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心脏康复护理的效果分析
2020-01-14陈云红易晓灵通讯作者
陈云红 易晓灵(通讯作者)
(昆明市中医医院 云南 昆明 650011)
冠心病属于心内科常见的心血管疾病,病因较多,血脂异常、吸烟、高血压、糖尿病等均可诱发本病,对患者健康与日常生活均存在较大的不良影响。对于本病,临床多采用药物治疗,但对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患者,则可采用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进行治疗[1]。但为了保证术后患者的心脏功能尽快康复,做好护理工作是非常有必要的。为探讨有效的护理方案,本次研究以我院收治患者76例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了常规护理与进行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8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冠心病患者计76例,随机分为采用常规护理对照组(n=38)与采用康复护理方案实验组(n=38)。对照组中男24例,女14例,年龄39~67岁,均数(53.28±6.51)岁,实验组中男25例,女13例,年龄40~68岁,均数(53.41±6.45)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统计分析对比,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患者均确诊为冠心病,且已经成功完成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且已签署同意书,排除术后心衰、心绞痛、血栓等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案,即用药护理、体征监控、出院指导等。实验组则采用康复护理方案进行干预,主要内容包括:(1)定期随访,加强与患者、家属的沟通,建立长效的随访机制,定期通过电话、微信以及上门随访的方式加强对患者术后生活的指导与管理,培养患者良好的日常生活习惯[2]。(2)评估风险,了解患者术后的风险因素,分别从年龄、性别、遗传、血糖、血压、吸烟、酗酒、肥胖、血脂等方面进行评价,要求患者做好对可控因素的干预。(3)评估专科情况,做好对患者既往病史、心脏事件风险、冠脉造影情况以及支架情况等,评估患者心功能。(4)健康教育,利用视频向患者讲解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并告知其手术的目的、效果以及预后注意事项,提高患者对治疗方案的认知,避免其出现恐慌、抑郁等负性情绪,维持心理与生理的稳定。(5)饮食指导,要求术后前期进流食,维持少食多餐,控制好热量的摄入,减小心脏所需要承担的负荷,饮食需要长期维持清淡、低盐、低脂、少刺激的原则,并注意避免过冷、过热的食物[3]。(6)生活方式指导,要求戒除烟酒,维持健康作息,早睡早起,并按时吃饭,注意运动。(7)运动指导,要求对患者的运动耐量进行评估,了解患者的风险等级,而后制定运动方案。如果患者风险等级较高,则需要由在门诊康复师监护下进行运动逐渐过渡到居家康复。中危患者要求在有人监护的情况下,居家康复,低危患者居家康复即可。术后需要指导患者全身放松,并进行深呼吸,尽可能扩大肺活量,改善血氧饱和度,维持心肌细胞的血氧供应。另外可逐渐增加运动量,步行可从60~100m逐渐过渡到500~1000m,速度以50~80m/min为宜,需要将心率控制在100次/min以下,可配合太极、健身等运动。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射血分数、运动耐受强度(爬楼梯实验)胸闷发作次数。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2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实验组心功能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
表 两组护理效果对比表(±s)
表 两组护理效果对比表(±s)
组别 例数 射血分数(%) 爬楼梯(级/次) 胸闷发作(次/月)对照组 38 65.21±7.24 61.15±6.13 10.11±2.15实验组 38 73.58±6.22 75.82±5.31 3.38±1.32 t 5.4056 11.1506 16.4441 P 0.0000 0.0000 0.0000
3.讨论
受国内居民物质生活水平改变的影响,冠心病的发生率不断提升,典型症状包括为心悸、心绞痛、呼吸困难等,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影响较大,且危及其生命安全,而采用介入手术置入支架,则能够有效改善冠脉血流。为更好促进患者的术后康复,配合必要的康复护理是非常有必要的,能够通过对患者的评估,建立长效的机制,并从生活方式、饮食习惯、运动方式等方面进行指导,可减少患者心脏的负荷,并通过锻炼增强患者心脏的耐受能力,优化心血管功能水平,改善机体对氧气的摄取与利用能力,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对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有着显著的意义。而本次研究中,实验组射血分数、爬楼梯级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胸闷发作次数小于对照组,P<0.05,表明该方案效果理想。
综上所述,康复护理能够改善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的心功能,改善患者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