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钛板坚强内固定治疗下颌骨骨折的临床效果评估
2020-01-14吴蕾李海如
吴蕾 李海如
(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 江苏 盐城 224002)
下颌骨骨折是颌面部外伤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多经手术治疗,传统治疗方案为钢丝结扎内固定或颅颌绷带外固定[1]。近几年来,坚强内固定手术已经逐渐在临床上获得推广,且获得了较好的效果。本次以2010年5月-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下颌骨骨折患者55例为观察对象,分析小型钛板坚强内固定及单纯颌间弹性牵引的疗效差异,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2010年5月-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下颌骨骨折患者55例,经抽签法结合患者意愿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20例,男10例,女10例,年龄12~69岁,平均年龄(32.47±3.89)岁。观察组35例,男21例,女14例,年龄13~68岁,平均年龄(32.53±3.91)岁。对比组间一般资料,无显著性差异(P>0.05)。所有患者均经X线或CT检查明确诊断;排除下颌骨骨折以外其他骨折疾病;无严重内科及外科疾病;神志清楚,无精神系统疾病;无传染病及恶性肿瘤;所有患者、法定监护人或法定代理人均对研究内容知情同意,自愿参与,且能够耐受手术治疗。
1.2 方法
观察组采用小型钛板坚强内固定方案进行治疗,方案如下:经前庭沟切口,切开口腔黏膜,直至抵达骨膜,暴露骨折断端,解剖复位后恢复正常的咬合关系,再行颌间结扎固定以确定咬合关系无误,小型钛板塑形,尽可能贴合骨面,使用螺钉固定钛板,其中在打孔固定时予以生理盐水降温;术后抗生素预防感染。根据术后咬合恢复情况,部分患者可配合短期(3-5d)的颌间牵引。
对照组予以单纯颌间弹性牵引,方案如下:将成品牙弓夹板弯成牙弓弧度,利用不锈钢丝固定于牙上,或分别在上下颌置入牵引钉,利用橡皮圈行颌间弹性牵引恢复咬合,牵引时间为3周左右。
1.3 观察指标
观察指标:(1)组间术后咬合关系恢复情况,在术后3个月分析两组咬合关系恢复情况,按照恢复良好、恢复不良、张口受限分析。(2)组间术后感染情况,术后3个月分析两组感染情况。(3)组间术前、术后3个月咀嚼功能差异。其中咀嚼功能试验测定方案:去皮花生米5g充分咀嚼0.5min,吐出后多次漱口,直至口腔内无任何残留物为止;吐出物加水稀释至1000mL,搅拌1min,暂停2min,吸取混合液体上1/3层,置于比色皿内,利用可见光分光度计分析组间分光光度,统计吸光度读数。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术后咬合关系恢复情况
观察组术后咬合关系恢复良好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术后咬合关系恢复情况[n(%)]
2.2 术后感染情况
观察组术后感染率2.86%(1/35)稍低于对照组的15.00%(3/20),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783,P=0.095)。
2.3 术前、术后3个月咀嚼功能
观察组术前咀嚼功能稍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个月咀嚼功能均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术后3个月咀嚼功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术前、术后3个月咀嚼功能比较(±s)
表2 两组术前、术后3个月咀嚼功能比较(±s)
分组 n 术前 术后3个月 t P观察组 35 0.20±0.03 0.94±0.04 87.558 <0.05对照组 20 0.21±0.04 0.81±0.05 41.906 <0.05 t 1.052 10.577 P>0.05 <0.05
3.讨论
下颌骨骨折以牙龈损伤、咬合关系错乱、面部软组织肿痛等为常见临床表现,又因下颌骨与咀嚼功能具有直接关联,因此下颌骨骨折时,其咀嚼功能受到严重影响[2]。故尽快治疗下颌骨骨折,恢复解剖关系,有助于尽快恢复牙齿咬合关系,恢复咀嚼功能。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术后3个月咬合关系恢复良好率、咀嚼功能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术后感染率则稍低于对照组(P>0.05)。其中,对照组采用单纯颌间弹性牵引,虽然具有操作便捷、疗效较好等优点,但存在着术后恢复时间长、并发症发生风险稍高等缺陷。观察组采用小型钛板内固定治疗,一方面无颌骨牵引或短期颌间牵引,便于早期功能锻炼,促进尽早恢复局部血供,另一方面术后咀嚼功能恢复效果更好,而且安全性更好。
此外,小型钛板手术需严格筛选适合的病例,且注意在术中于张应力数值最大处放置型号合适的小型钛板,并对钛板进行塑形[3]。为避免打孔导致温度过高引发周围骨坏死吸收,多建议在打孔时经生理盐水不断冲刷,降低术后螺钉松动率。