ [清]徐时栋:《烟屿楼笔记》卷五,《续修四库全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1161页。

⑫ [明]叶子奇:《草叶子》卷四下,《明代笔记小说大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77页。

⑬ [明]陈士元:《诸史夷语解义》,应城王承禧校刻本,光绪十三年(1887),北京大学图书馆藏。

⑭ Gerard Clauson,An Etymological Dictionary of Pre-Thirteenth-Century,Oxford,1972,p.605.

⑮ 韩宁:《浑脱舞》考,《民族文学研究》,2012年第4期,61页。

⑯ [清]林大椿:《全唐五代词》卷四·敦煌词,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第881-882页。

⑰ [唐]段安节:《乐府杂录 羯鼓录 乐书要录》,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18页。

⑱ [宋]马端临:《文献通考·乐考》卷一百四十六,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1283页。

⑲ [清]彭定求:《全唐诗》,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5324页。

⑳ 中华书部:《全唐诗》,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第5865页。

㉑ [明]张瀚:《松窗梦语》卷三出自《历代史料笔记丛刊》,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48页。

㉒ (俄)文静:《中俄布里亚特蒙古族女性服饰研究》,哈尔滨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6年,第15页。

㉓ [明]宋濂等:《元史》卷四《世祖纪一》,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第59页。

㉔[清]余庆远:《维西见闻记》,维西: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志编委会编印,1994年,第13页。

㉕ 麻赫默德·喀什噶里:《突厥语大词典》,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年,第98页。

㉖ 陈霞、樊雨:《唐代胡帽的改良性传播——以长安出土话塑为例》,《美术与设计》,2015年第1期,第40页。

㉗ 孙机:《中国古舆服论丛》,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第225页、第226页。

㉘ 余太山:《汉书·西域传所见塞种》,《新疆社会科学》,1989年第1期,第67页。

㉙(法)勒内·格鲁塞:《草原帝国》,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年,第54页。

㉚ 匈奴人自称“Hun”,蒙古人自称“Mongol-Hun”,在阿勒泰语系中“Hun”作为黏着语尾缀,代表着“人”的意思。参见张碧波、董国尧编:《中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文化史》,哈尔滨:黑龙江出版社,2001年,第34页。亦可参见岑仲勉所撰写的文章《伊兰之胡与匈奴之胡》,载于《匈奴史论文选集:1919-1979》,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32页。

㉛ 林翰编:《匈奴史论文选集:1919-1979》,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45页。

㉜ 张海防、来嘉琪:《汉代“胡汉交战画像石”中“山”图像分析》,《管子学刊》,2014年,第60页。

㉝ 王国维:《观堂集林》卷十三《史林五·西胡考上》,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607-608页。

㉞ 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 北京大学东方学研究院编:《敦煌吐鲁番研究》第四卷,北京:北京大学,1999年,第245-264页。

㉟ 邹淑琴:《胡姬之“胡”——唐代胡姬的种属问题溯源》,《西北民族研究》,2012年第4期,第182页。

㊱ [唐]姚汝能著、曾贻芬点校:《安禄山事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14页。

㊲ 陈寅恪:《金明馆丛稿二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第52页。

㊳ 荣新江、张志清:《从撒马尔干到长安——粟特人在中国的文化遗迹》,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年,第6页。

㊴ 张琳琳:《唐宋服饰文化内涵之比较——以胡人衣冠和妇女服饰为例》,《许昌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第104页。

㊵ 山字型三角尖圆顶胡帽与四角尖圆顶胡帽在形制与风格上极为类似,而与源起女真的四角幔笠形制完全不同,前者帽檐折起紧贴帽身,含有护耳的功能,后者为四角下垂向外延伸,不含护耳功能,并且与帽身并非一体。可参看张佳:《深檐胡帽考:一种女真帽式盛衰变异背后的族群与文化变迁》,《故宫博物院院刊》,2019年第2期,第23页。

㊶ 林梅村:《于阗花马考——兼论北宋与于阗之间的绢马贸易》,《西域研究》,2008年第2期,第47页。

㊷ 霍中民:《唐代墓室壁画礼宾图图像学研究》,《民族艺术》,2014年第3期,第159页。

㊸ [明]宋濂等:《元史》卷一一四,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第2872页。

㊹ [清]彭定求:《全唐诗》,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5791页。

㊺ 朱金城:《白居易集校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155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