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化吸入治疗慢阻肺伴呼吸衰竭患者的相关护理效果分析
2020-01-14蒋静
蒋静
(厦门大学附属厦门市第一医院呼吸内科 福建 厦门 361000)
慢阻肺是临床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其容易引发呼吸功能衰竭这一严重并发症,并且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对其雾化吸入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手段,同时有研究指出在慢阻肺伴呼吸衰竭患者的雾化吸入治疗中采取合理的护理措施,能够规避影响治疗效果的风险因素,改善和提升治疗效果[1]。基于此,本院就对护理干预应用于慢阻肺伴呼吸衰竭患者的雾化吸入治疗中的具体方法和效果展开了研究,研究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7月-2019年7月本院收治的90例慢阻肺伴呼吸衰竭行雾化吸入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其中研究组患者年龄40~76岁,平均(58.32±6.74)岁,男性29例,女性16例;对照组患者年龄46~77岁,平均(56.91±6.24)岁,男性27例,女性18例。一般资料两组相比,P>0.05,可比较。
1.2 方法
对照组:应用雾化吸入治疗。取万托林与生理盐水(1ml:10ml)充分混合,置入雾化器中指导患者吸入,3次/d,疗程15d。
研究组:在雾化吸入治疗同对照组一致,并在其基础上进行相关护理干预:①雾化吸入前护理。首先要进行室温及湿度调节,以23℃室温以及55%左右的相对湿度为宜,并且进行健康教育前告知患者雾化吸入治疗的步骤以及注意事项等,监督患者在雾化吸入治疗前不能进食。②雾化吸入时护理。雾化吸入时首先要指导患者保持头部略高的仰卧位或侧卧位,指导患者雾化吸入的操作方法,治疗时严密监视患者的生命体征情况,如呼吸、心率以及SO2等,对于出现呼吸困难的患者可暂时停止雾化吸入先给予患者吸氧治疗后再行雾化吸入治疗,对于适应能力较差的患者可以采取间断吸入法,吸入速度应控制在5-8L/min[2]。最后要准备好吸痰器,必要时安排患者排痰。治疗完成后消毒相关器械,协助患者离开治疗室。
1.3 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
护理效果:对比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后的FEV1、FEV1/FVC两项肺通气指标情况,以及对比PaO2、PaCO2两项血气指标,最后对比患者的呼吸衰竭症状缓解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接受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呼吸衰竭症状缓解时间为(3.8±0.9)d,少于对照组的(6.2±1.1)d,P<0.05(t=11.328,P=0.000)。同时观察组患者的FEV1、FEV1/FVC、PaO2均高于对照组,PaCO2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
表 两组相关指标比较(±s)
表 两组相关指标比较(±s)
组别 FEV1评分(L) FEV1/ FVC(%) PaO2(mmHg) PaCO2(mmHg)观察组 1.9±0.7 58.6±7.9 85.8±16.1 30.9±9.2对照组 1.4±0.3 49.0±7.4 71.4±15.7 42.6±9.7 t 4.404 5.949 4.296 5.871 P 0.000 0.000 0.000 0.000
3.讨论
呼吸衰竭是慢阻肺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其通常需要行雾化吸入治疗,而在行雾化吸入治疗的同时,可能会因环境、患者自身、护理措施等因素影响治疗效果[3]。本研究中在雾化吸入治疗慢阻肺伴呼吸衰竭患者中应用相关护理措施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呼吸衰竭症状缓解时间短于对照组,FEV1、FEV1/ FVC、PaO2、PaCO2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其护理效果十分好。分析原因,首先护理措施在患者治疗前调节治疗室温湿度,减少不良环境因素对患者治疗的影响,其次通过健康教育提升了患者的依从性,并通过监督患者治疗前禁食减少治疗时呕吐等不良现象的发生,最后在治疗时指导患者正确卧位,严密监测其不良状况并进行处理,并选择最适合患者的雾化吸入方式,保证了治疗的效果[4]。
综上,对雾化吸入治疗慢阻肺伴呼吸衰竭患者中应用相关护理,能够改善患者肺通气功能及血气指标,促进临床症状缓解,其应用效果显著,值得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